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导论与供求理论习题集及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0164011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一、二章导论与供求理论习题集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一、二章导论与供求理论习题集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一、二章导论与供求理论习题集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第一、二章导论与供求理论习题集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二章导论与供求理论习题集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导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学2、机会成本3、生产可能性边界4、实证分析5、规范分析二、单项选择题1、经济学是研究( )。A、企业如何赚钱的问题 B、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C、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 D、政府如何管制的问题2、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做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 )。A、选择会导致短缺B、人们在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C、人是自私的,所做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D、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3、下列是属于规范经济学研究范畴的( )。A、电冰箱在夏季热销的原因分析B、政府如何改变收入分配不均的现象C、对中国经济实现经济增长率超过8%的研究D、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研

2、究4、下列( )符合经济学中有关经济人的假设。A、东北人都是活雷锋B、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C、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D、如果可能,我会买下全世界的黄金5、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区别是( )A、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生产者经济行为B、微观经济学研究产品市场,宏观经济学研究要素市场C、微观经济学一般采用个量分析方法,宏观经济学一般采用总量分析方法D、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市场行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政府行力三、判断题1、你每天有24小时可以支配,假定你只能将时间用于工作和睡觉两种用途,每工作一小时的工资50元,那么可以说你选择睡觉的机会成本是一小时50元。2、实际的

3、经济过程往往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内部。3、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所有点都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最高水平。4、经济人假设意味着我们每一个人在任何场合下都是自私自利的。四、问答题1、举例说明经济数学模型中的内、外生变量。(东北大学2004年研)2、谈谈经济学中的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社科院2003年研)第二章 供求理论一、名词解释1、需求量的变动2、需求的变动3、需求交叉弹性4、局部均衡二、单项选择题1、某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表明了( )。A、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B、个人愿望的最小限度C、既不是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也不是个人愿望的最小限度D、既是个人愿望的最大限度,也是个人愿望的最小限度2、如果商品

4、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A、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B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D、B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3、如果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 )。A、相同 B、不同C、依切点所在的位置而定 D、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4、如果两种商品a和b的交叉弹性是-3,则( )A、a和b是正常商品 B、a和b是替代品C、a和b是劣质品 D、a和b是互补品5、下列( )情况使总收益增加。A、价格上升,需求缺乏弹性 B、价格下降,需求缺乏弹性C、价格上升,需求富有弹性 D、价格下降,需求单位弹性6、假如生产某种物品所需原

5、料价格上升了,则这种商品的( )。A、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C、需求曲线向右方移动 D、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7、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消费者对茶叶的需求将( )。A、减少 B、保持不变C、增加 D、以上都不对8、所有下列因素除( )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A、商品本身价格变化 B、消费者收入变化C、消费者偏好变化 D、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9、如果消费者对某商品的偏好突然增加,同时这种产品的生产技术有很大改进,我们可以预料( )。A、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提高B、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和产量下降C、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

6、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价格上升,但均衡产量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D、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都向右移动并使均衡产量增加,但均衡价格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10、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 )。A、新房子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B、新房子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C、新房子需求曲线左移并使房子价格下降D、新房子需求曲线右移并使房子价格上升11、若某行业中许多生产者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我们可估计到其中任何一个生产者的产品的需求将是( )。A、毫无弹性 B、有单位弹性C、缺乏弹性或者说弹性较小 D、富有弹性或者说弹性很大12、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这个说法( )。A、一定不正确

7、B、一定正确C、无法断定正确不正确 D、可能不正确13、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元,假定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零,可以预料价格的上升( )。A、等于5美元 B、小于5美元C、大于5美元 D、不可确定14、厂商在工资率下降的时候一般倾向于增雇工人,假如对工人的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工资率的下降将导致工资总额( )。A、减少 B、增加C、不变 D、不可确定15、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0%,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A、具有单位弹性 B、比较富有弹性C、其弹性不能确定 D、缺乏弹性16、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决定按销售量向卖者征税,假如政府希望税收负担全部落在买者身上,

