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证教学大纲资料

上传人:494895****12427 文档编号:69686799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0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小证教学大纲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小证教学大纲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小证教学大纲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四小证教学大纲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小证教学大纲资料(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基本安全(ZO11-4)“1防火与灭火”课程教学大纲适用范围:所有海船船员学 时 数:24 制 订 者: 审 核 者: 编写日期:2012年12月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为了履行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1995年修正案)颁布了一系列专业培训考试和发证办法。本课程就是为了满足如上要求,结合我校的教学情况,特为航海类职业教育学生制订的,其目的是向学生讲授船舶防火与灭火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 概论本章重点掌握燃烧基本知识。第一节 船舶的特点与火灾的关系。第二节 船舶消防工作的重要性第三节 安全防火控

2、制与船员群体素质第二章 燃烧的基本知识第一节 燃烧的实质第二节 燃烧的条件第三节 燃烧的类型第四节 燃烧产物第五节 或的蔓延第三章 火的分类及灭火方法第一节 火的种类及其特点第二节 灭火的方法及原理第四章 灭火剂的种类及其扑救的火种第一节 水第二节 泡沫第三节 二氧化碳第四节 干粉第五节 砂土第六节 新型灭火剂 第五章 船用消防器材第一节 手提式灭火器第二节 移动式灭火设备第三节 消防队员个人装备第四节 消防用品第六章 船用灭火系统第一节 船舶火灾探测及报警系统第二节 固定灭火系统第七章 船舶消防组织与应变部署第一节 船舶消防组织第二季 防火控制图第三节 船舶脱险通道 第八章 船舶火灾的原因与

3、预防第一节 船舶火灾的原因第二节 船舶火灾的预防措施第三节 修船防火第四节 结构防火第五节 船舶消防安全管理第六节 船舶火灾案例分析 第九章 船舶灭火方法第一节 船舶灭火程序与基本原则第二节 船舶灭火的行动要求第三节 船舶灭火第十章 船舶消防实操训练第一节 灭火训练第二节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三、理论时数分配表理论培训内容理论共16学时1 概论12 燃烧的基本知识23 火的分类及灭火方法14 灭火剂25 船舶消防器材36 船舶消防系统37 船舶消防组织与应急行动18 船舶火灾的成因和预防19 船舶灭火程序2四、实操学时分配表实操训练内容实操共8学时1 手提式灭火器(水、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等)的

4、结构、灭火作用和使用方法22 各种移动式灭火装置(便携式泡沫发生器,移动式泡沫、二氧化碳、干粉装置)的结构、灭火作用和使用方法13 消防员装备及其他个人设备佩戴与使用34 固定水灭火系统包括使用不同水流扑灭较大火灾2五、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燃烧的基本理论、船舶消防组织、船舶灭火设备及其使用,尤其是在船舶发生火灾时适合于当时紧急情况的灭火程序和行动。六、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与甲板结构与设备课程密切联系与船舶运输安全学有联系七、达到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所采取的措施有供至少40名受训学员上课的规范教室和一个用于理论教学的投影仪以及配有电视机、录放像机和收录机等规定的视听设备。不少于三个实验室(

5、陈列室),能满足放置各类消防属具和备品,以及供学员观摩(实操)所需的空间和桌椅。供学员进行实操训练的场地并按下列建筑和设备要求进行配置。模拟消防舱室一套(分为上下两层舱、设通道、直梯和斜梯、人孔防火门、通风筒、预设2个以上燃烧点(池或盒)、烟雾发生器、模拟人体2个、担架2具、急救箱2个、对讲机4个、防火毯、沙箱和消防水桶各2个);各类手提式灭火器(CO2 、泡沫、干粉)等至少个及相应的充填物料;应急消防泵2台,具有水井或水池供水;水龙带12条、消火栓6个、直流、开花两用水枪、喷雾水枪;国际通岸接头2个;呼吸器(储压式空气气瓶)15个、防毒面具15个、教员需另配一套;消防队员装备15套(呼吸器、

