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9678603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3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威远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威远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威远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资源描述:

《威远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远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威远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 总 则第1.0.1条 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确保城市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内江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版)等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定。第1.0.2条 本规定适用于威远县城市总体规划远期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活动。连界镇总体规划近期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应参照本规定执行。第1.0.3条 本规定将中心城区划分为旧改区和新建区,根据两类区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提出相应的规划管理要求。第1.0.4条 历史文化街区、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

2、,应当按照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尚无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应当按照已批准的保护专项规划和本规定执行。第1.0.5条 当规划设计条件或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规划控制指标与本规定不一致时,按规划设计条件或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第1.0.6条 本规定未包括的内容,按有关技术规范和行业规定执行;当本规定与现行技术规范或行业规定有不同要求时,应按较为严格的标准执行。对特殊性、专业性强的建设项目,由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行业规定或专业技术规范,提出相应的规划管理要求。第二章 建设用地规划管理2.1 建设用地性质及兼容第2.1.1条 建设用地依照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

3、-2011)进行分类。第2.1.2条 在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中,对用地性质的确定应依据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无控制性详细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尚未批准的,按已批准的上一级规划执行。第2.1.3条 建设用地的划分、使用应遵循兼容性原则。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明确兼容性内容的,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未明确兼容性内容的,按表2.1.3执行。专心-专注-专业 主导用地性质兼容用地性质.大类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 用地物流仓 储用地中类一、二类居住用地行政办 公用地文化设施用地教育科 研用地商业用地商务用地娱乐康体用地其它服务设施用地一类工业用地一类物流仓储用地

4、小类住宅 用地服务设施用地图书展 览用地文化活 动用地科研用地零售商 业用地批发市场用地餐饮用地旅馆用地金融保险用地艺术传媒用地其它商 务用地娱乐用地康体用地大类中类小类类别 代码R11、R21R12、R22A1A21A22A35B11B12B13B14B21B22B29B31B32B9M1W1居住用地一、二类居住用地住宅用地R11、R21服务设施用地R12、R22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行政办公用地A1文化设施用地图书展览用地A21文化活动用地A22教育科研用地科研用地A35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商业设施用地零售商业用地B11批发市场用地B12餐饮业用地B13旅馆用地B14商务设施用地金融保险用地

5、B21艺术传媒用地B22其它商务用地B29娱乐康体用地娱乐用地B31康体用地B32其它服务设施B9工业用地一类工业用地M1物流仓储用地一类物流 仓储用地W1表2.1.3 部分城市建设用地兼容性一览表注:禁止兼容,兼容比例不超过20%,兼容比例不超过50%,兼容比例100%。本表中B12批发市场用地仅指普通商品的批发市场,不含危险品等特种商品的特殊批发市场,B9其他服务设施用地中不含殡葬设施。兼容比例系指兼容类的建筑面积与该项目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的比例。本表未涉及的规划用地类别的兼容应符合规划要求。规划控制指标按主导用地类别进行管理。2.2 建筑容量规划控制第2.2.1条 建设用地的开发建设强

6、度由建筑密度、容积率和绿地率等建筑容量指标控制,计算规则依照附录二执行。第2.2.2条 建筑容量应依据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控制。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建筑容量应根据建设用地的规划区位、市政基础设施配套条件、地形、用地状况、绿化条件及城市景观要求合理确定,并符合表2.2.2-1、2.2.2-2、2.2.2-3的要求。表中未列入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中小学、托幼、体育场馆、医疗卫生、文化艺术等建设用地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应按相关专业设计规范执行。未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中央商务区、片区级商业中心及受环境景观、特别设施或其他特定因素影响的建设用地,其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可经专题论证,报县规委会审议通过

7、后确定。表2.2.2-1 住宅用地建筑容量控制指标表建筑高度(米)新建区建筑高度(米)旧改区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h1535%1.0且1.330%h1535%1.0且1.820%15h2730%2.215h2735%2.427h3028%2.427h3030%2.630h4026%2.630h4028%2.840h5024%3.040h5026%3.550h6022%3.5506020%4.0608024%6.0表2.2.2-2 住宅兼容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建筑容量控制指标表分区用 地 性 质建筑密度绿地率旧改区一、二类住宅为主导性质的用地兼容的商业服务业设施20% 40%20

8、%兼容的商业服务业设施20%且50%50%15%新建区一、二类住宅为主导性质的用地兼容的商业服务业设施20% 35%30%兼容的商业服务业设施20%且50%45%20% 注:兼容比例系指兼容类的建筑面积与该项目计入容积率的建筑面积的比例。表2.2.2-3 非居住建筑建设容量控制指标表用地性质建筑形式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办公建筑多、低层401.825高 层355.025商业、办公 综合建筑多、低层452.020高 层405.025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商业建筑多、低层502.415高层405.020宾馆、酒店多、低层402.025高层355.030市场502.015农贸市

