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寓节能评估报告表第二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9746328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创业公寓节能评估报告表第二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创业公寓节能评估报告表第二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创业公寓节能评估报告表第二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创业公寓节能评估报告表第二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业公寓节能评估报告表第二版(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项目编号: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报告表 项目名称:*创业公寓 建设单位:*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有限公司 2011年 1 月 5 日项目名称*创业公寓建设单位*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 *通讯地址武汉*路8号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路与*路交汇处,*内项目投资管理类别审批 核准 备案 项目所属行业建筑建设性质新建 改建 扩建 项目总投资18000万元工程建设内容及规模:创业公寓建设项目位于*内,项目规划用地总面积为35084.66 m2,总建筑面积为63405.62 m2(地上建筑总面积56854.15 m2,地下室4616.87 m2,架空面积19

2、34.60 m2),其中:住宅面积41577.10 m2(按居住建筑进行节能设计和评估)、孵化办公面积11054.10 m2(按公共建筑进行节能设计和评估)、服务中心4222.95 m2(按公共建筑进行节能设计和评估),同时配套建设小区内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公用工程。住宅部分共5幢高层建筑(14层4幢,10层1幢),性质为公共租赁住房。孵化办公楼为1幢10层。服务中心为1幢4层。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一览表名 称内容及规模备 注主体工程住宅楼14F,4幢,28901.10 m22#、3#、4#、5#楼10F,1幢,12676.0m27#楼孵化办公楼10F,1栋,11054.10 m21#楼服务中

3、心楼4F,1栋,4222.95 m26#楼地下车库4616.87 m282个车位地上机动车位2850 m2114个车位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周边大学科技园云集,包括*等,创新产业氛围浓厚。项目用地长280米,宽100米,内部场地平整,用地条件良好。项目用地中部有池塘一口,周边遍植垂柳,植被茂盛,自然环境十分优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1)规划用地面积 35084.66 m2(2)地上建筑面积 56854.15 m2(3)地下建筑面积 4616.87 m2(4)建筑占地面积 6790.50 m2(5)容积率 1.98(6)建筑密度 23.7%(7)绿地率 31.3%(8)总居住户数 715户(9

4、)建筑朝向:均为南北向(10)建筑间距:南北向楼间距最小为21.05米,东西向楼间距最小为22.8米附件2:建筑设计方案项目主要耗能品种及耗能量:(一)本项目主要耗能品种为电力、新水,未设计使用天然气和其他燃气(附件3:项目用能节能图;附件4:项目能源流向表)。其中:1.年耗电量(包括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电梯、水泵及其它等用电)为.7kWh,折标煤量375.33tce/a。;2.年用水量为84854.2m3,折标煤量7.27tce/a。各种能源折标准煤系数,电力按0.1229kgce/(kWh),新水按0.0857kgce/t,项目折算年综合能耗为382.6吨标煤。(二)计算过程如下:1.

5、电力消耗计算(1)照明(含插座):根据国家相关节能标准,办公建筑按照11W/ m2计算,照明总功率为168Kw;公租房建筑按照15W/ m2计算,照明总功率为623.7Kw ,年实际工作时间为2400小时。W1=KxP30Tn= 0.7(168+623.7)2400=Kwh(Kx为平均负荷系数,P30为计算负荷功率,Tn为实际工作时间)(2)动力及其他负荷:根据国家相关节能标准,办公建筑按照20W/ m2计算,动力及其他负荷总功率为305.5W;公租房建筑按照30Kw/ m2计算,家用电器总功率为1247.3 Kw,年实际工作时间为2400小时。W2=KxP30Tn= 0.4(305.5+12

6、47.3)2400=Kwh(3)空调、通风:本项目建筑面积63405.62 m2,空调面积50724.5 m2,设计考虑夏季空调制冷、冬季空调供暖,空调、通风系统预计年用电量约为:W3=.7 Kwh。(4)预计年总用电量:.7 Kwh,折标煤量375.33tce/a。2.新水消耗计算项目总用水量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的规定进行估算。(1)孵化办公建筑用水量,按30L/人d计,人数约为300人,用水量约为30030/1000=9 m3/d,年用水量按300天计约为2700 m3/a(2)居住建筑用水量,按80L/人d计,人数约为2145人(每套住3人),用水量约为214580/1000=17

