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70577963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有的学生都厌学吗?否定的答案应该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如果大家接受肯定的答案,那么学生所学的东西一定是有“问题”的。有“问题”的东西拿来让学生学习,这个教育机关就是有“问题”的。假如这种现象真的出现,我想我不说大家也都明白我们大家一定是有“问题”了。大家都能接受不是所有学生都厌学这一说法,那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一说法或许就应该换成“提高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大部分学生积极,小部分学生消极,这应该是正常现象。那种认为所有学生都应积极的看法,我想就好象是要所有人都一个模样,要所有人都热爱劳动的想法一样,让人好笑!不是这样吗?当然,学校就是要让那些努力的有收获,徘

2、徊的有目标;积极进取的有成果,消极混世的勇敢弄潮。如何解释部分学生学习中的消极状态,如何克服这种消极情绪,这是教师工作中需要研究解决的不可避免的课题之一。 在日常工作中,教师习惯于提取那部分在学习中有消极思想的学生的问题,加以放大研究,而忽视了那些积极向上的学生的优点。我想教师们更应该研究所谓“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动力源泉,或许能找到解决所谓“差生”问题的良药。 学生学习积极性从何而来呢?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一文中说:“在学校里和在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如此说,“乐趣”和“认识”应是“好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来源。在学习过程

3、中体验到的愉悦的快感,在获得学习成果后的兴奋和满足,以及班级、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肯定与赞赏都将是学生学习动机产成的重要因素。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我想应该是学生的基本素质,心理、智力等基本的素质条件。没有一定的智力水平,很难对较抽象的问题有认识,也不能生成在理解基础之上的对工作过程的体验;没有好的心理素质,也很难保证智力水平的发挥得以正常进行。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根据以上分析,大概应该在下述几方面加以努力,或许能有所突破。我们先引用温寒江教授在现代教学论引论中所概括的教师们常用的方法,以期能促成我们深入的思考。这些方法是:第一,利用直观教学、形象化教学,发挥形象思

4、维的艺术感染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探索事物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第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第三,在运用知识和联系实际中,促进学习兴趣。第四,通过课外活动和课外阅读,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第五,创造一个生机勃勃的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激励学生不断追求新知。以上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希望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能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并且主动的去追求、去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方法,概括的也算全面。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方法只在提高“好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上有些作用,而那些“差生”,甚至包括“好学生”,一般的思维模式却都是“考什么学什么”,决不多费事!难道不是这样吗?我们

5、有的老师在没有考试这个指挥棒指挥下,不也弄不清素质教育的具体干法吗?所以我想说,学生有了学习兴趣确实能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但大部分学生不是靠可怜的兴趣在读书的,否则学生们应该说高考前的学习是花前月下的美差,而不是寒窗苦读。他们实际在靠对升学意义的认识而发奋图强,忘我奋斗!对考试意义的认识程度往往决定他们的动力强度。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就要明确学习的目的与意义。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产生自觉的学习动机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充沛动力。每一个“好学生”都能讲出完整的一套有关学习意义的理论,这就是明证。 提高学习兴趣的诸多措施是帮助教师减轻已明确学习目的与意义的学生学习中的“痛苦”的手段之一

6、。痛苦的学习不如愉快的学习,这是人知常情。精神愉悦有利于学生唤起潜能,拓展思路,积极探索,学而有成。正如温教授所说的那样,“明确的学习目的、高昂的学习情绪、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是最主要的内部动力。” 学生应该具有对学习本身意义的认识,它是最持久的学习动力源。当然,对低龄的学生来说,达到一定的认识水准有些困难,但所有的使令其就范的措施都是帮助他们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对学习意义的认识的手段。最初可能是诱导,告诉他们那可以带来快乐;之后就是教导,告诉他们那可以帮助成才;最后他们将在他们自身的动力作用下自觉的学习。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努力进取,积极探索。 教师的工作是伟大的,也是非常辛苦的。在工作中需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如果学生看不到学习成果的社会价值,我想老师的所有工作都是徒劳;老师们也将丧失积极工作的动力。难道不是这样吗?教师与学生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两个基本原素,它们与教材一起构成系统,又受制于这个系统。所以我想,能否在更高的层次上将教育这个系统很好的融入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去,教师才有可能在小系统中充分调动学生那一方面的积极性。 以上是我的一点不很成熟的有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思考,如有不当,请指教。 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