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标准操作规程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70114221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不锈钢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标准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不锈钢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标准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不锈钢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标准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不锈钢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标准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锈钢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标准操作规程(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不锈钢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标准操作规程1. 准备工作: 1.1堆放:将待消毒的物品,予以妥善包扎,顺序地相互之间留有隙地,放置在消毒桶内的筛板上,这样有利于蒸汽的穿透,提高灭菌效果。 1.2加水:在主体内加入蒸馏水或离子水三升,连续使用时必须每次灭菌后补加水量,以免干热而发生重大事故。 1.3密封:将消毒桶放入主体内,然后将盖上的软管插入消毒桶内,侧凸管内对正盖与主体的螺栓槽,顺序地用力均匀地将对方位的螺母旋紧,使盖与主体密合。 1.4加热:将本器放在电源上,开始时,必须将放气阀推至垂直(开放)方位,使仪器内空气逸去,待见器内有较急蒸汽喷出时,应立即将摘子扳至水平(关闭)方位,随着热量的不断上

2、升而产生的压力,则可在和表上体现出来。 1.5灭菌:当器内压力达到所需范围时,应随适当调低热量,使其维持恒压,同时开始按不同的物品和包装来控制其灭菌时间。 1.6干燥:对医疗器械、敷料、器皿等需要迅速干燥者,可于灭菌完毕时,立即将放气阀打开,使器内之压力蒸汽迅速排出,见压力表指示针回复至零位后,稍等12分钟,然后将盖打开,继续对本器加热1015分钟即可。 1.7对瓶装溶液于灭菌终了时,切勿立即排放本器内之蒸汽,否则,瓶内溶液可因压力聚变而剧烈沸腾,溢出,甚至瓶子爆破。所以应当首先将热源拔掉,从使核武器在自然冷却至压力表指针回复零位,再等数分钟打开放气阀,将盖启开。 2.注意事项: 2.1整个灭

3、菌过程中,必须保证器内有足够的水量。由于加热时,水分不断蒸发, 因此每消毒一次,都要重新加水,绝不允许“干热”。否则极易烧坏器身甚至引起爆炸,造成严重事故。为了安全,操作人员不得离开现场。 2.2灭菌物品: 2.2.1由于灭菌物品的种类、体积、密度和导热性能不同,它所需要的灭菌时间和压力也不一样。若物体的体积密度大,导热性能较差,灭菌时间可适当延长。一般来讲,要使其最内层的温度达到121;并持续一段时间,才能真正起到灭菌的作用。灭菌器所需时间和温度与压力对照表:毒物类灭菌保温时间min蒸汽压力MPa饱和蒸汽相对湿度橡胶 类15121敷料类30-40121-126器皿类15分121-126器械类

4、10121-126瓶装溶液类20-40121-1262.2.2不同类型的物品不应放在一起进行灭菌。 2.2.3灭菌物品的体积不应包得太大,也不应放得过多,过紧。以免影响蒸汽透入。 2.2.4不耐热的物品以及对金属有腐蚀性的物品不应放入灭菌。 2.2.5未压盖的瓶装溶液,灭菌前,应用耐热橡胶塞(软木塞)将瓶口塞紧后,再用几层纱布压住瓶塞,并在瓶颈外连纱布一起用绳子固定。 2.2.6灭菌开始时,一定要将器内的空气排除干净。否则压力表上的读数,将是空气和水蒸汽两者的压力之和。结果是压力虽然达到了规定的数值而温度却达不到要求。 2.2.7灭菌终止后,可按照灭菌物品的不同性质和不同要求,进行快放气,慢放

5、气和自然冷却。 2.2.8如果灭菌物品不会因压力和温度骤然下降面损坏,又要求灭菌后物品要干燥的,可快放气,待压力回至“0”位后,等一分钟,即可开盖,并继续加热5-10分钟,然后取出物品,即达干燥目的。 2.2.9灭菌物品是玻璃器皿,若放气过快,会引起玻璃器皿剧烈震动,温度急剧变化易使玻璃炸裂,故应慢放气。待压力表慢慢降至“0”位后,再将器盖打开少许,让器内温度逐步下降,15分钟以后,才能全开器盖,取出物品。 2.2.10若灭菌物品是压盖瓶装溶液,如生理盐水等。如果压力和温度骤然降低,会引起溶液剧烈的沸腾,甚至冲开瓶塞,玻璃瓶炸裂。应先关电源,让其自然冷却2030分钟,以便使瓶内溶液的温度降至1