6、头盔、靴、手套、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灯、太平斧、消防钩等);CO2气瓶室一间,内设气瓶两组,配齐启动阀、连杆、管系连通至模拟舱的各舱室;高膨胀的泡沫、符合泡沫产生器一台;火灾自动报警器(用于实验室内模拟操作实验)5个;测爆仪2套;可携式泡沫装置一套泡沫液八、本课程教材及参考书基本安全-船舶防火与灭火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2 “2基本急救”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范围:所有海船船员学 时 数:21 制 订 者: 审 核 者: 编写日期:2012年12月一 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为了履行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1995年修正)而颁布了一系列专业培训考试和发证办法。本课

7、程就是为了满足如上要求,结合我校的教学情况,特为航海类职业教育学生及海船上列入编制并担任职务的船员而制订的,其任务是向学生(学员)讲授基本急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常见急症急救知识、常用的急救技术、正确使用急救箱内物品等,以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二 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急救概述第一节基本急救的目的和原则第二节急救前的思考第三节 外来援助第二章人体结构和功能第一节运动系统第二节循环系统第三节呼吸系统第四节 消化系统第五节 神经系统第三章病情判定第一节生命体征的判定方法第二节死亡判定的标准第四章 船上常用急救技术第一节基本生命支持-心肺复苏(CPR)第二节出血与止血第三节包扎第四节 骨折固定术第五节

8、搬运伤员第五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第一节溺水第二节中暑第三节烧、烫伤第四节 强酸、强碱损伤第五节 电击伤 第六章 常见急症第一节高热第二节晕厥第三节休克第七章 救生艇筏上常见疾病第一节晕船第二节冻伤第三节日晒第四节 脱水第五节 饥饿第八章 急救箱和常用急救药品第一节急救箱的配置及使用注意事项第二节部分常用药品及抢救用药第三节嗜酒和滥用药物的危害三、理论时数分配表理论培训内容理论共14学时1 急救概述0.52 人体结构和功能2.53 病情判定1.04 船上常用急救技术3.05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3.06 常见急症2.07 救生艇筏上常见疾病1.08 急救箱和常用急救药品1.0四、实操学时分配表实

9、操训练内容实操共7学时1 心肺复苏术(CPR)42 三角巾包扎术13 止血带止血术14 前臂骨折夹板-三角巾固定术1五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掌握基本急救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包括海上常用的急救技术,常见伤病的急救,外伤出血止血方法及正确使用急救箱内的物品等。六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1.与“精通急救”课程有联系,该课程为“精通急救”的基础。学习“精通急救”课程之前,要先完成本课程的培训。2.按STCW78/95公约中要求,“基本急救”培训时间不少于12小时,内容与“精通急救”有部分交叉。七、达到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所采取的措施(一)培训设施和设备1.有供至少30名受训人员上课的规范教室和一个用于理论教

10、学的投影仪以及配有电视机、录放像机和收录机等规定的视听设备。2.一个实验室(陈列室),能满足急救有关属具和物品,以及供学员观摩(实操)所需的空间和桌椅。3.供学员进行实操训练的场所并按下列建筑和设备要求进行配置:(1).全套的卫生知识挂图1套;(2).人体骨骼模型1具;(3).电脑人体模型5具;(4).急救箱5个;(5).各种急救器械(绷带、三角巾、止血器6套、担架1具);(6).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注射器各6个。(二)每20人一组,每组必备一名指导教师。(三)资料(1).各种设施和设备的使用说明书;(2).具有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认可的培训教材;(3).教学工作手册;(4).学员培

11、训记录簿。八、本课程教材及参考书基本安全-基本急救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2“3个人求生”课程教学大纲适用范围:所有海船船员学 时 数:24 制 订 者: 审 核 者: 编写日期:2012年12月一 本课程的性质和目的本课程是为了履行STCW78/95公约的精神,落实交通部港监字(1997)367号文件的要求,为了提高海上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航海技能,保障海上人命安全而设立的,是海上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弃船、海上漂流待救、获救时应该采取的措施及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增强学生海上求生的信心,锻炼海上求生的意志为保障海上人命安全打下良好基础。二 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 概述