7、1.6 m3/d,年用水量按365天计约为62634 m3/a(3)服务中心用水量,建筑面积为4222.95 m2/d平方米;最高日用水定额为8升/平方米日,用水量约为4222.958/1000=33.78 m3/d,年用水量按365天计约为12329.7 m3/a(4)灌溉用水量,按绿化面积8950 m2/d并结合气候条件、植物种类、土壤理化性状、浇灌方式和管理制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因无相关设计资料,用水定额按1.0L/m2/d3.0 L/ m2/d计算,选取2L/ m2/d计,用水量约为89502.0/1000= 17.9 m3/d,年用水量按365天计约为6533.5 m3/a(5)管网漏

8、失水量和未预见用水量之和按设计规范以最高日用水量的10%15%计,取10%计,用水量约为1.8 m3/d,年用水量按365天计约为657 m3/a(6)项目预计年用水量为84854.2m3/a,折标煤量7.27tce/a节能评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等:1.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 3. 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8.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9.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10.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11.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12.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13. 湖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行业

9、与区域规划、行业准入与产业政策等:1.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国家发改委发改环资20042505号)2. 湖北省“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3. 武汉节能专项规划4. 武汉市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5. 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6. 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改委公告 2005年 第 17 号)7.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令2005第40号)8. 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建科200578号)9.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10.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11.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12.

10、 湖北省建筑节能管理办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81号)13. 湖北省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相关标准与规范等: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2.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034-9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5.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2009年版)7.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2004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9.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10.

1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11.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2.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项目建设地概况及能源消费情况(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节能目标等):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东湖高新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的三湖六山之间,占地518平方公里,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能源环保、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机电一体化和高科技农业竞相发展。2011年东湖高新区累计完成企业总收入3810亿元;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3191亿元;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084亿元;累计完成

12、全口径财政收入133.87亿元。本项目公共建筑部分(孵化办公楼和服务中心),按照武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本项目居住建筑,按照武汉城市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执行。围护结构、暖通空调设备及系统、照明设备的参数,都按标准有关规定选取。在保持与目前标准约定的室内环境参数的和条件下,计算全年的采暖、空调和照明能耗,作为比较能耗的基础能耗。项目所在地能源资源供应条件:武汉市煤炭、电力、石油、液化气等能源供应充足,价格合理,完全能够满足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所需。供电条件:根据武汉市统计年鉴2011年版,2010年武汉市全社会用电总计104kWh,全行业用电共计104kWh,电力供应量稳定、充足。供水条件:

13、2010年武汉市水厂实现综合生产能力417.6万m3/天,年度总供水量达到97612万m3,保证了居民、工业等各项用水需求。项目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武汉市电力供应、自来水供应均有较大能力,本项目用电量仅305.41万Kwh/a,以2011年武汉市相关统计数据为准,本项目新增电力需求占武汉市当前电力总耗量的9.8410-5;用水量仅8.48万t/a,占武汉市全年供水总量的8.6810-3,基本不影响当地能源消费。项目用能情况分析评估工艺流程与技术方案(对于改扩建项目,应对原有工艺、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本项目为房地产项目,建筑过程能耗不在本评估范围。主要耗能工序及其能耗指标 本节

14、能评估是对项目建成后的能耗和节能措施进行评估,项目运营期间的能耗包括建筑能耗(指采暖、空调、通风及照明能耗)和其它能耗(指烧水、用水、做饭、洗衣、电梯、水泵等方面的能耗)。1、建筑能耗指标:本项目采用专用节能分析软件(PKPM)计算,公共建筑(商业)采暖、空调年耗电量总和为59.4873.26kWh/m2,优于参照建筑物的建筑能耗指标(61.3275.90kWh/m2);居住建筑采暖、空调年耗电量总和为44.7255.08kWh/m2,优于参照建筑物的建筑能耗指标(45.3456.94kWh/m2)和某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某市居住建筑物节能综合指标的限值(57.3kWh/m2)。2、用水指

