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 (2)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70517425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7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落花生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落花生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落花生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落花生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花生 (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落花生教学案例 一、背景知识1、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有一篇课文落花生,它是一篇现代优秀散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所受的家教。作者许地山,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作品以朴实洗炼、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触,常寄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思于字里行间。2、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在表达上颇具匠心,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道

2、理。二、设计理念1、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只是示例教学。课堂上对课文内容的处理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让学生学得充分,学得深刻。就如落花生这篇课文我认为教师应抓住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要善于质疑,设置悬念,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物喻人,教师可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作者借助落花生比喻哪一类人?也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一类人具备着落花生的这种精神。同时,新课程理念提到的关于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问题。我认为落花生这篇课文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当然我们

3、在评析时要赋予落花生以一种主体性,或者说它是主体精神的某种体现。“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落花生没有努力去炫耀自己,而是默默地生长,在地下结果。炫耀自己是一种自我欲望的满足,而把果子埋在地下,却是十足的贡献。苹果在生长的同时由于其颜色、芳香吸引了羡慕的目光,也就炫耀了自己,在生长和死亡的过程中满足了自我的欲望。但它毕竟还是有果实的。那些只炫耀自己,只满足自己,没有果实,丝毫不贡献的主儿,大概许地山连提也不愿提到它们。也许,落花生的默默奉献并没有要以此贬低别的什么,甚至由此引起纷争、斗争,它也许只要我们品尝它,而不要我们去拿它跟别

4、的植物比较。所以我们如果把这种奉献扩展到人际关系的斗争、社会的贡献,甚至到增加许多道德、伦理的内容进去,那就违背了作者的原意。落花生没有要我们把它的哲学当作工具,而只是讲了一种人生的意义,传达一种极高尚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又是那么一种极普遍的植物花生,那么一块极普通的闲地,普通的父亲母亲,普通的故事所产生出来的。一切都是那么通俗。课文重点是在深入理解文章说的几句话上由落花生的特点进而阐明做人的道理。落花生外表不好看,但它有用,有益于人类,有着内在的美,有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文章否定的是那种“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这种“东西”只会炫耀自己,哗众取宠,而无真才实学,外表好看心灵却不美,对

5、别人、对社会没有好处,甚至有害,那绝不是美的、有价值的东西。2、我认为在学习该篇课文时,应该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三、设计思路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把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父亲话的含义,从而抓住课文的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全文思想感情。另外,为了突破本课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具体步骤如下:(1)、课前,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学生可通过查找相关资料获知,课堂上教师可利用课

6、本P48页插图,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2)、课堂教学中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件事。重点从父亲说的这几句话中领悟到做人要做具有花生这种品格的人。(3)、本文语言浅显,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说明的做人道理的问题上,教师要注意三点:一要保证学生个体进行充分阅读、思考和小组进行交流讨论的时间。二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突破本课教学难点,要对作者的立意有所了解,取得认同。三要尊重学生的不同体验,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用不同方式表述自己的见解。(4)、“分清文章的主次”是本组的重点训练项

7、目,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5)、比喻手法所能体现的总是事物的某一方面,而不是事物的所有方面,所以有句名言说:“比喻总是跛足的。”比较也是一样。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以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非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父亲说那段话的目的,不曲解课文的本意。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一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学生懂得不要只讲体面,只求外表美,应该做一个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3.培养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4.学会生字

8、新词句。5.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教学时间:3课时板书设计种花生:买、翻、播、浇收花生:居然议花生:姐弟说花生的好处(直接叙述)父亲说花生的可贵(对比)做有用的人(引申)作业设计:课内:抄写词语、做作业本上的作业课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五、教案实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2.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3完成作业本第1、3、5题。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背景知识。二、简介落花生通过课本P48页插图让

