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M逆变器Matlab仿真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69747706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PWM逆变器Matlab仿真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PWM逆变器Matlab仿真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PWM逆变器Matlab仿真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PWM逆变器Matlab仿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WM逆变器Matlab仿真(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工作单位:题目:PWM逆变器Matlab仿真初始条件:输入110V直流电压;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 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得到输出为220V 50Hz单相交流电;2、采用PW晰波控制技术;3、建立Matlab仿真模型;4、得到实验结果。时间安排:课程设计时间为两周,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复习有关知识,阅读课程设计指导书,搞懂原理,并准备收集设计资料,此阶段约占总时间的 20%第二阶段:根据设计的技术指标要求选择方案,设计计算。第三阶段:完成设计和文档整理,约占总时间的40%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系主任(或责

2、任教师)签名:目录摘要 . 11 设计方案的选择与论证 22 逆变主电路设计 22.1 逆变电路原理及相关概念 22.2 逆变电路的方案论证及选择 32.3建立单相桥式逆变电路的SlMULINK的仿真模型 42.3.1 模型假设 42.3.2 利用 MATLAB/Simulink 进行电路仿真 53正弦脉宽调制(SPWM原理及控制方法的 SIMULINK真 63.1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原理 63.2 SPW波的控制方法 7双极性SPW控制原理及Simulink仿真 7单极性SPW控制原理及Simulink仿真 94 升压电路的分析论证及仿真 104.1 Boost电路工作原理 104.2

3、 Boost电路的 Smulink仿真 115滤波器设计 126 PWM逆变器总体模型 147 心得体会 17参考文献 18PWM 逆变器 MATLAB 仿真摘要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 PWM 技术得到了迅速 发展, SPWM 正弦脉宽调制这项技术的特点是原理简单,通用性强,具有开关频率固定, 控制和调节性好,能消除谐波使输出电压只含有固定频率的高次谐波分量,设计简单等一 系列有点,是一种比较好的波形改善法。它的出现对中小型逆变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 作用。SPWM技术成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逆变用 PWM技术。因此,研究SPWM逆变 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作用特性意

4、义十分重大 .本篇论文以 IGBT 构成的单相桥式逆变电路为基础, 讨论 SPWM 波的产生原理及不同 的控制方法,并借助著名的科学计算软件 MATLAB/Simulink ,对 SPWM 逆变电路进行仿 真设计,以达到题目要求的性能指标,并进行结果分析。Simulink 是 MATLAB 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 析的集成环境。Simulink中有一个专门用于电力系统仿真的 SimPowerSystems工具箱,其中 囊括了几乎所有的电力电子器件的模型,通过调用这些模型可以完成对各种复杂系统的建 模仿真。关键词 :逆变 SPWM MATLAB/Simulink1

5、设计方案的选择与论证从题目的要求可知,输入电压为110V直流电,而输出是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所 以这里涉及到一个升压的问题,基于此有两种设计思路第一种是进行DC-DC升压变换再进行逆变,另一种是先进行逆变再进行升压。除此之外,要得到正弦交流电压还要考虑滤 波等问题,所以这两种方案的设计框图分别如下图所示:图1-1方案一:先升压再逆变图1-2方案二:先逆变,再升压方案选择:方案一:采用DC-DC升压斩波电路其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噪声性能好,效率高, 但不适用于升压倍率较高的场合,另外升压斩波电路在初期会产生超调趋势(这一点将在后 文予以讨论),在与后面的逆变电路相连时必须予以考虑, 我们可

6、以采用附加控制策略的办 法来减小超调量同时达到较短的调节时间,但这将增加逆变器的复杂度和设计成本。方案二:采用变压器对逆变电路输出的交流电进行升压,这种方法效率一般可达90%以上、可靠性较高、抗输出短路的能力较强,但响应速度较慢,体积大,波形畸变较重。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两种方案有各自的优缺点,但由于方案二设计较为简便,因此 本论文选择方案二作为最终的设计方案,但对于方案一的相关容也会在后文予以讨论。2逆变主电路设计2.1逆变电路原理及相关概念逆变与整流是相对应的,把直流电变为交流电的过程称为逆变。根据交流侧是否与交 流电网相连可将逆变电路分为有源逆变和无源逆变,在不加说明时,逆变一般指无源逆

