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

上传人:z**** 文档编号:69881852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升初文言文基础知识(一)文言实词古汉语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和量词。至于代词,在古汉语中, 因其语法作用特殊,一般归为虚词。文言词汇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实词,较难掌 握的也是实词。熟悉实词主要是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 知识。1. 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古今通假现象是一个很复杂的 问题,对于我们来说,一要掌握通假现象的原则,即通假字和本字读音必须相同 或相近,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冲“要咂“邀匕读作“y和3二要靠平时积 累,牢记所学课文中注释所指岀的通假字。注意,如果通假字与本字读音不同, 应读本字的现代读音。如“火齐之所及也”中“齐”通“剂S应读

2、予迂。2. 辨析词的古今义,古今异义的词语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之一。一要注意 古今词义的差别,积累课内所学课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如“太行、王屋二山,方 七白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中“河”专指“黄河S而现在已是 一个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再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中“走”是“跑”的意 思;现代汉语中的含义是“行走程二要注意不要把连在一起的两个文言单音词误 认为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如“中间力拉崩倒之芦冲“中间”是两个词,意思是 “里面夹朵着3说确解释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 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阅 读文

3、言文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多义词的情况,这是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 基础。怎样确定它们在句子中的意义,要根据上下文和文章内容来考虑。如“温 故而知新匕“故”的意思是旧的,“桓侯故使人问之S “故”意思是特意。在学习时, 还应对一词多义现象及时总结、归纳,并牢记例句。4.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 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 用”o例(1)妇抚儿乳。乳,本义是“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喂奶”。(2)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弛,形容词作动词,放下。(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在这里表示“运”的工具,译为“用土筐(

4、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舌L, “使混乱S劳,“使劳累(5)墩而好学,不耻下问。耻,以为耻。(二)文言虚词文言虚词主要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准确掌握常见 虚词的一般用法,对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十分重要。而唯有熟读、精思才能摸到 门道,掌握规律。因此,课文要认真学,有些典型句子要背诵,常见虚词的用法 可以整理成表,这样才便于记忆。(三)文言文翻译1.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将古代汉语译成现代汉语,这是学习文言的综合性训练,多做这方面练习, 对于深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文言文翻译也是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有三点:首先要忠

5、于原文。其次语句要通顺:表意要明确, 语气不走样,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再其次是要文字优美,亦即用简明、优美、 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 信、达、雅。同学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只要能做到前两点就可以了。要做到准确、通顺,就要多学多练,平时除学好文言课文,还要多看些课外 的文言文章,多积累些文言实词、虚词,熟悉文言句式的特点,还要掌握必要的 历史文化常识。另外,也要讲求翻译技巧。2.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补,就是指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翻译时要补足。如“帝感其诚”在动词“感” 后面省略了介词“于,相当于“被”,译时补岀,全句可译成“天帝被他的诚心所 感动”。删,

6、是指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等,翻译时要删 去。如“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后的“之匕是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 可删去。留,是指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号、国号、器 具等,翻译时要保留,可照录不译。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变,指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变成现代汉语的句式。如“何苦而不平匕 此句可变为“苦何而不平”的形式。换,是指把文言词语换成恰当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如“吾与汝毕力平险。” 句中“吾”、“汝”应分别换成“我”、“你们”。(四)理解内容理解文言文的内容要注意以下儿点:1. 在整体感知课文大概内容的基础上,逐段概括内容要点,然后“合并

7、同 类S将课文分成儿个部分,弄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文 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思路也就把握住了。2. 注意文体特点,把握核心句和关键句。核心句指对主旨做出概括、提示 的句子。把握了核心句就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关键句指那些在思路的展开、主旨 的表现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3. 结合有关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评判文章的社 会童义。厶4.重视诵读。反复朗读,以至成诵,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思路,体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5. 分析写法、品味语言。(1)分析选材和剪材有什么特点。分析作者为什么选这些材料,哪些详写, 哪些略写,详略安排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什么作用。(2)分析写人、写

8、景、记事的方法。(3)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4)体会关键词语、句子的表达作用。(5)深入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感情。【典型例题】约不可失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 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汀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 乃往,身自罢之。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虞人:掌管山泽的官。罢:停止,取消。1. 解释文中加黑词的含义。(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2)是日,饮酒乐,天雨()(3)公将焉之()(4)岂可不一会期哉()2. 与“公将焉之冲“焉呼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 翻译下面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4. 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来的()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问说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 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非学无以致疑而或不达于事非问无以广识舍问,其奚决焉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然得而腊之以为饵C.人不知而不愠D.面山而居3翻译:“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译文: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不超过10个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