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蛋白的分离提纯及药用前景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69700471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豆蛋白的分离提纯及药用前景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豆蛋白的分离提纯及药用前景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豆蛋白的分离提纯及药用前景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大豆蛋白的分离提纯及药用前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豆蛋白的分离提纯及药用前景(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豆蛋白的别离提纯及药用前景目 录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大豆别离蛋白的提取方法32.1 碱提酸沉法32.2 膜别离方法32.3 起泡法4第三章别离蛋白产品在医药领域的作用及前景63.1 大豆肽63.2 大豆卵磷脂7第四章结论9参考文献10大豆蛋白的别离提纯及药用前景摘要大豆的蛋白含量较高而且营养丰富,一般含蛋白30%50%。大豆蛋白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且比例比拟合理,只是赖氨酸相对稍高,而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较低。目前大豆蛋白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资源,特别是大豆别离蛋白含蛋白质90%以上,是一种优良的食品原料。大豆别离蛋白主要由11S球蛋白Glycinin和7S球蛋白-con-glycinin

2、组成,大约占整个大豆籽粒贮存蛋白的70%。这两种球蛋白的组成、结构和构象不同,大豆别离蛋白的功能特性也不同。大豆别离蛋白在提取、加工和贮运过程中会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这些适当的改变可以提高大豆蛋白在食品、药品中应用的功能特性。本文综述了大豆别离蛋白的提取和改性方法,以及大豆别离蛋白在食品生物特别是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关键词:大豆蛋白,别离方法,应用前景第一章 绪论大豆营养价值高,资源丰富,原料本钱低。食品工业的飞速开展迫切需要具有功能特性和营养特性的蛋白质,作为食品的原料成分或添加基料。除了提供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外,还具有一定的加工特性和生理活性。为此,加强或改善大豆的功能特性和生物活性,开发

3、新的功能食品,成为食品及医疗保健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食品、医疗等领域,大豆的研究与应用备受国内外的关注。大豆经清洗、破碎、脱皮、压片和正已烷浸出后,可得到脱脂大豆片,即白豆片。由于白豆片的NSI水溶性氮指数值高,为提取别离蛋白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所谓别离蛋白,就是从白豆片里除去非蛋白质成分得到含蛋白90以上的蛋白粉。大豆别离蛋白是理想的植物蛋白,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和缬氨酸。大豆别离蛋白不仅具有很高的营养性,而且具有乳化性、吸水性、吸油性、凝胶性、粘结性和分散性等众多的功能性。在食品加工业中,它广泛应用于肉制品、面制品和饮料等加工

4、上。大豆别离蛋白生产中的副产品还可以进一步加工成纤维素和低聚糖。它们都是有利于人体健康的功能性物质。从大豆中别离蛋白是一种提取的植物蛋白质,主要用于食品、化工、生物工程等领域。在食品工业中,可以作为肉食品、冷饮、烘烤食品、乳制品等的添加剂,还可以利用别离蛋白生产出很多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其实,在这些产品中,有很多具有预防、治疗疾病的成效,所以如果能将其应用在医药中间体,药品辅料或直接作为某些药品的主要原料进行研发生产,会有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很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而逐步实现了技术和设备的国产化。国内对别离蛋白的提取和性能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国内的生产技术和设备逐步成熟,

5、别离蛋白的许多指标根本上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为了进一步的提高生产和科研水平,我们对别离蛋白的提取进行的系统的研究。第二章大豆别离蛋白的提取方法2.1 碱提酸沉法目前世界生产大豆别离蛋白以碱提酸沉法为主。工艺原理低温脱脂豆粉中的蛋白质大局部能溶于稀碱溶液中。将低温脱脂大豆粉用稀碱液浸提后,经过滤或别离就可以除去豆粕中的不溶性物质主要是多糖或残留蛋白。当用酸把浸出液pH调到4.5左右时,蛋白质处于等电状态而凝集沉淀下来,经别离可得蛋白沉淀物,再经枯燥即得别离大豆蛋白。碱提酸沉法的生产流程如图1所示。 水、碱 废渣 酸 原料粉碎一次浸提 二次浸提 粗滤 一次别离酸沉 二次别离打浆回调乳清改性喷粉成品