7、变,本论文针对的就是无源逆变的情况;根据直流侧是恒流源还是恒压源又将逆变电路分为电 压型逆变电路和电流型逆变电路,电压型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波形为方波而电流型逆变电 路输出电流波形为方波,由于题目要求对输出电压进行调节,所以本论文只讨论电压型逆 变电路;根据输出电压电流的相数又将逆变电路分为单相逆变电路和三相逆变电路,由于 题目要求输出单相交流电,所以本论文将只讨论单相逆变电路。2.2逆变电路的方案论证及选择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本论文主要讨论单相电压型无源逆变电路,电压型逆变电路的 特点除了前文所提及的之外,还有一个特点即开关器件普遍选择全控型器件如IGBT,电力MOSFET等,有三种方案可供选

8、择,下面分别予以讨论:方案一:半桥逆变电路,如下图所示,其特点是有两个桥臂,每个桥臂有一个可控器 件和一个反并联二极管组成。在直流侧接有两个相互串联的足够大的电容,两个电容的连 接点为直流电源的中点。反并联二极管为反馈电感中储存的无功能量提供通路,直流侧电 容正起着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其优点为简单,使用器件少,缺点为输出交流电压的幅值 仅为直流电源电压的一半,且直流侧需要两个电容器串联,工作时还要控制两个电容器电 压的均衡,因此它只适用于几千瓦以下的小功率逆变电路。图2-1半桥逆变电路方案二:全桥逆变电路,如下图所示:其特点是有四个桥臂,相当于两个半桥电路的 组合,其中桥臂1和4作为一对,桥臂

9、2和3作为一对,成对的两个桥臂同时导通,两对 交替各导通180,其输出矩形波的幅值是半桥电路的两倍。全桥电路在带阻感负载时还可 以采用移相调压的方式输出脉冲宽度可调的矩形波。UdV1lV2VD1VD2V3JLV4VD3VD4图2-2全桥逆变电路方案三:带中心抽头变压器的逆变电路,其主要特点是交替驱动两个IGBT,通过变压器耦合给负载加上矩形波电压。两个二极管的作用也是给负载电感中储存的无功能量提 供反馈通道,该电路虽然比全桥电路少了一半开关器件,但器件承受的电压约为2Ud,比全桥电路高一倍,且必须有一个变压器。V2图2-3带中心抽头变压器的逆变电路方案选择:全桥电路和带中心抽头变压器的逆变电路

10、的电压利用率是一样的,均比半 桥电路大一倍。又由于全桥结构的控制方式比较灵活,所以本篇论文选择单相桥式逆变电 路作为逆变器的主电路。2.3建立单相桥式逆变电路的Simulink的仿真模型模型假设1)所有开关器件都是理想开关器件,即通态压降为零,断态压降为无穷大,并认为各 开关器件的换流过程在瞬间完成,不考虑死区时间。2)所有的输入信号包括触发信号、电源电压稳定,不存在波动。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电路仿真在Simulink工作空间中添加如下元件:Simscape/SimPower Systems /Power Electronic中的 Diode、IGBT 模块Simscape/

11、SimPower Systems /Electrical Sources/DC Voltage Sourc模块Simscape/SimPower Systems /Eleme nts/Series RLC Branc模块Simscape/SimPower Systems /Measureme nts/Curre nt MeasurementSimscape/SimPower Systems /Measureme nts/Multimete模块Simscape/SimPower Systems /powergu模块Simuli nk/Source/Pulse Gen erator模 块Simul

12、ink/Sinks/Floating Scope 模块Simuli nk/Sig nal Rout in g/Demux 模块利用上述模块构成如下图所示的单相桥式逆变电路模型CuiwrCottniJOdKI Swtchx側n网闘g%* 刖 KLC B di iGfT灯 世L图2-4单相桥式逆变电路模型各个模块的参数设置如下:“ DC Voltage Source” 模块幅值设为 110V ;“ powergui”中“ Simulation type”选为 continuous” ,并且选中 “Enable use of ideal switching device 复选框;“ Pulse Ge

