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设计:8.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配套作业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9796351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6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设计:8.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配套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设计:8.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配套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地理一轮设计:8.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配套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设计:8.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配套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设计:8.2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配套作业(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三部分 第八单元 第四讲 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小明一家计划到某大型风景区旅游,为方便选择旅游地点,小明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13题。1小明发现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动态监测的结果,获取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A野外测量B扫描旅游地图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2森林区内的住宿区是()A BC D3为了走最便捷的道路去风景游览区,小明的父亲在驾驶轿车行驶过程中,应充分运用()A旅游交通图 B地理信息系统

2、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读“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完成第45题。4若布局合理,则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的为()A东风 B西南风C西北风 D东北风5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A甲 B乙C丙 D丁6.某运动员在自行车上安装全球定位系统(GPS),并且每20秒自动记录一点的方式,将自行车所到之处记录下来。右图是“该运动员在山区公路上全力冲刺时GPS的点位记录图”。则图中坡度最平缓的路段是()A乙丙段 B丁戊段C丙丁段 D甲乙段2011年1月4日,国家测绘局、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数字广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合作协议书,据介绍,“数

3、字广州”总投资1 760万元,将覆盖广州市八区约4.5万条地名信息等数据,通过虚拟三维世界、数字城市的构筑,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在家里就可以了解城市热点信息。据此完成78题。7有关“数字化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数字化城市”就是指因特网B“数字化城市”就是“信息高速公路”C“数字化城市”是用数据通信技术使城市信息的表达方式日益“数字化”D“数字化城市”只能方便人们的生活,并不能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8“数字化城市”应用的技术有()高速网络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GPS技术A BC D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

4、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6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回答910题。9下列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车辆跟踪B合理分配车辆C增加能耗 D提高运营成本10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技术 D数字地球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

5、率的波段是()A红外线BX光C可见光 D紫外线12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A划分植物类型B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C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D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二、综合题13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材料1:不同植物类型由于组织结构不同、季节不同、生态条件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形态特征和环境特征,在遥感影像中可以表现出来。下图是“不同植被反射波谱曲线比较图”。材料2:根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绘制的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1)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植被分布的调查,主要是利用了不同植被的不同_特征,并由此区分_。(6分)(2)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

6、区分。绿光波段的可见光以及红外线反射率最高的植被分别是(4分)()桷树桦树松树草A BC D(3)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分布的调查具有哪些方面的突出优点?(6分)(4)山西省太原以南地区自然植被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规律。影响这一自然带分布规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6分)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材料1:2011年7月25日,世界首支青少年三极科学考察团正式启程奔赴北极。“探秘世界三极2011中国青少年北极科考活动”在北京举行了启程仪式,由13名中国中小学生组成的科考队将重点对斯瓦尔巴德群岛的冰川、海洋、沿海滩涂和内陆进行科学考察。其中生态环境的研究课题包括:钻取北极冰川的冰芯样品

7、,测定分析氢同位素(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污染物,获取近年来的北极气温、生态环境、淡水资源等方面的数据,由此判断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影响。材料2: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1)这支科学考察团在向北极前进过程中想要随时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什么?利用了该项地理信息技术的哪些特点?(8分)(2)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冰川不断融化,动态监测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冰川的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监测海平面上升需要的地理信息技术为_。(6分)(3)全球气候变化对北极熊的生存带来了影响,请

8、设计一个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北极熊生存状态的具体方案。(8分)详解答案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2、3解析:第1题,因为该风景区是大型风景游览区,所以只有运用遥感技术,才能监测较大范围的区域,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第2题,将森林区和住宿区的图片相叠加,找出森林区和住宿区重叠的部分,即为答案(如下图所示)。第3题,车载全球定位系统,能实时提供导航信息,及时查看车辆的运行轨迹、速度、行进方向,可避免迷路、走弯路。答案:1.C2.B3.D4、5解析:第4题,工业区布局在城区的西南方,所以城市盛行风向最不可能的为西南风。第5题,丁处地价低且靠近工业区和主干道,最宜布局物流中心。答案:4.B5

9、.D6解析:据图可知,甲乙段点位最密,且坡度最陡,说明是上坡;乙丙段点位最少,应是下坡;丙丁段点位均匀,坡度平缓;丁戊段点位记录较密,属上坡,坡度较陡。答案:C7、8解析:“因特网”“信息高速公路”只是“数字化城市”的一部分,数字化城市不仅能方便人们的生活,还能创造财富。数字化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一部分,凡是数字地球能用到的技术,同样适用于数字化城市。答案:7.C8.D (二)双项选择题9、10解析:第9题,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对交通车辆进行实时监控,综合各个车辆的运行情况,总结反映出各交通线路上车辆的总的运行情况,从而指导车辆走最合理的路线,达到在各交通线上合理分配车辆的目的,对各个车辆来说可以加快

10、运行速度,降低能耗,提高运行效率。第10题,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是通过遥感技术获得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加以处理后得到的。答案:9.CD10.AB11、12解析:第11题,从图中重度病害和健康植物反射率曲线可以看出,符合题意的波段主要集中于可见光和红外线范围内。第12题,遥感技术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因为图中很明显地反映出不同生长状况的植物反射率不同,由生长状况可推断粮食作物产量。答案:11.AC12.CD二、综合题13解析:不同植被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这是遥感影像判读的依据。依据材料1,绿光波段桦树的反射率最高,达20%,红外线波段草的反射率最高,达

11、90%。材料2为植被的垂直分布图,反映了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答案:(1)光谱植被类型(2)D(3)探测范围大,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实施动态监测等。(4)垂直地域分异光、热(温度)和水分随地势高低的变化发生分异14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1)题, 这支科学考察团在向北极前进过程中想要随时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和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为GPS,利用了该项地理信息技术的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第(2)题,利用遥感获得的资料,通过建立相关的数据模型,能够显示极地冰川的变化并预测出其变化趋势。只有通过GPS才能判读出海平面细微的变化。第(3)题,利用GPS技术实时对北极熊的行踪进行监测,可了解北极熊的生存状态。答案:(1)GPS。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等特点。(2)RS和GISGPS(3)给北极熊佩戴装有GPS信号发射装置的项圈,GPS信号发射装置每天都向卫星发送信号;科研人员利用互联网查询、记录项圈的移动轨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