9、学生知道落花生的生长特点及课题的意思。三、质疑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设悬念,引导学生读书: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四、自学生字、词,读准多音字。1.学生按一定的自学方法自学生字、词。2.检查学生掌握情况。五、指名读课文,分段,把握段意。六、练习朗读课文。七、作业1、抄写生字、词2、完成作业本第1、3、5题3、朗读课文学生学习方案:1、通过教师的介绍,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2、课前了解了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3、知道课文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谈花生”的顺序写的。4、通过自学掌握生字、新词。5、知道这篇课文的分段情况,把握段落大意。6、练习朗读课文。7、完成相关作业。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10、、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找出重点段。2、细读、理解重点段,理解父亲的话。3、进行朗读训练。教学过程:一、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懂了什么?(让学生回答)二、抓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单元提示”,找出本课的重点段。三、分析重点段(一)自己大声读“过收获节”一段。1.思考:有谁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哪个是重点?2.学生回答以上问题。(二)默读第二段,划出:有哪些人谈花生?怎么谈的?谁谈的重要?(板书:我们谈,父亲谈)1、回答前两个问题后,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2、回答谁谈的重要?(父亲谈)3、指名读父亲的谈话内容。思考:父亲的话有

11、几方面意思?(赞花生、学花生)哪方面是重点?(学花生)4、赞美花生的什么?学花生的什么?自己读父亲两次说的话,思考以上问题。5.指名分别读父亲第一、二次说的话,回答:花生的好处很多,它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同桌讨论)板书:藏而不露6.指名读父亲第二次说的话,做填空练习:所以你们要像(),它虽然(),可是(),不是()好看而没有()的东西。多读(2遍),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三)这时,“我”在父亲的启发教育下说齐读一遍,分析这句话的意义,字面意思抓“只”。在句中理解“只”的意思。概括这句话的意思。(做有用的人。)问:什么叫有用?(有真才实学

12、。)对谁有用?(别人、社会、国家。)谁来举例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你认为哪些人具备了像花生一样品格的人(四人小组讨论)(像解放军叔叔、医院的医生、护士、科学家等等)师小结:正因为这些人都具备了落花生的这一特点,所以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齐读,体会其中的含义。(四)、学习句子通过刚才的学习后,我们再看书上的这句话“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你是怎么理解的?抓重点词语谈体会。(“天色不大好”、“难得”,体会到父亲对我们的关心和爱。肯定我们的劳动成果,分享劳动的快乐;借这个机会教育我们。)四、总结全文。这篇课文以议花生的可贵之处,来说明做人的道理,是什么道理?学生说道理。(本

13、文告诉我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五、总结深化这篇课文借“落花生”来喻做人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作者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他父亲的教诲和希望,后来就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终于成为一个著名作家。六、作业完成作业本第6题学生学习方案:1、通过教师的提问,学生可能回答到:我知道落花生是一种怎样的植物。了解到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知道了分段情况和段意等等。2、朗读之后,知道父亲也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并知道这个收获节我们是这么过的(一边吃花生,一边谈论花生的好处)并了解到谈花生是重点,也是本课的重点句

14、。3、默读第二段,通过划找知道我们兄妹三个和父亲谈论花生的好处,并认为父亲的谈话内容重要。4、通过对重点段的学习知道了父亲用花生的特点来比喻做人的道理,我也知道了我们可爱的解放军叔叔、医院的医生、护士,为我国作出过贡献的科学家,对别人有帮助的人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以重点段理解为基础,理解其余两段。2、读课文,谈体会。3、完成作业本第2、4、7题。教学过程1、复习温故(1)、课文第2段讲了花生的什么可贵之处?(2)、花生的这一特点与全文的思想内容有何关系?(3)、齐读第13自然段。2、学习第1段。(1)“我们”一家人过收获节的花生是怎样来的呢?请读课本第一段。(2)这段主要写什么?(3)为什么不详写?可不可以不写?3、学习第3段。(1)、父亲的话对“我”的一生为人有影响吗?请读课文第3段。(齐读)(2)、这段能略去吗?为什么?(3)、小结: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心上,也印在了我们大家的心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要有真才实学,有本领,将来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4、齐读全文,谈体会。学生有感情地通读全文,谈谈学习本文后的体会。5、完成作业本第2、4、7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