13、nerator3中“Amplitude ”设为1,由于题目要求输出电压频率为 50Hz,即周期为0.02S,所以“Period” 设为0.02,“ Phase Delay”设为零,即初始相位为零,这一路脉冲送出去用来驱动桥臂1和3;“Pulse Generator1”的“Phase Delay设为0.01,相当于延迟半个周期,以形成与“Pulse Generator3互补的触发脉冲用来驱动桥臂 2和4,其他参数与“Pulse Generator3 相同;“ Solver”求解器算法设为ode45;仿真时间设为5S,之后便可以开始仿真了,仿 真后Scope输出波形如下图所示,图中自上而下依次为负

14、载的电压、电流、电源侧电流波 形。图2-5单相桥式逆变电路Scope输出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波形与理论上的波形形状相同,说明此逆变电路工作正常3正弦脉宽调制(SPWM)原理及控制方法的Simulink仿真3.1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原理PWM脉宽调制技术就是对脉冲宽度进行调制的技术。即通过对一系列脉冲宽度进行 调制,来等效的获得所需要的波形(含幅值和形状)。PWM的一条最基本的结论是:冲量相 等而形状不同的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的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冲量即窄脉冲面积,这 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面积等效”原理。因此将正弦半波分成 N等分,每一份都用一个矩 形脉冲按面积原理等效,令这些矩形脉冲的

15、幅值相等,则其脉冲宽度将按正弦规律变化, 这种脉冲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而和正弦波等效的 PWM波形叫做SPWM。示意图如下图所示:til图3-1 SPWM示意图3.2 SPWM波的控制方法SPWM波的产生方法有计算法和调制法,计算法很繁琐,不易实现,所以在这里不作 介绍,重点介绍调制法,即把希望输出的波形作为调制信号 Ur,把接受调制的信号作为载 波Uc,通过信号波调制得到所期望的 PWM波形。通常采用等腰三角波作为载波,因为等 腰三角波上任一点的水平宽度和高度呈线性关系且左右对称,当它与任何一个缓慢变化的 调制信号波相交时,如果在交点时刻对电路中的开关器件进行通断控制,就可得到SPWM波,常见

16、的SPWM控制方法有单极性 SPWM控制,双极性SPWM控制。双极性SPWM控制原理及Simulink仿真所谓的双极性是指在调制信号波的半个周波三角载波有正负两种极性变化。用调制信 号波与三角载波比较的方法可以产生双极性SPWM波,其仿真原理图如下图所示:Trigonooietria FuncbcnSeqiuencti图3-2双极性SPWM信号仿真原理图其输出波形如下图所示:图3-3双极性SPWM信号仿真Scope输出波形图现用SPWM波产生模块驱动单相桥式逆变电路工作进行仿真,方法是在Simulink中选中SPWM产生电路,然后右键选择“ Create Subsystem将其放入到一个“ S

17、ubsystem子系统)”中,配置好其输入输出引脚,然后右击该模块,选择“Mask Subsystem对其进行圭寸装,圭寸装后的模块名取为“ PWM Subsystem,原理图如下图所示:ajOut2DMpwmMultimeterFloodingCjrrftnt Measurfirt-enr- DC VcrfiageVD3VD1 S3-WV-W1-Sengs RLC BranchVD4图3-4双极性PWM逆变电路仿真模型电路中RLC皆取默认值,DC Voltage Source值取为110V,仿真后scope输出波形如下图所示: I 呷 w图3-5双极性PWM逆变电路Scope输出波形322单

18、极性SPWM控制原理及Simulink仿真所谓的单极性是指在调制信号波的半个周波三角载波有零、正或零、负一种极性变化,单极性型SPWM信号的产生比双极性复杂些,要按调制波每半个周期对调制波本身或者载将该模块做封装后来驱动单相全桥逆变电路,为了使模型结构更加清晰,本次仿真采用Simulink库中自带的“ Universal Bridge(通用桥)”代替由电力电子器件组合而成的桥式逆变电路,仿真模型如下图所示:MultimeterpowerguiDiscrete, s = le-06 sSeries RLC BranchSubsystem图3-7单极性PWM逆变电路仿真模型在“Universal

