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盐田区人力资源事业发展...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69628777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盐田区人力资源事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盐田区人力资源事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盐田区人力资源事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盐田区人力资源事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盐田区人力资源事业发展...(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田区人力资源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通知(2007年1月10日)深盐府20073号现将盐田区人力资源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盐田区人力资源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盐田效益盐田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区不断深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为指导和推动人力资源事业的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与基本环境(一)主要成就。自1998年建区以来,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机构改革思路,盐田区率先实现了劳动力资源与人才资源的初步整合,夯实了各项劳动管理业务基础,并在建立新

2、型的政府促进就业体制和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开创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有力地促进了盐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注:统计数据截止至2005年12月)。1.充分发挥政府促进就业职能,初步形成了以市场机制为主的全方位就业机制和服务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行“劳者有其工”计划,建立了全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出台了盐田区促进居民就业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在全市率先推行区直机关事业单位非技术岗位优先安排户籍居民就业的政策。将就业促进职能从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剥离出来,成立区就业管理办公室,理顺了就业管理体制。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初步建立了涵盖全区失业人员的就

3、业信息服务系统,创建了街道、社区再就业基地。高标准建成了深圳东部人力资源市场,为市场化配置人力资源打下了基础。建区以来,共促进1884名户籍居民实现就业,其中困难失业人员43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95以内,有就业愿望的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70以上,零就业家庭实现“零”记录。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比例为0.1375.3024.57,第二、第三产业劳动人口呈上升趋势,人力资源的效能不断提高。2.整合人力资源市场,初步建立了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打破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的职能分割,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建立了以区职业培训中心为龙头,8家民间培训机构为主体的职

4、业培训市场,基本形成了与盐田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职业培训体系。建立了以市场配置为主的人力资源引进机制,人力资源引进规模逐年扩大,素质逐年提高。设立了盐田区职业技能鉴定所,为构建职业技能鉴定体系打下了基础。开展盐田区“十佳外来青工”评选表彰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营造了培养和激励人力资源的社会氛围。建区以来,共培训员工23161人次,引进各类人才2444人,其中本科学历以上1134人,中级工以上的技能人才821人,基本满足了我区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促进了我区人力资源结构的不断改善。3.不断完善劳动关系协调处理机制,劳动关系基本保持和谐稳定。积极开展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提高了劳动者的劳动法律

5、意识和用人单位的依法管理水平。大力推广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签订持有率保持在95%以上。逐步推进集体协商制度,共推动204家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合同,104家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协商协议书。加强劳动关系协调组织建设,131家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协调组织,初步建立了区、街道、用人单位三级劳动关系协调网络。加强劳动监察,劳动监察覆盖面达100%。严厉查处劳动违法行为,共处罚违法用人单位41家,为劳动者追回工资等经济损失1亿多元。设立劳动信访办公室,创造性地实行了劳动争议协调函制度,建立信访、监察、仲裁分工合作的联动机制,共妥善处理劳动信访案件7254宗,劳动信访调解率达94%以上。设立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6、办公室,建立三星级的劳动争议仲裁庭,推动了劳动仲裁实体化。加强劳动仲裁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办案效率和办案质量逐年提高,共审结劳动争议案件1079宗。4.加强各项基础工作和公务员队伍建设,建立了依法行政为主线的工作机制。坚持“为员工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盐田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依法行政为工作主线,制订了依法行政手册和办事指南,编撰了劳动法律法规选编,严格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实施公共服务的透明化、程序化和法制化。严格内部管理,培养出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近百人次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省、市、区等各种荣誉。(二)有利条件。1.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为人力资源

7、事业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积极促进就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受到了全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为人力资源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盐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人力资源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我区一直保持经济高速增长态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2.7%,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的快速发展既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刺激了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与投资,也为人力资源集聚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3.盐田区产业发展的科学定位为人力资源事业发展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十一

8、五”期间,我区做强港口物流业,壮大旅游业,做精高新技术产业,适度发展总部经济,繁荣商贸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产业,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和高附加值产业比重增加,全面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为人力资源开发、就业促进以及劳动关系的调整明确了努力的方向。4.区委、区政府对人才及劳动就业工作的重视为人力资源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并从政策、资金、措施等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三)面临的挑战。1.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为:一是结构性失业依然存在。构建效益盐田要求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使得人力资源竞争中的优胜劣汰现

9、象不断加剧,必将导致结构性失业现象的长期存在。二是盐田辖区小,企业总量少,就业岗位开发难度大。三是户籍居民失业压力和再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一方面,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求与劳动力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改革的富余人员分流、大专院校毕业生的持续增加以及其他新增劳动力也给我区就业带来了持续的压力。四是外来劳务工的大量涌入及其对公共就业服务的同等待遇要求,客观上加剧了我区就业市场的竞争。2.劳动关系更加复杂化。一方面,盐田区现有产业基本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物流业为主,由于产业竞争力弱、工资水平不高以及经营成本升高等原因,加上部分用人单位内部劳动管理不规范,导致侵犯

