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二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提高练习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70476379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二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提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二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提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二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提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二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提高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二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提高练习(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1 某电视栏目介绍,在亚马逊河的河边生活着一种相貌十分丑陋的枯叶龟。该龟的背壳酷似一片枯叶,给很多小动物造成了“错觉”。它行动十分缓慢,甚至长时间静止不动,但是,每当小鱼、小虾从它面前游过时,它能突然伸出头来将其捕食,饱餐一顿。下面是对枯叶龟这一物种形成的解释,按照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枯叶龟在进化过程中曾出现过许多中间类型B遗传在该龟的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中间类型均进化成了今天不同种类的龟D枯叶龟的特征是亚马逊河流域生态环境长期选择的结果2 某小岛上有一种啄木鸟,其喙长分布如图甲,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种生活在树干中

2、的虫,其深度分布如图乙。下列关于子一代鸟喙的可能长度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都比父母的长,因为鸟需要适应它们的环境B都比父母的长,因为较长的鸟喙是生存所必需的C.不一定比父母的长,仅一代的时间还不足以进化出较长的鸟喙D不一定比父母的长,因为虫在树干中的深度并不是都很深3 水蚤是一种水生小动物。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等量的水蚤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组实验:水温的改变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其他均相同;水蚤在不同的水温中均为12小时。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请回答:(1)实验结果表明,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2)有些水蚤能在20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环境中生存,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

3、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的。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了作用,而这种作用是的。(3)20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到28环境中将会死亡,同理,28环境中生活的水蚤移入20环境中也会死亡。这说明,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生物缺少,就要被环境所淘汰。4螺旋蛆蝇是家畜的毁灭性寄生物,在实验室里对两组个体数相同的螺旋蛆蝇进行不同的处理:一组使用杀虫剂,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用杀虫剂处理,可使群体中的个体数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但从处理后的第二世代的个体数又逐渐回升了,其原因是螺旋蛆蝇中存在着类型,而杀虫剂起了选择出了耐药个体,经过逐代,耐药变异特性得以逐代积累加

4、强,就逐渐形成了耐药新品种,而使杀虫剂失效。(2)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的方法,在遗传学上叫,用这种方法最终能达到理想效果,但需要较长时间,其原因是很低,需要在几代中反复进行,才能使的数量逐渐增多。(3)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的方法消灭螺旋蛆蝇的效果较好。答案和解析1 C解析: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是适应,是自然选择;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会不断发生变异,变异是不定向且能够遗传的,故A、B、D均是正确的。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动力,一些具有与环境不相适应的不利变异的个体会不断地被淘汰,C错误。故选C。2 .C解析:根据题中图乙可知,68cm的深度的树干中虫的数量最多,4cm以下的深度的树干中虫的数量极少,根据

5、图甲可知鸟喙的长度在15cm,只有更长的喙才更易于啄到食物,因此可预测该啄木鸟经过长期进化鸟喙会越来越长。但是生物的进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利的变异需要逐代积累,较短一代的时间不足以进化出较长的鸟喙,且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子代的喙不一定比父母的喙长。故选:C。3 (1)25(2)各种变异类型不定向选择定向(3)适应新环境的变异解析:(1)从A、B两组实验可以看出,多数水蚤生活的最适温度约为25。(2)生物在繁衍后代的过程中会产生变异,这些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例如有些水蚤能在20环境中生活,还有些水蚤能在28环境中生存;但是温度作为选择者,却是定向的,适应某个温度的变异个体就能生存,不适应某

6、个温度的变异个体就被淘汰。因此这表明水蚤个体之间存在着各种变异类型,从而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温度的改变对水蚤起选择作用,而这种作用是定向的。(3)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够生存,当环境发生改变时,生物如果没有适应新环境的变异,就会被淘汰。4 (1)耐药变异选择作用选择(2)人工诱变基因突变率突变个体(或雄性不育个体)(3)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解析:(1)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既能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又会出现变异,出现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与环境的斗争中获胜,并将这些变异遗传下去,出现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新类型。(2)人工诱变能够提高变异的频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但突变率低,人工诱变产生的有利变异个体往往不多,需要处理大量材料。(3)分析实验结果图解,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的实验组导致种群个体数降低,不反弹,消灭螺旋蛆蝇的效果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