9、场451.815工业品展厅、销售、维修502.020物流仓储用地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服务站400.715工业用地工业行业分类按国土资发200824号和川府发201327号文件执行400.620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社会停车场503.015 注:工业用地建设容量控制指标严格按关于发布和实施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4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提供保障服务的意见(川府发201327号)有关规定执行。2.3 建设用地规划控制第2.3.1条 除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如公厕、社区用房、派出所、街道办事处、幼儿园、停车场、农贸市场等)、解危解困房、棚改及政府拍卖土地外

10、,建设用地面积小于表2.3.1的规定的,不得单独开发建设。表2.3.1 开发建设用地最小面积规定建 筑 类 别旧改区()新建区()低 层 建 筑6001500多 层 建 筑12003000高 层 建 筑20005000建设用地未达到上述规定的最小面积,但因周边用地已经完成建设,或因市政公用设施等限制,确实无法调整、合并,且不妨碍城市规划实施的,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并报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后,可允许单独开发建设。第2.3.2条 住宅用地或兼容住宅的用地内,应设置集中绿地,集中绿地面积应大于该地块应配建绿地总面积的30%,且宜将集中绿地面向规划城市道路、河道或城市开放空间开敞设置。第2.3.3条

11、新建居住建筑项目,应根据居住面积规模按以下规定配建社区服务用房(包括行政办公、文化活动、警务室、便民服务等):1.地上计容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以上的,按地上计容建筑面积的1配置。地上计容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以下的,建筑面积不小于30平方米。2.社区用房应临近干道或小区出入口,位于地面以上且具备水、电、采光、通风等基本使用功能,有独立的出入口、楼梯间及卫生间等,房屋层高原则上不低于2.8米,若附建于住宅,应位于建筑的一至二层(不得布置在地下层和架空层)。第2.3.4条 拟建居住建筑面积大于5万平方米的项目,应配建旧改区用地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新建区用地面积不小于15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活动场所一处

12、,并配置健身活动设施。健身活动场所用地面积按居住建筑面积增加1万平方米健身活动场所用地面积增加20平方米递增。全民健身活动场所宜结合绿地、社区文化活动站等配套设施统一规划建设,健身活动场所可设置在净高不小于4米的建筑物首层架空层内。第2.3.5条 新建建设项目,应按以下规定配建物业管理用房(包括物业管理企业用房、业主委员会议事活动用房、保安和工勤人员值班用房、门卫室、监控房、物业储藏用房等)。1. 物业管理企业用房按总建筑面积的2配置,且建筑面积不小于100平方米。2. 物业管理企业用房可分处设置,但位于地面以上部分不低于50%,且每处建筑面积不小于50平方米。3. 业主委员会用房应为不得低于

13、30平方米的地面上独立成套房屋,并具备水、电等基本功能。 第2.3.6条 新建住宅项目居住人口规模大于5000人的单独设置垃圾收集站;小于5000人的,可与相邻区域联合设置垃圾收集站。学校、企事业等社会单位大于1000人的宜单独设置垃圾收集站;小于1000人的,可与相邻区域联合设置垃圾收集站。垃圾收集站用地面积不小于120平方米,与相邻建筑间距不小于6米,且应设置宽度不小于2米的绿化隔离带。垃圾收集站宜设置在交通便利的位置,并应具备供水、供电、污水排放等条件。公共厕所应按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 503372003)等规范配置。第2.3.7条 养老服务设施应按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养老服务设施

14、专项规划的要求布置。需要配置养老服务设施的新建住宅项目应按照以下要求配置养老服务设施:1. 独立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按每100户(平均每户3人计算)不小于30平方米配建,建筑面积按每100户(平均每户3人计算)不低于120平方米配置。2. 非独立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按每100户(平均每户3人计算)不低于120平方米配置。配建内容:休息室、餐厅、活动室、保健室、阅览室、理发室、卫生间、管理用房。配备服务电话或网络,有适合老年人阅读的刊物,部分功能用房可兼用。3. 非独立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应位于适宜老年人活动的地面上底层,二层以上的养老服务用房应设置担架电梯或无障碍坡道。养老服务用房不

15、应设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多期开发的住宅项目应在首期建设养老服务设施。4. 养老服务设施应符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需求,并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寒、防灾及管理等要求,选择在地形平坦、自然环境较好、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段布置。第2.3.8条 新建农贸市场须按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年版)要求的面积标准配置,宜优先设置于地面一、二层,且设置于一楼的建筑面积不应小于设置于二楼的建筑面积。第2.3.9条 建设用地内应按表2.3.9的规定配建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库)。表2.3.9 建设用地配建机动车、非机动车车位控制指标建筑类别机动车(车位/100建筑面积)

16、非机动车(辆/100建筑面积)旧改区新建区住 宅 0.60.80.3宾馆、酒店0.50.80.3办 公 楼0.50.80.3商 业0.50.81.0医 院0.50.8 0.4体 育 馆2.52.55.0影 剧 院3.03.05.0展 览 馆0.50.80.3注: 在规划要求的建筑后退规划道路红线的最小距离范围内不得设置室外地面机动车停车位;住宅项目(不含保障性住房项目)室外地面机动车停车位不应超过总停车位数的20%(其中商住项目不应超过30%)。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项目的机动车停车位数的50%可在地面设置;安置房、公租房、棚改房和廉租房原则上不配建停车场(库),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配建部分室外