10、员工权益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由于我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以及劳动者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导致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对等化、复杂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争议案件的数量持续攀升。劳动关系矛盾的显性化,既直接影响到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实现,也可能导致市场经济秩序混乱和经济环境的恶化,甚至威胁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3.高层次、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严重缺乏。我区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较小,技能人才队伍出现了结构性短缺,高层次、技能型人才严重匮乏,“就业难”和“招工难”,高素质人才“引进难”和“流失快”将同时并存。预计到2010年,我区技能岗位从业人员将达1万人,技能人才需求缺口将达3000人。我区产业发展对现代物流业

11、、旅游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的需求更多、要求更高,劳动力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培训和引进的规模偏小、企业培训投入不足等因素都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给人力资源事业发展造成了巨大压力。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我区人力资源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建设和谐盐田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实现居民充分就业、开发紧缺急需人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三个重点”,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于城市功能战略转型以及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实施“特色提升”战略,推行“问题管理”模式,提高人

12、力资源管理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以上指导思想的统领下,必须树立几种理念: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位相适、按劳取酬”。通过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和保障劳动者权益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多元化开发的理念。实现人力资源开发朝多元化趋势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多主体、多层次、多渠道的潜在优势,拓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空间。 公平公正的理念。劳动关系是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关系制度的建立应以确保劳动者权益的相对公平公正为前提,以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为基本内容,培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能真正承担责任和履行义

13、务的平等劳动关系主体。改革创新的理念。在建立公共服务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方面大胆尝试,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机制、配置机制、分配机制、保障机制,推动人力资源管理适应盐田区特色产业体系发展的需要,并率先在重点改革领域实现突破。(二)发展目标。根据人力资源事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到2010年,构建权责明确、运转协调、行为规范、服务优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平台;构建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平台;构建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构建政府统筹、产业导向、行业推动、企业自主、社会参与的人力资源开发平台;构建长效化、制度化、联动型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营造以人为本、尊重劳动、尊重

14、人才的良好环境,充分激发人力资源的活力和创造力,努力构建和谐盐田、效益盐田。 “十一五”期间,盐田从业人口结构将出现较大变化,第二、第三产业劳动人口将继续上升。继续加大实施“劳者有其工”计划的力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保持辖区“零就业家庭”零记录,实现有就业愿望、不挑不拣者100%就业;人才引进总量达6000人;职业技能培训总人数年递增10%,总量达30000人;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以上,劳动监察举报案件查处率达100%,立案结案率达100%,劳动信访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信访案件办结率达100%,劳动仲裁法定时限内结案率达100%。(三)发展战略。劳动就业的协同战略。积极创造条件

15、,争取在全市、区域经济体甚至国际范围内实现人力资源的共享,全面拓展就业空间。多层次、多渠道、灵活地配置人力资源,实行“刚性流动”与“柔性流动”并举,“不求所留,但求所用”,发挥人力资源的集聚、辐射等协同效应,将盐田建设成为人力资源的“活力之区”。人力资源的提升战略。通过政策、制度、管理等多种手段,实现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升,以培训促就业,合理使用人才,提高人才使用效能,提升和丰富人力资源的价值内涵。适才适用,全面激发我区人力资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劳动关系调整的法治战略。加强劳动关系调整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建设,使得劳动关系管理成为合法、规范、有序的行为,为和谐的劳动关系创造相对稳定的法制环境。

16、促使用人单位依法进行劳动管理,引导劳动者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管理体制的改革战略。充分利用体制、政策以及市场的综合优势,进一步深化改革,既要建立权责明确、运转协调、管理规范、高效统一的政府管理体系,充分体现政策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又要充分运用市场调节的力量,促进人力资源的自由、合理、有序的配置。三、主要任务与政策措施(一)完善促进就业机制,推进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建设。1.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促进就业长效机制。落实“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促进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一是

17、健全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体系,完善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建立责任到人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一把手”责任制。二是建立健全就业管理、就业服务、就业培训和就业援助工作制度,全面落实就业专项计划。三是加大再就业资金的投入,做到“责任、政策、资金、措施”四到位,建立规范的检查评估制度,定期检查、总结和通报就业再就业计划执行的进展情况。2.加大岗位开发力度,打造全方位的就业格局。一是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努力在旅游业、港口物流业及其相关产业链增加就业。二是继续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的力度,完善临聘岗位优先录用户籍人员制度、临聘岗位用人管理联动机制和分类别按比例安置户籍居民就业制度。三是进一步

18、落实深圳市居民就业促进条例,促进用人单位积极安排本地居民就业。四是加大社区岗位的开发力度,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扶持壮大再就业基地,鼓励居民在社区实现就业,创建一批充分就业社区。五是探索实现多途径、灵活就业的新形式。积极帮助失业人员通过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实现再就业。3.落实各种就业扶持政策,鼓励自主就业。一是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引导居民转变择业观念,提高就业意愿和能力。二是加大财政、税收、工商、信贷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变“输血”为“造血”,形成良好的创业环境。三是成立“创业指导中心”,为自主创业者提供创业咨询、创业培训、人事代理、市场开

