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水环境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唐****1 文档编号:70412344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临夏州水环境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临夏州水环境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临夏州水环境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临夏州水环境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夏州水环境问题及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临夏州水环境问题及对策雷继英(甘肃省临夏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731100)摘要:临夏州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水环境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潜伏着严重危机,水已经成为临夏州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认清临夏州面临的水环境问题,以保障临夏州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水资源 水环境 问题 对策中国水利学会甘肃省个人会员登记号: E08281619GMAbstract: The problems of the resource shortage of water with the water environment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2、seriously in LinXia State(country), but the 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 did not cause the enough valuing, incubating the crisis seriously, so water has become initial limited factor for LinXia Country to keep on developing economics. We must recognize the 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 that LinXia state(co

3、untry) faces to guarantee the state society and economics constant development.Key words: Water environment problem Counter plan 面对西部大开发良好机遇,水利开发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要统筹好经济建设,工农业结构、生态环境与水的关系。从临夏州过去50年水利建设成就来看,成绩辉煌。但是进入90年代,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水已经成为临夏州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本文就临夏州面临着的水环境问题,略陈拙见。一、水环境问题的现状(一)、水污

4、染是临夏州面临的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据临夏州水利部门对临夏州30多条大的河流开展的水资源调查表明:46.5%的河水受到污染,10.6%的河水严重污染,水体已丧失使用价值。90%以上的城镇水域污染严重。从地区 分布来看,支流水质一般劣于干流,干流下游水质一般劣于上游,城镇、工矿区河段水质最差。在临夏州黄河水系中,一级支流大夏河、洮河、湟水等均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二级支流广通河、三岔河、牛津河等地污染也相当严重,污染河段占60/%以上。全州有1/4的人口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二)、地下水大量超采由于地表水资源贫乏和水污染加剧,一些地区对地下水进行掠夺式开采,地下水超采现象十分严重,以牺牲

5、环境为代价维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用水需求。使得原本依赖地下水生长的沙枣等植物严重枯萎和死亡,同时,地下水质的持续恶化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且苦咸水呈迅速蔓延扩展之势。(三)、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临夏州是甘肃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州水土流失面积6894.64km2,占总面积的84.4%,自然因素和人为的毁林开荒,过量放牧等因素,使上游地区源头植被破坏严重,大片森林遭到砍伐,大片草场被开垦,破坏了上游水源,使水资源逐年减少。临夏州主要的水源涵养区南部沿太子山至积石山区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区域性地下水量减少,即使现在停止砍伐,要恢复植被需付出很大的代价,且需要有较长的时间。(四)、主要河道

6、水资源短缺,河道断流情况加剧临夏州主要河道大夏河年均径流量11亿m3,广通河3.56亿m3,冶木河3.31亿m3,三岔河1.18亿m3,银川河0.73亿m3,吹麻滩河0.25亿m3,其余河道流量较小。近年来主要河道发生断流就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集中表现由于河道径流剧减,成为间歇性河流,直接造成工农业用水紧张,河道断流及川原地河流枯萎成为又一个严重的水环境问题。二、造成水环境问题的原因(一)、无节制地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污水是河流污染的首要原因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水量的持续增大,排入河流的废污水不断增加,据水利部门最新调查资料,现状废污水排放量已超过80年代的一倍,年排废污水12

7、35万吨,这些废污水85%以上未经外理直接排入河流水库, 是主要的污染源。临夏州河流污染主要是城镇和工矿企业的点源污染所致,一个入河排污口污染一大片,在河流形成岸边污染带;支流小河的一个工厂或乡镇企业的污染就会使整条河流受到污染,变成排污沟。(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是影响河水环境状况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后,临夏州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临夏州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临夏州经济实力,另一方面,由于乡镇企业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给生态环境特别是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小造纸,小制革等企业对水环境的破坏尤为严重,一个小造纸厂就能污染整条河流。(三)、水土流失以及农业化肥、杀虫剂

