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教学设计

上传人:tu****8 文档编号:70233733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麻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麻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麻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麻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雀》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麻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1、认识 9 9 个字,会写 8 8 个字。读“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2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遇到危险和困难要齐心合力。3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过程与方法 尊重阅读教学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帮 助学生在自读、 品读、感情朗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理解, 进而感悟事件中蕴涵的深 刻哲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遇到遇到危险和困难要齐心合力的观念。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麻雀为什么被雀鹰叼走。教学难点:从雀鹰叼走麻雀的经过中明白道理。教学准备:麻雀图片、教学挂图(课文插图) 、生字

2、卡片、录音机。教学时间:2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揭题。1 1、出示麻雀图片,观察图片。( 1 1)图上画的是什么? (2 2)说说自己印象中的麻雀是一种怎样的动物?(麻雀:鸟,头圆,尾短,嘴呈圆锥 状,头顶和颈部是栗褐色, 背面褐色, 杂有黑褐色斑点, 尾羽暗褐色, 翅膀短小, 不能远飞, 善于跳跃,啄食谷粒和昆虫。有的地区叫家雀儿或老家贼。 )2 2、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一个发生在麻雀身上的故事?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1、听课文录音朗读。思考: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 2、讨论交流。( 1 1)故事发生在谁和谁之间?(麻雀和雀鹰。 )(简介) 雀鹰:猛禽的一种, 比

3、鹰小,羽毛灰褐色, 腹部白色, 有赤褐色横斑, 脚黄色。 雌的比雄的稍大。捕食小鸟。饲养的雌鸟可以帮助打猎。也叫鹞,通称鹞子或鹞鹰。( 2 2)故事讲了他们之间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讲一群麻雀在草地上找食、玩耍时来 了一只雀鹰。他们胆小,也没有齐心合力对付雀鹰,最后有一只麻雀被雀鹰叼走了。 )3 3、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记课文中的生字词。4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三、学习生字新词。1 1、自学生字词,记住字音、字形,了解字义、词义。2 2、交流讨论,检查自学情况。你认为要注意哪些生字的读音和书写?相机指导识记。 算:上中下结构,中间是“目” ,不要写成“日” 。散:左右结构,右边是

4、“反文儿”,不要写成“折文儿”,共 1212 画,有“ smsm, sensen”两 个读音。3 3、同学们一定又学到了很多好词好句,哪位同学愿意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四、 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有感情。五、 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1 1 、指名读。 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 2、 交流讨论。 (一群麻雀在草地上很高兴地边找食边玩。 ) 用“一边 一边 ”口头说话。3 3、 齐读。六、 作业。1 1 、朗读课文。2 2、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 谈话引入。 当麻雀高兴地一边找食一边玩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课题。二、 理解课文第二至

5、六自然段。1 1 、默读。 思考: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2 2、讨论以下问题。(1 1)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雀鹰的? 理解:打旋儿、俯冲。谁能用自己的动作把雀鹰“打旋儿”和“俯冲”表演出来。 (2 2)启发想象:当雀鹰看见一只只又圆又壮的麻雀,心里会怎样想?( 3 3)大家发现雀鹰后,齐声叫唤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理解:约定。(经过商量确定。 )(4 4)他们有什么约定?3 3、小结:麻雀早有约定,雀鹰来了,谁也别害怕,齐心合力与雀鹰斗争。 雀鹰真的来了,它们按约定去做了吗?三、理解课文第七至十自然段。1 1、范读。边听边画记描写麻雀的有关句子。2 2、出示课文插图,观察图画。 图上的麻雀有什么

6、不同表现?3 3、完成练习。(1 1)填空。它们惊慌失措, 有的_;有的_;有的 _;有的 _。(2 2)读句子。(3 3)照样子,用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说一段话。4 4、雀鹰真的来了,这时它们叫唤的不是“齐下手”,而是 _ 。四、 理解课文第十一至十五自然段。在空中飞翔的雀鹰见到这样的情景会怎样想?怎样做?1 1、自由读。2 2、讨论交流。( 1 1)雀鹰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理解下面两个词语。架势:姿势;姿态。 发怵:胆怯,畏缩。怵:恐惧。( 2 2)麻雀是怎样做的?( 3 3)它们叫唤“查查少了谁! ”结果少了谁?为什么?( 4 4)雀鹰来了,麻雀有没有一只也不少的办法?3 3、小结:如果麻雀齐心合力、勇敢地与雀鹰斗争,它们谁也不会被雀鹰叼走。五、 总结全文。1 1、朗读课文。2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能告诉大家吗?六、质疑。七、作业:1 1、熟读课文。2 2、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