15、标:项目社区的年综合用水量标准为住宅300L/人d,商业8L/m2d。符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规定。3、包括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用电和其它生活用电等,项目综合能耗指标为:(1)居住建筑全年耗电量指标为56.2266.58KWhm2;(2)商业建筑全年耗电量指标为70.9884.76KWhm2;(3)地下车库全年耗电量指标为5.48KWhm2。主要耗能设备及其能耗指标:(1)电梯耗电量指标:21900KWh台年;(2)水泵耗电量指标:5840KWh台年;(3)大型商业建筑集中空调系统,所选用的冷水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比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的有关规定值高一个等级

16、。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输送能效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4)位于商住楼下部1层和2层的小型商业建筑,以及居住建筑采用分散式空调器时,所选用产品的性能系数(能效比),不低于下表规定。类型额定制冷量CC(W)能效比(W/W)冷风型热泵器整体式CC45002.352.30CC4500分体式CC25002.852.782500CC45002.702.60CC45002.552.45(5)变压器能耗指标:本项目设计安装10KV,S11-1000KVA变压器8台,每台变压器电能损耗为55363KWh年。其中:空载损耗 = 1.15KW36

17、5天24小时 = 10074KWh负载损耗 = 5.17KW365天24小时 = 45289KWh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及其能耗指标:无总体能耗指标(单位产品能耗、主要工序单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单位产值或增加值能耗等):1、包括采暖、空调、通风、照明、电梯、水泵等用电和生活用水、天然气使用等,本项目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为9.46千克标煤/平方米。单位建筑面积能耗=项目耗能量(千克标煤)建筑物总建筑面积(m2)=1234.231000/.3=9.46(千克标煤/平方米)其中:项目耗能量=居住建筑用电能耗+商业建筑用电能耗+地下车库用电能耗+电梯用电能耗+加压水泵用电能耗+变压器电能损耗+生活用天然

18、气能耗+生活用水工质能耗= 809.03+55.60+9.27+48.45+5.02+54.43+214.2+38.21 = 1234.23(吨标煤)节能措施评估节能技术措施分析评估(生产工艺、动力、建筑、给排水、暖通与空调、照明、控制、电气等方面的节能技术措施):一、建筑节能设计1、总平面设计建筑总平面布置和单体平面设计,尽量利用冬季日照取暖,减少夏季太阳热辐射,并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本项目建筑物的朝向均接近南北向。2、体形系数在居住建筑设计时尽量减少建筑物的外表面积,以减少传热耗热量。本项目6层建筑设计体形系数在0.350.37之间,小于0.40;18层建筑计体形系数在0.300.33之间,

19、小于0.35。均符合武汉城市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建筑的体形系数的规定。3、窗墙面积比和遮阳系数由于窗户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因此本项目建筑设计尽量减少窗户面积,同时采取一定的遮阳措施。本项目建筑东、西向外窗设外遮阳(较密的花格),遮阳系数Cw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Cm0.20;K4.0;Cw不规定);南、北向窗户遮阳居住建筑采用室内布帘,公共建筑的透明幕墙采用着色玻璃加室内布帘,遮阳系数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居住建筑:0.20Cm0.30;K3.6;Cw0.50)(公共建筑:0.40Cm0.50;K2.8;Cw0.55)。4、墙体和屋顶的保温隔热墙体是建筑围护结构的主体,其主要功

20、能是承重、防水、防潮、保温隔热。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采用8mm聚合物砂浆+2mm专用界面处理剂+220mm蒸压加气砼+2mm专用界面处理剂,外墙平均传热系数Km为1.08W/(K),小于1.50(体形系数So0.4),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屋面进行保温处理,屋顶类型采用20mm水泥砂浆+40mm细石混凝土+4mm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35mm挤塑聚苯板+100mm钢筋混凝土+20mm水泥砂浆,屋顶传热系数K为0.81W/(K),小于1.0(So0.4),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采取该构造,屋面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防水等节能效果。5、门窗节能措施项目建筑设计尽量减少门窗的面积,门窗

21、是建筑能耗的重要部位,因此,在满足采光、通风和造型等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窗墙比,避免不必要的大窗或玻璃幕墙。本项目设计选用物理性能等级高的门窗,以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1)户门类型:住宅采用多功能户门,传热系数K为1.50W/(K),小于2.0,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2)外窗传热系数:住宅采用塑钢窗框中空玻璃(5+9A+5)。东、西向窗墙比Cm为0.1,传热系数K为2.60W/(K),小于规定值的4.0(Cm0.20);南向窗墙比Cm为0.33,传热系数K为2.60W/(K),小于规定值的3.2(0.30Cm0.40);北向窗墙比Cm为0.23,传热系数K为2.60W/(K),小于

