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配网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设计 秦铁强

上传人:cjc2****371 文档编号:70072565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配网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设计 秦铁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配网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设计 秦铁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配网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设计 秦铁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配网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设计 秦铁强(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重庆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 目 配网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设计学 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2012-01班 学生姓名 秦铁强 学号 2012441985 指导教师 胡 刚 2015 年 3 月 3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开始后2周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系主任审查后生效。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址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

2、教师签署意见。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它不少于12篇(不包括辞典、手册)。4.“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至少2000字,其余内容至少1000字。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1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1.1.1目的:我国的电力配网技术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配网工程项目的需求性更强,工程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在目前的形势下,配网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建设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只有有效的管理才能保障工程项目投资成本、保证工程的质量,让电力配网工程建设顺利地进行。对配网建设项目工程进行管理目的主要有一下几点:1合理的控制

3、配网工程造价、加快结算进程、减少纠纷现象2缩短工程建设周期,提高管理效率,并体现管理的精细化与标准化,适应配网自动化的高要求。3使各单位配网建设工程之间达成默契的配合、优缺互补、有效的控制项目实施过程,成功顺利的完成工程建设项目4建立规范的配网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提高配网工程劳动生产率,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加强实时工程信息反馈。1.1.2意义当前,我国电力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但由于以往国家配网建设相对滞后,系统结构薄弱,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配电网络越来越复杂。由于城市规划不断完善,旧城改造的不断推进,配网建设也面临新的问题,配网线路的新建、搬迁也越来越多,同时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配电网

4、络的供电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对原有线路、配变等一系列配网中的主要设备进行改造也势在必行。总体说来加强配网建设工程管理有许多重大意义:1、主网技术已相对成熟,需要高水平的配网工程及其管理信息系统与其匹配电力配网工程建设一直作为国家建设的重点内容,主要是基础设计建设的主网规划与电网规划。配网工程投资建设相对于主网规划稍显不足。所以国家电力配网工程建设水平一直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需要让配网建设水准稳步提升,才能保障配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2、现目前的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管理存在诸多薄弱问题,加强对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的控制管理迫在眉睫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受到旧体制的制约和影响,在某种程

5、度上不利于配网结构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很大程度上让配网建设不能够向前很快的发展,影响了城市经济建设的速度。针对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的薄弱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加强对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的控制管理,做到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上,保障电网的质量,加强电力配网工程建设的合理控制,力求全面对电力配网工程建设进行改革,满足电网能源的容量需求,保障各项资源被合理的利用。3、配网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要求配网建设工程管理效率提高在分布式能源并网比例提高以及用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的社会发展趋势下,智能配电系统建设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对智能配网的工程建设管理要比传统配网建设的要求更高,标准更多更严格,所以,提高配网建设工程管理

6、效率迫在眉睫。4、减少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信息化管理要求的差距一方面,电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仍处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过渡阶段。项目在施工生产中还存在随意性强的现象,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还不够完善,基于网络的信息管理技术和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软件应用水平还较低。另一方面,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包括资源的支持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工作手册等。没有把项目管理的各个领域的信息系统加以整合,存在“信息孤岛”现象,削弱了项目管理整体的效力。甚至在项目结束后往往忽视对项目进行综合地分析,从而导致同样的错误在多个项目中反复发生,导致项目管理原地踏步,项目绩效较低。

7、综上所述,配网建设工程的管理存在投资额度大,配套设备与物资多,多部门多单位协作的特点,电力配网建设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都遵循一定的建设程序,建设程序一般从项目设想到决策,经过设计、施工直至投产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内在规律和组织制度,在智能电网发展的未来,对配网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探究十分必要。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2.1国内配网工程建设信息管理现状自从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作用的逐步深化后,地方各级配网建设管理也逐步倾向于完善态势发展,但是配网工程投资建设相对于主网规划依然稍显不足。所以国家电力配网工程建设水平一直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我国现目前在配网工程建设管理现状主要有以下方

8、面的特点:电力配网工程建设方面:(1)电力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但国家配网建设相对滞后,系统结构薄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电力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但由于以往国家配网建设相对滞后,系统结构薄弱。在电力事业日益重要的今天,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直接关系到了社会主义的建设,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及管理对电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有关键的作用。(2)大规模旧城改造不断推进,配网线路的新建、搬迁以及改造越来越多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配电网络越来越复杂。由于城市规划不断完善,旧城改造的不断推进,配网建设也面临新的问题,配网线路的新建、搬迁也越来越多,同时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配电网络的供电能力也提出

9、了新的要求,所以对原有线路、配变等一系列配网中的主要设备进行改造也势在必行。配网工程信息管理方面:(1)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给高智能化的管理带来可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需要优质高效而不能有半点疏忽的电力网络来说,应用高技术高智能的计算机技术来管理电力系统有其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现今,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系统建设的各个方面,有利于电力系统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在配网工程建设管理智能化的进程中,也就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意义。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不断发展的同时,配网工程中的设备信息管理、项目信息管理、质量信息管理等这一系列配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管理问题都可以用计算机技术

10、的高效管理系统进行灵活处理。(2)配网建设相关部门的信息化意识还不够强烈当前我国电力网络不断的发展,但在某些细节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像配网工程建设中的建设资金短缺、设备性能还有待提高、建设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建设部门人员的信息化意识还不够强烈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配网工程建设的进程,配网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局限也不断的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也形成了一些需求和实施不协调的局面。(3)缺乏相关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导致配电网规划和建设脱节我国现目前配网建设的相关标准细化不够,缺少适应地方实际情况的标准实施细则,标准执行情况参差不齐,部分地区虽有相应的建设和规划标准,但涵盖范围不全面,导致配电网规划和建设脱节