17、地面机动车停车位;含有住宅建筑的项目配建机动车停车场(库)的建筑面积按每个停车位平均不小于30平方米控制。 含住宅建筑的项目不应配建机动车机械停车位。其它建设项目中机动车机械停车位数量不大于项目总机动车停车位的25%。 含住宅建筑的项目宜利用地下空间或底层架空部分设置非机动车(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停车场(库),且停车场(库)内非机动车停车位数应不少于总非机动车停车位数的40%。非机动车停车场(库)的建筑面积按每个非机动车停车位平均不小于1平方米控制;凡本表中未予以明确配建停车位数量的,以规划条件确定的要求为准。第2.3.10条 中小学、托幼依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班级数和用地面积配置,未编制控

18、制性详细规划的,按威远县人民政府教育设施专项要求或城市规划确定的班级数和用地面积配置。第三章 建设工程规划管理3.1 建筑间距第3.1.1条 建筑间距应满足日照、消防、卫生、环保、防灾、交通需求、工程管线埋设、建筑物保护、空间环境等方面的规范,同时应满足本规定第3.1.23.1.7条的规定。第3.1.2条 建筑日照分析管理办法详见附录四。建筑日照要求应满足以下规定: 1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卧室或起居室(厅)大寒日日照不低于 2小时(旧城区内住宅大寒日日照不低于1 小时) ; 2老年人、残疾人专用住宅应有一个卧室或起居室(厅)冬至日日照不低于2 小时; 3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和医院、疗养院半

19、数以上病房、疗养室冬至日底层日照不低于 3 小时; 4中、小学教学楼南向教室冬至日底层日照不低于2 小时; 5须满足日照要求的建筑,当下部作为商店、管理办公、停车、架空层等功能使用时,日照时间计算起点从最低层住宅窗台面起算; 6日照计算须计入实体女儿墙和跃层建筑的高度,以及出挑的阳台、檐口等影响因素。第3.1.3条 居住建筑(含公寓)的间距应满足以下规定:1居住建筑各类朝向平行相对布置时的最小间距(L):(1)多低层建筑相对 多低层建筑长边相对旧改区:0.8H;新建区:1.0H。且6.0米。 多低层建筑长边对山墙低层相对:6.0米;多低层相对:8.0米;多层相对:10米。 多低层建筑山墙相对旧

20、改区:6.0米;新建区:8.0米。 (2)多低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相对 多低层建筑长边与高层建筑主要朝向相对 高层建筑位于南侧:0.5H(高)且24.0米; 高层建筑位于东、西、北侧:多层相对1.0H(多)且18.0米,低层相对13.0 米。 多低层建筑长边与高层建筑次要朝向相对:18.0米。 多低层建筑山墙与高层建筑主要朝向相对:13.0米。 多低层建筑山墙与高层建筑次要朝向相对:9.0米(3)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相对 主要朝向相对:0.5H且27米; 主要朝向与次要朝向相对:18米; 次要朝向与次要朝向相对:13米。注: H:南侧建筑高度或东西向建筑平均高度(建筑物长边与东西向夹角45度时视为南

21、北向,45度时视为东西向);H(多):多层建筑高度;H(高):高层建筑高度;建筑高度超过80.0米的建筑工程,按80.0米高度计算建筑间距;点式高层住宅建筑高度超过60.0米时,按60.0米高度计算建筑间距。南北向相邻建筑地坪标高不一致时,南侧建筑高度按北侧建筑地坪标高以上部分计算。相邻建筑存在多个相对面时,应按最不利的相对面控制间距。2居住建筑高层主要朝向、多低层长边成角度布置时的最小间距按表3.1.3.1控制。表3.1.3.1 居住建筑高层主要朝向、多低层长边成角度布置时的最小间距建筑间锐角夹角 () 最小间距30 按主要朝向(长边)对主要朝向(长边)规定控制30 - 60 按主要朝向(长

22、边)对主要朝向(长边)规定的0.8倍控制60 按主要朝向(长边)对次要朝向(山墙)规定控制注:参见图3.1.3.1,如东西向与南北向同时存在,计算南北向。图3.1.3.13 居住建筑错位布置时的最小间距按表3.1.3.2控制。表3.1.3.2 居住建筑错位布置时的最小间距 L高层与高层高层与多、低层多、低层与多、低层6013.0米9.0米6.0米609013.0米13.0米9.0米注:为两幢建筑的锐角夹角,L为最小控制间距,参见图3.1.3.2。图3.1.3.2第3.1.4条 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的间距控制在满足建筑日照要求的基础上,按居住建筑间距控制。第3.1.5条 非居住建筑之间的间距应满

23、足以下规定:1非居住建筑各类朝向平行相对布置时的最小间距:(1)多低层建筑相对 多低层建筑长边相对旧改区:0.8H;新建区:1.0H。且6.0米。 多低层建筑长边对山墙:8.0米。 多低层建筑山墙相对:6.0米。(2)多低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相对 多低层建筑长边与高层建筑相对:低层9.0米,多层13.0米。 多低层建筑山墙与高层建筑相对:9.0米(3)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相对主要朝向相对: 0.4H且21米;主要朝向与次要朝向相对、次要朝向与次要朝向相对:13米。注: H:南侧建筑或东西向建筑平均高度;建筑高度超过80.0米的建筑工程,按80.0米高度计算建筑间距。2.非居住建筑多层长边、高层主要朝

