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册25 词五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70495176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4.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册25 词五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册25 词五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册25 词五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册25 词五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5词五首精彩开篇词梦回唐宋,泛舟诗词汇聚的文化瀚海温庭筠笔下思妇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范仲淹的那座孤城,书写着边塞的荒凉;苏轼的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的星星;李清照笔下的双溪舴艋之舟,难载浓浓愁思;辛弃疾的醉眼,迷离了那片刀光剑影。今天,我们将在词五首中去和古人做一次心灵的对话,去领略词的艺术魅力。学习目标1.了解与词相关的文学常识、写作背景。2.朗读品味,理解首作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3.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4.体会词作的写作特色。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望江南一、新课导入词,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它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能与唐诗争奇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望江南是一首闺词,表现

2、了一位因爱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全词言简意丰,景物层出,情感起伏,用语质朴而含蓄,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词人温庭筠的内心世界,体味他笔下那温婉女子的情感。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给加点的字注音。斜晖脉脉() 白蘋洲(pn)2.解释下列加点字。(1)斜晖脉脉水悠悠(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样子。这里形容阳光微弱。)(2)白蘋(一种水中浮草。)3.作者简介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被称为“花间鼻祖”。花间派。五代时,后蜀的赵崇祚(zu)选录了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为花间集。他们多写闺情,在词风上也大体一致,因

3、此,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词派”。4.文体链接 词:兴起于五代,鼎盛于宋代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词有题目和词牌。词的题目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词调的名称。按流派分: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清丽含蓄,婉转缠绵。代表人物:李清照、柳永按字数分:小令58字以下中调59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理解词的大意,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交流点拨】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4、2.名句欣赏:过尽千帆皆不是,斜辉脉脉水悠悠。 【交流点拨】“过尽千帆皆不是”,寓情于景。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归舟。作者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体现了她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斜晖脉脉水悠悠”是写夕阳即将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在表达这一女子的思想情绪。她从清晨到黄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结果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江水悠悠,预示着她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预示着她的孤独生活也将不断地持续下去。(二)深层探究1.文本探究(1)“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交流点拨】“

5、女为悦己者容”,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2)“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的生活状态?【交流点拨】“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3)“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交流点拨】“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4)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交流点拨】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5)你认为白蘋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交流点拨】白蘋洲又可能是她和爱人分开的地方。2.简要分析这首词

6、的写作特色。【交流点拨】一是用语精炼传神。开头两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只八个字即写出了这一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她早起梳妆完毕,便急切地倚楼凝望江面上驶过的帆船,一片深情地等待着丈夫的归来。“过尽千帆”一句则借船只之多来表现其凝望之久与盼归之切,而“皆不是”的陡转,更反映出她的失望之深,在这里作者并未多费笔墨就使人领会到思妇的心情。“斜晖脉脉水悠悠”,夕阳余晖含情脉脉,东流的江水悠悠不断,思妇从早到晚一整天的企盼终以失望告终。而她的视线也从“斜晖”和“江水”那里收拢回来,集中在“白蘋洲”。白蘋洲是她当初与爱人分手的地方,如今江洲依旧,不见所思,能不肠断?这首词不

7、到30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蘋洲;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愁肠寸断。景物层出,情感起伏。二是白描、直叙的手法,融情于景,表达出含蓄、细腻的感情。“女为悦己者容”,她早起梳妆打扮,是想念爱人今天必定归来,于是登楼凝望。作者以白描手法直叙她极目远眺所见之景,千帆过尽,不见归舟。这时的女子,感情是复杂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情绪是变化的。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还有对往日的深沉追怀对思妇的感情变化作者刻画得细腻而绵密,但却并未明白道出,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述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感悟。三是用拟人手法写夕晖、

8、流水,是借以暗示思妇因失望而凝愁含恨。斜阳欲落未落,对失望女子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这“斜晖”、“江水”正传达出这位女子爱与恨、相思与失望、切盼与哀怨情绪的复杂相织。这以景物描写衬托心理的手法,可谓绝妙。3.小结这首词,像一幅清丽的山水小轴,把思妇的形象刻画得鲜明、生动,把思妇的心情描写得细致入微。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笼罩着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还有那临江的楼栏、点点的帆船、远远的小洲,都惹人遐思,耐人玩味。整首词清新疏淡,不事雕饰,意境开阔,情致幽远,情真意切,清丽自然,堪称精

9、品。四、板书设计 独倚希望望江 皆不是失望 白描南 直叙 肠断痛苦五、拓展延伸你还能说出用“肠断”表现悲伤诗句吗? 【交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第二课时 渔家傲 秋思一、新课导入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范仲淹的渔家傲。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人不寐(mi)边声:边塞所特有的声音。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千嶂:重山峻岭。2.作者简介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

10、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范仲淹的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我们学过岳阳楼记,和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写作背景1038年西夏元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延州(今陕西延安)知州。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即作于任延州知州时。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试用自己的话归纳词的大意。【交流点拨】