8、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水资源污染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夏州大多数河流是氮、磷造成富营养化。据调查:近60%的氮、磷来自于水土流失造成的非点源污染。除以上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外,对污染治理投入少,技术落后,及依法管理的力度不够,也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总之,水污染已十分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紧缺,威胁人民健康,影响工农业生产,其灾害不亚于洪灾旱灾。(四)、水资源短缺,导致水环境更趋恶化由于水资源短缺,排入河流的废水不可能得到稀释和扩散,致使水环境更趋恶化。大夏河流域水资源日趋恶化,水污染也相当严重。山区河道基本枯萎,邻近城镇的河道成为排污沟,被喻为“无河不干,无水不污”。地处大夏河流域下游的临夏市,由于水

9、体受到污染,将成为水质型缺水地区,城市用水紧张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水污染也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五)、水土资源过度开发,是导致水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都有过度开发的现象。临夏州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超过50%,已超过国际公认的合理限度40%。在土地利用方面,山区毁林开荒,草场过牧滥垦,河流行洪滩地被侵占,这些都破坏了生态环境,加重了水旱灾害。在大夏河流域,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小支流干涸,大夏河干流下游经常短流。三、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10、是保障临夏州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实践证明,以牺牲环境换发展,先污染后治理是行不通的。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水资源配置中,要从不重视生态环境用水转变为:在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化和保障社会经济的用水,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结合起来。强调“治污为本”是保护和改善水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水资源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对于污染严重地区,应将改善水环境作为区域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加大污染防治和治理力度,并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已经受到污染的地区和水环境。在水功能区和环境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区域水污染现状、经济社会发

11、展等因素,确定近期水质规划目标和各功能区相应的允许纳污量,进而制定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如根据分析计算,2005年底大夏河流域临夏段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COD c r17万t/a,氨氮为0.02万t/a,到2010年再削减10%-15%。大夏河流域临夏段2010年入河污染物COD c r控制总量为0.07万t/a,氨氮控制总量为0.02万t/a。(二)、做好流域水功能区划针对当前各流域段废污水超标排放、水污染治理滞后、监督管理乏力、水质急剧恶化的形势,做好流域水功能区划。 流域水功能区划分采用两级体系,即一级区划(流域级)和二级区划(地方级)。一级区划是宏观上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问题,主

12、要协调地区间的用水关系,长远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级功能的区分四类,即保护区、保留区、开发利用区和缓冲区。二级区划主要协调用水部门之间的关系,二级功能区划分在一级区划的开发利用区内进行,分为七类,机同水水源区、工业用水区、农业用水区、渔业用水区、景观娱乐用水区、过渡区、排污控制区。考虑水资源开发利用对水质的要求,结合功能区的现状使用功能和现状水质,确定各功能区的水质目标。如大夏河流域临夏段划分一级水功能区9个,其中保护区1个,河长3km,占大夏河流域临夏段河长的5.5%;保留区1个,河长5km。占大夏河流域临夏段河长的9.1%;开发利用区5个,划分为21个二级功能区,河长41km,占大夏河流

13、域临夏段河长的74.5%;缓冲区3个,河长6km,占大夏河流域临夏段的10.9%。 (三)、加强对水资源保护监测及监督管理能力的建设流域水资源保护监测和管理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加强各流域干支流测站点建设,包括重点水域水质自动监测站、县界监测站、供水水源地监测站等,初步形成各流域地表水水质监测网络。建设重点水质标准实验室和水质机动监控核查系统、重要入河排污口远程监控系统,以及流域水质预警预报和水环境信息系统。1、实行入河排污许可和污染物入河总量控制根据各流域水环境承载能力,制定各流域干流河段和跨县支流的县界河段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和实施计划,实施入河排污许可。流域内各县负责辖区内入河

14、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的落实和入河排污的许可管理。实施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核定所属各县(市)污染物排放总量,对重点工业污染源明确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和削减指标,对生活污水污染物的削减指标要具体落实到城镇污水处理厂。2、排污口监督管理和县界断面水质监测建立完善的排污监测和监督管理系统,根据各流域水资源条件和对各县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强化排污监督管理。对流域内城市地表水和地下水源保护区进行划定,实施重点保护。加强省州界断面水质监测,对河流水质和污染物总量指标进行监测核查。3、保障重要河段的生态及环境用水将河流生态及环境用水作为水资源配置的重点,维持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建立水