12、第一节海上求生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海上求生者面临的主要危险第三节海上求生要素第二章 船舶求生设备第一节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第二节个人救生设备第三节求生信号第四节 应急通信设备第五节 其他救生设备第三章 .应变部署表和程序第一节应变部署表和个人责任第二节应变信号第三节弃船演习第四章 弃船时应采取的行动第一节 听到弃船命令应采取的行动第二节 离开难船的方法第三节 离开难船后的行动第四节 正确操纵和使用救生艇筏及其属具 第五章 .在水中应采取的行动第一节 在低温水中应采取的行动第二节 常见危险海洋生物出没水域应采取的行动第六章 海上求生中的行动第一节求生者的心理状态第二节保持求生意志的方法第三节海上求生过

13、程中的自我保护第四节 淡水和食物第五节 在海上辨认方向第六节 登岛与岛上生存、待救的措施第七章 .救援行动第一节 船舶救援第二节 直升机救援三、学时分配表理论培训内容理论共16学时1 概述12 船舶发生海难的种类和求生者的主要危险13 船舶救生设备34 应变部署和程序15 弃船时应采取的行动36 在水中时应采取的行动27 在救生艇筏上应采取的行动38 荒岛求生19 救援行动1四、实操学时分配表实操训练内容实操共8学时1 穿着救生衣0.52 跳水求生的方法0.53 穿着救生衣游泳24 HELP姿势15 穿着救生衣扶正救生筏16 穿着救生衣从水中登上救生筏17 正确穿着救生服并游泳和正确穿着保温用

14、具2五、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1 了解海上求生的特殊环境和艰难的求生环境2 熟悉船舶救生设备的基本要求。3 掌握救生设备中个人装备的基本要求、功能及操作使用方法。4 掌握在海上求生、救生中的各项基本知识和技能5 增强学员海上求生的信心,提高海员素质。六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1. 本课程必须与“基本安全”其他三门课程同时安排进行。2. 与甲板结构与设备船舶安全管理有联系。七、达到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所采取的措施1.具有在游泳池(5025米)进行游泳和跳水训练的条件,必须含有五米跳台一个;2.30件普通充气救生衣;3.防水保温服5套;4.救生艇、筏属具备品各1套(陈列室);5.气胀式救生筏2个;6.

15、直升飞机救援吊运设备(如无实物,用模型或挂图);八、本课程教材及参考书基本安全-个人求生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2 “4个人安全与社会责任”课程教学大纲适用范围:所有海船船员学 时 数:30 制 订 者: 审 核 者: 编写日期:2012年12月一 本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为了履行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而颁布了一系列专业培训考试和发证办法。本课程就是为了满足如上要求,结合我校的教学情况,特为航海类职业教育学生制订的,其目的是向学生讲授个人安全与社会责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二 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培训的目的、要求和内容第二节船员基本权

16、利、义务和个人责任第三节船员的职业道德第四节船员纪律第五节外派船员的特点与要求第六节 滥用毒品和酗酒的危害第二章紧急情况下的应变部署第一节应变部署表/应变计划基本知识第二节听到警报信号后的行动第三节逃生路线第四节船内应急通信第三章船舶应急反应第一节碰撞应急第二节搁浅/触礁应急第三节火灾应急第四节进水应急第五节战争应急第六节 防污染应急 第七节 放海盗应急第四章紧急情况的预防和控制第一节船员的个人责任、群体责任对控制事故的重要性第二节船舶的安全评估第三节船员日常安全教育和培训第四节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第五节港口国监督第五章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第一节船舶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第二节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

17、约(MARPOL 73/78)的基本要求第三节船舶压载水管理公约第四节我国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立法概要第五节船员对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第六节 防止油污染器材的使用第六章船上安全作业第一节遵守安全作业方法的重要性第二节船上安全操作规章第三节海船船员值班规则概要第四节职业健康及防止工伤事故的国际措施第五节进入封闭舱室的安全防范第六节 常见事故案例分析 第七节 船员违法记分管理方法 第七章防止和控制疲劳第一节疲劳的原则第二节船员的疲劳对作业影响第三节防止和消除船员疲劳的措施第八章船员人际关系第一节船员人际关系概述第二节船员人际关系特点第三节船员群体及其心理特征第四节危害安全的不良心理素质第五