22、规定值的3.6(0.20Cm0.30)。(3)气密性等级:项目楼层16层外门窗及敞开式阳台门气密性等级为4级,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7层及7层以上外门窗及敞开式阳台门气密性等级为6级,符合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二、电器、设备系统节能1、一切耗能设备均应选用经实践证明性能可靠有效的节能产品。空调设备、家用电器等,均选择符合相应的国家能效标准的产品。2、照明采用集中、分散和自动相结合的控制方式,确定合理的照度值,充分利用天然光。用高效灯具、光源及节能型电感镇流器或电子镇流器。3、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和高效灯具,其照明功率密度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的规定。在自然

23、采光的区域设光电控制的照明系统。4、在公用设施灯具控制方式上,采取分区控制灯光或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以减少不必要的用电,走道、楼梯、厕所等地方装设定时开关(声光控延时开关),节省用电。5、由设备自动化管理系统(BAS)实施对工程的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系统、电梯等各类几电设备运行情况的监测和控制,以实现其优化运行,达到集中管理、程序控制和节约能源效果。6、合理的选择照明线路,照明系统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比单相二线、两相三线供电方式线路损耗小得多。降低线路阻抗,使建配电网的设备和导线均与用电量相匹配,降低配电系统的损耗。7、对配电网进行无功补偿,采取集中、分散或就地相结合的方式设置电容器。设置就地电

24、容器补偿以提高设备的运行功率因数,减低线路运行电流。三、采暖空调系统节能1、合理设定主要功能房间的环境要求,使之符合国家节能设计标准。2、按照建筑内部功能的分区,分别设定各不同功能分区的设计冷、热负荷指标,使冷、热负荷达到合理分配,可以大大减少能耗。3、运用模拟软件对建筑室内风环境进行模拟以获得理想的自然通风效果。在自然通风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如:合理布置自然进风口(排风口)位置;自然进风的进风口设过滤措施;自然进风的进、出风口设调节及关断措施,以提高自然通风可控性能及效果。4、公共建筑的内区得热,在室外温度适宜时,优先利用室外空气的通风消除。当需要设置机械通风系统时,优先考虑单向设

25、置排风(或送风)设施,进风由自然补风实现。5、本项目商业建筑中央空调新风机组、通风风机选用变速风机,以适应低负荷的情况;空调冷却塔风机采用变频调速型,以在夜间低转速运行,在节省风机电耗的同时降低噪声。6、合理设计空调风系统管路,减少风道长度和系统阻力,减少空气处理设备的阻力:使空气调节机房应靠近服务区域;矩形风管宽高比最大不应超过10;风管内风速根据空调区域的噪声要求确定,表冷器的面风速取2.5m/s;空气过滤器粗效过滤器初阻力50Pa,终阻力l00Pa;中效过滤器初阻力80Pa,终阻力160Pa。四、节水措施1、给水系统采用符合现行产品标准要求的管材,选用管内壁光滑、阻力小的给水管材,以减少

26、管道对流体动力的消耗。2、公共建筑给水采用节水器具,并引导住户选择节水器具。给水水嘴采用陶瓷阀芯等密封性能好、能限制出流流率水嘴;禁止使用一次冲水量大于6L坐便器;公共卫生间采用红外感应水嘴和感应式冲洗阀小便器、大便器。3、优化给水工程设计,加强施工管理,减少管网的漏失率。注重管材接口,控制管网漏失率不大于5%。4、对高层建筑5层以上用水采用变频调速恒压供水可大幅度降低能耗,节能效果可达节电25%以上。五、太阳能利用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1平米太阳能热水器每年约可替代常规能源标准煤200Kg。本工程计划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目标是使所有小区住户都能使用上太阳能热水。首先,本工程从太阳能热水系统与住宅

