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txadgkn****dgknqu... 文档编号:69821909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6.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A)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教学目标1.阅读教材,识记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艺术特点以及艺术家代表;2.依据教材及导学案中的材料,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理解书画同源和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汉字书画的发展历程特点;初步学习欣赏书画艺术;学会欣赏京剧。学法指导1.从近年的新课程地区高考的试题看,重点要关注中国汉字的发展和绘画艺术的时代特点,特别是典型书法艺

2、术家的作品特点,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绘画的特点以及中西绘画的比较。2.中国文人画区别于民间和宫廷画师的绘画。其突出特点不是画景而是写意,而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重点难点1.重点: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京剧艺术的特色和成就2.难点: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本课课件;相关图文资料。教学方法以“四导一评”教学模式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有机引入】问题: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体现了中国文字的哪些元素?引入:北京奥运会会徽舞动的北京体现了中国文字、及其书法艺术和的篆刻艺术。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充满魅力的书

3、画和戏曲艺术。【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教材P46-49,在书上进行圈、勾、划,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1.阅读教材第一目“汉字与书法艺术”(注意“前言”、学思之窗等部分)A:(1)请依据时序梳理汉字的演变过程。其演变的总趋势是什么(请注意阅读“前言”综合思考)?【1组学生板演预测】甲骨文金文篆书(分大篆和小篆)隶书楷书;由繁到简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A:(2)书法艺术经历了哪两个发展阶段?楷书、草书、行书各有什么特点、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请注意阅读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2组学生板演预测】分为魏晋前后后两个阶段(自发自觉);由隶书衍生出楷书、行书和草书。形体

4、特点代表人物及代表作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魏晋有钟繇的宣示表和王羲之的乐毅论;初唐的欧阳询(欧体)、盛唐的颜真卿(颜体)、晚唐的柳公权(柳体)草书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虽难于辨识,实用性不大,却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朝张旭、怀素等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唐朝颜真卿的祭姪文稿天下第二行书;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合作探究1】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请注意阅读“历史纵横”综合思考)?【3组学生板演预测】汉字是复脑文字,

5、激发人的形象思维。汉字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为背景,信息含量大,具有丰富的表达能力。汉字有强大的组合能力,单字相对较少,占空间较小,经济实用。汉字中的数字有强大的逻辑性。汉字的书法是一门独特高雅的艺术。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2阅读教材第二目“笔墨丹青中国画”A:(1)请依据时序梳理中国画在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特点、代表作及成就(请注意阅读“历史纵横”、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4组学生板演预测】时期阶段特征代表作品远古萌芽鹳鱼石斧图战国萌芽到成熟,人物肖像为主人物驭龙图人物龙凤图秦汉门类丰富夫妇宴饮图魏晋南北朝理论总结,出现真正的中国画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隋唐吸收外来

6、风格,中国绘画高峰游春图步辇图送子天王图两宋画学兴起,风俗画为亮点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文人画成就突出王冕的墨梅图;徐渭的牡丹蕉石图;郑板桥的墨兰图总特征: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合作探究2】绘画艺术与当时社会有没有关系?请举例说明。【5组学生板演预测】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当时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例如宋朝时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增加,文化需求扩大,风俗画开始流行;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画家们多画残山乖水寄托抑郁心情。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合作探究3】在中国书法和绘画史上,自古以来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你是如何理解的?

7、【6组学生板演预测】“起源” :即是说书法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同之处; “形源”: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 “神源”:具有相同的神髓、意境之源; “心源”:成为了人们表达思想、直抒胸臆的桥梁,成为人们宣泄感情的工具。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3阅读教材第三目“京剧的出现”A:(1)请依据时序概括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演变。【1组学生板演预测】原始社会,中国戏曲就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以乐舞戏谑(xue)为业的艺人,即优伶。元朝时,中国戏曲艺术开始走向真正成熟,出现元杂剧。元代的戏曲形式称为元杂剧。明代时,出现昆曲。点评:视

8、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A:(1)请简述京剧的形成、发展(请注意阅读图片资料及解读综合思考)。【2组学生板演预测】(1)形成: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即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1840年1860年)间,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2)发展: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京剧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为流行的剧种,被称为“国剧”。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9、【合作探究】京剧为什么被称为国粹?【3组学生板演预测】是因为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京剧经过历代艺人的千锤百炼,吸取了众多地方戏曲的精华,逐渐形成了固有的并具有综合性的一种表演程式。从某种意义上说,京剧艺术是中国戏曲艺术,更广泛地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一种浓缩。另一种原因是因为它被梅兰芳等人传播到世界上,并被世界人民所认可和瞩目。中国的戏曲剧种种类的繁多,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所以把京剧称谓为国粹,引申说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总代表。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特别提示:生旦净丑。生: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之一。须生(老生)

10、: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撇子)武生。旦: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花旦:亦叫花衫,以服装花艳为特色,以演皇后、公主、贵夫人、女将、小贩、村姑等角色为主。武旦、

11、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净:亦叫花脸。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铜锤花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丑:剧中丑行勾脸,而勾画“三花脸”,面谱与花脸有很大区别。丑行又分文丑、武丑。文丑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生);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根据动物属相,丑属牛,牛性笨,丑为笨的代名词。但舞台上的武丑亦叫开口跳,而能说能跳,表演出活泼伶俐,善演武功武技

12、的角色,此与牛的丑笨性又完全不同。【知识梳理】【师生互动小结】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1.起源:由图画、象形字到汉字2.演变:从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到楷书3.总趋势:由繁到简4.汉字历史地位:最为古老的文字之一,硕果仅存的表意方块字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1.以魏晋为界,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两个阶段2.主要书体与名家:楷书: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筋柳骨;草书:二王、颠张醉素;行书: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文征明等。三、笔墨丹青中国画1.起源:原始社会的绘画艺术2.特点: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3.演变:夏商周三代以人物肖像为主;战国帛画,标志中国绘画由萌芽走向成熟;秦汉绘画门类丰富;魏晋南北

13、朝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隋唐五代吸收外来美术风格,是中国绘画高峰;两宋绘画艺术全面发展,宫廷画最活跃,风俗画为最大亮点;元明清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四、京剧的出现1.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从原始歌舞、春秋战国优伶、元杂剧、明昆曲到清朝京剧2.京剧的形成与发展:乾隆末年,徽剧进京,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徽汉合流”;融合兼收,形成新剧种京剧。同治、光绪年间,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清末民初,成为全国流行剧种;民国以来,走向世界。【检测回馈】1.汉字演变的脉络是( )金文 甲骨文 篆书 楷书 隶书A B C D【4组学生板演预测】A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2.被誉为“

14、天下第一行书”和“天下第二行书”的作品分别是( ) A钟繇的乐毅论、王羲之的兰亭序 B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姪文稿 C王羲之的兰亭序、怀素的自叙贴D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颜氏家庙碑【4组学生板演预测】B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3.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出现“同光十三绝”B京剧在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而成C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并走向世界D形成的关键是乾隆末年徽班进京【4组学生板演预测】C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本节课内容应该是比较简单的,学生自学完全可以搞懂。所以,学生在课文中可以找到的问题,教给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课上将学习结果汇报给老师和同学。在重点的地方,老师安排探究问题,适当的拓展延伸,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探究后,教师精讲点拨。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书画作品、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