11、文章大意:渔家傲上片描写塞下景色,边塞秋天景色与中原不同,大雁过早向衡阳飞去,毫不留恋,风吼、马嘶,同号角声连在一起,构成塞下特有的声音。夕阳西下时,坐落在群山中的小城紧紧关闭了城门。下片抒情,他们离家万里,但燕然未勒,功业未成,没有办法回去。夜色已浓,羌笛悠悠,将军和征夫们难以入睡,流下思乡之泪。(二)深层探究1.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渔家傲描述了与中原地区完全不同的塞外景色。“衡阳雁去”,秋天边塞的大雁向衡阳飞去,表明塞下天气极寒冷,与作者的家乡吴地(今江苏吴县)大不相同。“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

12、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座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总结:上阕写景(寒冷、荒凉、戒备森严的塞下景色),突出了“异”字。“风景异”在气候之异、边声之异、边城之异。下阕(抒情),抒发了词人思乡报国之情。2怎样理解“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一画面?【交流点拨】描绘出了边塞荒凉而又壮阔的景象,隐隐透出边城严峻的军事形势。3名句品味: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交流点拨】前句表达思乡之情,后句用典表达报国之情。四、板书

13、设计渔 睹物伤怀异(寒、壮)家 有家难回傲 典故 家国之思 泪(悲) 互文秋思 壮志未酬五、拓展延伸积累曾经学过的有关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交流】1.李贺: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5.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6.王翰: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第三课时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

14、李清照,温庭筠的婉约词,了解了宋代词坛婉约派的特点,是什么呢?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另一朵奇葩豪放词,看看豪放词有什么特点。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右擎苍(qng) 锦帽貂裘(qi) 鬓微霜(bn)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老夫聊发少年狂(姑且、暂且)(2)千骑卷平冈(一人一马称一骑)(3)会挽雕弓如满月(定将)3.作者简介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我们学过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

15、苏辙合称“三苏”。本文写于他在密州作太守时,当时他政治上不得意。4.写作背景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归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朗诵,注意字音、节奏、气势。2.学生四人一小组,翻译全词大意,一人一句。【交流点拨】作者自称老夫,暂且发发少年的狂气,左手牵着黄犬,右臂上架着苍鹰,戴上锦蒙帽,穿上貂裘,率领众多随从,纵马狂奔,飞快

16、的越过山冈。为回报人们倾城出来观看太守狩猎,他要象当年孙权那样亲自挽弓射虎。酒酣之后胸宽胆壮,两鬓间出现一点白发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时候朝廷能象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那时我一定会为国效力。(二)深层探究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下阕抒发了什么感情?【交流点拨】上阕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下阕抒发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 2.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交流点拨】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3.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他的情怀?表现在哪些诗句上?【交流点拨】开张豪壮;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

17、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4.词中“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交流点拨】“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

18、”的,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苏轼在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用典使表达委婉含蓄。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句勾画出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交流点拨】豪气十足,誓死为国的英雄形象。坚决抵抗外族侵略,保卫国家,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四、板书设计 盛装: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江城 上片:记叙出猎的威武场面子 盛势:千骑卷平岗、倾城 密 胆气:酒酣胸胆尚开张(胆气豪壮)州 下片:抒发酒酣之后出 豪气:鬓微霜,又何妨(老当益壮)猎 胸宽胆壮的豪情 愿望: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盼被重用) 抱负: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杀敌卫国

19、)五、拓展延伸苏轼的代表作欣赏: 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赏析】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咏史怀古词。这首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主要描写赤壁的景色,同时兼怀古人,仿佛是由远景、近景、特写等一组不同的镜头组成的画面组合。上片最后两句,是整个上片景物描写的总结,引起了下片对周瑜的追怀。下片怀古,词人抓住周瑜年轻有为这个主要的特征,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想当年

20、,年轻的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他是那样的英俊潇洒、倜傥风流;他又是那样的富有谋略,谈笑之间,曹军便被打得落花流水。周瑜少年有为,在年轻的时候便建立了世人瞩目的赫赫功绩,而自己现在已鬓染霜华,却一事无成,一腔报国之志无处施展。这是让诗人无限感伤的原因所在。总体看来,这首词写得雄浑豪放,大开大阖,气象恢弘,堪称历代咏史怀古诗词之绝唱,亦开后世豪放一派之先河。第四课时 武陵春一、新课导入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份见面礼,这份见面礼是一幅对联,上联是:“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下联是:“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聪明的同学梦一定已经猜出这支女儿花的芳名是李清照(学生回答)。对

21、,正是这位宋代婉约派女词人,以她卓尔不群的气质与横空出世的才华,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阆苑中独树一帜。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旷世才女,拾起从她衣袖中飘落的一瓣春花,轻嗅她的芬芳,倾听她的叹息。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舴艋舟(z mng):一种形似蚱蜢的小船。 也拟:打算。2.作者简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其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3.写作背景建炎三年(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

22、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这时她已经53岁,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老师一人的朗读似乎有些落寞,能否邀请同学们轻声地跟着老师,模仿老师的节奏语气语调,试着读准字音,读准节奏。)2.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交流点拨】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

23、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二)深层探究1.小组讨论:(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本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交流点拨】“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应该学习这种写法。(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交流点拨】“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

