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的孩子敏感期特点

上传人:wdg****89 文档编号:70487832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5-6岁的孩子敏感期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5-6岁的孩子敏感期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5-6岁的孩子敏感期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5-6岁的孩子敏感期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6岁的孩子敏感期特点(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5-6岁关键期帮助探索人类文化时期孩子到了五岁,就慢慢地脱离了物质本身,更加深入地使用物质来到达自己的精神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开场探索人的精神是怎样被表达出来的,精神所产生的产品是怎样的呈现的,逐渐的,他们开场注意到人的精神产品,如,人用纸和笔创造的作品对于人的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到这个时期,如果没有从小逼他学习文化知识,他会自然地不可阻挡地对文化学习有兴趣,要画画,要学习,要写字。孩子会迷恋上识字、绘画、音乐舞蹈这些精神表达的语言,实际上,这些模式都是用来表达人类内心感受思想、观点和观察结果的。当孩子也有这样内涵需要表达时,他们会受人类文化的影响而选择使用这些表达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几乎所

2、有有着正常自由工作的孩子一到5岁,都会自然的对符号所产生的意义感兴趣,这时他们会去探索数字、文字、绘画,如果有很好的音乐欣赏和绘画欣赏的引领,孩子们也能够发现这些艺术行为是如何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的。孩子们也会试图的创造出这些模式来表达自己。这也就是进入了蒙台梭利所说的文化敏感期。进入文化敏感期后,他们发现了人类用来表达自己精神的形式可以是一些符号,一些模式,一些声音,如舞蹈,音乐,美术,文字。这都人类表达自己的语言。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不去注意我要创造一个什么东西了,她们想要知道别人创造的是什么,他们要知道那书里写的是什么。他们一点不觉得枯燥,完全是自发的学习。这就是孩子进入了文化探索的关键时

3、期。探索群体关系时期孩子到了五岁的时候,明显地开场组织群体。这时他们已经意识到群体,并且有意识地在维持群体关系。我们看到,五岁后的群体与之前的群体不同,不同在于以前也会出现三个孩子,两个孩子在一起玩,大多数情况下,孩子的群体只能维持到三个左右。一般情况,这三个孩子关系非常亲密,有很深的友谊情感,就是说,在五岁之前,孩子的群体是靠友谊和情感维系的。到了五岁之后,孩子的群体就变成四五个人以上的,而且是四五个人之间不会全部是由于有亲密的感情和友谊来维系群体,而且孩子们已经练就了与多个人在一起的技能和心理准备。有时候,群体中的人之间并不见得是好朋友,但是群体能够为同一个游戏目标和*种爱好达成共识,群体

4、成员很习惯放弃自己的目标和爱好去适应于已达成共识的目标和爱好,这就使得目标和爱好能够涵盖更多的孩子。而友谊情感的涵盖量缺乏与目标和爱好相比。以上内容节选自李跃儿新书谁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探索人类文化时期这个时候帮助孩子就是孩子问多少就告诉孩子多少,如果孩子来问你,问哪个字就说哪个字,不多说一个。要给孩子的探索留下空间,不问你,就一声都不出。在孩子需要你的帮助时,千万不要做得太好,让孩子觉得自己做不到,最好做得比孩子还差,让孩子嘲笑你,增加自己学习的动力。更不要人家问一个字,你给人读了一本书;今天刚教完,第二天就去考他。这样做的结果是让孩子紧*,害怕,他们会为了躲避这种被考的感觉,而不再向你求助,

5、不去问你了,不去学了。所以要让孩子在这个时期获得成就感,让他自己有一天指着牌子把字念出来。只有学习带来的愉悦才是学习内在的动力。成人不要趁着孩子爱学习,就拼命多灌,这样会破坏孩子学习的动力。孩子在工作时,要给孩子留出时间,不要为了建构原则,要求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去破坏他们的工作。这样的孩子在进入小学之后,会对学习非常感兴趣,会自然地进入地学习中。孩子到了五岁,家长们就要开场考虑上小学的问题了。无论是什么样的学校,其教学方案都是预先安排好的,是属于初级阶段的教育。入学之前,孩子们要完成许多的事情,包括身体开展到达正常的水平、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有认知水平、一定的技能。对他来说,进入一个全

