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2课时导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9640734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9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湘教版】高中地理: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2课时导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2课时导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高中地理: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2课时导学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高中地理:1.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第2课时导学案含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9版地理精品资料 2019.4第2课时地质灾害【学习目标】1.了解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2.掌握各种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成因和危害。地质灾害1地质灾害是指由_作用所导致的_或土体位移、地面变形及_恶化,并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或过程。主要的地质灾害有_、_、_、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2地震(1)地震是指大地突然发生的_。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量度指标是_。可以用_的记录推算得出。(2)烈度:地震烈度是反映地震活动所造成的地面和_破坏程度的指标,烈度可以分为_度。一般情况下,震级,震源_,烈度越大。距离_越远,烈度总的趋势越低。(3)分布:世界地震分布不均匀,就大陆地震而言,主要集中于_

2、和_。3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是指_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_发生整体顺坡下滑的现象。_、_、日本、_、瑞士、奥地利、印度等国是受滑坡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2)泥石流是由_、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_的特殊洪流,全球除_外,其余各洲都有泥石流发生。(3)危害:滑坡的主要危害常常表现在对_和其他工程设施、耕地、_所造成的破坏和_,泥石流除这些危害外,更严重的是对_、矿山、_的毁灭性冲淤。基础达标练考查点地质灾害下图显示地质灾害在我国某两省区的分布,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的两种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A黄河上游地区 B长江上游地区C珠江上游地区 D淮河上游地区2防御两省区的地

3、质灾害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建立预警系统 B健全法规体系C加大坡地开发 D提高减灾意识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联系所学知识回答35题。3此次地震发生的原因是()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4此次地震发生后,最有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有()A滑坡、泥石流 B赤潮、酸雨C火山、海啸 D沙尘暴、寒潮5地震发生后,国家地震局曾两次修订地震的震级,这说明()A一次地震有三个震级B一次地震有无数个震级C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D地震发生后,震级是不可确定的方法技巧练方法图

4、表法对比分析滑坡和泥石流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3)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还有_、_等。方法技巧滑坡泥石流特点具有广泛和相对集中的特点发生条件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自然因素:(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多地震,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地貌)类型多变,地势起伏大,斜坡多,易发生滑坡;(气象)降水多,尤其是山区多暴雨、久雨天

5、气,极易发生泥石流。人为因素:如开垦、开矿等,会诱发或加剧滑坡和泥石流危害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泥石流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流出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立方米的物质,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异同相同点主要发生在山区,主要由重力作用引起,人类活动可诱发,破坏力极强,由外力作用导致,具有突发性不同点运动物质的体积大小不同;泥石流形成必须有水的参与一、选择题1下列影响地震对地面破坏程度的选项中,组合正确的是 ()震级越大,破坏越大震源越深,破坏越大震中距越大,破坏越大断层越发育,破坏越大A B C D2地震

6、震级大小取决于()A震源深浅 B释放能量多少C破坏程度大小 D震中距远近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34题。3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地形崎岖全年降水丰富地表基岩广布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 B C D4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植被覆盖率修建水利工程修建护坡工程清除河道淤泥A B C D5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是()A陡峻的沟谷山坡 B平原地区C我国西北干旱地区 D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读表及“震中分布示意图”,回答67题。震级、震源深度与烈度的关系表6据表可以看出,烈度与表中深度和震级的关系是()A烈度与深度呈负相关,与震级呈正相关B烈度与深度呈正相关,

7、与震级呈负相关C烈度与深度、震级都呈正相关D烈度与深度、震级都呈负相关7图中A地位于震中,震源深度为100千米,当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地震波(纵波)以8千米/秒的速度向外传播,那么位于图中B处的某海轮将于地震发生后约多少时间有震感()A30秒 B40秒 C50秒 D60秒题号1234567答案二、综合题8下图是“世界泥石流多发地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从地形条件看,泥石流多发地的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山地。请你指出泥石流多发地所处的高原或山脉的名称,并说明山地泥石流多发的原因。(2)从降雨条件看,泥石流多发生在降雨变率大(多暴雨)的地区,其原因是什么?(3)图中A地并不是世界著名的山脉分布区,

8、但为什么这里是泥石流多发地?(4)图中B地并不是世界著名的多暴雨地区,但却是泥石流多发地,其原因是什么?(5)在泥石流多发地,要避免和减轻泥石流危害,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答案第2课时地质灾害知识清单地质动力岩体地质环境地震滑坡泥石流震动震级地震仪器建筑物12越高越浅震中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斜坡结构面中国美国意大利暴雨泥沙石块南极洲房屋农作物河道阻塞城镇乡村基础达标练1B本题考查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学生的读图能力,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即长江上游地区,故选项B正确。2C本题考查滑坡和泥石流的整治措施及学生的分析能力,滑坡、泥石流主要易发生在坡度较大的地方,故加大坡地开

9、发会使滑坡和泥石流更加严重,故选项C符合题意。3A4.A5.C第3题,根据板块构造图可知汶川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第4题,由于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山区,因此最有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第5题,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方法技巧练(1)自然原因:该地区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泥石流灾害频发。(2)人为原因: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严重。(3)火山喷发滑坡综合提升1C震源越浅,破坏越大;震中距越小,破坏越大,所以排除、,应选择C选项。2B地震震级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3C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夏季滑坡、泥石流灾

10、害非常频繁,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该地地形崎岖、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物质较多,为滑坡、泥石流提供了物质基础。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并不能说明这里全年降水丰富,因为冰雪融水也能为滑坡、泥石流提供水源。4D防御滑坡、泥石流可大力植树造林、修建护坡工程等。5A6.A7.A8(1)欧洲南部有阿尔卑斯山,欧亚两洲分界处有乌拉尔山,亚洲中部有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天山、阿尔泰山、横断山等,北美西部有落基山,南美西部有安第斯山等。原因是:山地坡度陡,泥石易被雨水冲走;山地风化作用强,产生的碎屑物质多等。(2)小雨时,地表泥石不能被雨水带走,泥石逐渐积累。一遇暴雨,积累的泥石便随水而下,形成泥石流。

11、(3)这里气候干旱,风化作用强,地表碎屑物质多;在干旱地区,往往降雨变率大;干旱地区地表植被缺乏。(4)B地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B地气候寒冷,冻融风化作用强,易产生较多的松散物质;冬季多冰雪,夏季冰雪融化易产生较大的水流。(5)植树造林;工程建设和村落应避开泥石流易发的沟谷地带。解析泥石流的形成有三个条件:陡峭的沟谷;大量松散的堆积物;充足的水源。在山区、高原地区地表起伏,因风化作用产生的碎屑物质多,为泥石流提供了充足的物质,一旦遇有暴雨或大量冰雪融水,就易形成泥石流。在地震级别相同的情况下,浅源地震的破坏性最大。(P17上)1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2受神户地震影响较小的岛屿是北海道和九州岛。3A、B两地测得的震级相同,A地的烈度比B地的烈度大。(P17下)1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2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3(1)伊朗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交活跃。(2)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破坏房屋和其他工程设施,引发大火、水灾、有毒气体泄露,以及海啸、崩塌、地裂缝等其他次生灾害。(P1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