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24】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9833146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24】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24】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24】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24】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24】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含答案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 品 地 理 教 辅 资 料 2019.5专题二十四、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点1: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包括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2011)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种固体降水现象,其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月雹日指某月降雹的天数,图20示意图我国东南沿海某省多年平均月雹日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9分)【答案】(1)春季。春季冷暖气流常在该省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春季气温回升快,空气对流加强。【解析】读图可知,该省冰雹发生最多的是四月份,为春季,

2、根据题干信息“冰雹是在气流强烈升降条件下发生的一中固体降水现象”可知,该生在春季冷暖气流常交汇,易使暖气流强烈抬升,空气对流加强,从而冰雹发生多。(2)简述冰雹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6分)【答案】危害: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砸坏建筑物。 措施:加强监测和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解析】考虑“冰雹颗粒大小一般为550mm”,冰雹颗粒大,质量重,所以冰雹会毁坏农作物、击伤人畜、甚至破坏建筑物。对冰雹的防御措施主要是加强监测与预报,做好人工防雹等。(2011)图6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0-11题2.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3、A. acbd B. bcdaC. cbda D. dacb【答案】:C【解析】:寒潮是冷锋天气过程,冷锋是从北向南移动的,故选C。3.据图6的四幅天气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A 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B 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C 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D 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答案】:B【解析】:a图中武汉处于冷锋的锋后,处于雨区范围; b图天津处于冷锋的锋后,故B对;c 和d图中北京和杭州都位于冷锋锋前,且位置很远,天气晴朗。(2011 910)图4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题。3.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特点是由北向南深度增大 由南向北深度增大由西向东

4、深度增大 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答案 】D 【解析】根据图中不同震源深度图例的位置,可知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特点是由东向西深度增大。4.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西南 东北 西北 东南 【答案】B 【解析】日本以东海域为日本暖流,向东北方向流动,即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东北。5.(2011)2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1示意日本东北部(约38.839.1N,141.5142E)沿海区域。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震级90级,震中38.1N、142.6E,震

5、源深约20千米)引发巨大海啸,使甲地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地此次海啸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答案】(本次地震震级大,震源较浅,)甲地距离震中较近,海啸到达的时间短;(3分)位于外宽内窄的海湾的“项部”,海啸向陆地方向推进时,受海湾形状影响,越向内侧浪越高(海啸波高越高),流速越快,冲击力越大(使海啸的巨大能量集中于更小的范围内释放),对甲地的破坏格外严重。(7分)【解析】海啸灾害严重一方面受强震影响,另一方面可从地形等方面分析。考点2:中国的自然灾害(包括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中国的地质灾害;中国的水文灾害;中国的气象灾害;中国的生物灾害))(四)近年来,大地震频繁发

6、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目前地震预防与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6.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在下列板块中,与相邻板块形成消亡边界最多的是A.南极洲板块 B.美洲板块 C.非洲板块 D.亚欧板块【答案】D【解析】考查板块周界型及板块空间分布记忆。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交界;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交界;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亚欧板块与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南极洲四个板块交界。7.下列我国省区中,属于地震重点预防区的是A.湖南、内蒙古 B.内蒙古、云南 C.台湾、云南 D.台湾、湖南【答案】C【解析】考查我们地震带省区分布。台

7、湾和云南距离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和亚欧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最近8.在下列选项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检测的是A.山体位移 B.地震震级 C.震源深度 D.地震烈度【答案】A【解析】考查全球定位系统应用和地震相关概念理解。全球定位在与动态捕捉地表目标物的空间位置。地震现象发生在地壳内部,是由地震震源能力所确定。9.)31.【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2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当地菜农在寒潮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8、【答案】(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纬度位置;地形。(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若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酌情给分)【解析】第(1)题,根据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分布特点,可知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对于两侧的高原和山地,图中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在高原和山地的数值小,且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因而可知纬度位置和地形是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第(2)题,水的热容量大降温慢,水面可以起到屏障作用保护作物受寒潮的直接影响,

9、增加大气水汽含量增加大气逆辐射。10.(2011)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图11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答案】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孔隙度大;人工开挖边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4分) 暴雨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3分)雨水下渗,在基岩与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3分)【解析】注重题干的提示信息“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容易被侵蚀。“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破坏了坡面地形的稳定性,夏季

10、暴雨后容易诱发坡地黄土崩塌,雨水下渗,在基岩和黄土之间容易形成滑动面,造成黄土滑坡。(2011)图2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第2题。11.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A.横断山和秦岭 B.太行山和雪峰山C.大巴山和巫山 D.祁连山和唐古拉山【答案】A【解析】以统计图为情境,考察自然灾害与区域地理知识,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难度中等。地质地貌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于多断层、坡度陡、地势起伏大、地表岩石破碎等地质基础较差的山地,遇到地震、暴雨等外部诱因,再加上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就很容易发生。选项中所列各山确是我国地质灾害多

11、发地区。此题解题关键在于在正确解读统计图表的基础上,把选项中山脉与中国政区图进行图层叠加,要结合图中给出的云、贵、陕、青、冀、川等地质灾害最多省区的信息进行判断。12.(2011)3.在图3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依次是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 【答案】C 【解析】以联系图为情景,考察自然灾害的关联性,思维能力主要体现为推理判断、探究、试误,属于较易试题。(20118-9)图4为两种地质现象示意图,图5为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2题。13.发生图4所示两种地质现象共同的必要条件是【答

12、案】:B【解析】:图4的地质现象是滑坡和泥石流,必须发生在坡度较大的山区。A.突发地震 B.坡度较大的山地 C.连降暴雨 D.地表堆积物较多14.图5所示的四处房屋,阳光射入时间最长,且受图4所示地质灾害威胁最小的是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华北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阳光入射时间长必须位于山的南坡,受滑坡和泥石流威胁小,必须位于坡度小的山坡或山脊上。15.(2011)题号:12“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l0分)2010年10月下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超强台风“鲇鱼”的袭击。图1为 10月22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图2是该日沿海某测站测得的风向和风速分时图。读图并

1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一(3)题。(1)10月22日正值我国农历九月十五,“鲇鱼”促使了沿海省份风暴潮的形成,受影响最明显的省份是(3分) A.广东 B.福建 C.海南 D.山东【答案】:B (2)22日16时,“鲇鱼”中心位于这一测站的方位是(3分) A.东面 B.南面 C.西面 D.北面【答案】:A (3)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山区易引发泥石流灾害,可通过预警措施对其进行有效防范。你认为泥石流发生前会出现哪些征兆? (4分)【答案】: 溪流水量突然变化;轰鸣巨响;溪水异常混浊;泉水停止等。考点3:防灾与减灾(包括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16.(20

14、11)34.(30分)根据材料和图1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 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图14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 (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10分)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10分) (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10分)【答案】(1)低 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教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

15、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2)偏北风 冷锋 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判断为低压,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滑坡、泥石流 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解析】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和灾害问题。两大题即兼顾了自然和人文,也落实了区域载体对于地理研究的意义。(1)两地气温高低与纬度、天气、地形等有关。图示时间2006年9月3日20时,即为晚上8点,银川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受高压控制,湿度较 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空气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所以银川气温低于成都。(2)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特点,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即成都的风向偏北,冷空气主动向南移动,与暖空气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3)四川盆地边缘为山地,地势起伏大,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形成暴雨,可能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野营遇此情况,扎营是,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主要保护头部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