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相结合

上传人:hs****5 文档编号:70238401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相结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相结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相结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相结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相结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相结合杨学军摘要 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核心,社会教育是协力,个人自学是自力。关键词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一个人从婴幼儿成长为青少年、中壮年,直到慢慢衰老,其实是一个不断接受教育的过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个人自学。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核心,社会教育是协力,个人自学是自力。四个方面的教育有主有从,有先有后,统一协调,配合密切,构成一个育人的整体。家庭是培养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父母是人生的启蒙教师,家庭教育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近年来,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面对家庭教育的不

2、和谐,笔者产生了许多困惑: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学习挺好,但动手能力很差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多才多艺,但心理素质很糟糕呢?为什么现在许多孩子在学校是个“乖乖娃”,在家里却成了“小霸王”?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当前家庭教育是一个薄弱的环节,素质低下、水平不高、方法不当,与学校和社会的要求相距甚远。学校教育如何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效能,这是极有探索价值的课题。一、家庭教育现状分析1、相当一部分家长缺少必要的文化素质和教育知识,不懂得如何正确教育子女。父母对教育子女方法不统一,或对子女娇惯溺爱,百般迁就,纵容放任,或苛刻要求,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等等。青少年儿童

3、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因而很容易滋生不良品行和习惯,以致失足堕落。2、有些家长只顾自己工作或赚钱,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教育,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了学校、老师,平时孩子由祖父母或外公婆领养。这些“隔代家长”所采取的教育,大多是溺爱或放纵。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的任性的性格。3、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人格、品行的塑造,总是把自己的理想和人生期望强加在子女身上,盲目地为设计子女的未来,不理会新时代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不顾及子女智力发育规律和兴趣、条件等因素,不考虑教育方法的可行性,而是随家长主观意志包办代替,揠苗助长,盲目的智力投资却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4、不少学生在家庭

4、的特殊优待下,滋长了过分的物质欲望,一味向往高消费、高物质生活,根本体会不到艰苦生活环境感受。家庭对子女的过分溺爱,养成了孩子羡慕虚荣,讲究吃穿,不愿吃苦耐劳,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的不良思想和品行,缺乏艰苦朴素、热爱劳动的思想。也有些家长本身的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素质低,缺乏正确理想,讲究实惠,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己的思想影响子女,从而养成了孩子自私心较重,只讲究物质享受的思想。5、部分家长工作忙,文化程度不高,限于时间和水平,对子女学习的辅导或监督十分困难,能过问一下就算好的了,根本做不到细问或更多的关心。大部分家长还认为子女上学读书应该由学校管教,家长只负责供给,不出问题就放心了,一朝子女在学

5、校出问题或听到学习成绩不好,便非打即骂,痛斥一顿。6、部分家长压抑了子女的课外正常兴趣,给子女只是增加学习负担,而不考虑到子女的智力发展和自身素质的发展,导致他们常在家长面前撒谎或产生厌学的不良行为。7、家庭(组合家庭、残缺家庭)的不完整、不和睦,也直接殃及到子女的健康成长。二、家庭教育对策和方法家庭教育的薄弱与不当,使子女养成了不良的思想品行和习惯,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学校是教育的专门机构,是教育的核心,一般说来,学校和教师在学生家长的心目中有较高的威信,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加强与家长们的联系、配合,共同研究学生的教育问题,提高家长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使广大青

6、少年儿童从小就有良好的思想品行教育,养成良好的个性和习惯。这既有利于家庭教育的效果,又利于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利于培养新一代的“四有”新人。(一)、重视教育合力的形成家庭与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配合得当,形成了合力,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标,增强教育效果。学校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观点全面指导家庭教育,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榜样,找出差距,再教育,再实践,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二)、重视家庭活动的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学校和家庭完全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契机,

7、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活动。如春节期间开展“受欢迎的小客人,受称赞的小主人”实践活动;在妇女节、重阳节期间开展“妈妈好”、“祝福老人”等情感活动;在中秋节期间开展“我爱我家”的系列活动通过学校和家庭互动活动的开展,家长以“情感”为桥梁,以“亲情”为纽带,与学校一道,适时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三)、重视和睦家庭的建立。父母应该非常精心地营造一个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家庭人文环境。父母应该以自己的言传身教以及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生活细节,让孩子沐浴在一派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勇敢、进取的性格,培养孩子良好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孩子树立平等、契约、宽容、创新、共生的现代意识,让孩子懂得:要想成才,先要成人。(四)树立正确的家庭育子观孩子是新生力量,他们的兴趣就是探索世界,越是不会干的就越想干,每一个家长,都应该对孩子有充分的信心,不要剥夺孩子求知的权利。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父母应赏识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远是他的后盾。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作为学校,有义务、有能力对家庭教育进行适时、适当的指导。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这样做,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我们的未来才有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