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WCDMA网络工程优化技术要求内容

上传人:栀**** 文档编号:70075488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0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联通WCDMA网络工程优化技术要求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国联通WCDMA网络工程优化技术要求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国联通WCDMA网络工程优化技术要求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中国联通WCDMA网络工程优化技术要求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联通WCDMA网络工程优化技术要求内容(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联通 WCDMA网络工程优化技术要求(V1.0)中国联通集团移动网络公司运行维护部中国联通WCDMA网络工程优化技术要求1前言 . . 41.1WCDMA与 GSM网络优化的差异 .41.2工程优化工作的重要性 . .42网络优化工作的准备 .52.1网络优化的主要工作流程 . .52.2网络优化准备 . .62.2.1测试路线制定 . .62.2.2系统配置参数 . .72.2.3主要的测试指标 . .72.2.4无线网络设计信息 . .72.2.5无线网络设计核查 . .83网络优化容 .83.1单站优化 . .93.1.1站点验证 . .93.1.2结果输出 . .113.2分簇优化

2、 . .113.2.1RF 优化 .123.2.2结果输出 . .183.3分区优化 . .183.4全网优化 . .193.4.1网络评估 . .193.4.2网络优化调整 . .214验收测试 .234.1验收指标 . .234.2验收文档 . .305DT(MOS) /CQT测试要求 .335.1DT( MOS)测试要求 . .335.2CQT测试要求 .355.3MR采集要求 .381 前言1.1 WCDMA与 GSM网络优化的差异从广义上说,任何无线网络的优化,干扰控制都是核心容。 GSM 网络有频率分割和空间隔离,干扰控制相对容易。除了利用扇区化、功率控制、跳频等技术手段降低干扰外

3、, 优化的重要工作是频率复用方案的调整。 GSM系统最初只定义了语音业务,网络的规划和优化主要是以语音业务为目标, 网络覆盖和容量相对独立, 基于路测的优化也比较简单,只要确认信号场强和切换边界就可以基本解决问题。WCDMA虽然是 GSM技术向第三代演进的技术体系, 3GPP对两者的互操作制定了完整的规,但两者的优化原理、流程、方法都很不同。WCDMA的自干扰特性使得覆盖、容量和质量相互关联,优化不能简单地只顾及一个方面。 虽然没有频率规划方案的反复调整,但干扰的优化往往不能一次解决问题, 常常是通过反复的调整找到平衡点。 另外,WCDMA的多业务特性又使得它的优化围从电路域的语音扩展到分组域

4、的数据, WCDMA技术的同频复用使得干扰控制更加至关重要,优化也更加复杂。1.2 工程优化工作的重要性无论是 GSM网络还是 WCDMA网络,制定合理的网络规划方案、 充分查找与排除设备安装和参数设置错误,都将为后期的网络优化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 因此,分公司网络优化部门必须深入细致地做好优化的前期准备工作。 配合工程建设部门做好无线网络的规划选址、站址确认、导频规划等工作;密切跟踪基站建设与割接进度,确保工程优化与工程建设的进度能够同步;务必将工程优化工作做细、做好,充分发现并纠正施工不规造成的遗留问题,解决网络设备在安装、 调测、参数设置中导致的故障,降低后期优化难度。2 网络优化工作的

5、准备无线网络优化的工作是需要及时根据网络发展进行调整。比如初期的网络性能数据收集方式,还是以路测为主统计数据为辅。随着网络规模和用户的发展,统计数据的使用比例将不断增大,应重点对MR的数据进行分析。网络优化的基本工作容在新基站入网开通后就开始实施。无线网络优化一直在不断的动态发展, 只有不断地对网络进行改进才能保证良好的网络运营质量。 本次网络优化服务承担如下工作,以保持网络处于长期性能稳定状态为目的。2.1 网络优化的主要工作流程服务的流程图如下:准备阶段:路测路线的准备需要熟悉当地驾驶环境的司机的参与,以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路测路线。网络设计检查:参数检查主要是由熟悉网络设计与配置的工程师来