18、节团队和团队工作第九章 船上信息交流和语言技能第一节信息交流概述第二节语言技能对信息交流的影响第三节常用航海用语和IMO海事标准通信用语第十章 实操教学第一节 实操组织第二节海事事故案例 三 理论时数分配表理论培训内容理论共24学时1 概述12 船员的社会责任33 船舶应急应变知识和程序44 紧急情况的预防控制25 船上安全作业方法66 防止海洋环境污染的措施47 船上信息交流和语言技能18 船员人际关系29 防止和消除疲劳的措施1四 实操学时分配表实操训练内容实操共6学时1 船舶应急应变知识和程序22 船上安全作业方法33 防止海洋污染环境的措施1五 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掌握个人安全和社会

19、责任的基本知识六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与甲板结构与设备课程有联系,与船舶运输安全学有联系。 七 达到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所采取的措施1.有供至少30名受训人员上课的规范教室和一个用于理论教学的投影仪以及配有电视机、录放像机和收录机等规定的视听设备。2.供学员进行实操训练的场所并按下列建筑和设备要求进行配置。国际、国内有关法规和资料;适用于船上安全的特殊保护装置。八 本课程教材及参考书基本安全-个人安全与社会责任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2 “ZO2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训”课程教学大纲适用范围:所有海船船员学 时 数:30 制 订 者: 审 核 者: 编写日期:2012年12月一、 课程的性

20、质和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为了履行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1995年修正)而颁布了一系列专业培训考试和发证办法。本课程就是为了满足如上要求,结合我校的教学情况,特为航海类职业教育的学生制订的,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救生艇、救助艇操作与管理的知识技能,在各种应急情况下迅速、正确地使用这些设备,并在弃船后对求生者实施救助。二、 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救生艇筏、救助艇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救生艇筏和救助筏的结构及属具设备的细目第二节救生艇筏和救助筏的特性和设施第三节救生艇筏、救助筏饿标志第四节 救生艇机器的操作第五节 救生艇筏、救助艇的检查及维护保养第二章救助艇筏、救助艇的降落与回收第一节救

21、生艇筏、救助艇降落装置的类型、结构、属具及操作要点第二节 救生艇筏、救助艇的降落方法(包括降落准备、人员登乘、安全下水、驶离船舶)第三节 救生艇筏、救助艇安全回收的方法第四节 在恶劣海况下降落和回收救生艇筏和救助艇的方法第五节 对降落装置的检查及维护保养第六节 空载和承载降落装置的操作、使用中的危险以及正确复位第七节 自由降落式救生艇的降落与回收第八节 穿着救生衣扶正倾覆的气胀式救生筏第三章弃船后对救生艇筏的管理第一节 救生艇筏、救助艇的操纵第二节 使用救助艇和机动救生艇集结救生筏并营救求生者和落水者的方法第三节 为最大可能地使救生艇筏被发现和定位应采取的行动第四节 直升机营救的方法第五节 救

22、生艇筏抢滩的方法第四章弃船后对求生者的管理与急救第一节 救生艇筏上食物和淡水的分配原则第二节 低温效应及预防方法第三节 救生服和保温用具防护遮盖物的使用第四节 使用急救箱和复苏技能抢救伤员的方法第五节 止血和控制休克及其他伤员处置的方法三教学时数分配表理论培训内容理论共14学时1 救生艇筏、救助艇的基本知识42 救生艇筏、救助艇的降落与回收43 弃船后对救生艇筏的管理44 弃船后对求生者的管理与急救2四实操学时分配表实操训练内容实操共16学时1 荡(划)浆21.1 登、离艇1.2 荡桨口令及其运用1.3 操艇航行、回转及避让2 机动艇艇机的启动及操作22.1 艇机的启动2.2 艇舵的操作2.3

23、 机动艇的航行操作3 全封闭救生艇的操纵63.1 全封闭艇的离、靠操纵3.2 运用罗经航行3.3 拖带3.4 收放海锚3.5 救助落水人员4 降落与回收救生艇操作44.1 收放全封闭、开敞式救生艇的操作4.2 自由降落救生艇的收放操作5 应急无线电救生设备、视觉求救信号的示教25.1 EPIRB、SART及甚高频双向无线电话的操作使用5.2 视觉求救信号的操作使用五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1.掌握救生艇、救助艇基本知识2.在应急情况下正确使用设备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应先进行基本安全专业培训七达到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所采取的措施(一)培训基础设施:1.能容纳40人的标准教室一间;2.可供艇、筏