6、图1 碱提酸沉法的生产流程图生产方法将脱脂豆粕与蒸馏水以1:10的比例混合,用NaOH调整混合物的pH为79,充分搅拌浸提碱溶大豆蛋白,离心别离,用稀HCI调整上清液的pH值为4.54.8,沉淀出蛋白质,离心别离,沉淀重新溶于pH7.08.0的NaOH溶液中,喷雾或冷冻枯燥即得大豆别离蛋白,其蛋白含量可达90%以上,得率24%38%。2.2膜别离方法工艺原理根据大豆蛋白的分子量大小、形状及膜与大豆蛋白的适应性,选择膜材料和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膜对大豆蛋白提取液超滤别离,超滤净化,使非截留组分排除,到达符合标准的别离大豆蛋白液,接着将净化后的大豆蛋白提取液超滤浓缩到所需的浓度后出料,喷雾枯燥成粉状大

7、豆别离蛋白。超滤浓缩大豆别离蛋白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原料槽 浸泡 磨浆 别离 调pH蛋白粉 喷雾枯燥 浓缩液 超滤饮料粉 喷雾枯燥 反渗透 透过液透过液循环泵图2 超滤浓缩大豆别离蛋白工艺流程图生产方法先用Ca(OH)2的稀溶液浸提脱脂大豆粕,蛋白浸出率可达80%左右。将浸提液进行循环超滤别离,截留液的浓度可达13%左右。把截留液喷雾或冷冻枯燥,即得大豆别离蛋白产品,其蛋白含量可达95%以上。与传统的碱提酸沉法比拟,产物得率高,质量好,能耗少,废水排放污染也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2.3 起泡法泡沫别离技术是近十年开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别离技术。它是根据外表活性的差异,来别离和纯化物质的手段,被广泛应

8、用于环境保护、生物工程、冶金工业及医药工业等许多途径,该技术也是别离和浓缩蛋白质及酶的一条有效途径。谢继宏等研究了豆制品厂排放的黄浆水中大豆蛋白质的别离。这种方法中,大豆蛋白质的别离在一连续操作的泡沫精馏塔中完成,氮气由塔底通入池液,原料液由泡沫界面入进入塔内,泡沫由塔顶导出并被破碎成泡沫液,泡沫液即为别离出的大豆蛋白质根本原理泡沫别离又称为泡沫吸附别离,可分为无泡沫吸附别离和泡沫分馏两种。无泡沫吸附别离是指用鼓泡进行别离,但不一定形成泡沫层,可分为鼓泡分馏和溶媒浮选。这种方法在食品工业中应用较少。泡沫分馏用于别离溶解物质,它们可以是外表活性剂加洗涤剂,也可以是不具有外表活性的物质如金属离子、

9、阴离子、蛋白质、酶等,但它们必须具有和某一类型的外表活性剂结合的能力,当料液鼓泡时能进入液层上方的泡沫层而与液相主体别离。由于它的操作和设计在许多方面可与精馏相类比,所以称它为泡沫分馏。泡沫别离过程是利用待别离物质本身具有外表活性(如外表活性剂)或能与外表活性剂通过化学的、物理的力结合在一起(如金属离子、有机化合物、蛋白质和酶等),在鼓泡塔中被吸附在气泡外表,得以富集,借气泡上升带出溶剂主体,到达净化主体液、浓缩待别离物质的目的。因此泡沫别离必须具备两个根本条件。首先,目标溶质是外表活性物质,或者是可以和某些活性物质相络合的物质,它们都可以吸附在气一液界面上;其次,富集质在别离过程中借助气泡与

10、液相主体别离,并在塔顶富集。因此,它的传质过程在鼓泡区中是在液相主体和气泡外表之间进行,在泡沫区中是在气泡外表和间隙液之间进行。可见它的别离作用主要取决于组分在气一液界面上吸附的选择性和程度,其本质是各种物质在溶液中外表活性的差异。所以,外表化学和泡沫本身的结构和特征是泡沫别离的根底。泡沫别离技术的特点泡沫别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别离方法与传统别离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该方法适合于对低浓度的产品进行别离,与别离低浓度产品的传统工艺(超临界萃取技术,膜别离技术)相比,泡沫别离法设备简单,便于操作。(2)分辨率高,该方法是根据被别离物的外表活性的差异进行别离的,对于外表活性差距大的混合液体