6、完成,网络配置由RNC工程师在网管中提取。测量数据的收集:测量数据的收集主要依靠熟悉网络结构和测试工具的测试工程师来完成。同时需要熟悉测试路线的司机配合。数据处理与分析:由有经验的无线网络优化工程师来完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网络调整建议, 并负责与联通公司讨论, 以期得到批准。2.2 网络优化准备在项目开始前的项目准备阶段,包括以下容:项目组织计划、人员安排、责任人和双方的配合沟通渠道、网络的初步勘察、项目执行的要求。在所有相关细节均确定之后, 依照相应的时间开始实施工作, 详细准备容如下:测试路线制定路线的选择要考虑覆盖重要热点地区、高速公路、公共场所、车站码头机场、休闲地点、商业热点。另外还

7、要考虑如下因素:需要考虑切换,可执行双向切换的路测,例如从小区A到小区 B,再从小区 B 回到小区 A。为保证网络商用后所有覆盖地区具有竞争力,应尽量对所有网络覆盖区域进行测试, 对于地理分布较复杂的地点需要中国联通决定应测试的围。路线选择要考虑相邻基站对目标基站的影响 , 充分考虑基站之间的干扰。系统配置参数初步勘察网络现状是项目准备阶段的主要容之一,包括网络结构、节点构成、系统版本、硬件配置使用等。主要的测试指标主要的路测指标用于评估网络的性能,在网络商用前这些指标主要来源于路测信息。主要的测试指标如下:覆盖性能接入性能保持性能服务完整性能移动性能无线网络设计信息无线网络设计信息主要包括在

8、涉及中用到的前提条件、设计结果以及相应的网络参数配置,例如各种业务覆盖的围、业务量的分配、服务级别、提供的业务类型等,具体的无线网络设计信息如下:服务参数 (Ec/No 目标值、话务模型、业务覆盖目标、网络负荷等 )切换与重选参数各种衰落值基站各公共信道功率和业务信道功率设置手机性能 ( 最大发射功率、底噪值等)公共信道、各种业务的覆盖图基站配置信息 ( 例如:基站经纬度、天线高度、天线参数、馈线长度、各小区频率 / 码组 / 时隙分配等 )邻小区设计,包含GSM的邻小区干扰评估HSPA设计与配置信息无线网络设计核查无线网络简要评估是对网络中配置的参数进行一致性检查,使得网络中配置的参数值与设

9、计值一致,对于不一致的参数进行更改。3 网络优化容网络优化的主要容和流程见下图:单站优化分簇优化分区优化验收测试全网优化不同厂家交界 优化各个优化阶段的主要工作容如下表:优化阶段优化对象优化容优化时间单站功能检查与基站开通同步进行单站优化单个站点测试数据分析基站开通后发现问题后即进行优化调整基站开通后数日簇优化方案单簇优化前数周提交簇优化方案分簇优化簇 1簇 nRF优化簇基站基本建设完成时即开始优化指标优化区域 1区域 n区域优化方案区域优化前数周提交区域优化方案分区优化指标优化连片簇优化完成后即开始分区优化边界优化方案在双方交界基站基本建设完成前数周不同厂家RF优化交界优化双方交界区域在双方

10、交界处站点成片开通后指标优化全网优化整网全网优化方案区域优化大部完成之后3.1 单站优化在每个 WCDMA站点安装、上电并开通后,要求在新站开通后当天或当晚及时对新站开通区域进行路面 DT和必要的室 CQT测试,及时纠正数据库错误,如邻小区错误、重要参数错误等,及时解决新增基站硬件故障,保证割接区域的网络安全与稳定。站点验证(1) 站点配置验证:频率检查:通过手机检查待测小区的频点号与规划数据是否一致。扰码检查:通过手机检查待测小区的扰码设置是否和规划数据一致。LAC/RAC检查:通过手机检查待测小区的LAC/RAC和规划数据是否一致。(2) 站点覆盖验证站点附近 CPICH_RSCP/CPI