24、向成角度布置时的最小间距按表3.1.5.1控制;表3.1.5.1 非居住建筑多层长边、高层主要朝向成角度布置时的最小间距建筑间锐角夹角 () 最小间距30 按主要朝向(长边)对主要朝向(长边)规定控制30 - 60 按主要朝向(长边)对主要朝向(长边)规定的0.8倍控制60 按主要朝向(长边)对次要朝向(山墙)规定控制注:参见图3.1.3.1。3 非居住建筑错位布置时的最小间距按表3.1.5.2控制。表3.1.5.2 非居住建筑错位布置时的最小间距L高层与高层高层与多、低层多、低层与多、低层6013.0米9.0米6.0米609013.0米13.0米8.0米注:为两幢建筑的锐角夹角,L为最小控制

25、间距,参见图3.1.3.2。第3.1.6条 高层建筑低于24米的裙房按多低层建筑控制间距。第3.1.7条 工业建筑间距应满足消防要求,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应满足相应的规范和标准。3.2 建筑退界第3.2.1条 沿用地红线和沿规划道路、规划绿地以及市政线路(管线)或保护带的建筑物,除退让界外现状建筑物距离满足建筑间距规定外,退界距离应同时满足第3.2.23.2.9条的规定。第3.2.2条 各类建筑后退用地红线的最小距离按表3.2.2及下列规定控制:1. 建筑高度大于24.0米的单层公共建筑后退用地红线的距离根据其性质核定,纵墙最小后退距离为9.0米,山墙最小后退距离为4.0米。2地下建(构)筑

26、物外墙后退用地红线的距离应当满足安全要求,且不小于3.0米。表3.2.2 各类建筑后退用地红线的最小距离建筑类型建筑朝向建筑高度的倍数最小距离(米)居住建筑及其他有日照要求的建筑多、低层长边300.54.030600.4多、低层山墙无倍数控制3.0高层主要朝向300.2513.030600.20高层次要朝向0.159.0非居住建筑多层长边300.5 6.030600.4多层山墙无倍数控制4.0高层主要朝向300.2013.030600.15高层次要朝向0.1259.0注:为多低层建筑长边或高层建筑主要朝向与用地红线间的锐角夹角,60时按山墙或次要朝向控制。建筑高度超过80.0米的,按80.0米

27、高度计算建筑退距。第3.2.3条 各类建筑(含地下建构筑物)后退规划道路红线的最小距离按表3.2.3及下列规定控制。1. 建筑后退道路中心线的距离必须符合后退用地红线的相应规定。2建筑后退道路交叉口切角红线的距离按较宽道路退线距离要求控制,建筑后退规划宽度24米以上(含24米)道路交叉口切角红线的距离不小于13米。 3建筑退离规划桥梁和现状桥梁(含立交桥)时宜适当加大退距。位于隧道周边50米以内的建筑,其建筑控制线应进行结构安全论证,报县规委会审查认可后确定。4. 地下建(构)筑物(包含但不限于汽车坡道、化粪池等)外墙后退规划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小于2米。5雨篷(含有柱雨篷)、檐口、踏步等可在后退

28、距离内出挑,出挑距离不得大于规定后退距离的0.5倍。表3.2.3 各类建筑后退规划道路红线的最小距离 道路宽度建筑类型24米24米多、低层建筑、高层建筑24米以下部分2.0米3.0米高层建筑24米以上部分5.0米8.0米专业市场、大型公共建筑9.0米12.0米注:本表中的专业市场特指用地性质为B12的小商品市场、工业品市场、综合市场等;大型公共建筑特指用地性质为A、B的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各类建设项目,如:影剧院、艺术中心、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第3.2.4条 规划区内高速公路两侧建筑距离高速公路以及互通式立交和特大型桥梁边缘不小于50米,在距离高速公路以及互通式立交和特大型桥梁边缘3

29、0-50米范围内可布置工程管线、道路、停车场、公厕、垃圾库等市政设施。第3.2.5条 沿铁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的建(构)筑物,应当符合以下规定:1. 除铁路管护必需的外,其他建(构)筑物的外墙与最外侧钢轨的保护距离:临高速铁路的,不小于50米;临干线铁路的,不小于30米;临支线及专用铁路的,不小于20米。交通设施、公用设施确需突破该保护距离的,应当进行专题论证并征求铁路主管部门意见。2. 除铁路管护必需的外,下列建(构)筑物应当征求铁路主管部门意见:建筑高度24米以上的建筑、危险品仓库、高大构筑物(如烟囱、水塔)等且其外墙与最外侧钢轨的距离临高速铁路小于等于70米的、临干线铁路小于等于45米

