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导论-工程技术与人类社会

上传人:j*** 文档编号:70154112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工程导论-工程技术与人类社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程导论-工程技术与人类社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程导论-工程技术与人类社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工程导论-工程技术与人类社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导论-工程技术与人类社会(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工程导论工程技术与人类社会一、 绪论工程活动是人类社会一项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项工程的设计、筹建和交付使用,构成了我们社会前进的坚实步伐。工程是一种涉及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复杂互动关系的实践活动,当代工程技术已发展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物质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根基之一。自20世纪中叶起,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与此同时,工程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处可见的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等,这些都足以印证。总之,工程实践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亦从空间或范围角度拓展、深化了人类的实践活动,征服自然俨然已由最初的梦想发展为当今的实践.但是,工程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现代工程技

2、术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也让人类步入了一个充满各种风险的时代.生物、化学及航天等工程活动促使人类对自然的干预向更深层次发展,而交通、通讯及信息网络等则促使人类活动向更广的层次发展。上述深层次、大范围的工程活动的开展,致使人类的生存空间不断萎缩,自然环境的承载力也频频遭遇挑战。纵观社会发展史,特别是现代社会发展史,工程技术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工程技术既是新生产力的源泉,有时满足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源泉。工程技术的社会功能直达,社会公用之大,已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代。二、 工程与工程技术特点工程的概念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3、,社会越是进步,工程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也就越丰富.最初的工程指的是大规模集约化劳动,如建筑工程、电力工程、能源工程及通讯工程等,而今,工程所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广。李聪在工程哲学引论中曾指出,“工程是实质上一个创造性的生产、加工的实践过程,通过借助一定的工具和原料,遵循一定的程序来实现产出,最终达致人类最初预设的目标。”在广义的层面上,工程表现为特定的人在一定的时间内为某种特定的目的相互协作的过程。而工程技术是在工程项目中实际应用的技术。就是说人们应用科学知识或利用技术发展的研究成果于工程项目和工业生产过程,以达到改造自然的预定目的的手段和方法。当代的工程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实现性。工程技

4、术的诉求在于社会实现,工程活动的结果便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存在物的产生,它是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综合作用的产物,因此,工程技术必然依赖、服务于社会;二是整合性。工程技术的发展是社会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实质是依据既定目标和规则对科学、技术与社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动态整合的过程;三是实践性。工程技术必然要付诸于工程实践,否则没有存在的意义;四是创造性.工程活动并不是对各要素的简单堆砌,创造性的要求必然要体现其中;五是社会性。工程实践由社会人来实施,其成果体现为一种新的社会存在,而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社会的需求和监督评价;六是复杂性。组成工程系统的各要素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它们是不确定且多变的

5、,因此,在工程设计领域并不存在唯一的方案。总之,要深入理解工程的内涵与外延,须从全方位去把握。三、 工程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自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都使生产力发生巨大的飞跃,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1765年,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标志着工业革命在英国乃至全世界的爆发。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到蒸汽时代.以纺织技术的改进为开端,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形成了一个以机器技术为主导技术的技术体系.使得人类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传统的农业革命向近代工业社会跃进,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

6、工工场,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19世纪七十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运用于工业生产,大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电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到电气时代。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气化技术为主导技术,推动了工业的电气化进程,使社会生产力又有了一次新的飞跃。第三次工程技术革命是人类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工程技术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

7、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从近代以来,特别是现代,工程技术日新月异,迅速地、大规模地转化为生产力,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的繁荣。一些学者竭力赞美工程技术,认为工程技术的进步毫无疑问带来了幸福美好的生活,甚至消除了人世间的一切不平和痛苦。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系统知识,是人类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方法。工程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技能,是人类生存下去的法宝.以工程为基础的技术的扩散使其商业化的过程,就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工程技术对社会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便现在对生产力功能的变革.“现代科技革命的实质是生产力革命”。随着工程与社会的

8、关系日益密切,工程技术不断渗透到生产过程中。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人类的衣、食、住、行、娱乐、旅游等诸方面都离不开工程技术,人们利用工程手段将最新的科技成果融入到产品中。极大丰富了我们的物质消费品,并改变了我们的消费方式和价值取向。早期人们只能驾马车出行购物但后来有了汽车乘汽车有了火车乘火车,有了飞机还可以空运,完全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工程技术的发展也为我们的健康创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医学工程,生物工程,细胞工程的发展将我们的疾病治疗带到了细胞时代,为我们解决了无数千百年来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人类的寿命得以大幅提升,为人类的生命减少了痛苦增