11、CH_EcIo测试:检查 UE 接收的 CPICHRSCP、 CPICH Ec/Io 是否高于或者低于预定门限,确认是否存在功放异常、天馈连接异常、天线安装位置设计不合理、周围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建筑物阻挡、硬件安装时天线倾角/ 方向角与规划时不一致等问题(3) 站点业务验证:语音业务主叫和被叫接通测试:通过拨打测试,检查语音业务的主被叫呼叫功能正常。VP业务主叫和被叫接通测试:通过VP业务主叫和被叫接通情况,判断 VP业务的主被叫呼叫功能正常。PS 业务接通测试:通过手机上网业务判断PS 业务的呼叫功能正常。结果输出3.2分簇优化对于象 WCDMA这样的自干扰系统, 为了优化网络性能, 需要充分

12、考虑基站间的干扰。 于是网络优化就需要同时对若干基站进行优化调整,由此引入基站簇的概念。对于基站簇的划分,应综合考虑网络干扰的需求(越大越好)和建设一个簇中所有基站所需的时间长短(越小越好)的要求。这样,在综合考虑 RNC划分、基站地理位置、基站建设进度、测试路线选择以及测试耗时估计等具体因素后, 每个基站簇由 10 到 20 个基站(一般情况下 15 个基站左右)组成。基站簇一般是无线网络设计的一个输出结果。分簇优化应在簇中基站开通 90%以上时才可展开,否则当有很多未开通的基站开通之后,还需重新进行整个簇的优化,造成浪费。在 WCDMA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站址选择, 基站建设进度等客观因素

13、的影响,建设好一个完整簇, 从而达到簇优化的条件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样会影响整个网络优化的速度, 此时可以考虑先进行单站优化,为簇优化奠定一定基础。分簇优化完成后,会针对若干簇构成的区域进行优化测试,一般是多个簇构成一个连续的区域, 或者是一个 RNC所覆盖的区域。 对于部分规模较小的城市,可考虑将分簇优化和片区优化结合实施。当基站簇中 90%以上的基站开通后,即可开始针对该簇进行整体测试和优化工作。簇优化与单站优化注重功能性有所不同, 更多的关注于查找簇覆盖盲区、干扰超标、越区覆盖、切换故障等方面,目的是优化各个小区服务的围,既提高覆盖,由降低干扰,使该簇中的网络性能达到较好的水平。优化R

14、F优化容RF优化的功能容如下表所示。RF优化功能优化容说明对覆盖空洞的优化,保证网络中导频信号的连续覆盖;信号覆盖对主导小区的优化,保证各主导小区的覆盖面优化积没有过多和过少的情况, 主导小区边缘清晰,尽量减少主导小区交替变化的情况。优化容说明对下行而言,干扰问题体现为CPICHRSCP很好而 CPICH Ec/Io 很差干扰优化对上行而言,干扰问题体现为NodeBRTWP很高。对 RF优化中发现的干扰问题, 需要找出干扰源并解决。导频污染是指某一地方存在过多强度相当的导频,并且没有一个主导导频。导频污染会导致导频污染下行干扰增大、频繁切换导致掉话、网络容量优化降低等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调整工

15、程参数来解决。主要包括邻区配置的优化。对于测试中发现的其他优化接入、掉话等问题也要尽量解决。RF优化阶段的数据分析重点分析无线网络信号的分布,包括覆盖问题分析、干扰问题分析、导频污染分析、切换问题分析:覆盖问题分析覆盖问题分析是RF优化的重点,覆盖问题分析重点关注信号分布问题。覆盖问题分析的过程包括小区主导性分析、下行覆盖分析、上行覆盖分析。(1) 小区主导性分析小区主导性分析是分析 DT测试获得的小区扰码信息, 可能存在的小区主导性问题如下表所示。小区主导性问题主导性存在问题说明如果根据路测数据检查不到某一小区的扰码无覆盖 /弱信号存在,这可能表明某个站点在测试期间覆盖小区没有发射功率或天线

