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动态监测考试资料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69995779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动态监测考试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动态监测考试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动态监测考试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动态监测考试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动态监测考试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监测:通过对影响水土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水土环境被破坏程度及其变化趋势。2 环境质量评价:对环境品质的优劣给予定量或定性的描述。3 环境影响评价:对拟议中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结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4 依据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任命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等5 监测内容、方法监测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 主要包括降雨和风、地貌地势、地面组成物质及其结构、植被类型及

2、覆盖度、水土保持措施的数量和质量等。.水土流失状况 包括土壤侵蚀类型、强度、程度、分布和流失量等,主要包括水力、风力侵蚀引起的面蚀、沟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灾害 主要包括下游河道泥沙、洪涝灾害、植被及生态环境变化,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水土保持工程效益 包括实施的各类防治工程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条件与生活水平的作用等。检测方法:地面观测航空检测卫星监测6 土壤机械组成及结构土壤中各级土粒所占的质量百分数称为土壤机械组成。块状、核状、柱状、片状、团粒结构7 常规试验要求及原理8 溅蚀测量溅蚀杯监测和溅蚀板监测9 雨滴观测法(直径大小)色斑发和面粉球法1

3、0 径流场:11 标准小区:顺坡耕作裸露连休的斜坡,坡度为9%,坡长为22.1m,12 人工径流场的组成13 径流深度14 径流模数 :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径流量,单位为m3/km2.15 径流系数:某时段内径流深与同时段内降水量之比。16 小流域径流量常规观测方法流速面积法、容积(或重量)法和水力学方法17 流速面积法18 泥沙运动形式分类:悬疑质、推移质、河床质19 降雨量的计算(测定方法)量雨筒雨量观测自记雨量计观测20 土壤可蚀性评价指标及测定方法评价可蚀性的主要评价指标主要有:土壤硅铝铁率(1926)、土壤侵蚀率(1930)、(硅粒%+粘粒%)粘粒%(1935)、渗透率、悬浮率、分散率(

4、1937)及土壤团聚体总量、有机质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团聚度、团聚体分散度、分散率、侵蚀率等(1985)。评价指标测定:(1)径流小区测验法 (2)K因子值的逆求法21 抗冲性(测定方法)(应用C.C.索波列夫抗冲仪进行。在一定压力下(1个大气压),以0.7mm直径的水柱对土层冲击1min,使产生水蚀穴,每10个水蚀穴的深与宽乘积的平均数的倒数,即为该土层的抗冲指数。抗冲指数大,土壤抗冲性则大,反之则小。)静水崩解法原状土冲刷法小区放水法或径流小区观测资料统计法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法22 抗蚀性(测定方法)通过测定土壤团聚体在水中的分散速度,以比较土壤的抗蚀性能大小,并用水稳性指数K表示。方法

5、是将风干土进行筛分,选取直径710mm的土粒50颗,均匀放在孔径5mm的金属网格上班,然后置于静水中进行观测。以1min为间隔,分别记录土粒的数量,连续观测10min,其总和即为10min内完成分散的土粒总数(包括半分散数0。由于土粒分散时间不同,需要采用校正系数,每分钟的校正系数如下:第1min的校正系数为5%;第2min为15%;第3min为5%;第4min为35%;第5min为45%;第6min为55%;第7min为65%;第8min 为75%;第9min为85%;第10min为95%。按下式计算水稳性指数:K=(PiKi+Pj)A i=1,2,,10式中:K为水稳性指数;Pj为10mi

6、n内没有分散的土粒数;Pi为第imin的分散土粒数;Ki为第imin的校正系数;A为试验的土粒总数(50粒)。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其水稳性指数较高,抗蚀性较强,繁殖则小。23 群落最小面积确定方法24 样线法:在需要进行调查的生物群落分布地段内,用测绳拉一直线作为采样基线,然后沿基线用随机或系统取样选出待测点进行调查的一种采样方法。25 郁闭度:森林中乔木树冠彼此相接而遮蔽地面的程度。26 盖度:植物地上部分的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27 频度:28 叶面积指数:一定地面(投影面积)上所有植物叶面积之和与地面积的比值。29 土壤通用流失方程1958年由Wischmeier等人提出通用土壤流

7、失方程(USLE):E=0.224RKLSCP式中:E为土壤流失量,mm/年;R为降雨侵蚀力因子;K为土壤可蚀性因子;L为坡长因子;S为坡度因子;C为作物经营管理因子P为土壤侵蚀控制措施因子。一般情况下,将LS合并,统称为地形因子。USLE综合考虑了各种主要因素,但它作为一个概念性模型,还必须通过各地的具体研究,得到各地侵蚀因子,才能用于土壤侵蚀预报。30 开发建设项目水蚀的观测方法(负面)负面效应:破坏水、土、植物等资源,影响生产力发展一、破坏和减少可利用土地资源, 降低生产力二、改变和破坏水资源三、破坏林草植被资源,加剧水土流失降低岩土层稳定性,引发地质灾害频发淤积河库,破坏基础设施31

8、开发建设项目风蚀的观测方法降尘量观测采用降尘罐(缸)法;风蚀强度观测采用地面定位钎插法,每15 天量取插钎离地面的高度变化。32 水蚀、风蚀、土壤流失量背景值的观测方法示踪元素数学模型33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comprehensive control of soil erosion and water loss)按照水土流失规律、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的需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实现对流域(或区域)水土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的活动。34 泥沙输移比:(delivery r

9、atio) 在某一时段内,通过沟道或河流某一断面的输沙总量与该断面以上流域的产沙量的比值。35 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program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为防止开发建设项目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编制的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和综合治理的设计文件,是开发建设项目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计和实施水土保持措施的技术依据。36 项目建设区:(construction area)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征地、占地、使用及管辖的地域。37 直接影响区:(probable impact a

10、rea)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对项目建设区以外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地域。38 主体工程:(principal part of the project)开发建设项目所包括的主要工程及附属工程的统称,不包括专门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39 建设类项目:(constructive engineering)基本建设竣工后,在运营期基本没有开挖、取土(石、料)、弃土(石、渣)等生产活动的公路、铁路、机场、水工程、港口、码头、水电站、核电站、输变电工程、通信工程、管道工程、城镇新区等开发建设项目。40 建设生产类项目:(constructive and productive engineering)基本建设竣工后,在运

11、营期仍存在开挖地表、取土(石、料)、弃土(石、渣)等生产活动的燃煤电站、建材、矿产和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冶炼等开发建设项目。41 方案设计水平年:(target year of design)主体工程完工后,方案确定的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完毕并初步发挥效益的时间。42 遥感: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43 常用遥感卫星数据美国Landsat TM数据、美国Landsat ETM数据、法国SPOT数据、印度IRS数据、美国IKONOS数据、加拿大RadarSat数据、Quick Bird数据、CBERS-1中巴资源卫星、航空遥感数据44 地理信息系统:以计算机为核心,采集、存储、管理、处理和综合分析地理信息,并输出数据和提供图形服务。45 地理数据的构成: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46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结构:栅格结构和矢量结构47 土样处理方法(三个步骤):风干、粉碎过筛和贮存48 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烘干法、电阻法、中子散射、TDR法49 饱和含水量包括: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和重力水50 环刀法测土壤水分常数?吸湿系数、凋萎系数、田间持水量、全容水量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