8、并尽可能不影响交易量,那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A、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均大于零小于无穷B、需求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C、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零,供给的价格弹性大于零小于无穷D、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17、已知当某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10美元的时候,均衡交易量是5000单位。现假定买者收入的增加使这种商品的需求增加了800单位,那么在新的均衡价格水平上,买者的购买量是( )。A、5000单位 B、多于5000单位但小于5800单位C、5800单位 D、多于5800单位18、如果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分,那么这种做法将引起这种商品的价格将(

9、)已知该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曲线具有正常的正斜率和负斜率。A、上升小于5美分 B、上升5美分C、上升大于5美分 D、不可确定19、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为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 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D、对农产品生产者予以补贴20、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水平以下可能导致( )。A、大量积压 B、黑市交易C、买者按低价买到了想买的商品数量 D、A和B21、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出现同时减少的情况时,那么( )。A、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无法确定C、均衡价格无法确定,均衡产

10、量减少D、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22、下面哪种弹性是度量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而不是曲线本身的移动( )。A、需求的价格弹性 B、需求的收入弹性C、需求的交叉弹性 D、需求的预期弹性三、判断题1、生产者预期某商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就会减少该商品当前的供给。2、如果对小麦的需求高度缺乏弹性,粮食丰收将减少农民的收入。3、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富有弹性的。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引起供给的变化。5、商品短缺所带来的价格变化,会进一步导致短缺数量的增加。6、随着需求曲线的移动,均衡价格上升10%,均衡产量上升10%,此时需求为单位弹性。7、需求曲线为

11、直线时,在单位弹性点上总收益为最大。8、对厂商征税,将使产品的供给曲线左移,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上升。9、若某商品的价格上涨,对其需求数量不断增加,那么该商品需求曲线的斜率必然为正。10、在两种商品中,如果其中一种商品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同时增加或减少,那么二者的交叉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四、问答题1、运用弹性理论简要评论“薄利多销”这一传统的经商理念。(武汉大学2002年研)2、运用供求理论分析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或“丰收悖论”。(东北财大2003年研、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研)3、考虑到消费者收入的提高,那么对农产品和对数码相机、纯平彩电等高档商品应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为

12、什么?4、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人大2002年研)5、试述引起市场需求量变动的决定因素。(武大2003年研)五、计算题1、设供给函数为S=2+3P;需求函数为D=10-P。(1)求解市场均衡的价格与产量水平(2)求在此均衡点的供给弹性与需求的价格弹性。(3)若征收从量税t=1,求此时新的均衡价格与产量水平。(4)求消费者和厂商各承受了多少税收份额,并作图加以说明。2、高鸿业版第二章课后练习题(P54-P56)中的2、4、6、9。第一章 导论一、名词解释(参考教科书)二、单项选择题1、B 2、B 3、B 4、D 5、C三、判断题1、T 2、T 3、T 4、T 5、F四、问答题(参考教科书)

13、第二章 供求理论一、名词解释(参考教科书)二、单项选择题1、A 2、D 3、A 4、D 5、A6、B 7、C 8、A 9、D 10、A11、D 12、A 13、A 14、A 15、B16、C 17、B 18、A 19、C 20、B21、C 22、A三、判断题1、F 2、T 3、F 4、F 5、F6、F 7、T 8、F 9、T 10、T四、问答题(参考教科书)五、计算题1、答:(1)由市场均衡的条件D=S,得10-P=2+3P,可解得均衡价格,均衡产量(2)在均衡点的供给弹性:在均衡点的需求价格弹性:(3)若征收从量税t=1,造成供给曲线向左上平移,竖起移动距离为1,即供给曲线变为由市场均衡的条件,即。得新的均衡价格和产量水平为,(4)由于消费税的征收实质上导致了均衡价格的上升,从而就每一单位商品的消费税而言,消费者承担的值为价格上升值,即,生产者承担的值为。所以消费者承担了3/4的税收份额BC,生产者承担了1/4的税收份额CD,具体见下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