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及稳定性(教案)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9777926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态系统及稳定性(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态系统及稳定性(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态系统及稳定性(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生态系统及稳定性(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系统及稳定性(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教案一、 高考考纲要求考点考纲要求考察角度生态系统的结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类群、代谢类型及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食物链和食物网及生态系统的关系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几本规律及其应用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过程与特点;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信息传递的形式;信息传递的特点;信息传递在生物中的具体作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种类;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自我调节能力与物种多样性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生态系统、种群数量变化和种群特征结合在一起考查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几种常见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生物多样性的

2、内容和价值;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实施措施二、高考命题分析与命题趋势1 热点考查(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应用”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各地都有考查。(2)“生态系统的结构”在高考中也广泛涉及,因为本专题命题往往综合性较强,一个综合题可以全面考查本专题绝大多数知识点。(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容易与“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结合在一起考查。 2. 命题趋势 本专题最常见形式为综合命题,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结合在一起考查。在命题形式上,包括综合性选择题和综合性简答题。生态环境的保护本专题内容较少,知识点也比较简单。但全球生态环境问

3、题作为热点知识,在高考中也经常考查。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运用构建模型的方法,构建本章节知识网络模型,充分挖掘与各章节知识要点联系2、通过高考热点分析,掌握解题答题方法, 能够灵活运用多种解题方法,提高在解题过程中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 课前预习通过“真题在线”让学生体验本章节相关的高考真题,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教师通过作业检查,发现学生不足,更有针对性的开展重难点的突破(二)构建网络构建本专题知识网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体系。 (三)热点突破通过典型试题作为引航,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然后进行

4、归纳总结,一是总结重难点内容,二是总结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然后,配套“随堂演练”习题,课堂强化训练及时巩固夯实。【试题引航1】某温带草原里有鸟、昆虫、猫头鹰、鼠、蟾蜍和蛇等6种生物,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猫头鹰捕食蛇、鼠、鸟;昆虫、鸟及鼠以植物的各器官为食物;蟾蜍和鸟捕食昆虫蛇吞食蟾蜍和鼠。请回答:(1)在方框内画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2)此生态系统共有_条食物链。(3)占有2个或2个以上营养级的生物是_(4)若能量转化效率为15%,那么流入猫头鹰体内能量最少的那条食物链是_。(5)既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又含有最多能量的生物是_。(6)由于某种原因,昆虫大量减少,但猫头鹰的数量却变化不大

5、,说明_热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1、关于生态系统成分误区的提醒误区类型 特例细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特殊消费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秃鹰、蚯蚓、原生动物等是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主要包含绿色植物 植物都是生产者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2.有关食物链与食物网的理解(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 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 分解者不构成食物链。(2)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中可能占有多个营养级。(3)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生物个体,

6、也不一定是某一种群。(4)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实现的途径。(5)食物网中,某种生物减少对另外一种生物的影响,沿不同食物链分析结果不同时,应以中间环节少的为分析依据。【试题引航2】甲图为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乙图为某动物能量流动图解,请回答: (1) 甲图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Z为 ,池塘中的水草、鱼、细菌等生物共同构成 。由于食性不同,鱼塘中鱼类等生物具有分层现象,群落的这种空间结构称为 。(2)草鱼以水草为食,白鲢以绿藻和水草为食,草鱼与白鲢的种间关系是 ;计算甲图中由第二营养级传递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若要调查该池塘附近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则一

7、般采用 方法进行采集、调查,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两种即 和 。(3)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物质循环、 三个方面的功能。(4)乙图中A、C分别代表的含义分别为 、 。 热点二 追踪生态系统能量流动1.关于能量流动的有关问题汇总(1)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2)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3)能量形式的变化:太阳光能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散失) (4)能量在食物链中的流动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5)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细胞呼吸 (6)总量: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利用“拼图法”巧解能量流动难点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W1)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A

8、1),一部分则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B1C1D1)。而后一部分能量中包括现存的植物体B1、流向分解者的C1、流向流向下一营养级的D1。参考图示:【试题引航3】图385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热点三分析碳循环的过程1.碳循环示意图及辨析方法2.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比较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区别来源 太阳能 生态系统 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环境之间 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多种途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反复利用,循环流动,全球性 双向性 范围食物链各营养级生物间 生物圈 生物与生物或生物与环境之间联系共同把生态系统各成分联系成一个统一整体,并调

9、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试题引航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 错误的是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热点四关注生态系统的稳态与环境保护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调节(1)结构稳定: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种类和数量上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相对稳定(2)功能稳定: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基本相等(3)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总是处在动态变化过程中。(4)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

10、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负反馈调节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平衡和稳态;正反馈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2.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的归纳项目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形成原因温室气体(CO2)排放增多,同时森林、草原等覆盖面积减少,湖泊、沼泽面积减小,调节气候功能下降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导致大气中SO2和氮的氧化物 增多人类活动中产生的氟利昂增多危害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水体酸化;伤害植物的叶和芽;腐蚀建筑物和金属材料导致人类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农作物减产防治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大力推广植树造林减少化学燃料的燃烧;使用脱硫煤;开发新能源;大力推广植树造林减少氟利昂的排

11、放(四)命题视角透析例1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其中A、B、C、D构成群落,代表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_。(2)参与过程的生物种类主要有_,其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_。(3)若上述生态系统代表农田生态系统,则在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_。(4)若该农田生态系统生产了10 000 kg玉米,玉米子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最初人的食物比例为1/2来自鸡,1/2直接来自玉米。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现调整人的食物比例为1/5来

12、自鸡,4/5来自玉米。若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现在养活的人口约是原来的_倍。(5)若上述生态系统中主要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各种群生物体内某重金属的含量如下表。种群甲乙丙丁戊重金属含量(g/kg鲜重)0.003 70.003 70.0350.0350.34已知该重金属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假设在这5个种群构成的食物网中,消费者只能以其前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物种为食,据表中数据绘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例2如图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请据图回答:(1)人工湿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其中芦苇、绿藻、黑藻属于_。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2)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除以上生物群落外,还必须有_。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能量来源的不同之处是多了_。(3)人工湿地可以净化生活污水,但对污水排放量要加以控制,其生态学依据是生态系统的_是有限的。(4)如图是该人工湿地碳循环未完成图解(部分),请用恰当的箭头和文字完成该图解。CO2植物动物微生物(四) 课后反馈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