16、被阻挡。如果某一小区的信号分布很广,在周围12圈的相邻小区的覆盖围之均有其信号存在,说明小区过度覆盖。过度覆盖可能是由站点高度或者天线倾角不合适导致的。过度覆盖的小区会对邻近小区越区覆盖小区造成干扰,从而导致容量下降。过度覆盖需要通过增大天线下倾角或降低天线高度来解决。在解决过度覆盖小区问题时需要警惕是否会产生覆盖空洞。主导性存在问题说明这类区域是指没有主导小区的区域,或者主导小区更换过于频繁的地区。无主导小区会导致频繁切换,降低系统效率,增加了掉话率。无主导小区的区域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和方向角,增强某一强信号小区(或近距离小区)的覆盖,削弱其他弱信号小区(或远距离小区)的覆盖,来解决无主导小

17、区的问题(2) 下行覆盖问题分析下行覆盖问题是对 DT测试获得的 CPICH RSCP进行分析。如果 RSCP低于一定门限则认为存在下行覆盖问题。 标识出来下行覆盖空洞区域, 分析空洞区域与相邻基站的远近关系, 分析空洞区域周边环境,检查相邻站点的 CPICH RSCP分布是否正常。通过上述分析确认是否可以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和方向角改善覆盖。在天线调整时需要重点关注调整天线解决某一覆盖空洞后,是否会导致新的覆盖空洞出现。 对于无法通过天线调整解决的覆盖空洞问题,给出加站建议。(3) 上行覆盖问题分析上行覆盖问题分析是对DT测试获得的 UE Tx Power 进行分析。如果 UE TX Powe

18、r 高于一定门限则可能存在上行覆盖问题。标识出来上行覆盖空洞区域,对比是否下行 CPICHRSCP覆盖也存在空洞。对于上下行覆盖均弱的情况, 首先解决下行覆盖问题, 再考虑解决上行覆盖问题。对于只有上行覆盖弱的情况,通过排除上行干扰影响、调整天线的方向角和下倾角、增加塔放等方式解决。干扰问题分析干扰问题分析包括上行干扰问题分析和下行干扰问题分析,存在干扰会影响小区容量,严重时会导致掉话和接入失败。(1) 下行干扰分析通过分析 DT测试中 Scanner 接收的 CPICH Ec/Io 进行定位。如果 Ec/Io 低于一定门限则可能存在下行干扰问题。将 Ec/Io 恶化区域标识出来,检查恶化区域

19、的下行 CPICH RSCP覆盖也差。如果下行 CPICH RSCP覆盖也差则认定为覆盖问题,在覆盖问题分析中加以解决。对于 RSCP好而 Ec/Io 差的情况,确认为下行干扰问题,分析干扰原因并加以解决。(2) 上行干扰问题上行干扰问题通过检查各个小区的RTWP进行判断。如果某一小区的 RTWP过高,并且没有与之相当的高话务量存在,则确认存在上行干扰问题,分析干扰原因并解决。导频污染分析导频污染是指在某一点存在过多的强导频,但却没有一个足够强的主导频。当存在导频污染时,会导致Ec/Io 恶化、频繁切换掉话、系统容量降低。导频污染分析过程如下:(1) 选择 RSCP高,而 EcIo 差的区域作

20、为可能存在导频污染的候选区域(2) 检查候选区域是否存在导频污染的问题(3) 分析重点区域导频污染是由哪些小区造成的(4) 通过增强某一强导频, 削弱其他弱导频的方法, 分析导频污染相关小区的 RSCP、Ec/Io 分布。确认哪些小区要消除此处覆盖,哪些小区要增强此处覆盖,并给出解决导频污染的方法。切换问题分析在 RF优化阶段,涉及切换的主要是邻区优化和路测软切换比例控制。(1) 邻区列表优化重点关注漏配邻区的问题。 漏配邻区会导致切换掉话。通过路测数据分析软件比较邻区信息和路测数据, 对每个小区提供邻区增加 / 删除 / 保留的建议。(2) 软切换比例优化。软切换比例过高会导致浪费系统容量。