30、的、临支线及专用铁路小于等于25米的。3. 跨越或者穿越现状及规划铁路,以及涉及铁路道岔、桥梁、隧道、高切坡路段的工程设计,需征求铁路主管部门意见。4. 交通设施、公用设施确需跨越铁路的,宜与铁路正交并优先采用下穿方式,同时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市政桥梁原则上不得上跨高速铁路,确需上跨的,必须采取封闭措施。第3.2.6条 建构筑物退让规划带状绿地、广场用地的退界距离不小于3米,且满足表3.2.3的规定。退让块状绿地按本规定第3.2.2条的规定执行。第3.2.7条 建筑后退规划区内河道除满足防洪标准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 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了蓝线及控制要求的,从其规定。2. 未确定

31、的按以下规定控制:自然河道建筑后退主行洪区边缘:威远河30米;其余河流20米。按照防洪标准修建了防洪堤或渠化后的河道建筑后退堤顶或渠壁:威远河15米;其余河流8米。注:主行洪区指以原始地形为准,十年一遇洪水位以下的河床。第3.2.8条 建筑后退规划绿线、蓝线、紫线、黑线、黄线等色线的最小距离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第3.2.9条 邻崖建筑后退距离应进行工程地质评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确定。3.3 建筑高度第3.3.1条 建筑高度除必须满足日照、间距、消防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章规定。第3.3.2条 有净空高度限制的飞机场、气象台、微波通讯等设施周围及城市规划确定的城市视线走廊等有高度限

32、制的地域内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 (构) 筑物, 其控制高度应符合有关高度限制规定。第3.3.3条 沿城市主、次干道两侧的建筑物,其控制高度不得超过道路规划红线宽度加上沿路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之和的2倍。第3.3.4条 在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建筑的建设控制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构)筑物,其控制高度应符合文物和建筑保护的有关规定。3.4 其他管理要求第3.4.1条 规划区内临规划宽度24米及以上道路和主要河道(威远河、达木河等)的建筑面宽控制:建筑高度小于24米时,最大连续面宽或面宽投影不宜大于100米,高度大于24米小于60米时, 最大连续面宽或面宽投影不宜大于80米;建筑高度大于60米且

33、小于80米时,最大连续面宽或面宽投影不宜大于60米;建筑高度大于80米时, 最大连续面宽或面宽投影不宜大于40米(详见图3.4.1),不同建筑高度组成的连续建筑,其最大连续面宽的投影上限值按最高建筑高度所对应的面宽执行。图3.4.1第3.4.2条 建筑立面各种标识、店招、空调外机位及各种管道应结合立面统一设计并预留位置。第3.4.3条 飘窗窗台与室内楼地面高差不得小于0.45米,且凸出外墙宽度不得大于0.7米。第3.4.4条 除建筑入口雨篷外,建筑附属构件(包含但不限于空调板、花池、构造板等)的进深(连续设置的进深之和)不大于0.7米,且连续长度(连续设置的长度之和)不大于1.8米,并不得平行

34、于阳台长边设置。住宅建筑不宜设置除结构构件以外的附属构件。第3.4.5条 每套住宅阳台(包含但不限于各类形式的入户花园、空中花园、设备平台、构造板、结构板、抗震板等非公共活动空间)的水平投影面积不大于该套住宅套型总建筑面积的18%;商业、办公、酒店建筑的每层阳台水平投影面积不大于该层建筑面积的15%。第3.4.6条 建筑外墙装饰材料宜采用玻璃、钢材、金属幕墙、金属百叶、高级天然石材、高级环保人工石材、高级环保涂料等,严禁使用非环保型外装材料、劣质面砖、劣质涂料等。第3.4.7条 建筑采用玻璃幕墙的面积不宜大于外墙总面积的40%。第3.4.8条 底层或裙房作经营用途时空调室外机不得临道路设置;底

35、层为住宅时,空调室外机临路设置时其搁板的位置应高于人行道路面2.5米以上。第3.4.9条 对于建设项目主体底层设置檐廊以形成连续的公共空间,檐廊从建筑外墙出挑不大于4.0米,且凸出部分外缘至规划控制线的距离不得小于规定建筑后退距离的0.5倍(可落柱)。檐廊距地面高度不小于4.5米,并与主体建筑风格相统一。檐廊投影范围内的花池、踏步等附属设施从建筑底层外墙出挑不大于1.2米,檐廊地面与市政人行道路地坪之间平滑连接。建筑主体二层及二层以上(高度15.0米以内且为商业功能时)外挑的平台、廊道,必须有独立对外的垂直交通及出入口且保证对外开放,以形成室内外之间的过渡空间,并保证只能作为交通空间的功能,且

36、凸出部分外缘至规划控制线的距离不得小于规定建筑后退距离的0.5倍。第3.4.10条 临规划宽度30米的道路的住宅建筑外立面应进行公建化设计,并符合以下规定:1建筑外立面不得设置开敞式阳台。2建筑外立面不宜采用涂料作为外装饰材料。3有底商的建筑在底商部分宜采用石材作为外装饰材料。4建筑顶部应作适当的处理,以丰富建筑立面,改善天际轮廓线。第3.4.11条 建筑色彩控制应按整体协调、局部统一、突出特色、展现风貌的原则进行控制。第3.4.12条 建筑立面景观照明控制要求1. 一般建筑景观照明 应根据被照明对象的特征确定,不宜采用单一的泛光照明。 表面反射比小于20时不宜使用泛光照明。 玻璃幕墙建筑不宜