6、新的领域是非常珍贵的成长时机,各方面的开展都会上一个更高的台阶。探索群体关系时期如果孩子在五岁之前所生活的环境是一个身心自由、开放、受尊重的环境,到了五岁这后,孩子们就会有一个非常温馨和谐平等的团队。孩子们会非常温和自然地凑在一起,由一个孩子发起一项工作,其它孩子在这项工作的意图之上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添加自己的内容,在游戏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去说服别人实现这个想法。如果自己的想法没有被群体采纳,个体在群体中去实现自己的想法也没有人反对,或者个体会自然地放弃自己的想法去顺应于群体的想法。在一个游戏中,不同的时间会出现不同的类似于领导的人物,这全看在这一环节中谁的想法被大家认可

7、。想法被认可的人会暂时用自己的想法来指挥大家,这时在群体中没有强者和弱者的感受,无论年龄大还是年龄小,没有人长期处于弱式地位,也没有人长期处于强式地位。一般对于这样的群体,成人无法参与,成人任何时候的参与都会破坏群体的工作和气氛。所以成人千万不要以上帝自居来干预孩子的群体构造。因为孩子这样的群体是人类最理想的群体,是真正的*化的群体。只要进入了群体,儿童都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性能力的开展。没有群体的孩子只要有朋友,也会获得很好的社会性能力开展。被群体无视的孩子是需要帮助的孩子。附:儿童社会开展步骤一、各自为阵;二、寻找朋友;三、发现友谊;四、组成群体;五、发生社会关系;六、出现阶级;七、窝里斗;八

8、、复归平和友善。儿童社会现象就是成人的社会现象,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强弱之分,强者领导弱者,强者找到了自己的生态位置,弱者在强者的领导下,也获得了平安感,找到了弱者的生存方式。这就是自然法则。我们能做的只有让强者更有人性更美好地领导他的群体,而无法使弱者在一瞬间变强。所以这一时期存在的问题是,当儿童对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关系探索的时候,成人所要做的是将人群的法则输入给他们,通过行为过程给他们建构起遵守法则的良好人格状态,而不是去干预他们成长中遇到的自然冲突,去替代他们经历或消除冲突,使他们不能获得成长。人类要遵守的根本法则是:尊重别人的物质和身体;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不可以动别人的东西;

9、公用的物品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需要等待;不可以占有已经属于别人的领地;不可以破坏别人的工作。以上内容节选自李跃儿新书谁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问:关于死亡快5岁男孩星期六晚上睡觉的时候,儿子问我:人为什么会老?我不想老。我问他为什么不想老,他说老了就会死了,他不想死,说着说着很伤心地哭起来,而我却不知道该怎么答复他这个关于生老病死的问题。孩子现在快五岁了,以前我曾经看到过有关这方面问题的书,但孩子当时还没有到这个敏感期,于是我就没有留意。现在孩子突然问起来,并且这么伤感,让我很措手不及。答:孩子从4岁开场,逐渐地由探索物体过渡到探索人类与物体有关的人类精神的产物,如之前他们发现物体有大有小,他们

10、用大的物体和小的物体组成排序关系,到4岁之后,他们发现这种排序有一种非物质的表达方式,如大、小,一、二、三、四,除了实物以外还可以用这些特有的符号表达出来,而这些符号都是人类为了表达对物质的感知而创造出来的,这些符号也就成为人类的精神产品。儿童逐渐的开场对这样的精神产品感兴趣,开场了对这一领域的探索,这也就是所谓的文化敏感期。与这一时期同时进展的还有对人类关系的探索,对人类生命现象的探索,这里包括结婚、朋友、敌人、友谊、活着、死亡、复活等问题的探索。实际上这些内容对儿童的价值是一样的,如他们探索了友谊,会出现烦恼和愉快、仇恨和爱;探索复活会出现惊奇,探索死亡就会恐惧和忧伤。所以我们要尽量把有可

11、能给儿童带来恐惧和忧伤的内容放到他们年龄大一些的时候再让他们去探索。如果不小心唤醒了孩子,孩子开场了这方面的探索,则成人就要如实相告,像对待其他问题一样,科学地向孩子解释孩子想知道的事情。认可孩子的忧伤感情,就像认可孩子的快乐感情一样,千万不要与孩子谈起死亡时成人先去渲染忧伤的情感,讲述关于死亡的恐惧历程,在这一方面孩子还是需要保护的。对人类来说,活着的时候,在心理上做好死亡的准备不是一件坏事,所以5岁的孩子知道死亡没什么不好,但孩子没有问起也不必专门唤醒孩子。温馨提示从自然的角度讲,人的出生跟死亡是一样的,探索出生和探索死亡,对孩子也是一样的,家长在谈这两个问题时,态度也应该一样。如果孩子感

