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影响与对策3400字

上传人:lis****666 文档编号:69654994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影响与对策34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影响与对策34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影响与对策34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影响与对策34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影响与对策3400字(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影响与对策3400字 摘要:本文先是分析了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正负面影响,然后对宏观调控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给出了相关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宏观调控 商业银行 信贷经营 影响 对策为有效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有效防范潜在的恶性通胀风险,国家相继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通过一个阶段的实施,宏观调控取得预期成效,但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取向仍值得关注。下面笔者就分析一下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正负面影响及其相应对策。 一、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影响(一) 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正面影响1、与国家宏观调控

2、目标相协调,商业银行普遍强化了总量约束和授权授信约束,金融宏观调控效率得以保证。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配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商业银行普遍调整了信贷总量,减少了信贷规模,逐步上收基层行授权授信权限。特别是2004年4-5月份以来,伴随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国有独资及控股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快了信贷集约步伐。2、在宏观紧缩的制度背景下,商业银行注重信贷投向与国家产业政策的配合,经营行为趋于理性。在宏观调控形势下,商业银行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按照有保有压、有抑制有发展的原则,有效采用多极化战略实施信贷调控,实现了政策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的有机统一。 3、风险管理与利益约束机制不断强化

3、。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商业银行内部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不断突出资本人格化特征和风险管理,强化信贷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高资金回报率。从信贷行为看,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加快信贷投向的区域性调整。各商业银行从利润最大化出发,不断加强信贷结构的区域调整,新增贷款向质量优质区,利润中心区集中的趋势进一步显性化。二是利率市场化观念有所增强,贷款风险定价机制初步形成。(二)宏观调控政策实施对商业银行信贷经营的负面影响1、商业银行过度追逐大客户与部分大型优质客户流动性闲置、负债倾向弱化和中小企业普遍资金困难、资金链条紧张矛盾并存。近年来,金融机构不断加大集约化经营力度,贷款逐步向大企业、大集团倾斜。

4、如2004年以来,受国家政策和市场影响,各商业银行重点营销的大型煤炭、电力类客户还款率高,使商业银行公司类贷款大幅下降,造成信贷营销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部分重点优质客户财务管理观念增强,考虑到人民币与外币利率及汇率对自身负债成本的影响,偿还人民币贷款转而寻求外币贷款的倾向明显,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的困难。而从中小企业资金供求状况看,普遍出现资金供求矛盾加剧的局面。国有商业银行授权授信权力的上收,使基层的项目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必须在全省范围内竞争,新增资金被优先用于保证省级优势项目和大企业资金需求,相应减少了对地方的资金投放,中小企业贷款自然首先成为被压缩的对象。2、商业银行区域

5、信贷结构调整造成金融资源的过度移位,对经济欠发达区域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一是资金的过度外流,进一步加剧县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二是影响欠发达区域信贷资产质量。过度的信贷转移行为,会使经济欠发达区域资金链条运转更加不畅甚至断裂,影响存量资产安全。个别企业在资金需求无法满足的情况下,还会产生逆向选择。3、信贷紧缩和物价上涨带来的连锁反应使潜在流动性风险增大。随着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全社会资金供求总体偏紧,但各地发展经济的热情不减,在信贷闸门紧缩的情况下,实体经济便利用民间借贷、厂内集资等方式解决流动资金缺口,而这些资金来源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于银行存款,同时物价持续上涨造成的存款负利率已对居民的储蓄

6、行为造成严重影响,引起居民手持现金动机增强,再加上股票、债券、基金等投资工具分流储蓄,进一步加剧了银行存款下滑的势头。 二、对宏观调控和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相关政策建议(一)人民银行要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维护金融稳定1、中央银行应积极利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对市场货币供应量进行预调和微调,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和“软着陆”。2、要加快构建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在监管架构、监测指标体系、信息沟通办法和谅解备忘等方面,与各金融监管部门间有效合作,加强对各子市场内部风险和跨市场风险的实时监测,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整体金融稳定。3、要加强对利率和物价走势的分析和预测,跟踪观察经济金融运行状况,对影响

7、金融稳定的相关敏感问题,及时通过金融联席会议、政策信息发布会和金融公共网络信息平台等途径进行风险提示,提高中央银行窗口指导的公信力,使央行货币政策真正成为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风向标,传导行为更加自觉和市场化,有效避免经济金融运行的大起大落。四是积极搭建对接平台,利用银企座谈会、小型项目推介会、网上推介等,引导金融机构在支持区域支柱产业、优势行业和重点企业的同时,加大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重合同、守信用、有效益、有发展潜力的中小民营企业及个体私营业主、“三农”消费、城市公用事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信贷扶持。建立必要的正向激励机制,对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突出的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制定具体办法,给予必要的激励

8、。(二)加强金融创新,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促进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1、创新信贷品种,改进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应把宏观调控作为加强风险管理和促进金融创新的最佳时机,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因地制宜,在符合上级行信贷管理规定的前提下,积极开展股东财产和企业主个人资产抵押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新型信贷品种,拓展票据、信用证、理财咨询等低风险业务,通过完善资金保障机制,有效降低信贷市场风险。2、按照风险与收益对称原理,完善贷款定价机制。在对区域及单个企业信用风险度综合评价基础上,试行分类排队,制定合理的资金价格,对高风险区域及经济主体提高利率上浮幅度,以较高的风险溢价,提高资金回流率

9、。对经济欠发达区域,要通过风险溢价和优选信用主体的办法,最大限度提供金融支持,避免信贷过度移位给所在地经济发展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三)加强资金流动性监测,有效防范潜在的风险隐患1、督促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分散化原则营销贷款,控制新增贷款向部分行业和企业的过度集中。2、强化流动性监测和系统性风险的防范。当前金融机构存贷款增幅呈现持续下滑态势,应引起高度重视。要有效加强对辖区中小法人机构的流动性监测,督促其完善流动性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存款稳定工作,进一步压缩贷款规模特别是中长期贷款存量,通过回购业务收回部分流动性资金,严格按照审慎经营原则强化风险管理,对有问题机构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应密切关注民间借

10、贷市场的发展及其对金融运营的影响,对严重扰乱金融秩序、影响区域金融稳定的“资金黑市”或“高利贷”,联合公安、监管等部门及时予以打击取缔。 (四)积极培植守信主体,完善信用评价体系,营造良好的金融运行环境地方政府要把优化信用环境作为实现县域经济良性发展的突破口,大力开展信用企业、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评定活动,对评定的信用主体,利用各种媒体广为宣传,并在工商、税收、信贷等方面提供“直通车”绿色服务,努力营造区域性诚信氛围。要督促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及时补充流动资金和自有资金,根据自身能力适度扩张和负债,有效规避财务风险。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守法经营意识,规范信息披露,促进银企合作。参考文献:1 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研究课题组:改革背景下基层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取向分析,济南金融;2 梁有强:对宏观调控下银行业信贷取向问题的调查分析,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3 杨金荣: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配置问题探讨,西安金融;4 林德明:金融宏观调控与商业银行经营行为关系浅析,南方金融;5 刘其智、廖春良、冯进路: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信贷风险控制分析,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责任:罗云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