19、Bridge”模块的属性对话框中,令桥臂数为2即构成单相桥式逆变电路; 在“DC Voltage Source”中将直流电压值设为110V; PWM发生器的调制度设为0.5,频率 设为50Hz,载波频率设为基波频率的15倍,所以令仁=750,即可开始仿真,仿真后Scope 输出波形如下图所示:图3-8单极性PWM逆变电路Scope输出波形4升压电路的分析论证及仿真前文提到过升压有两种方案,一是先进行升压再进行逆变,二是先进行逆变再进行升 压,这一节主要讨论先通过 Boost电路升压再进行逆变的方法。4.1 Boost电路工作原理升压斩波电路如下图所示。假设 L值、C值很大,V通时,E向L充电,

20、充电电流恒为11,同时C的电压向负载供电,因C值很大,输出电压uo为恒值,记为Uo。设V通 的时间为ton,此阶段L上积蓄的能量为Ehg。V断时,E和L共同向C充电并向负载R 供电。设V断的时间为切,则此期间电感L释放能量为(Uo丘儿切,稳态时,一个周期 T中L积蓄能量与释放能量相等,即EI 1ton =(U 0-E)I 1toff(4-1)化简得:Uo = E(4-2)toff输出电压高于电源电压,故称升压斩波电路,也称之为Boost变换器。T与toff的比值为升压比,将升压比的倒数记作B ,贝U1(4-3)升压斩波电路能使输出电压高于电源电压的原因:L储能之后具有使电压泵升的作用,并且电容

21、C可将输出电压保持住。I. VDE -J VC 十uoR图4-1 Boost电路原理图4.2 Boost 电路的 Simulink 仿真在Simulink中建立Boost电路的仿真模型,如下图所示:在“ DC Voltage Source” 中设置其幅值为110V ;在“ Pulse Generator” 中设置Period=0.0001S, Pulse Width(占空比)=64.6%,这样才能使输出为 311V(220 ?V)。JhDiodeCantmuous-BuTlrmTiFlgtinsa ScopeDisplayTTTgDC Vnllaqfi SourceAE1 F民 bl (口CV

22、oltag-e MtaasuremsniL图4-2 Boost电路仿真模型仿真后Multimater输出波形如下图所示:Ub: R图4-3 Boost电路Multimeter输出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Boost响应曲线具有超调趋势,超调量的大小与L和C值的选取有关, 一般希望超调量越小越好,纹波越小越好,调节时间越短越好,为了保证这几点,需要采 用附加控制策略,这样使系统变得复杂,经过这样一番分析我决定采用先逆变后升压的方 法,采用升压变压器,其参数设置相对简便,同时也可以的到良好的效果。5滤波器设计采用SPWM控制方式输出的电压波形中含有基波同时含有与载波频率整数倍及其附 近的谐波,载波比越高,

23、最低次谐波离基波便越远,也容易进行滤波比较常用的是LC低通滤波器,其电路图如下图所示:图5-1 LC低通滤波器(5-1)通过适当的选取滤波器的截止频率:fL 2* x LC使其远小于PWM电压中所含有的最低次谐波频率,同时又远大于基波频率,就可以 在输出端得到较为理想的正弦波。可以证明上述LC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为:其中l LC谐振角频率,Uo(s)Ui(s)s2+j(5-2)阻尼系数,波器输出电压;5 (s)滤波器输入电压;s拉普拉斯变换算子。从其传递函数的形式可以看出它是一个二阶系统,我们可以用MATLAB画出其波特图,从而对LC低通滤波器的特性有一个直观的理解,其波特图如下图所示:kDa

24、ceaMMrnsaMr 1=LJs11、s%Bode DiagramGm = Inf dB (at In f rad ,Pm = -180 deg (at 0 rad/s)Oxl.Qear.GS3BOO109-12310 10 10Freque ncy (rad/s)104图5-2 LC低通滤波器的波特图在MATLAB中有一个二阶滤波器模型叫做“ 2n d-Order Filter”,我们可以直接设置其截止频率,属性页如下图所示:% furcbar Qkxlt Parji-TietE-ri ind-Ordei F 贏er1 3 .dci. filt eiUirMPitffequjenHfy (