21、RF优化阶段需要在保证覆盖的前提下,将软切换比例控制在一个可接受的围。可以通过加大下倾角、调整方向角、降低天线高度、降低导频功率等收缩覆盖区的方式减小或者改变软切换区域。结果输出3.3 分区优化当某些连续的簇都基本开通并完成了分簇优化,就可以对这一连续区域进行区域路测优化了。这种区域可以针对一个RNC的覆盖区域,也可以是一个由多个簇组成的连续区域。片区优化在分簇优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簇与簇之间边界地区的覆盖、干扰、切换等问题。在全区围进行频点和扰码的优化,重点针对簇边界进行路测和优化, 必要时需要对某些小区的频点和扰码进行修改,或调整天线配置,从而保证在簇的边界处也具有良好的网络性能。分区优化的

22、主要输出类似于分簇优化的输出。3.4 全网优化网络评估3.4.1.1接入性能评估分析从多个角度对网络的接入性进行评估, 找出影响网络接入的主要问题。移动网络的接续性水平涉及网络接续性的指标、计数器,及其关系影响网络接续性能的参数及其设置影响网络接续性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3.4.1.2接续时延评估分析分主叫侧接续时长、 被叫侧接续时长、 端到端接续时长进行评估,找出影响网络接续的主要问题。移动网络接续的总体时延情况影响网络接续时长的参数及其设置影响网络接续时长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3.4.1.3保持性能评估和分析从多个角度对网络的保持性能进行评估, 找出影响网络连续通话的主要问题。移动网络的

23、通话保持性保持水平影响网络通话保持性的参数及其设置评估网络的切换性能涉及网络保持性的指标、计数器,及其关系切换性能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切换性能的主要问题切换对通话保持性的影响,解决方案影响网络保持性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3.4.1.4网络通话质量评估移动网络通话质量的水平评估通话质量的各个有关方面切换对通话质量的影响网络切换设置的合理性及改善措施3.4.1.5无线覆盖评估无线网络整体覆盖情况路测覆盖电平情况室覆盖情况直放站使用情况主要的覆盖盲区如何配置最佳覆盖的基站热点地区覆盖分析3.4.1.6完整性能评估和分析对网络的业务质量进行评估,如上行BLER,数据业务的吞吐率,找出影响业务质量的主要问题

24、,提出解决方案建议。网络优化调整网络调整和优化将是全网优化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容。全网优化是一套科学全面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通过对网络的无线性能进行深入的检查,诊断出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瓶颈所在,对症下药,从而提高网络的性能指标,改善终端用户的网络体验。数据采集全网优化阶段采用的数据采集方式:话务统计数据: 应根据无线网络优化目的, 对交换机和 OMCR的统计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重点采集作为评判网络性能的基础指标, 包括系统接通率、信道可用率、掉话率、拥塞率、话务量和切换成功率等,同时要根据需要采集更为详细的小区载波级性能数据, 以上数据应至少包括两周时间的忙时平均话务统计情况,供深入分析。

25、DT/CQT: CQT测试地点应覆盖城区的主要场所,包括火车站、汽车站、商场、超市、宾馆、写字楼、公共场馆、住宅小区、 旅游景点、饭店等,力求覆盖到城区的主要建筑;DT 测试路线应包括城区的主要道路,包括城市重要街道、主干道、小区道路、高速公里,力求覆盖到城市的每个大街小巷。 通过全面的测试, 力求对现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记录,为随后进行的网络优化工作提供第一手的信息。测试完成后,应形成书面测试报告,至少包括测试容、测试时间、测试人员、测试工具以及对网络测试结果的详细分析等基本信息。测试报告中所有表格都应以 EXCEL方式提供,所有DT测试图打印、

26、显示都应配合使用数字地图。注: DT/CQT及 MOS测试规详见附件一MR评测:厂家应充分利用测量报告信息,将其作为网络优化的基础手段之一,利用 MR(测量报告),选取主要城区,对网络质量情况进行评估,找出网络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评估报告。注: MR评测规详见附件二用户投诉分析: 设备厂家应积极与市场、 客户服务部门进行沟通,了解来自用户的反馈信息和重点投诉的网络质量问题, 特别是对半年的投诉情况要进行重点分析, 找出影响用户感受度的突出问题和重点区域。通过对实地路测和统计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得到网络的性能指标,为提出下一步网络优化方案工作打基础, 所涉及到的主要网络性能有:接入性能、寻呼