11、系,采用该方法进行别离提取便能获得高纯度的富集液。(3)运行本钱低,操作简便。例如对于蛋白质的别离,传统的技术多采用无机盐以及有机溶剂等别离介质,使得运行本钱较高,而该别离技术仅仅是一些动力的消耗,因而该方法运行本钱低,操作简便。泡沫别离技术在生物化工别离体系特别是蛋白质别离体系中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引起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泡沫别离的主要缺点是外表活性物质大多是高分子化合物,消化量较大,有时也难以回收。泡沫塔内的返混严重影响别离的效率,溶液中的外表活性物质的浓度难以控制等等。 第三章 别离蛋白产品在医药领域的作用及前景大豆蛋白是以低温豆粕为原料,别离提取的大豆别离蛋白、大豆组织蛋白等新型大豆制

12、品,是目前市场上的主导型蛋白产品,其蛋白含量和功能特性各不相同,因而用途也不尽相同。世界上兴旺国家特别是欧、美、日等国对大豆蛋白的应用都十分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PTI、ADM、中央大豆公司做为美国三家开发生产大豆蛋白最大的公司,占市场消费总量的70%份额,而我国生产的大豆别离蛋白与浓缩蛋白的总产量仅在4万吨左右,远远低于美国,每年需大量进口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目前,我国大豆蛋白市场主要开发了在肉制品添加的别离蛋白。其实大豆别离产品在医药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3.1 大豆肽大豆肽是大豆蛋白质经酸法或酶法水解或别离、精制而得到的多肽混合物,以小分子肽为主,还含有少量大分子肽、游离氨

13、基酸、糖类和无机盐等成份,分子质量在5000u以下。大豆肽的蛋白质含量为85%左右,其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质相同,必须氨基酸的平衡良好,含量丰富。1、具有快速恢复疲劳、增强肌肉力量的功能工作与运动产生的疲劳,从生理学看是指肌肉的分解与消耗。人体为了补给能量,需要消耗肌肉中的氨基酸,致使肌肉组织受到损伤,因而产生疲劳。要消除疲劳,最重要的是“在恰当而又最快的时间里补充消耗掉的氨基酸大豆肽被肠道吸收的速度比蛋白质和氨基酸快得多,可在20分钟内被人体有效吸收,且不需消耗人体能量,这对肌体获取充分的氨基酸源,迅速修复受损肌肉,消除疲劳,具有重要作用。 人的大脑通过分泌生长激素来激活肌肉的修复功能,经反

14、复地“运动补充营养休息的循环,使肌肉纤维修复得比以前更粗、更强壮。在运动前、运动中补充大豆肽,可以减轻肌蛋白降解,维持体内正常蛋白质合成,防止肌肉损伤,保持持久体力。 运动后补充大豆肽,可以迅速补充消耗掉的氨基酸,抑制或缩短了体内“负氮平衡,消除疲劳、增强肌肉。 2、降低胆固醇作用人体在消化、吸收胆固醇的时候、需要胆囊分泌的胆汁酸帮助,大豆肽在吸收过程中刺激十二指肠分泌,引起胆囊的强烈收缩,促进胆汁酸化,破坏胆固醇的吸收,使胆固醇随着胆汁不断的排到肠腔,带入大肠,减少了小肠及大肠对胆固醇的吸收利用,到达降低胆固醇的目的。 3、降血压作用大豆多肽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活性。由于血管中的A

15、CE能使血管紧张素x转换成为y,后者能使末梢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大豆多肽能抑制ACE活性,因而可防止血管末梢收缩,到达降血压作用。而大豆多肽的对正常血压没有降压作用,所以它对有心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有显著疗效,面对正常人体又无害处,且平安可靠。 4、具有促进能量代谢及减肥效果大豆肽可促使交感神经的活化,诱发褐色脂肪组织功能的激活,因而促进能量的代谢,能有效地减少体脂,同时保持骨骼肌重量不变。 日本专家以小白鼠为对象,给它饲用大豆肽时发现能刺激产生热能的褐色脂肪组织BAT活性,随着大豆肽服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另外给年幼肥胖者服用大豆肽时发现可减少皮下脂肪量,增大散热量及提高根底代谢。3.2 大豆卵磷