25、Hi) t)00)Kh$ii-iE factor I-K. i Q - 1 /2*1-1:SJ)/ tuti3lLE flitei atateaiL lutial uipTli: PKaie dejreer 1打旳qto in a聞K Ir.1tL.3l zmfnrLz-IL乐Flc-t f lit -&i src-zf uJUta-QEfeip J 九vi丁图 5-3 2nd-Order Filter 属性页由于本题希望输出电压频率为50Hz,根据前面所述,此处截至频率可取为 100Hz6 PWM逆变器总体模型在Simulink中按下图接线1 Multir.1 CiLwreiknEjfeme

26、htI严M OC VoltvgD Souri oUfl;WiaTBndO屜网a &I 厂RMSLane-ar Tfsrrsramre4FEMS逆变 PWM器升压滤波图6-1 PWM总体模型各个模型主要参数设置:“ DC Voltage Source”幅值设为110V;“ Universal Bridge” 设置为 2 个桥臂;“ Descrete PWM Generator 中“ Generator Mode设置为 2-arm-bridge(4 pulses); “ Carrier frequency载波频率)”设置为 750Hz; “ Modulation index(调制深度)”: 0.7

27、,“Frequency of output voltage ” 设置为 50Hz;“Linear Transformer(线性变压器)”变 比为 150/611; “ 2nd-Order Filter中 “Cut-off frequency” 设为 100Hz; “Series RLC Branch”中R=50 , L = 10-3H ;仿真时间为10so所有参数设置完毕后可以启动仿真,仿真结束后Scopel (与滤波器相连的示波器)的输出波形如下图所示:图6-2 Scopel输出波形Scope输出波形如下图所示:图6-3 Scope输出波形为了看的的更加清楚,在 Scopel的属性页中勾选

28、Save data to workspace见图6-4),将数据保存到MATLAB工作空间中,在命令窗口中调用如下命令: plot(ScopeData1.time,ScopeData1.sig nals.values,-r) grid on title(Scope1 输出波形) xlabel(时间 / 秒) ylabel(幅值 / 伏)可得到重新绘制的Scope输出波形见图6-5H Scopel parametersGeneral History StyleI Lim* dta points to la &l 5C0CSave data ta workspaceVanable riarre.

29、Scope DalalFormatStructure with timeK Cancel Help Apptjr图6-4 Scopel属性页Scopel输出波形值 幅图6-5命令行绘制的Scopel输出波形从图中6-5中可以看出Scopel输出波形基本上为标准正弦波,周期为 0.02S,频率为50Hz,从图6-1中可以看出Display显示有效值为220.2V,基本上满足设计要求。7 心得体会此次课程设计首先让我明白了 PWM 逆变器各功能模块可以拥有不同设计方案,每种 方案有其特点和适用围。在进行课题设计的过程中,加深了我对DC-DC、逆变电路、PWM 控制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这次课程设计

30、同样也综合应用了很多以前的知识,只有能够综合应用才能做好本课程 设计,同时通过本次设计也对其他知识有了一次很好的温习。 其中,重点用到了 MATLAB 仿真、电力电子技术等等。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发挥积极主动的精神,把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掌握 MATLAB 的使用方法, 巩固电力电子技术、 模电等已学知识。 深刻体会到了,遇到不懂的 问题要自己先找资料翻阅有关书籍。运用自己的能力解决自己所遇到的问题。通过这次课 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 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 立思考的能力。通

31、过课程设计,使我们在刚学完经典的理论知识之后,马上又能学以致用,使我们的 知识掌握的更加的牢固,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创新的思想,真是一举两得,收获不小。在设 计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的问题,一开始拿到这道题感觉不知道从哪里下手,但经过我认 真的分析,我将一个大的问题化为几个小问题逐一解决,最后完成了报告。通过这次课程 设计,加强了我动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 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等在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只要用心去做,认真去做,持之以恒,就会有 新的发现,有意外的收获。参考文献1 王兆安,进军电力电子技术M.:机械工业,2009.5.2 林飞,杜欣.电力电子应用技术的 MATLAB仿真M.:中国电力,2009.1.3 国呈.PWM逆变技术及应用M.:中国电力,2007.1.4 坚.电力电子学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 M.: 高等教育,2004.11. 俞威,金天均,文涛,吕征宇.基于PWM逆变器的LC滤波器J.机电工程学报,2007年5 月,24(5):50-52.6 Muhammad H. Rashid .Power Electronics HandbookM. Florida: Academic Press,200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