27、建筑同步设计入手,解决太阳能集热器的摆放和安装问题,确保建筑物的承重、防水等功能不受影响,并充分考虑太阳能集热器承重、抗风雪冰雹等的能力。其次,根据本项目建筑特点,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太阳能系统运行方式。对于多层住宅,选择在住宅楼楼顶给每户安装一台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对于高层住宅,选择采用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即在每户朝南阳台墙壁安装一套超导热管集热器,用于水的加热。根据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和实际经验,每户日用40热水量可按150300L设计,具体按照所开发房屋的档次和户型大小确定。太阳能集热面积主要根据太阳能水箱的容量确定,一般按照每100L水配置太阳能面积1.5

28、2m2太阳能集热器。节能管理措施分析评估(节能管理制度和措施,能源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能源计量器具配备,能源统计、监测措施等):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有关规定,配备用能计量器具,并按规定定期校检,加强用能计量管理。2、大型商场的节能管理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和专职机构,聘用具有节能知识、实践经验以及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担任能源管理人员,管理本单位能源利用,对能源利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涉及用能岗位人员进行岗位培训;3、制定本单位能源使用计划,下发各部门执行,每年定期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年终以书面形式总结本单位能源使用情况,并报政府节能主管部门;4、建立节能工作责任制,对节能工作取得成效的

29、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5、住宅楼按户设置计量器具,公共建筑按楼层设置计量器具,并建立用能统计制度。定期向政府节能管主部门报送能源使用统计报表。结论与建议一、评估结论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以及国家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项目特点,对项目的能源消耗种类、能源供应状况以及能源消耗指标、节能效果进行了分析论证、核算评估,得出以下评估结论:1、对“某住宅小区”建设项目的建筑热工设计复核验算,其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遮阳系数、外窗气密性等级、各朝向平均窗墙面积比、建筑体形系数等节能设计指标均符合武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武汉城市圈居住建筑节能

30、设计标准的规定。2、根据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当所设计的建筑热工性能不能完全符合规定性指标时,则须采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对设计建筑进行节能综合评价。我们采用专用节能分析软件计算,在标准约定的室内环境参数和条件下,该项目建筑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均优于参照建筑物的采暖和空气调节能耗,因此判定该项目设计建筑为节能建筑。4、项目选用的主要能源品种是电力、天然气和耗能工质水,用能数量、能源消费结构比较合理,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满足要求。5、项目如果在住宅零空置率、商业正常的运营状态下,其综合能耗总当量值为1179.8吨标准煤/年。建筑物平均综合能耗指标为9.04千克标准煤/平方米。6、经计算,

31、该项目达到了节能50%以上的设计目标:设计建筑用电 44.53节能率 = 1- = 1- = 54.87%参照建筑用电/(1-50%) 49.34/50%7、按节能50%计算,本项目年减排CO2约2914.1吨、SO2约23.6吨、粉尘约11.8吨。8、本项目采取了各种有效的节能技术措施,节能设计符合相关标准与规范的规定,节能效果明显。从节能角度而言,项目是可行的。二、建议目前,我国正积极倡导节约能源,可持续发展。建设节能型建筑已被建设部纳入今后城市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相关的标准和法规也相继出台,为确保项目达到节能50%的目标,现提出以下建议。1、项目建成后,应加强物业管理,将节能管理作为物业

32、管理的重要内容。2、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增强用户和居民的节能环保意识。3、项目建成后,引导居民选用能效比高的空调设备。4、将节能施工工程验收作为项目竣工验收的重要内容纳入验收程序,凡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不予验收,不投入使用。5、在项目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建筑节能后评价。附件3:项目用能节能图系统设备节能运行管理系统设备及其他用能设备电耗室内温湿度参数设定空调系统电耗维护结构的性能要求电力输配损耗城市电力新风量空气处理合理用能冷热源与能量转化装置(动力系统)冷热水量风机、水泵电能给排水系统合理用能室内照度照明电耗建筑物的自然采光性能能源消耗系统设备节能建筑本体节能和用能需求的合理合理选择参数项目用能节能过程附件4:项目能源流向表项目名称居住建筑.公共建筑输配损失绿化(路灯)及其他合计孵化办公服务中心电力消耗万kwh实物量305.4076当量值375.3448新水消耗 万吨实物值6.26340.271.2330.06570.653358.4854当量值5.36770.23141.05670.05630.55997.2720折标合计t当量值382.62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