16、脂大豆卵磷脂Lecithin High Potency 又称大豆蛋黄素,是精制大豆油过程中的副产品。市面上粒状的大豆卵磷脂是大豆油在脱胶过程中沉淀出来的磷脂质,再经加工、枯燥之后的产品。 纯品的大豆卵磷脂为棕黄色蜡状固体,易吸水变成棕黑色胶状物。在空气中极易氧化,颜色从棕黄色逐步变成褐色及至棕黑色,且不耐高温,80以上便逐步氧化酸败分解。大豆卵磷脂中含有卵磷脂、脑磷脂、心磷脂、磷脂酸PA、磷脂酰甘油PG、缩醛磷脂、溶血磷脂等。具有延缓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大豆卵磷脂的作用大豆卵磷脂是从大豆中提取的精华物质。也是人体需要的脂类成分之一, 主要作用在于: 1、延缓衰老构成人体的细胞有60兆

17、亿个。1秒钟就会死亡50万个,同时再生50万个。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死亡的数量将越来越多,而再生的细胞却越来越少。当细胞死亡数大于再生数时,人就开始衰老了。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是由细胞膜调控的,细胞膜的健康程度,直接关系到细胞的自我修复能力、信息传递能力、抵御外部侵害的能力、细胞活性与再生能力等。细胞膜主要是由卵磷脂构成的,向人体补充卵磷脂,就意味着可以修补被损伤的细胞膜,改善细胞膜功能,使细胞膜软化和年轻化,增加细胞活性。通过对卵磷脂的摄取,就可以提高人体的代谢能力、自愈能力和抗体组织的再生能力,增强人体的生命活力,从根本上延缓人体衰老。 2、血管清道夫、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卵磷脂可以乳化、分解

18、油脂,能将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和脂肪乳化成微 粒子,使之溶于血液中运回肝脏而被代谢。起到软化血管、改善血清脂质,去除过氧化物的作用,使血液中胆固醇及脂肪含量降低,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增进血液循环,减少脂肪在血管内的滞留时间。进而,使营养丰富、含氧充足的血液,畅通无阻地流向大脑、心脏等器官。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院食品营养系曾做过临床实验,并得出结论:通过服用卵磷脂,可以有效降低过高的血脂和胆固醇,进而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心肌堵塞、脑血栓、脑溢血、动脉硬化等疾病。 3、健脑益智、预防老年性痴呆卵磷脂能为大脑神经细胞提供充足的养料,使脑神经之间的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从而提高大脑活力,消除大脑疲劳,使大脑

19、思维敏捷,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卵磷脂在修复受损伤脑细胞、打通大脑与血液循环之间障碍的同时,可维持脑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并增强大脑神经系统功能,进而到达预防老年性痴呆症的成效。第四章 结论蛋白质是人体最需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大豆中蛋白质的含量很高,我国又是大豆的生产大国,所以,通过增加大豆蛋白摄取量来提高我们的健康水平是一条很好的途径。根据不同的方法获得的大豆别离蛋白效果各不相同,可结合实际使用目标选择适宜的方法。工业 化生产仍以碱提酸沉法为主,但碱提酸沉法耗酸碱量大,废水处理费用高,产品收率低。膜技术别离得到的大豆蛋白质中杂质盐离子少, 并且可较好地保护大豆蛋白质的功能性, 无污染; 但工艺尚不

20、成熟,还需要改良膜的制备工艺,降低膜的本钱。泡沫分 离是一种有效的、容易实现的别离方法,对蛋白质的生物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另外,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深入,很多别离蛋白产品的医疗保健作用正不断被人们所了解,使得大豆蛋白产品不仅仅局限于食品领域的开展,在医药领域也有非常广阔的开展前景和应用空间。在大豆蛋白的别离纯化产品中,还有很多在医药健康领域极具开发潜力和研究价值的产品,例如酵母粉、酪蛋白、乳清蛋白、大豆别离蛋白,大豆低聚糖等。随着人们对大豆蛋白产品更加深入的研究,大豆蛋白产品一定会有更好开展空间。参考文献1 周瑞宝主编.植物蛋白功能原理与工艺.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1.2 赵征主编.食品工艺学实验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08.3范淼;迟玉杰;姜剑;王笛;王喜波.Box-Behnken模型优化大豆别离蛋白共价改性.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第6期4 百度百科网,5 食品伙伴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