37、使用泛光照明。 住宅区范围内的居住建筑不宜在建筑的屋顶以下的外墙实施景观照明。2. 重要建筑景观照明(1) 现代建筑 高层现代建筑应采用三层布光的照明方法。建筑屋顶用投光灯或串灯照明呈现建筑的天际轮廓线;建筑主体用各具特色的墙面泛光形成中景;建筑裙房以高照度的内透光或重点灯光,强调建筑入口和视野内的近距景观。 玻璃幕墙建筑宜采用内透光。 轮廓灯宜用于比较清晰、整齐的建筑。 照明设施不得破坏建筑白天的景观。(2) 历史建筑 利用不同的灯光手法, 通过照明亮度、光线性质(直射光、漫射光等)、照明光色、正面照亮或背光剪影等方面的差别,体现历史建筑的形体感、层次感、纵深感。 可在屋脊和檐口敷设线光源勾

38、勒轮廓线,强调历史建筑丰富多变的建筑轮廓。 用散射光对建筑构件照明,体现景观对象具有特色的细节。 结合具体情况,使用暖色调的照明,形成与人亲近的效果;使用冷调光色,增添怀古气氛。第3.4.13条 除安全、保密等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建设用地与规划道路(河道或城市开放空间)的分隔宜采用透空栏杆、绿篱、绿化、水景等形式。确需建围墙的,应符合以下规定: 1. 通透式围墙通透率应大于70,通透部分的绿视率应达60以上; 2. 绿色植物墙绿化覆盖率大于80。第四章 市政工程规划管理本规定所称市政工程是指城市交通设施工程、河湖水系工程、雨水、污水、再生水、给水、燃气、输油、热力、通信、广播电视、电力等管线及

39、其附属设施的建设工程。4.1 城市交通 第4.1.1 城市道路1. 城市道路分类城市道路等级分为三级: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2. 城市道路技术标准控制(1) 设计车速主干路4060公里/小时,次干路3040公里/小时,支路2030公里/小时。(2) 红线宽度及断面组织道路红线宽度以不超过60米为宜,并适当提高路网密度,更好地服务于城市交通;断面组织宜按下述控制:主干路:4060米,双向68车道。次干路:2445米,双向46车道。支路:1220米,双向2车道。(3) 城市道路控制指标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宜为15%-20%。人均占有道路用地面积宜为10-20平方米。其中:道路用地面积

40、宜为6.0-13.5 m/人,广场面积宜为0.2-0.5 m/人,公共停车场面积宜为0.8-1.0 m/人。主干路路网密度为0.8-1.2公里/平方公里;次干路路网密度为1.2-1.4公里/平方公里;支路网密度不低于3-4公里/平方公里。3.道路绿化(1) 道路绿地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2) 道路中间分隔带绿化应起阻挡眩光的作用;两侧分隔带绿化应起防护隔离和美化街景的功能;人行道绿带应以种植行道树为主并与地被植物相结合,为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者庇荫和美化街景。(3) 濒临江、河、湖等水体的路侧绿地,应结合水面与岸线地形设计,滨水绿带的绿化应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透景线。第4.1.2 城市桥梁、隧

41、道桥梁造型应清晰、简洁、美观,桥梁、隧道断面形式应与连接的城市规划道路横断面一致(人行道可适当变窄),桥梁设计应充分考虑市政管线的敷设。第4.1.3 交通工程1. 道路平面交叉口(1) 规划24米及以上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应设进口展宽段,并增加车道条数;每条车道宽度宜为3.5m;交叉口展宽长度进口50-80米。(2)规划主干路-主干路、主干路-次干路、次干路-次干路等平面交叉口应采用信号控制交叉口形式。(3) 道路交叉口路沿石转弯半径应结合行车视距、道路宽度、设计车速确定。(4) 在平面交叉口路缘石转弯处,当道路红线切角值Q12.5米时,宜采用一次转弯;当道路红线切角值Q12.5米时,应采用两次

42、转弯,详见下图。2. 道路立体交叉(1) 城市主干路与高速公路相交应采用立交,重要主干路与主干路相交宜规划预留简易立交。(2) 城市道路立交用地的预留应统筹考虑近远期实施的需求。(3) 在城市立体交叉口和跨河桥梁的坡道两端,以及隧道进出口外80米范围内,不宜设置平面交叉口和非港湾式公交停靠站,条件限制时,设置距离不应小于30米。(4) 新建、改建、扩建城市立交匝道、跨线桥等空中交通设施,在穿越住宅区时,其边缘与住宅建筑水平距离小于20米的,应设防噪隔音设施。3. 人行立交属于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人行天桥或地道:(1) 横过交叉口的一个路口的步行人流量大于5000人次/h,且同时进入该路口的当

