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教学案:第8章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含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0004141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9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教学案:第8章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教学案:第8章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教学案:第8章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教学案:第8章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教学案:第8章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考纲展示名师解读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理解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掌握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依据,结合具体农业区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等3结合实例分析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掌握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点及形成条件5以近几年我国粮食价格上涨为背景,理解世界和中国粮食问题的成因、表现及对策第1讲农业的区位选择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两类农业区位(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_。(2)相对区位:农业与_的相互联系。2主要区位因素及变化特点主要方面变化特点自然因素_、地形、土壤、_等比

2、较_社会经济因素_、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_等变化较快灵犀一点: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合理利用农业土地,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概念:一定地域和一定_阶段,在_、经济、科技和_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_、_、_、_等具有相同的特征。3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1)分布:国土的_。(2)特点:_相结合。(3)区位因素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合理的农业生产强度可以使土地资源持续利用。2不利影响:不合理生产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土地盐碱化、土壤板结、生物多样性破坏等。一

3、、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时可依据某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具体总结如下。2.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分析的主导方向。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品种交通运输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政府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科技机械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

4、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化肥促进了农业的产出良种使单位产量提高冷藏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3.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主要是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对应演练12012大纲全国文综,36(1)(2)(3)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0世纪50年代以来,下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1)推断并说明这些

5、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二、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2案例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条件区位条件区位优势自然因素气候气候暖湿,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土壤土壤肥沃水源灌溉条件较好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密度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交通交通发达市场面向国际市场机械化机械化水平高科技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政策政府鼓励扶持对应演练218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

6、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下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下列问题。(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A BC D(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土壤盐碱化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 BC D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限制因素”和“主要因素”【典例】 分析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图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2 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 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1)根据材料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

7、然条件。(2)根据材料说明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思维过程:答案:(1)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适宜牧草生长。(2)甲区域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位置适中)。河西走廊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民族与北部、西部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军马的需求量大。河西走廊及往北、往西的大片区域,气候干旱;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以及河西走廊以东地区则主要应农耕之需,皆不适宜大规模集中畜牧战马。方法技巧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限制因素”和“主导因素”的区别(1)主要因素:指一区域符合某

8、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2)限制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水资源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因素。(3)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在判断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甘蔗种植分布、甜菜种植分布,其主导因素为气候;西北地区水源对农业影响最大,则限制因素为主导因素。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完成第13题。1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C雷州半岛 D华北平原2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A热量和土壤 B地形和水分C光照

9、和湿度 D积温和降水3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和水分 B地形和土壤C光照和湿度 D市场和政策下图表示三种农业部门单位面积纯收入的空间变化。读图完成第45题。4图示造成各农业部门单位面积纯收入随空间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价格 B交通成本C国家政策 D技术水平5当Y线变成L线时,反映了各农业部门的变化是()AX农业部门生产范围变大BY农业部门生产范围变大CZ农业部门生产范围变大D各种农业部门生产范围均变大6下列地区与所列特色农业相匹配的是()A北疆地区苹果园、奶业、茶叶B海南岛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C渭河平原棉花、制糖、番茄、葡萄酒业D云贵地区烤烟、花卉、

10、苹果园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黄河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位置示意图。材料二: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本区发展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1)与珠江三角洲相比,黄河三角洲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中,优势条件是_;劣势条件是_。(2)本区的寿光市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也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生产的发祥地,简要分析该市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3

11、)简述黄河三角洲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条件。参考答案基础梳理整合一、1.(1)地理位置(2)地理环境各因素2气候水源稳定市场科技二、1.历史发展自然社会2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3(1)东南部和西南部(2)耕作业与畜牧业(3)暖湿地广人稀机械化核心归纳探究【对应演练1】 答案:(1)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2)棉花易储存、易运输(交通条件改善);棉花品质优良(我国最大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市场需求量大。(3)劳动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为突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有限。【对应演练2】 答案:(1)D(2)

12、A解析:第(1)题,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这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在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中,饲养绵羊的收益大于种植作物,因此流向市场的商品以牲畜为主,作物相对较少。第(2)题,由于过度引水灌溉,易引发土壤盐碱化问题;过度引水使河流流量减小,导致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演练巩固提升13.1.C2.B3.A解析:第1题,该地区有香蕉、水稻等作物,最有可能位于雷州半岛。第2题,该区域修筑河堤,开挖鱼塘,发展立体农业,对地形与水分条件进行了改造。第3题,随海拔的变化,热量、水分条件都发生了变化,农业类型也发生了变化。45.4.B5.B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随距离市场远近的变化,纯收入发生变化,说明受交通成本的影响较大。第5题,Y线变成L线,说明Y农业部门的收益空间增大,生产范围在扩大。6B解析:海南岛可利用其纬度低、热量充足的优势,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7答案:(1)土地面积增加迅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较为干燥,水源不足,生长期短,热量较少(2)冬季光照充足;土地广阔,土壤肥沃;有灌溉水源。(3)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技术、资金、市场条件好;交通便利;有国家政策支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光热充足;(土地、海洋、石油)资源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