27、性能、位置更新 / 登记性能、覆盖情况、干扰情况、切换性能、掉话情况、业务质量、网络容量等。数据处理对采集得到的路测数据和话统数据进行处理,处理结果与验收标准对比后找出不满足要求的项目,结合路测/ 话统 / 配置 / 呼叫跟踪数据进行问题分析, 包括覆盖问题分析、 掉话问题分析、接入问题分析、异常干扰问题分析、切换问题分析等。优化调整方案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全网优化阶段,调整主要针对无线参数,但也不排除有调整工程参数的可能。对于网络调整,网优工程师在进行网规数据修改时, 要遵从公司的参数修改流程和规,不要随意修改现场数据,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在整个网络优化执行过程中, 会进行大量的,细致的

28、调整和优化,并从多角度不断地进行网络性能的比较和验证。最大程度地发现网络问题,提高和改善网络质量。4 验收测试4.1 验收指标测试方法类别指标业务描述CPICH RSCP -90dBm的数据点的CPICH RSCP百分比DT覆盖类空闲状态CPICH Ec/Io -14dB的数据点的CPICH Ec/Io百分比语音主叫接通率AMR12.2K1)主叫接通率 =主叫接通次数/ 主叫请求次数100%Drive接入类2)主叫请求次数为主叫手机发起TestVP主叫接通率VPRRC Connection Request的次数,同一个呼叫过程中的RRC重发只统计成一次。3)主叫接通次数为主叫手机收到Alert

29、ing消息的次数4)无法记录UE侧信令,也可以手工统计R99 PS1) PDP 激活成功率 =PDP激活成功HSDPA次数 /PDP 激活请求次数 100%2) PDP 激活请求次数有两种定义: 为 手 机 发 起 RRC ConnectionRequest( 原因值为主被叫的交互和背景业务 ) 的次数,同一个呼叫过程中的 RRC重发只统计成一次;PDP激活成功率 为 手 机 发 起 ActivatePDPHSUPAContext Request 的次数。我们推荐采用定义3) PDP 激活成功次数为手机收到Activate PDP Context Accept的次数4) 无法记录 UE侧信令,

30、也可以手工统计保持类掉话率AMR12.2k1) CS 掉话率 =业务掉话次数 / 业务接通次数 100%2) 业务接通次数:手机发起业务请求之后收到 Alerting的次数VP3) 业务掉话次数: 从 UE侧记录的空口信令上看, 无线链路异常释放的次数R99 PS1) PS 掉线率 =PS 业务掉线次数HSDPA/PDP 激活成功的次数100%;2) PDP 激活成功的次数:UE 收到Activate PDP Context Accept消息;3) PS 业务掉线次数:从UE 侧记录的信令上看, 如果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即认为是掉线:掉线率条件 1: UE在 PDP Active态,收

31、HSUPA到或发出PDPcontextdeactivation request消息,原因值不是“ regular PDP contextdeactivation ”,并且收到了PDPcontext deactivation accept,进入 PDP Inactive态;条件 2: UE在 PDP Active态,没有 收 到 或 发 出PDP contextdeactivation request消息,但进入到 PDP Inactive态。RNC统计:1)成功率 =完成次数 / 尝试次数100%移动性软切换成功率AMR12.2K2)尝试次数: RNC下发的 ActiveSet Update消

32、息的个数3)完成次数: RNC收到的 ActiveSet Update Complete消息的个数RNC统计:1)成功率 =完成次数 / 尝试次数100%2)完成次数 :RNC收到的用于软切HSDPA软切换服务小区HSDPA换状态下的服务小区变更的物理变更成功率信道重配置完成消息的个数移动性3)尝试次数 : RNC 下发的用于软切换状态下的服务小区变更的物理信道重配置请求消息的个数RNC统计:HSUPA软切换服务小区HSUPA1)成功率 =完成次数 / 尝试次数变更成功率100%2)完成次数:RNC收到的用于软切换状态下的服务小区变更的物理信道重配置完成消息的个数3)尝试次数: RNC下发的用

