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的课堂语言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69699005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谈教师的课堂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谈教师的课堂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谈教师的课堂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教师的课堂语言(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谈教师的课堂语言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内容,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是师生课堂交流和进行思维及传授知识的工具,是传递知识和保存课堂探究认识成果的载体。任何语言,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总要由一定的表现形式赖以传达,这“一定的表现形式”中,就有了技巧的存在,技巧的高下将反作用于内容,使之呈现出不同的效果。教师的课堂语言作为教师的工作语言就其外在体现而言,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而言就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音色优美、音质醇厚、语速错落有致、语调抑扬顿挫

2、,但由于受到地域方言的影响,能说正宗普通话的教师并不是太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语言的优美,实在是一种莫大的缺撼。课堂语言水平的提高主要包括发音用声技能和修辞技能的提高。发音用声技能主要包括气息控制、语言辨识、音量把握、语调变化、节奏处理、肢体态势配合;口语修辞技能包括谐音、双关、比喻、夸张、引用、对比、对偶、排比等。授课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发音用声技能,灵活运用口语修辞技能,使自己的课堂语言表达如行云流水、变化起伏、抑扬顿挫、感情跌宕,为课堂讲解内容锦上添花,使授课效率事半功倍。教师在驾驭课堂语言时应首先解决的是语言速率问题。课堂语言的语速不同于其他场合,一般说来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重点

3、、难点、课堂气氛、学生的倾听表现、感受状态及参与教学活动而适时变化。如教师朗读时语速最慢,复习已知时则应语速稍快,讲授重点和突破难点时则应一字一顿加以突出。诚然教师的课堂语言应略快于日常语言的语速,便应快而有当。一些教师在追求教学进度时,以加快语速作为一种策略,以求增加课堂知识容量,但如果讲的过快,除了外观上显得急躁外,学生听不清楚、思维无法跟上进度则更为严重,可谓“欲速则不达”。此外,不同性格体现的教师在语速上也应有所区别,如活泼热情的教师语速可适当慢一些,深沉睿智的教师可适当快一些。不同性别的教师在课堂语言的运用上也应有明显的区别。女教师应柔而不软、柔而有刚,男教师则应刚而不凶、既刚且韧;

4、女教师宜亲切,多用“情”投入,于恬静之中含机智,男教师则应果断,幽默谐趣,但不能滑,更不宜调侃。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包括肢体语言,适当的肢体语言是师生课堂交流的催化剂和兴奋剂,同时又是课堂的清新剂,能有效增进教师的亲和力。比如一些无法用语言、文字、图来表达的瞬间情感,可以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向学生展示出来,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师应学会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扬或激励学生,如竖起大拇指以示表扬,轻轻抚摸学生的脑袋以示亲近或责怪,做OK手型以示鼓励,紧握拳头以示激励,小幅度的点头以示认同,或带头鼓掌以示褒奖。另外教师也应当善于运用自己的和蔼、亲切的目光,使自己的目光遍撒课堂的每一个角落、撒到每

5、一个学生的身上并映入他们纯真无邪的充满求知欲的双眼,因为眼睛是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但教师课堂的肢体语言切忌动作夸张、矫揉造作,目光的运用切忌表情木然或目光长时间关注于某一点,同时注意自己的走姿和步伐不要过长或摇晃。也只有这样教师才真正使自己的课堂变得有内容、有目的、有感情、有对象,才能做到入学生之耳,入学生之心。北京广播学院的张颂教授在郎读学一书中精辟指出,技巧的运用有两个阶段:其一是学习阶段,可以叫做“刻意雕琢”阶段;其二是熟练阶段,可以叫做“回归自然”阶段。不经“刻意雕琢”就不能“回归自然”,因为不敢雕琢,就永远不能掌握技巧,也只好停留在自然形态、长期“自然”下去。这不但概括了掌握技巧的过程,也指出了两上阶段在创造意义上的区别,不经过学习便不能进入创造;技巧掌握的理想境界应是“返朴归真”、“大巧若拙”。这对于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有着不言而喻的指导意义,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也必须努力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并积极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之中,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达到更高的层次,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学习、掌握、探究、认知到更多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