24、实操训练的安全水域;3.存放陈列实物和教学模型的展览室一间(供陈列艇筏内属具各一套);(二)培训设备:1.开敞式机动救生艇1艘或封闭式救生艇:1艘;2.救助艇1艘;3.气胀式救生筏2具;4.救生艇释放装置1具,登乘梯1副,救生索1个;5.救生艇筏上的无线电救生设备各一套,包括:(1)应急无线电示位标;(2)双向无线电话;(3)遇险火焰信号;6.桨、舵齐全的非机动救生艇2艘(12人每艘)7.配备供教学用的视听设备;8.配备急救箱1只;9.配备烟火遇险信号。八.课程教材及参考书1、 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 海事局指定培训教材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22、 救生艇筏操纵宫玉广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

25、0123、 救生艇筏救助艇操作与管理培训考试指南 李同钦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12“ZO4船舶高级消防”课程教学大纲适用范围:所有海船船员学 时 数:42 制 订 者: 审 核 者: 编写日期:2012年12月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高级消防”专业培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为履行STCW7895公约而强制要求的,是针对上船任职的高级船员而开设的课程,培训侧重于消防组织、战术和指挥方面的消防技术,通过培训使学员具备相应的防火与灭火的适任能力,足以有效地控制船上的消防作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航海技术和轮机管理专业学生开展这项培训工作,以满足以后船上工作的需要。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概述第

26、一节 高级消防培训的依据和目的第二节 课程及教学内容第二章 船舶防火第一节 船舶防火的重点区域第二节 结构防火第三节 船舶通风与控制(包括排烟)第四节 船舶燃油和电气系统的控制第五节 与储存和处置物料(如油漆等)有关的火灾预防和危害第六节 船舶消防安全管理 第三章 检查和保养烟火探测和灭火系统及设备第一节 烟火探测和失火报警系统第二节 固定灭火系统;(固定压力式水雾灭火系统、二氧化碳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第三节 移动式的应急消防水泵第四节 各种器械(测爆仪、测氧仪、测毒仪)第五节 救助设备、生命支持设备、人员保护设备、通讯设备第六节 船舶消防设备法定检验及船级检验的要求第七节

27、PSC消防安全检查第八节 船舶防火控制图 第四章 船舶消防队的组织与训练第一节 船舶消防应急计划的准备与实施第二节 消防队的组成与人员调配第三节 船员的消防技能训练和消防战术训练第四节 探火和救助被困人员第五节 火灾中船舶通讯与协调第六节 船舶消防演习第三节 灭火指挥决策 第五章 控制和扑救船舶各部位火灾的战略与战术 第一节 控制和扑救船舶各部位火灾的战略第二节 控制和扑救船舶各部位火灾的战术第三节 控制和扑救船舶各部位火灾的指挥第六章 船舶消防程序第一节 以消防组织、战术、指挥为重点的海上船舶消防程序第二节 以消防组织、战术、指挥为重点的港内船舶消防程序第三节 与岸上消防人员的协调程序 第七

28、章 灭火中的危险与应对措施第一节 人员面临的危险第二节 干馏第三节 化学反应第四节 锅炉烟道失火第五节 水灭火对船舶稳性的影响、预防和纠正程序第六节 对伤员的管理与控制 第八章 船舶火灾的扑救第一节 船舶各部位火灾的扑救第二节 客船火灾的扑救第三节 油轮、液化气船火灾的扑救措施第四节 扑灭涉及危险货物的火灾 第九章 调查与编写涉及火灾事故报告第一节 编写船舶火灾事故报告第二节 船舶火灾事故调查与调查报告第三节 船舶火灾典型案例与分析(事故原因进行评估)三、教学时数分配表理论培训内容理论共30学时1 概述12 船舶防火33 检查和保养烟火探测和灭火系统及设备64 船舶消防队的组织与训练45 控制