12、觉到忧伤了,就对孩子说所有的人在亲人死亡时都会感觉到忧伤,但孩子离死亡还很远很远。在孩子年龄小时,如10岁之前,不妨给孩子输入一点有关人类死后生命形式的民间传说,使孩子内心有一点点慰藉。等孩子成年以后,怎么对待童年时父母给他输入的这一局部内容,我想那对成年的孩子来说,已经不是重要的事情了。因为怎样对待宇宙、怎样对待生命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是自我建构的内容,有兴趣的话他会自己去考证的。问:如何化解5岁孩子的消极情绪?5岁6个月男孩我的小侄儿5岁半,最近几个月常有消极言论:奶奶多好呀,每天就吃饭、睡觉,不用上幼儿园。爸爸,我要是一只青蛙多好!白天睡觉,晚上呱呱叫就是它的工作。父母不知如何作答。父母的管

13、教方式是娇宠少许呵斥。他跟父母的话也很多,但是不愿说或说不清在幼儿园的活动情况。据他爸爸讲,他在幼儿园适应得不好,每天枯坐着看墙上的钟。但很奇怪的是,他一点也不排斥上幼儿园,每天早晨催着大人快点别迟到。他非常喜欢跟我玩,可是有了小壮宝后,他和我很疏远。我想通过和他的父母沟通来帮他,但是没可能。现在他的这些消极言论把我难住了:在没法从根上帮他的时候,如何在言词上应对他、引导他?答:人们过一段时间就会被身边的*种事物所影响,产生*种心境和情感,在这种心境和情感的影响下会做出*种行为和说出*些话来。如果孩子的生活没有产生大的不良的改变,不必太拘泥他的*些细节性的变化。如,有些孩子有一段时间就非常煽情

14、,经常自己把自己感动得痛哭流涕,这是孩子精神开展中出现的正常现象,如果这时成人大惊小怪,以为自己教育出了什么问题,就会把这种情感固定下来,并强化为问题。实际上,成人只是在孩子需要煽情的时候配合他即可。如平静地倾听孩子,听孩子的诉说,然后把孩子拉出不良情绪。像案例中的孩子,其实可能是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困难,就有了倒退的情绪,其实这也是儿童在成长中比拟正常的现象,儿童有了这种语言和情绪,说明这个孩子是幸福的,他能够清楚地感觉到自己需要变成不经历这些烦恼动物的想法,说明他的心智是安康的。如果一个心理不安康的孩子,他的大脑是混乱的,无法感受自己,也无法感受别人,更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所以像案例中的这种

15、情况,成人不必担忧。有时可以跟他玩笑似的让他试试自己的想法,并跟他谈论一下学校的事情;也可以根据成人的判断,用成人自己做为例子来讲述一下孩子可能遇到的问题,例如说在我小的时候,遇到一个朋友老是欺负我,我怎么也对付不了他,回家又不敢跟爸爸妈妈说,也不敢跟教师说,就特想让自己变成一个青蛙或再变回一个小孩,后来又怎么怎么样成人可以按照孩子的需要去编一个孩子能够承受的结果,对孩子进展引领,这样,孩子虽然没有说出来自己到底遇到的是什么,成人的故事也不会使孩子觉得莫名其妙,觉得是家长在猜自己。客观来讲,成人对孩子的事猜对了、猜错了都会让孩子对成人丧失信心。如果成人只是在讲自己的故事,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而成

16、人故事里的事情,做为一个孩子是很可能会遇到的,即便孩子当下与成人讲的情况不符,也会做为孩子的经历,对孩子有益。讲对了就会为孩子提供经历,使孩子发现人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也就能够承受自己所遇到的困难了。温馨提醒成人一定要学会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福的。有时候,一个成天忙忙碌碌,见了妈妈却腻歪,哭哭啼啼地诉说自己的痛苦的孩子,可能是一个幸福的孩子,越是这样的孩子,情感越丰富,想法会越多,这些想法并不全是成人认为阳光的,积极向上的,因为孩子还没有能力判别想法的利弊,也没有意志力去控制不好的想法,但是,有想法的孩子一定不是一个痛苦的孩子。关于案例中提到当姑姑有了自己的孩子,侄子就疏远了自己,这只是暂时的现象,在以后的时间里,侄子发现姑姑虽然有了自己的宝宝,但还是爱着自己,这种疏远就会消失。姑姑可以让侄子帮着自己照顾小宝宝,培养侄子和小宝宝的情感,就会解决掉孩子因为妒忌而造成的疏远。以上内容节选自李跃儿谁误解了孩子的行为. z.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