6、00以下,然后再放气,待压力表回到“0”位时,再将器盖打开少许,10-15分钟后,才能全开器盖,取出灭菌物品。 2.2.11应特别强调的是:在未放气,器内压力尚未降到“0”位以前,绝对不允许打开器盖,否则器内压力很大,灭菌物品将随高压气流一齐冲出,可能伤害人体,造成严重事故。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压力蒸汽灭菌器根据排放冷空气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分为下排汽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二大类。1 下排汽式压力蒸汽灭菌器11 灭菌原理 利用重力置换原理,使热蒸汽在灭菌器中从上而下,将冷空气由下排汽孔排出,全部由饱和蒸汽取代,利用蒸汽释放的潜热使物品达到灭菌。12 种类 手提式压力蒸汽

7、灭菌器,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2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21 灭菌原理 利用机械抽真空的方法,使灭菌柜室内形成负压,蒸汽得以迅速穿透到物品内部进行灭菌。蒸汽压力达2.1kg/cm2,温度达132C。到达灭菌时间后,抽真空使灭菌物品迅速干燥。22 种类 根据一次性或多次抽真空的不同,分为预真空和脉动真空二种,后一种空气排除更彻底效果更可靠。3 脉动真空蒸汽灭菌器这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先进的灭菌设备之一,它的研制成功,从根本上消除了下排气式灭菌器所存在的缺陷,通过脉动过程,能将灭菌室的冷空气几乎抽尽,因而具有灭菌彻底,能源消耗少,灭菌时间短,灭菌周期快,效率高,工作

8、环境好,操作方便等下排汽式灭菌器无法比拟的优点,是国内各医院理想的消毒灭菌设备。缺点是设备费用高,对柜体密封性要求较高,小装量达不到消毒目的。脉动真空灭菌器是在预真空灭菌器的基础上采用现代优异的控制装置可编程序控制器进行程序控制,从而使灭菌程序的自动化达到新的水平。4 脉动真空灭菌器操作使用注意事项41 灭菌设备应每日检查一次411 查门框与橡胶垫圈有无损坏,是否平整,门的锁扣是否灵活,有效;412 查压力表在蒸汽排尽时是否到达零位;413 关好门,通蒸汽看是否漏气,漏气达0.1kpa/分,即达不到灭菌效果。4.2 每日进行一次B-D试验,检测灭菌器空气排除效果。采用专用的指示图,放入标准包内

9、(包的大小为25cm25cm30cm,重45kg)或一次性使用的B-D试验包,置灭菌柜内4分钟,134。试验完毕,取出B-D试纸观察颜色变化,均匀一致变色,说明排除冷空气性能良好。4.3 每周应进行一次生物监测,若采用生物指示剂,应选择获得国家卫生部批件的产品。5 使用脉动真空灭菌器时对灭菌物品的要求及注意事项51 物品 器械必须洗涤处理后进行灭菌。52 器械包和物品包体积不得超过303050cm。53 物品包捆扎不宜过紧,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在包外,包内放包内化学指示卡。54 装填里不得超过柜室容积的99%,同时又不得小于柜室容积的5%,以防止“小装量效应”,残留空气影响灭菌效果。55 铝饭合

10、与搪瓷合,不得用于装放灭菌物品,应用带通气孔的器具装放,以免响灭菌效果,以及热气因无法排除而令合内潮湿,无法炽干。56 所消物品均应打包,有盖方合应用包布包好,否则既影响美观,又容易碰翻造成污染。6 灭菌后注意事项已灭菌物品从灭菌器中取出,应仔细检查放置,以免再次造成污染。61 检查包装的完整性,若有破损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62 手术包应干燥。63 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或其中放有化学指示卡的包,在灭菌后或无菌包使用前应检查是否达到灭菌的包泽或状态,如未达到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64 取出的包掉落在地或误放不洁之处或沾有水液,均应视为受到污染。不可作为无菌物品使用。65 已灭菌的物品,应标明灭菌日期。66 已灭菌的物品,不得与未消毒物品混放。67 每批灭菌处理完成后,应按流水号登册。记录灭菌物品包数量,灭菌温度,作用时间和灭菌日期,操作者签名。有温度,时间记录装置的,应将记录纸归档备案。68 运送无菌物品的工具应每日清洗消毒并保持干燥,物品顺序摆放,防止污染。69 合格的无菌包应立即放无菌物品贮存室内,该室应可关闭并经过消毒清洁处理,专室专用。610 灭菌后的物品,应放在无菌区厨柜内(或架子上、推车内)。灭菌物品应贮存在离地高于20cm,离顶50cm和离墙远于5cm处,以减少来自地面,屋顶和墙壁的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