29、和扑救船舶各部位火灾的战略与战术26 船舶消防程序47 灭火中的危险与应对措施28 船舶火灾的扑救49 调查与编写涉及火灾的事故报告4四、实操学时分配表实操训练内容实操共12学时1 检查和保养烟火探测和灭火系统及设备22 控制和扑救船舶各部位火灾的战略与战术及船舶消防程序(船舶消防综合演练)83 调查与编写涉及火灾的事故报告2五、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掌握消防的组织和训练程序掌握灭火战术指挥及灭火程序熟悉灭火中的主要危险和防护消防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进行火灾案例分析 谷春国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1995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与基本安全培训中的防火与灭火紧密联系 七、达到本课程教学目的

30、和要求所采取的措施有规范教室和一个用于理论教学的投影仪以及配有电视、录放相机和收录机等相应的视听设备,有一单独的实验室,供陈列消防器具和教具,并配有桌子和椅子供三组或四组的训练者学习。无论是使用当地或港口消防队的有利设备进行实际训练,必须按下列的建筑和设备要求:用于烟火演习的建筑或模拟设施;可充填的压缩空气瓶及其用于维修的备件;用于检查和维修呼吸器的房间和工作台;二个钢质火盆(尺寸大约1l0.3米);二个三面用砖砌成的火盆;二根消防栓和每一个消防栓配二个出口或从开放水池和消防泵模拟供水状况;有一大容量储存碳和碳氢化合物燃料(木材、柴油和滑油等)的容器;为进行搜寻和救助行动的六个人体模型;六根直

31、径65mm的消防水龙带;三根直径38mm的消防水龙带;三根分支管;六个喷嘴(二个标准型,二个散射型,二个喷雾型);二个机械泡沫分管;一台高膨胀泡沫和复合泡沫产生器。二根有操作手柄控制消防栓水量的固定管系;5个泡沫灭火器:5个九公升灭火器;5个五公升C02灭火器;5个2.5公斤1211灭火器10个十公斤干粉灭火器;21.各种类型灭火器充填物;22.满足消防演习使用的防护服、工作服、防火长靴、安全帽和防水服;23.满足消防演习使用的自控呼吸器,完整钢瓶配件,其他备品和维修工具;24.呼吸器具的相应附件;25.遇险信号装置(DSU);26.烟雾产生器;27.烟罩和空气泵;28.一副担架;29.一个急

32、救箱;30.一套吸入氧气器具;31.两套防火服;32.二具连同颈部带哨的头盔;33.二个太平斧;34.两根36米长安全绳;35.消防训练舱;36.教学工具及视听资料、图书资料;八、本课程教材及参考书 船舶高级消防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12 船舶消防 谷春国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12“ZO5船舶精通急救”课程教学大纲适用范围:所有海船船员学 时 数:35 制 订 者: 审 核 者: 编写日期:2012年12月一、 本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为了履行1978年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1995年修正)而颁布了一系列专业培训考试和发证办法。本课程就是为了满足如上要求,结

33、合我校的教学情况,。本课程是为海船任职的船长、驾驶员、轮机长、轮机员和无线电人员开设。其任务是讲授常见急症、急救知识、急救技术及正确使用急救箱内物品,以便对船上发生意外伤害或急症时能组织急救,采取应急措施和指挥抢救运送伤员,以达到有关规定的要求。二 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重点掌握基本急救教程的重要内容,熟悉急救箱中的器械和药品,掌握正确使用方法。第一节课程简介“公约”对船员进行本次培训的强制性要求。本培训纲要应达到的教学目标。第二节现场急救复习“基本急救”教程的重要内容,熟悉急救箱中配备的器械和药品,掌握每一种器械、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第二章人体解剖及生理学重点掌握动脉压迫止血部位;呼吸深度和

34、频率;体表分区和重要器官在体表的对应部位。第一节骨骼系统骨骼的分类:骨骼的主要部分;骨骼的功能第二节 肌肉系统主要肌肉;肌肉运动和功能第三节心血管系统心脏的部位;动脉和静脉的分布;循环系统的运行;心脏的泵血功能;血液的生理功能,动脉压迫止血部位。第四节呼吸系统肺脏的部位;肺的气体交换功能;呼吸的深度和频率;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成分。第五节消化系统和腹部腹部脏器解剖部位及其功能;消化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第六节体表分区与标志确定重要器官在体表对应部位的方法。第三章伤病员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重点掌握病史采集方法;体格检查方法第一节问诊及常见症状病史采集方法;针对性提问的方法第二节 检体诊断按照医学规范

