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习题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2课时(基础)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70476378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习题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2课时(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习题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2课时(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习题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2课时(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习题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2课时(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习题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2课时(基础)(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基础)第2课时题组一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煤干储得到的焦炉气不能与滨水反应而使滨水褪色B.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D.煤的液化就是将煤转化成甲醇等液态物质的过程2.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主要含C、H两种元素B.石油通过催化重整可得到环状烧C.石油裂化是物理变化D.石油分储得到的汽油是混合物3 .在石油工业中,将重油制成乙烯的方法是()A.裂化B.裂解C.干储D.分储4 .合理利用燃料减小污染符合“绿色奥运”理念,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

2、可燃冰”是将水变为油的新型燃料B.氢气是具有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的燃料C.乙醇是比汽油更环保、不可再生的燃料D.石油和煤是工厂经常使用的可再生的化石燃料5.煤的干储和石油的分储,两种变化在本质上的差别是()A.加热的温度不同B.得到的产品不同C.前者要隔绝空气,后者不用隔绝空气D.干储是化学变化,分储是物理变化题组二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6.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重要标志。聚乙烯是以乙烯为原料合成的一种人们常用的高分子材料。下列有关聚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变化属于化合反应催化剂B.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nCH2=CH2CH2=CH2C

3、.聚乙烯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容易导致“白色污染”D.聚乙烯是纯净物7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要制取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A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制得聚氯乙烯高分子材料B用乙酸与乙醇制备乙酸乙酯C.用淀粉发酵反应制得食用酒精D用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8.利用水煤气(CO、H2)生产汽油、甲醇和氨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合成气也可转化为醛、酸、酯等多种产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以水煤气(CO、H2)为原料合成其他工业原料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B.以水煤气(CO、H2)生产液态烧或醇类是实现“煤变油”的有效途径C.以水煤气(CO、

4、H2)为原料也可以合成烯煌D煤的气化和液化提高了煤的综合利用效率9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D“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10下图是实验室对煤进行干馏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图中仪器名称:c,d。(2)仪器d的作用是,c中液体有和,其中无机物里溶有,可用检验出来。有机物可以通过的方法使其中的重要成分分离出来。(3)e处点燃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有,火焰的颜色为。答案与解析题组一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1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煤干馏得到的焦炉气

5、不能与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B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D煤的液化就是将煤转化成甲醇等液态物质的过程答案D解析煤干馏得到的焦炉气主要成分为氢气、甲烷、乙烯、一氧化碳,因含有乙烯故能使溴水褪色;煤的气化是将固态煤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氢气等气体燃料(由煤制煤气)的过程,煤的液化是将煤转化成甲醇等液态物质的过程,二者都属于化学变化,其产物都是清洁能源。2 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主要含C、H两种元素B石油通过催化重整可得到环状烃C.石油裂化是物理变化D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混合物答案C解析石油裂化是化学变化。3 .在石油

6、工业中,将重油制成乙烯的方法是()A.裂化B.裂解C.干储D.分储答案B解析将重油制成气态不饱和烧,应采取比裂化更高的温度才可以实现,采用裂解的方法。4 .合理利用燃料减小污染符合“绿色奥运”理念,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是将水变为油的新型燃料B.氢气是具有热值高、无污染等优点的燃料C.乙醇是比汽油更环保、不可再生的燃料D.石油和煤是工厂经常使用的可再生的化石燃料答案B解析可燃冰外观像冰,其化学组成是CH4nH2O,根据元素守恒知,水不能变为油;氢能源具有来源广、热值高,且燃烧后生成水对环境无污染;乙醇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其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但乙醇为可再生能源;

7、石油和煤都属于化石燃料,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5.煤的干储和石油的分储,两种变化在本质上的差别是()A.加热的温度不同B.得到的产品不同C.前者要隔绝空气,后者不用隔绝空气D.干储是化学变化,分储是物理变化答案D解析石油的分储为物理变化;煤的干储为化学变化。题组二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6.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重要标志。聚乙烯是以乙烯为原料合成的一种人们常用的高分子材料。下列有关聚乙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变化属于化合反应催化剂B.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nCH2=CH2CH2=CH2C.聚乙烯在自然界中很难降解,容易导致“白色污染”D.聚乙

8、烯是纯净物答案C解析乙烯合成聚乙烯的反应属于加聚反应,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高聚物均为混合物。7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要制取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子经济性要求的是()A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制得聚氯乙烯高分子材料B用乙酸与乙醇制备乙酸乙酯C.用淀粉发酵反应制得食用酒精D用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答案A解析A项,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制得聚氯乙烯高分子材料,属于加聚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符合要求,正确;B项,乙酸与乙醇反应制备乙酸乙酯,属于取代反应,伴随副产物,反应物没有全部转化为所需产物,错误;C项,用淀粉制酒精,反应物没有全

9、部转化为所需产物酒精,错误。8.利用水煤气(CO、H2)生产汽油、甲醇和氨等已经实现了工业化,合成气也可转化为醛、酸、酯等多种产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以水煤气(CO、H2)为原料合成其他工业原料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B.以水煤气(CO、H2)生产液态烧或醇类是实现“煤变油”的有效途径C.以水煤气(CO、H2)为原料也可以合成烯煌D煤的气化和液化提高了煤的综合利用效率答案A解析以水煤气(CO、H2)为原料的反应不一定都是化合反应。9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D“地沟油”

10、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答案C解析短链醇(如乙醇)可由淀粉或纤维素制取,动植物油脂和短链醇均是可再生资源;生物柴油中R1、R2、R3不同,可形成混合物;动物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一般都是几百,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10下图是实验室对煤进行干馏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 指出图中仪器名称:c,d。(2)仪器d的作用是,c中液体有和,其中无机物里溶有,可用检验出来。有机物可以通过的方法使其中的重要成分分离出来。(3)e处点燃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有,火焰的颜色为。答案(1)U形管烧杯(2) 盛装冷水对蒸气进行冷却粗氨水煤焦油氨酚酞溶液蒸馏(或分馏)(3)H2、CH4、C2H4、CO淡蓝色解析(1)c是U形管,d是烧杯。(2)煤的干馏产物主要有:焦炭(固体)、煤焦油、粗氨水(液体)、焦炉气(H2、CH4、C2H4、CO)等,利用d将蒸气冷却,无机物中溶有氨,可利用酚酬:检验;有机物可利用蒸馏或分馏使其中的重要成分分离出来。(3)e处点燃的气体是焦炉气,火焰呈淡蓝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