43、量小汽车交通量大于1200辆/h时;(2) 通过环形交叉口的步行人流总量达18000人次/h,且同时进入环形交叉的当量小汽车交通量达到2000辆/h时;(3) 行人横过城市快速路时;(4) 铁路与城市道路相交应采用立交。4. 机动车出入口(1)主干路两侧应控制开设机动车出入口,确需开设的应做专项论证后确定;次干路上机动车开口距24米及以上道路交叉口红线切角应不小于60米;支路上机动车开口宜远离路口。(2) 机动车出入口与城市部分交通设施的最小距离应满足表4.1.3-1的规定。表4.1.3-1 机动车出入口与城市部分交通设施的最小距离交通设施类型最小距离(米)计算方法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5按

44、拟开设机动车出入口与道路交通设施外边缘的最近距离计算公交站台10城市立交、跨河(线)桥、隧道坡道端50公园、学校、医院及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公共建筑出入口20注:因特殊条件限制达不到本规定标准时,经过交通分析论证后可作合理调整。(4) 机动车出入口宽度:单车道5米,双车道7米,最大开口宽度不宜大于12米。(5) 公共停车场机动车出入口的开设,应按停车场规模,少于50辆的停车场可设一个出入口;50-300辆的停车场应设两个出入口。第4.1.4条 公共交通1. 双向六车道及以上城市道路宜设城市地面公交优先道或地面公交专用道。2. 城市主干路、次干路和交通量较大的支路上的公交停靠站应采用港湾式布置,

45、站台可设在两侧分车带或人行道侧,并应至少有2-3台车位的长度。4.2 城市地下空间4.2.1条 一般规定1. 本规定所称地下空间,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市政道路、广场、绿地、车站等公共用地地表以下空间。2. 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应与地上建筑及城市空间相结合,统一规划,科学合理地协调地上及地下空间的承载、震动、污染及噪音问题,避免对既有设施造成损害,预留与未来设施连接的可能性,满足人防、消防及防灾规范要求。3.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遵循以下原则:保护空间资源;市政和公共服务设施优先;与城市防灾减灾和人民防空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综合利用、分步建设。4. 城市地下空间布局形态应以地下商业街、大型中心广场地下

46、空间为核心,将周围地下空间连成一体,形成脊状或辐射状地下空间形态。5. 人员活动频繁的地下空间应满足空间使用的安全、便利、舒适及健康等方面要求,配置相应的治安、环卫、安全、广播电视、通信及服务等设施,设置符合人的行为习惯的引导标志以及供残疾人专用的电梯或斜坡道。6. 地下设施出入口数量及位置必须满足安全和防灾的规范要求,地下设施露出地面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应与城市地面环境相协调。7. 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的地下建构筑物,其最小覆土深度不应小于2米,同时应满足市政管线的敷设要求。市政道路下的地下空间开发建设,应当编制好市政管线综合规划方案,并报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8. 城市地下空间宜与地块建筑物地下

47、室相连通,形成系统。同时应协调好与相邻建筑物的关系,保证相邻建筑物的安全和避免产生使用功能上的干扰、冲突。与城市地下空间相连接的建筑物地下室应设置符合规范要求的防火分区,并有直接通向地面的出入口和排烟设施。4.2.2条 地下街1. 地下街应与人行地道、人防设施及公共设施整合建设。2. 地下街规模的确定应综合考虑该区域长远发展规划以及地下街通行能力等因素,地下街建筑总面积不宜小于5000平方米,并设置必要的水、风、电、广电网络等设施。3. 地下街各部分面积应保持合理比例,商业设施(包括文娱、办公、展览等设施)总面积不宜超过交通设施总面积。4. 地下街每200米长度应设一处30平方米以上的市政公用

48、设施点位,主要设置电力、广播电视、通信等公用设施设备。地下街每500米长度应配建一处15平方米以上的综合管理用房,作为治安、卫生等功能使用。地下街商业设施总面积大于2000平方米应配建一处30平方米以上的公厕。地下街应按规划要求配建公共停车库。5. 地下街内商业设施的布置不应妨碍人行交通及视线的通达性,公共人行通道的宽度不得小于5.0米,净高不得小于2.5米。4.2.3条 地下设施出入口及通风井1. 非公共设施的建筑物地下室出入口及通风井等附属设施严禁设于道路红线内。2. 地下公共停车库机动车出入口坡道宜结合相邻地块建筑地下室共享设置,条件限制时,可按规划要求在公共绿地、广场内设置,但坡道外墙

49、后退道路红线距离不小于2米,坡道起坡点后退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小于7.5米。3. 地下街等公共设施出入口布置应根据周边环境和人流方向确定,尽量分散、多向布置,或与人行过街设施相结合。4. 地下街等公共设施通风井宜在绿化带内设置,进风口和排风口宜分开设置,其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米,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米,如有特别需要而将进风口与排风口合建时,排风口应高出进风口5米。5. 地下公共设施的出入口和通风井设于人行道时,应保证人行通行宽度不小于1.5米,且不对行人安全造成不利影响。4.3 市政公用设施4.3.1条 一般规定1. 市政管线及设施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市政专项规划统一布置、分期实施。管道规模应按远期用