35、详细检查伤病员(重点为生命体征)的方法。第四章基本护理重点掌握获救者面临的问题和治疗方法第一节获救者面临的问题温度过低;冻伤;晕船;脱水和营养等问题。第二节医疗护理的方法防止热量散失;注意风力、湿度的影响;预防脱水;补充营养。 第五章船舶药品、器械管理重点掌握船舶药品、器械管理药物储备、采集和使用原则第一节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第二节主要药品使用的适应症、用法及禁忌症需进行消毒和灭菌的场合及实施方法。第六章消毒与灭菌重点掌握主要药品使用的要求和方法第一节、常用医疗物品的消毒灭菌法第二节、船舶常见传染病的消毒隔离措施 第七章外来援助第一节、船舶常用外来援助的方法第二节、直升机救援的方法和注意事

36、项 第八章生命急救的基本技术重点掌握急救指南实施急救的方法及应用第一节、心肺复苏第二节、止血技术第三节、伤员的搬运第九章常见急症的现场急救第一节、昏迷第二节、窒息第三节、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第四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第五节、高血压及高血压急症第六节、脑血管意外第十章创伤第一节脊柱损伤第二节骨折第三节关节脱位下颌、肘、肩关节脱位的主要症状;复位方法。第四节软组织损伤第十一章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 第一节 溺水 第二节 体温过低 第三节 冻伤 第四节 烧烫伤第十二章 船载有毒货物中毒 第一节 国际海事组织应用于涉及危险货物意外事故的医疗急救指南(MFAG)和国际船舶医疗指南有关规定 第二节

37、中毒的途径和诊断 第三节 吸入性中毒、食入性中毒和接触性中毒的急救方法 第四节 中毒的预防措施 三、 教学时数分配表理论培训内容理论共23学时1 概述0.52 人体解剖及生理学3.53 伤病员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2.04 基本护理2.05 船舶药品、器械的使用2.06 消毒与灭菌1.07 外来援助0.58 生命急救的基本技术3.59 常见急症的现场急救3.010 创伤2.011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2.012 船载有毒货物中毒1.0四、 实操课时分配表实操训练内容实操共12学时1 心肺复苏术52 骨折小夹板固定术23 脊柱损伤的搬运24 生命体征检查(包括血压、瞳孔)3五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掌

38、握识别烧伤(烫伤)、冻伤(低温)、中暑的方法,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及对获救者的护理;识别冻伤和体温过低,及正确的急救方法,注意可能发生的组织损伤;脊柱损伤、骨折、关节脱位和肌肉损伤的治疗及正确合理的运送;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正确操作;无线电医疗咨询的方法消毒、灭菌的场合及实施办法;熟悉急救箱中配备的器械和药品及正确的使用方法。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本课程与“基本急救、海上医护”有密切联系,本课程以“基本急救”为基础,而“海上医护”培训又以本课程为基础,学习本课程之前必须经过“基本安全”培训,完成“基本急救”课程的培训。2.按STCW78/95公约中要求,“基本急救”培训时间不应少于1

39、2小时,本课程培训时间不少于24小时,本课程部分内容与“基本急救、海上医护”交叉。七、 达到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所采取的措施(一) 培训基础设施设备1.培训基础设施(1)能容纳40人的标准教室一间;(2)存放陈列实物和教学模型的展示室一间;(3)可容纳6人以上实操训练的教室或室内场地两个。2.培训设备(1)人体结构模型(2)人体解剖挂图(3)供操作演练的人体模型两个以上。(4)配备供培训用的投影机、录像机等视听设备;(5)备齐与培训内容有关的药品和器械(如止血带、敷料、三角巾、骨折固定夹板等)3.资料(1)各种设施和设备的使用说明书(2)具有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局认可的培训教材;(3)教学工作手册;(4)学员培训记录簿。(二)每20人一组,每组必备一名指导教师。八、本课程教材及参考书船舶精通急救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