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检测题与答案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0424938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检测题与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检测题与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检测题与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检测题与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检测题与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WORD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检测题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变化中都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酒精挥发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矿石粉碎 湿衣服晾干 铁钉生锈 煤燃烧 火药爆炸A. B. C. D. 2 (201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研碎 B.纸燃烧 C.汽油挥发 D.水变成水蒸气3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发光、发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C. 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如制火药、烧制瓷器D. 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就一定能判断有无化

2、学变化发生4 (2014)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以下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中涉与化学变化的是( )X K b1.C om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聚沙成塔 D百炼成钢5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A. 食盐溶于水,火药爆炸 B. 镁带燃烧,铁生锈 C. 食物腐败,电灯发光 D. 汽油挥发,酒精燃烧6 汽油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伴随着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最能说明汽油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A. 产生火焰B. 放出大量的热C. 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出现小水滴D. 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7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

3、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棉线 D.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8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石墨棒作干电池电极 B. 天然气用作燃料C. 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D. 铜用于制造导线9“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句话是指氧气的()A. 物理性质 B. 物理变化 C. 化学性质 D. 化学变化10 下列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 A.量筒 B.烧杯 C.试管 D.燃烧匙11 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割玻璃

4、B. 利用石油制合成纤维C. 利用煤炭燃烧取暖D. 用蜡烛燃烧照明12 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火焰分为三层 B. 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壁出现水珠 C. 蜡烛逐渐变短 D. 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 13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拿磁铁来吸引一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 提出假设 B.交流评价 C.设计实验 D.作出结论14 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蓝色褪去的原理,应用右图实验可以测定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新

5、课标第一网 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C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 D胶头滴管滴出果汁的滴数15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A玻璃仪器都可以用作反应器B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应先均匀加热,再在固定部位加热 C取用固体药品可以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D用过的滴管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严禁采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16 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将固体药品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 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C. 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室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瓶D. 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

6、,仰视或俯视读数17 化学实验过程中,下列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 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 稀酸飞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打溶液C. 碱液沾到皮肤上,用水冲洗后,再涂上硫酸溶液D. 少量酸滴到实验台上,应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18(2014潍坊)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B C D19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吹灭酒精灯 B. 闻气体气味 C. 量取液体 D. 滴加液体20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胶头滴管的使用 B. 试管夹套入试管 C. 熄灭酒精灯 D. 液体药品的取用二、填空题(共38分)21(4分

7、)(1)正确量取15 mL液体,应选用下列_(填序号)量筒。 20 mL 50 mL 10 mL和5 mL(2)某同学量取食盐水,读数时量筒平放在桌上且面对刻度线,当视线仰视时读数为38 mL,其正确的体积数应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8 mL。22(12分)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1) 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2)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3) 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4) 排水集气法会用到的仪器是;(5) 量取液体时,需要用;(6) 少量溶液相互发生反应时,需要用。23 (6分)给物质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灯焰的部分,因为这部分温度最高;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

8、把砝码放在盘;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的砝码,砝码要用 _夹取;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在实验室里如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扑盖。 24 (4分)从现在起我们应该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刷洗碗碟的过程是_,判断是否刷净的标准是。25 (12分)在对蜡烛与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如右图所示,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焰和焰心,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约 1 s 后取出,可以看到(填字母)处的火柴梗最先炭化。结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 (2)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

9、焰的上方,烧杯壁出 现,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 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三、实验探究题(共22分) 26(10分)某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点燃一支蜡烛,用一只烧杯倒扣在燃着的蜡烛上,蜡烛燃烧片刻后熄灭,如实验一。再点燃蜡烛,然后吹灭,看到烛芯产生一缕白烟,用火柴点燃白烟,蜡烛重新被引燃,如实验二。w W w .x K b 1.c o M将粗细均匀的木条水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稍加热后观察木条燃烧现象,如实验三。(1)操作中,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_。(2)操作中,关于白烟的成分,有同学做出了下列猜想:A.白烟是水蒸气;B.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C.

10、白烟是二氧化碳。你认为上述猜想有道理的是(填序号)_,理由是_。(3)该同学在做实验一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一样现象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4)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蜡烛的外焰温度最_。27(12分)通过对我们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的研究,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所含有二氧化碳、氧气、水蒸气的多少,得到初步结论,并完成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2)向一

11、盛空气的集气瓶中和一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4)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检测题参考答案1 A 解析:物理变化中没有其他物质生成。2 B解析:胆矾研碎、汽油挥发、水变成水蒸气只是物质的形状和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纸燃烧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3 D 解析:物理变化也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如开着的电灯;只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不能判定是否发生化学变化。4 D解析:滴水成冰、木已成舟、聚沙成塔三

12、种物质只是物质的状态和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三种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百炼成钢的过程生成了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5 C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A中食盐溶于水,只是物质的溶解,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火药爆炸是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B中镁带燃烧,铁生锈,二者均属于化学变化。C中食物腐败,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电灯发光属于能量的转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D中汽油挥发,是分子间间隔大小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属于化学变化。6 D 解析: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气

13、体。因为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所以能说明汽油燃烧是化学变化。7 D8 B 解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质的化学性质。天然气用作燃料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9 A10 C11 A 解析: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气味、导电性等。A中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物理性质。12 D 解析: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且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我们观察不到。13 CX k B 1 . c o m14 D 解析:控制变量法要求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本实验测定两种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

14、,固定淀粉-碘溶液的量,测定需要果汁的量可以求出果汁中维生素C的含量,所以滴数是要求量,不需控制。15 A 解析:量筒是玻璃仪器,但不能用作反应器。16 B 解析: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干净的、大小一样的称量纸,称量易潮解的或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应放到指定容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或仰视读数都会产生误差。17 C 解析: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xKb 1. Com 18C解析: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试管口,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故A操作正确;点燃酒精灯时要用

15、火柴点燃,故B操作正确;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C操作错误;用酒精灯给试管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外焰加热,先预热,再集中加热,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试管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D操作正确。19 D解析:酒精灯火焰不能用嘴吹灭;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0 C 解析:使用胶头滴管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能平放,更不能倒置,以免橡胶乳头被试剂腐蚀,故A选项错误;试管夹应从试管的底部套入,故B选项错误;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故C选项正确;倾倒液体药品时,取下的

16、瓶塞应倒放在实验台上,故D选项错误。21(1) (2)大于 解析:为了尽可能减小误差,选择量筒量程时应选择比所量液体体积稍大的量程;量筒读数的正确方法应该是:先把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读数偏小,会使量得的液体体积大于读数;而俯视读数偏大,量得的液体体积小于读数。22 (1)f(2)d (3)g (4)h (5)c (6)d23 外焰 右 大 镊子 1/3湿抹布X k B 1 . c o m24 先用洗洁精刷洗,再用水冲洗(合理即可) 碗碟表面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解析:洗干净碗碟的标准和实验室洗涤玻璃仪器的标准是一样的。25(1)外焰 a 外焰 (2

17、)水雾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和水26(1)烧杯有一定量的空气(2)B 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石蜡能燃烧(3)C (4)高 解析:(1)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烧杯有一定量的空气。(2)关于白烟的成分,因为白烟能燃烧,故选B,理由是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能燃烧,石蜡能燃烧。27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少盛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盛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多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无明显变化,被吹气的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比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少解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带出水蒸气,所以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不同。应根据这三种气体的性质:氧气的助燃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水蒸气遇冷能凝结成小水滴来进行实验。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