33、于软语音质切换状态下的服务小区变更的物理信道重配置请求消息的个数符合 PESQ 测试标准仪器UE2UE语音质量MOS分AMR12.2K量主叫方T(CC_Alerting)-语音业务接入主叫方T( 第一次RRC Connection时延Request)时延类接入时延主叫方T(CC_Alerting)-VP业务接入时主叫方T( 第一次RRC Connection延Request)T(ActivatePDPContextCQTPS业务接入时Accept)-接入时延延T(第一次RRCConnectionRequest) ;时延类R99采用 DOSPING命令,排除 timeout ;PS384K/PS

34、384KPing 时延( 0byte )采用 DOSPING命令,排除 timeout ;HSU(10ms)/DPAFACH采用DOSPING命令,排除timeoutR99采用DOSPING命令,排除timeoutPS384K/PS384KPing时延(1460byte)采用DOSPING命令,排除timeoutHSU(10ms)/DPAPS128kDLMeanPS128k 业务的下行平均流量PS128CQT吞吐率ThroughputHSDPAMean ThroughputHSDPAHSDPA业务的平均流量1MbpsRRC连接建立成功率RRC连接建立成功率(Service)=RRC连接建立成功

35、次数CS&PS(Service)(Service) / RNC收到的RRC连接请求次数 (Service) 100接入类VoiceRNC发送给CN的 RAB指派成功个VP数 /RNC收到 CN下发的 RAB指话务统计RAB建立成功率PS派请求个数 100HSDPAHSUPAVoiceRNC发起异常释放的次数/ 业务VP释放的总次数保持性掉话率PSHSDPAHSUPA软切换成功率CS & PS软切换成功次数/ 软切换判决次数异频硬切换成功次数/ 异频硬切换异频硬切换成功率CS&PS判决次数CS 域系统间切换出成功率=CS 域移动性voice系统间切换出成功次数/ CS域系统间切换出尝试次数100

36、3G-2G切换成功率PS 域系统间切换出成功率(RNC发PS起 )=PS 域系统间切换出成功次数/PS 域系统间切换出执行次数小区语音或 VP 的话务量大于0.1ERL, 掉话率大于 3或接通率可用性最坏小区比例CS小于 95的小区比例,分母为语音或 VP的话务量大于 0.1erl 的小区总数网络覆大于等于 -90的比例盖率CPICH RSCPVoice&VP&PS(dBm)MR评估CPICH大于等于 -14的比例Ec/IoCPICH Ec/IoVoice&VP&PS(dB)4.2 验收文档编号容1 项目背景2 组网情况3 优化流程、优化容以及优化进度4 优化目标(路测指标、话统指标)5 优化

37、结论单站验证:测试方法6单站验证总结分析:发现问题列表,解决措施列表,遗留问题列表编号容RF优化,包括:测试方法覆盖优化对比小区主导性分析( CPICH SC)下行覆盖分析( CPICH RSCP、CPICH Ec/Io )上行覆盖分析( UE Tx Power)7下行干扰分析上行干扰分析导频污染优化对比切换优化对比RF优化总结分析:发现问题列表,解决措施列表,遗留问题列表编号容业务优化,包括:测试方法DT测试业务优化对比CS业务接通率、掉话率分析PS业务接通率、掉话率、吞吐率分析系统间切换成功率分析8话统测试业务优化对比接入类话统分析保持类话统分析移动类话统分析业务优化总结分析:发现问题列表

38、,解决措施列表,遗留问题列表9 遗留问题分析10 网络发展建议编号容附录:工程参数调整方案汇总系统参数调整方案汇总11 邻区关系调整方案汇总优化后的工程参数总表优化后的系统参数总表优化后的邻区关系总表5DT( MOS) /CQT 测试要求5.1 DT( MOS)测试要求1、概述在新基站割接入网、阶段性优化效果评测、网络优化结束后结果验证等阶段均需要通过 DT测试手段对相关指标进行评估。2、测试设备要求2.1 硬件要求DT测试设备一台或两台,支持 WCDMA标准。要求测试设备能够与路测软件正常连接适配, 顺利运行路测软件, 按照要求采集 WCDMA系统消息。测试设备禁止安装与测试无关的其他软件。