9、添了欢乐,开创了医学史上的新面貌。现代工程技术全方位地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念。使得人们向着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发展.工程技术诞生以来,已经历了有划时代意义的三次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对发展生产力起了巨大的作用.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使生产领域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性变化,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劳动生产率有了大幅度提高,促进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以原子能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出现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使社会化的大生产与现代科学技术更加密切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生产规模和劳动对象发生了更加深刻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有了

10、更快的发展和更大的提高。现在人们正力争在2000年左右实现第四次技术革命,它将是以电子为中心,以能源、材料、遗传工程等新的突破为主要标志。我们可以期望,那时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必将获得巨大的提高.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将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更加深刻的影响,使人类的体力和智力也将获得更大的解放。四、 当代工程技术发展面临的风险当今科技日新月异,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十分的迅猛。然而随着我国工程技术发展的大型化和复杂化,引发了工程行业出现一些关乎人类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伦理问题,如某些大型水利工程总体社会效益不良、商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以及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等。工程

11、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项工程的起始和必经阶段,其专业性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即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如没有考虑施工当地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设计不规范等,这些都会对我们生存的环境和社会造成风险。这种风险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风险在工程设计时己被预知,却寄希望于工程实施和运行过程中的防范措施,然而风险始终没能得到控制。核电站的例子即为典型。核电站是利用核分裂或核融合反应所释放的的能量产生电能的发电厂.其优势是:1、核能发电不存在污染空气的隐患,这点区别于化石燃料发电。2、核能发电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不会加重温室效应。3、铀燃料除用作核能发电外,别无它用。4、核燃料密度高、体积小,为其运输和存储带

12、来很大的便利.5、核能发电的成本比较稳定,因为燃料费只占发电成本的很少一部分。然而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一旦发生核泄漏,后果不堪设想.1986年4月27日,前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事故仍然让我们惊魂未定,其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对该国的农业、畜牧业和居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导致福岛核电站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引发了整个日本乃至东亚地区社会的不安和对人居环境的担忧.第二种风险在工程的设计和此后的风险评估过程中并没有被预知.实际上,尽管我们竭尽所能利用我们现有知识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预测和评估,并为其准备诸多应对方案,以求防患于未

13、然,然而,很多情况下,事情并非我们所预想的那样,突发的事故总会使我们措手不及,超大型水利工程往往遭遇这方面的尴尬,埃及的阿斯旺大坝便是典型的代表。1970年,在尼罗河下游建成了阿斯旺大坝。大坝的建成使灌溉面积扩大,有万公顷沙漠变成了良田,埃及的农业产值因此翻了一番.它横截尼罗河水,高峡出平湖。高坝长米,高米。年在原苏联援助下动工兴建,历时十多年方建成,是一项集灌溉、航运、发电的综合利用工程。但是,大坝建成后仅多年,工程的负面作用就逐渐显现出来,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也円益严重.这些当初未预见到的后果不仅使沿岸流域的生态和环境持续恶化,而且给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14、阿斯旺大坝在控制了尼罗河千百年來周而复始泛滥的同时,也使两岸的农田失去了天然的肥源。沿河流域耕地肥力持续下降,土壤盐碱化,尼罗河水水质恶化,水生植物及藻类到处蔓延,河床遭受严重侵蚀。当然水利工程所面临的风险只是当代工程技术风险的一个很小的领域,许多工程的风险是内在于工程设计制造的全过程之中,这种风险不仅是技术风险,也有社会风险和伦理道德风险。因此,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就成为当代工程技术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五、 工程技术是把双刃剑工程技术这把“双刃剑,它不仅为我们带来了财富而且也给我们带来了各种灾难与祸害。目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对其加以好好利用,充分利用其积极的一面,避免和克服工程技术所带来的消极作用,全面把握工程技术的两重性,正确认识工程技术对社会的作用,正视工程技术的弊端,解决好科技与人类、环境的关系问题,使工程技术发展能更好地服务并造福于人类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