11、,管理系统性有待进一步提高。(4)配网工程建设信息时效性难以保障我国配电网多处于负荷的中心,一方面,工程需求急、周期短,配电网工程建设周期一般为个月,更有少数政府工程从立项到建成投产要求在个月内完成。另一方面调整和改造的现象频繁。我国社会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市政规划调整、土地用途变更、用户业扩报装变化等情况时有发生。由于“快而变”,按照现有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一是导致规划的时效性差,配电网生产建设发生的变化难以及时反馈到规划环节,新建与改造规划缺乏协调,刚建成就需要改造的现象屡屡发生,目标网架无法得到延续,难以统筹考虑规划目标网架和过渡模式。二是导致上级网架结构不合理,下级电网的需求变化无法及

12、时反馈到上级电网,当负荷增长点发生较大变化时,、变电站建设不能及时调整,配电网只能采取迂回供电、跨(供电)区供电等临时方式解决。1.2.2国外现状对于发达国家来说,依据其强有力的技术优势和长期的自动化发展,其在配网建设自动化上有其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在配网建设管理中也有其高智能的配网工程相关的管理系统。以我国的近邻日本来说,是一个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的国家,他们就想当的重视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比较适合自己作为岛国的国家性质,建设的电网系统除了在高智能上作出努力外,还在节约环节和抗震环节作出重大研究决定。像采取间断供电、智能检测装置、智能配电开关、计算机实时监控等一系列措施来管理自身的电力网络,而配

13、网工程的管理也就不例外。新加坡公用电力局(PUB)在80年代中期投运并在90年代加以发展和完善的大型配电网的SCADA系统,其规模最初覆盖其22kV配电网的1330个配电站,目前己将网络管理功能扩展到6.6kV配电网,进而覆盖约4000个配电站。芬兰“Espoo Sahk”电力配电公司的配电自动化覆盖了该公司的85000个用户,8座110/20kV的一次变电站,1100kM的20kV馈电线和1400个20/0.4kV的配电变电站。在电力工程建设及管理方面,国外电力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及管理状况依然沿用较早的设计一招标一建设传统方式,计算机在工程管理领域的运用较成熟,时至今日,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发

14、达国家不仅能应用计算机快速准确地编制估算、合理确定配网建设工程工程造价,而且做到了将造价、质量、工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予以管理和控制。由此看来,计算机作为一种工作手段,对世界各国配网建设工程的控制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2.本课题的任务、重点内容、实现途径2.1课题任务:1准备阶段在本课题的前期需要做好大量的材料收集和知识补充,比如关于电气安装工程造价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概念,关于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以及电气工程设计方面的知识等等。 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认真分析配网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任务及要求,熟悉课题,查找相关参考资料,了解电力

15、建设工程工作内容,总结国内外配网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现状。2系统分析阶段本次课题的主要任务,在此阶段重点对配网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认真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配网建设管理信息系统需求分析;(2) 配网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分析;(3) 配网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流程分析;(4) 配网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分析。3系统设计阶段结合软件工程相关知识,在已经对系统进行了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整体的设计,主要任务有以下几点:(1) 配网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架构设计;(2) 配网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流程设计;(3) 配网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4) 配网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安全设

16、计。 4结论总结在此阶段主要对整个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整体的评价,比如实用性,开放性等等,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等等。2.2重点内容1、开展本课题的基础是了解电力配网建设工程本身的流程和特点,所以需要加强对配网建设工程的工作内容的认知;2、全面分析国内外配网建设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现状,总结经验教训,分析讨论更优的解决办法与方案;3、对配网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业务流程、数据流程进行分析,系统分析建设中各个方面的功能需求所在;4、在对系统进行全面完整的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整体的设计,其中包括系统架构设计、流程设计、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和系统安全设计等。2.3课题实现途径查阅相关资料,熟

17、悉和掌握配网建设工程的工作内容;补充电气工程设计、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了解其基本概念。通过分析、比较优选设计方案,应用所学知识掌握和了解配网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分析电力配网建设的特点能够实现更好的管理系统设计,分析配网建设工程的专业性,突出的行业特点等。根据标准系统设计准则,利用相关的业务基础知识,对配网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业务流程、数据流程进行分析在对系统进行全面完整的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整体的设计使用说明书整理;完善分析模型,论文撰写;毕业论文答辩以及后期修改。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3.完成本课题所需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实验、调研等)及解决办法 3

18、.1所需工作条件主要参考文献:1 薛华成. 管理信息系统(第6版)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2 陈勃. 10KV配网工程建设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2012.3 陈柏宇. 城市配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2012.4 毕明山. 电力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型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2008.5 王晓波. 电网建设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2012.6 刘燕. 奉新县供电公司配网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昆明: 云南大学,2012.7 宋志坚. 基于GIS营配一体化系统的配电网工程管理的研究及其应用D.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2014.8 赵培培. 基于TOPSIS法的配网管理评价及优化研究D. 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2014.9 丰希奎. 基于电网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 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2008.10 冉丹. 电力工程优化计算系统设计与实现D. 长春: 吉林大学,2009.3.2解决办法首先利用现有文献资料,以及本专业的各类专业课程教材,充分了解与熟悉该课题的任务与研究内容,没有的资料可以在学校图书馆里借阅查看,或者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参考文献集工具书等可到图书馆查阅,充分利用本校图书馆资源以及网络电子图书资源。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