15、资源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有效保护水资源。4、加强各流域水生态保护以水资源保护为基础,加强各流域干流及重点支流河源区的水源涵养保护、中游水土流失区的面污染源控制、流域湿地生态恢复和保护工作。(四)、加强污染源防治为确保临夏州内各县市有效控制入河污染物总量,实现出境水质控制目标,流域内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加强辖区的污染源防治工作。根据各流域水资源保护要求,强化区域污染源防治。1、工业污染源治理要求全面加强各流域现有工业污染源治理和新建工程项目的审批管理工作,确保各类污染源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对“十五小”重污染企业和废污水排放不能按时达到规定标准的企业,实行关停。结合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严格限制在各流域段内建

16、设高耗水、重污染项目,加快发展资源和能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量低的产业,推行清洁生产、节水减污技术,做到增产不增污。2、城市污水处理要在强化城市节水工作的同时,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到2005年底,流域内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须修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流域城市污水处理率须达到45%以上;到201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应不低于60%。根据各流域水资源保护需要,对城市污水脱氮处理。在重点城市,有针对性地推进污水资源化。3、面污染源控制加大面污染源的治理和控制力度。结合各流域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逐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科学施用花费、农药。(五)、改革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实行水量水质

17、统一管理,健全全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实行动态监测,区域联防多年以来,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使城乡用水,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工作都存在许多矛盾,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浪费和损失。当前,要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加强流域和区域的水资统一管理,尤其注意群众对河流上中下游,城市与乡村,水量与水质,地表对地下水,供水与需水,用水与防治污染,实行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护,并相应地加强水资源的立法和执法,修订原有的水资源规划。还应加强水资源保护机构的作用,发挥州县水利部门水量、水质同步监测,统一管理的优势,强化水污染治理力度,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改善各流域水环境。应优先建设

18、,先行发展大夏河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对跨界河流与重大污染事故实行动态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环境信息。积极开展跨地区的污染联防。(六)、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加大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化工作的力度在用水方面,要从不够重视节水、治污和不注意开发非传统水资源转变为: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要坚持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措施来抓,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针对临夏州水资源短缺,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水的浪费较为严重的实际,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 突出抓好节水,把推广各种节水措施作为今后水资源发展的大事来抓。在防污减灾方面,应从以末端治理为主转变为以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战略,要大力推行以清

19、洁生产为代表的污染预防战略,淘汰物耗能耗量高、用水量大、技术落后的产品和工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削减污染排放量。大力提倡污水资源化,目前可将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作为低质水源,用于炼铁高炉冷却水;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氦、磷等营养物质,而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较低,可用于农田灌溉;处理后的污水还可用于地下水回灌,用于养殖水生生物,用作不与人体直接触的水源、景观水等 。(七)、强化业务领导,加强依法治水观念,促进行业管理和水资保护工作法律化,制度化各级领导要把业务建设摆在重要地位,重视水资源管理和防污治污工作,克服那种空、浮、漂、若说行话,难办行事的观念。要坚持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切

20、实加强对水事活动的监督管理及水政建设,完善水利执法体系,使水利化人治走上法律轨道。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建立符合客观规律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改“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合理配制水资源。同时要严格执行取水许可证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采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科学用水,合理布局,适度开采,以达到供需协调平衡。要大和宣传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制定流域及地区各种配套法规,使水资源保护工作法律化,制度化。(八)、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不断提高科技贡献率,并唤起群众意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关健在科技,科技兴水战略对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的持续利用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管理粗放,人员素质低等问题是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农业改善灌溉技术条件,工业提高重复利用率,实行雨水集蓄利用、劣质水处理再利用等多途径出发提高科技条件,提高治理措施的科技含量和理论水平,应安排关键问题与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提高科技贡献率。大量的水资源在人们不经意间慢慢流失,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应在社会公众中广泛唤起水是稀缺资源、水是商品和节约用水的意识。从点滴做起看似简单,但成效显著。随着21世纪的开始,临夏经济建设将进一步腾飞,并与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 这意味着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与重大的机遇。如何适应形势,认清临夏州面临的水环境问题,任重而道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