24、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交流点拨】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2.品味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交流点拨】愁是什么?它是什么状态?是感情,是抽象的东西,是无形无影无声无息的。而能用船装载的是什么?东西,货物,有形有重量。词人把无形抽象的情感当作有形具体的事物,化虚为实,巧用比喻夸张。3.比较望江南与武陵春,说说这两首词有什么相同之处?【交流点拨】风格相近,都比较

25、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教师进一步引申: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今天我们学的词属于婉约派的风格。下一次课我们将体会豪放派的作品风格。)四、板书设计 上片写景:景物依旧,物是人非武陵春 悲苦 下片抒情:舴艋之舟,载不动愁五、拓展延伸回想前人总有许多描摹愁的诗句,能说出一两句么?【交流】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把愁比喻成水,表现愁的绵绵不绝。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愁比喻成春水,显现愁的绵长。李清照“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把愁比喻

26、成丝麻,纠缠在一起,纷繁芜杂。小结:李白写出了愁的韧度,李煜量出了愁的长度,而李清照呢,别出心裁称出了愁的重量,其才情可见一斑。第五课时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还记得陈子昂吗?他因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而喊出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旷古的苍凉与寂寞。报国无门,是中国古典诗词一个常见的主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宋代词人辛弃疾的破阵子,就是一首这样主题的悲壮诗篇。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麾下炙(hu)八百里分麾下炙:军旗下面,指军营里五十弦翻塞外声:奏马作的卢飞快:像一样2.作者链接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

27、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3.写作背景这首词约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上饶带湖。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一时传为词坛佳话。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诵读:注意把握好语速、语调、节奏。2文意理解。【交流点拨】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光观看宝剑,早晨醒来听

28、到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想起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准备战斗。在战场上骑着飞快的的卢马,猛力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他要为朝廷完成统一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可是自己已经年近半百,还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二)深层探究1.文本探究(1)“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作者为什么要“醉”?为何要在梦中回到连营?【交流点拨】闲居在家,没机会去战场,只能在梦中回到连营。表现出诗人时刻不忘杀敌报国。(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几句写了什么内容?【交流点拨】这几句写的是将士们的军营生活场面,壮观,豪迈。将士们竟然吃“八百

29、里駮”这样的名牛肉只要是杀敌卫国,这又算得了什么?体现了将士的豪迈之情。“沙场秋点兵”,其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暗示了战斗即将开始。(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两句中出现了哪些事物?从哪些角度写了什么内容?描绘一下你从这两句诗中看到的场景。【交流点拨】对仗。破阵子这两句要求对仗。出现了“马”和“弓”,这是战场上使用的东西,这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激烈的战斗场面。马飞快,追杀之速;弓如霹雳,杀敌之猛。让我们仿佛看到敌人狼狈溃逃,瞬间成为残兵败将,辛弃疾身先士卒,奋勇追杀,敌人纷纷落马,宋军大获全胜。(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

30、生前身后名。”“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不是说作者杀敌只是为了自己的“名”?【交流点拨】不是。在作者看来,“君王天下事”就是收复中原,与自己的抗金思想是一致的。而通过自己的奋勇拼杀,能“了却”君王收复中原的大事,正是自己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赢得生前身后名”不过是“留取丹心照汗青”而已,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名。南宋抗金英雄岳飞在小重山词中也说“白首为功名”,这些都是指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的政治理想。(5)“可怜白发生。”诗意在这里发生突然的急转。前九句和这一句是什么关系?【交流点拨】前九句一气贯注,密不可分,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梦中的往事消失,回到现实,感情一落千丈,从豪情壮志跌

31、落为深沉痛苦的悲叹。前九句实际上是为了最后一句画龙点睛之语衬托铺垫的。这种前后强烈的对比,更突出地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令人不能不为作者的不幸而悲愤,而叹息。(6)“可怜白发生。”诗人何处可怜?是可怜自己经老了吗?【交流点拨】第一,诗人毕生的杀敌报国的志向终未实现,可怜;第二,诗人的杀敌之策不被统治者采纳,致使收复中原大业不成,可怜;第三,诗人身已老迈,鬓已如霜,虽仍有杀敌报国之志,但仍赋闲在家,不得其用,壮志难酬,可怜。第四,诗人只能以酒为伴,在醉梦中重温杀敌报国的情景,可怜。 诗人可怜的不是自己老了,而是自己已经老了,但杀敌报国之志仍未实现。2.词作特点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

32、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交流点拨】“赋壮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四、板书设计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沙场秋点兵豪迈场面(志士热情) 可怜白发生冷酷现实(朝廷冷漠) 五、拓展延伸比较阅读: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1.词的惯例是上阕写景或叙事,下阕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阕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交流】渔家傲:塞下景色;特点:寒冷、荒凉、戒备森严。江城子:打猎;特点:雄壮、开阔。破阵子:回忆军旅生活;特点:豪放、激烈,具有英雄气概。2.下阕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交流】渔家傲:思乡,爱国,渴望建功立业。江城子: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爱国。破阵子:渴望建功立业,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