39、MOS语音测试评估设备:能够对语音质量进行MOS评估;测试手机:分公司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取足够数量的、测试性能良好的手机进行路测。在同一城市测试时必须使用同一型号手机。测试卡必须使用当地联通WCDMA签约用户卡。2.2 软件要求要求测试软件能够支持 WCDMA网络测试标准。要求选用的测试软件必须是与测试工具相配套的主流版本。3、测试路线要求每城市测试路线围必须包括:市中心密集区、城区主要干道、主要居民区、市区重要场所等城市中的重要的地区、道路,不包括郊区公路、铁路、高速公路和旅游景点。测试时尽量覆盖整个市区,如果城市较小所选道路不能满足测试数量要求时,测试路线可重复进行。测试时应按预先指定路

40、线行驶,在市区繁华地段保持在 30 公里 / 小时左右;在一般市区保持 40 公里 / 小时左右,环线不超过 60 公里 / 小时。4、测试方法测试手机置于车, 主、被叫手机均与测试仪表相连, 同时连接 GPS 接收机进行测试。要求主被叫测试手机连接支持 ITU-T P.862 标准和 PESQ算法的专用 MOS测试设备。主被叫手机在测试过程中固定,即一个手机始终做主叫,另一个始终做被叫。手机拨叫、接听、挂机都采用自动方式。每次呼叫建立时长为 60 秒,通话保持时长为 60 秒,呼叫间隔 15 秒;如出现未接通或掉话,应间隔 15 秒进行下一次试呼。5、测试结果输出要求对通过 DT测试得到的所

41、有测试项目能够以文字、图表等方式进行输出,并且提供详细的说明与评估报告。测试报容至少包括测试概况:测试时间、测试人员、测试工具、测试卡等基本信息。其中测试工具中包括所有测试模块的型号、参数、功能、规格等详细的技术信息。测试报告撰写人及联系方式。DT测试结果统计表。对测试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如网络无覆盖、未接通、掉话、话音质量差等问题提出分析和建议。5.2 CQT测试要求1、功能验证类CQT测试1.1 测试要求功能验证类 CQT测试主要采用在指定地点通过直接呼叫测试,来验证网络的呼叫建立功能是否正常,呼叫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主要应用于测试新开通的基站、微蜂窝、室分布系统等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用户能够

42、正常使用以及工程验收阶段对网络通信质量进行考核。1.2 测试位置室外:对于新开通的站,需要分别在每个扇区覆盖围进行拨打测试。楼层:对于新开通的微蜂窝及室分布系统,需要在所有楼层的天线点下进行拨打测试。电梯:保持通话状态进出电梯测试、电梯拨打测试。地下停车场:所有天线点下必须进行拨打测试。以上位置,若设计方案中明确未设计覆盖的区域则不做要求。1.3 测试方法对新开通站的 CQT,需在每个扇区覆盖围连续拨打至少20 次。在大厦各楼层、各区域进行通话测试,测试人员从用户的角度感受网络质量。按照用户感受的情况进行记录,如:接通时间是否小于10 秒,话音是否清晰、通话是否没有断续、是否没有掉话、是否没有单通现象。测试人员采用每两人一组,分别使用同网手机进行对拨测试,每个测试点主被叫通话至少各 1 次;每次通话时长不少于 30 秒钟;呼叫间隔大于 10 秒;通话测试过程中, 主叫人员数“1、2、3、 10”,被叫人员感受通话质量情况,如实填写测试表格。 CQT测试包括电梯进出测试各一次,测试位置须包括楼层边缘、走道等地方。如果在大厦中测试发现用户感受部分出现异常,测试人员应发现异常附近多测试几次,分析原因,如果现场问题无法解决,请详细填写现场的网络指标以及用户感受情况,如果大厦大面积出现掉话现象、无法拨打或者上线时间过长等现象, 要求把现场测试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