50、量规划设计,并应考虑发展和防灾备用需求。2. 城市给水、电力、燃气、通信、广播电视等重要市政公用设施的厂、站、局的布置位置应在规划编制中优先安排,其选址应满足相应的技术规范,具有较好的地形、工程地质、安全防护和市政基础设施接入条件。其建构筑物外围应控制30-50米的救灾工作场所,以及从不同方向接入的不少于两条双向2车道的救援疏散通道。3. 市政管线平面位置和高程应根据地形、道路、工程地质、地下水位、地下设施、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市政管线与铁路、道路交叉时应采用垂直交叉,特殊情况下可倾斜交叉,其交叉角不宜大于45 ,但最小不得小于30 。河底敷设的市政管线应选择在稳定河段,管顶埋设深度应按不

51、妨碍河道整治和市政管线安全的原则确定。一至五级航道下面敷设应在航道河底设计高程2米以下,其他河道下敷设应在河底设计高程1米以下。4. 承担为道路沿线用户配套服务的市政管线应预留支管并延伸至道路两侧红线外,预留支管间距120-150米。城市广场、公园、绿地、停车场等公共开敞空间应有给水、排水、供电、广电网络、通信等市政管线预留支管的接入。5. 市政管线应充分考虑防灾要求,合理选择管材,管线管段间、进出检查井接口宜采用柔性接口,穿越河道、铁路、建构筑物等障碍物位置应采取相应的加强保护措施。6. 各类市政管线工程应与道路工程同步建设,地下管线穿越现状道路宜采用非开挖技术。7. 新建、改建、扩建的城市

52、道路,鼓励采用综合管沟集中敷设各类市政管线。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形成网络。4.3.2条 给水工程1. 给水系统应为多水源、多泵站形式,根据城市用地布局、人口规模、地形地质等情况实现分区供水,给水干线间应设置连通管。2. 给水管线采用地下敷设,道路下输配水管管径一般不得小于300毫米。配水管网应设置成环状,以提高供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预留支管管径一般不小于150毫米。消防给水管道最小管径不应小于100毫米,消防栓间距不应超过120米,消防栓宜按地下式设置。3. 利用道路桥梁跨越河道(沟渠)的输配水管管径一般不得大于DN400毫米,管道前后端应设置伸缩节。4. 管径不大于DN40

53、0毫米的配水管一般应建在人行道下,DN600毫米及以上的输水管一般应建在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下。5. 道路下同时建设一条输水管和一条配水管时,输水管和配水管宜分开双侧布置。6. 在道路及城市公共绿地范围内的室外水表井须按地下式设置。在建筑项目用地红线内设置的室外水表井,若临路设置且影响城市景观的,其水表井须设置在地面以下。建筑外墙面上的给水管及单元水表、分户水表应隐蔽设置,不能影响建筑外立面及环境景观。4.3.3条 排水工程1. 本县中心城区排水体制应采用雨、污分流制。2. 城市排水管渠断面尺寸应根据人口规模、土地开发强度等因素综合取值,并考虑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确定。道路下的排水管管径不得小于

54、d400毫米。3. 排水系统内的干线与干线之间宜设置连通管。4. 污水处理应根据城市排水总体规划因地制宜,采用适度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污水管渠系统应设置事故出口。污水处理后的中水应加以利用。5. 医院、厂矿等单位排出的(污水)废水,必须先经内部有效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或相关行业预处理标准后,方可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系统,根据医院、厂矿等单位的环评要求,在排出口前设置自动在线监测装置。6. 排水户内部的排水系统必须按雨污分流进行实施并分别排入城市的雨水、污水管道内。城市污水系统未覆盖的地区,排水

55、户应先在其内部实行雨污分流,难以排入城市污水系统的污水,应采用生化等处理设施就地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就地排放。7. 在设计道路、广场、绿地时,应考虑雨水的收集与利用。车道及人行道的面层和基层等根据地质情况按可透水性结构设计,并设置相应的收集、处理、储蓄、利用等系统。第4.3.4 条 电力工程1. 在城市供电应采用多源环路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2. 500kV变电站送出至220kV变电站的输电线路可采用架空设置。对为深入城市内部的110kV变电站输电的110kV高压输电线路宜采用地埋电缆。在旧城区,现有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电力线路应逐步采用地下电缆敷设;在城市新区,新建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应采用地下电缆敷设,因特殊条件限制近期无法实施地下电缆敷设,经方案论证后可采用临时架空线路。3. 架空线路应根据地形、地貌、城市规划道路等实际情况,沿道路、河渠、绿化带等架设。路径选择应尽量做到短捷、顺直,减少与河渠、道路、铁路的交叉,与现状绿地留足安全距离,尽量不跨越建筑物。新建、改建的高压架空线路不应穿越公共休憩用地、环境易受破坏地区或严重影响景观的地区,并应避开不良地质地带和易燃易爆危险区。在规划道路交叉情况下,输电线路的定位杆(塔)应设在道路切角范围以外,线路横过城市道路时应尽量直交。4. 地下电缆通道根据规划确定按电力隧道、浅沟或排管实施。110k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