19、拓、信息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开展免费创业培训、免费专家指导、免费项目推广和小额扶持贷款“四位一体”的创业服务,形成促进创业的工作机制。4.加快多元主体及其功能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做好全区就业工作,规范各种就业服务组织,形成多元、有序的公共就业服务机制。一是提高深圳东部人力资源市场等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的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就业的作用。加大打击非法职业中介的力度,鼓励各类职业介绍机构为劳动者提供规范的服务。二是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大力推进街道、社区的劳动保障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就业服务工作重心的下移。三是实行“就业服务进社区”计划,加强社区就业岗位开发、

20、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工作。四是建立失业登记和失业保险信息监测制度,完善就业、失业的动态监控机制,实现就业服务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五是强化公共就业培训,推动培训模式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增强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六是落实再就业援助计划,继续开展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关爱自立”行动。对重点服务对象“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培训”,着力解决好“零就业”家庭、低保人员、残疾人士等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5.改善外来劳务工的就业环境,实现劳动管理和服务一体化。统筹户籍居民与外来劳务工就业管理,将外来劳务工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并将其就业管理和服务的有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支出范围。实

21、现对外来劳务工的“三个一”服务:一次免费就业推荐,一次免费就业指导,一次技能培训补贴。以“劳动保障卡”工程为契机,进行劳动管理、人口管理、社会保障等综合一体化的试点工作,逐步实现户籍人口与外来劳务工同等待遇,统一管理。(二)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模式,提高人力资源培训和引进的综合效能。1.发展和壮大培训主体,实现培训的质量和效能较大提高。一是政府通过适当的政策倾斜和提高资金投入,发展和壮大培训市场,鼓励和规范民办培训机构的发展,建设与完善“学习型城区”的载体,充分实现区域内培训资源的共享。二是通过会员制、合作办学等方式,发展深圳东部人力资源市场,提高其作为区域性培训市场的辐射力。三是提高办学层次和能

22、力,创建培训品牌机构。提高现有培训机构办学水平的档次和质量,创建1至2家有全市影响的品牌培训机构。四是鼓励行业组织采用股份制、会员制等多种灵活形式,组建专业性培训机构。积极推动企业内部培训,发展随岗培训和定向培训,发挥企业、行业组织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2.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开发体系,探索实现职业技能开发的新机制。全面实施“技能振兴行动计划”,形成“政府指导、企业主导、行业配合、社会支持、个人自主”的培训工作新格局。一是统筹全区培训市场资源,基本实现技能人才培养的本土化与本土人才的技能化。二是定期组织用人单位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技能岗位对接专项行动,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完

23、善区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促进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十一五”期间,力争职业技能鉴定所新增3到5个鉴定工种,鉴定总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四是加大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的实施力度,发挥职业资格证书在劳动者技能就业和技能成才培养过程中的导向作用。五是依托区内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评价试点改革,开展中、高级技能人才考核鉴定工作,实现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极化。3.加大急需紧缺专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掀起新一轮整体性人力资源开发。适应盐田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大人力资源整体开发的力度,特别是物流、旅游、科技研发等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进一步优化我区人才结构。

24、一是做好技能人才摸底、普查、统计等基础工作,建立区“技能人才数据库”,实现技能人才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和制度化。二是加快培养与引进紧缺人才,通过政府补贴、项目奖励等激励形式以及兼职服务、技术攻关、项目引进等灵活方式实现合理的流动,提高对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三是增加招调人才的计划指标,重点引进和培养现代化物流业、旅游业管理人才,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高科技人才,满足我区经济发展对人才引进的需求,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的素质结构。四是建立政府对优秀技能人才特殊的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建立多种形式的分配激励方案,努力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优化吸引人才的环境。 (三)健全劳动关系调整机制,促进

25、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1.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和劳动关系协商制度,加强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一是改进和丰富劳动法律宣传和指导的方式,全面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水平。积极倡导社会责任理念,发挥国际规范和国际标准在劳动管理中的约束作用,促使企业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二是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继续推行劳动合同签收备案制度,重点规范建筑业、制造业、物流业等行业的劳动合同范本,提高劳动合同的签订率和持有率,实现合同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三是继续推进集体协商工作,完善集体合同制度及审查备案制度,力争100人以上的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制度。四是继续推进劳动关系的三方协商机制,完善区、

26、街道、用人单位三级劳动关系网络,将劳动关系调整延伸至基层,重点建立街道和社区劳动关系协调组织,指导企业建立劳动关系自我协调机制。五是建立区街道用人单位三级劳动关系预警制度,发挥劳动关系预测、预报、预控的功能,及时化解劳动争议。2.加强劳动信访工作,提高信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一是进一步加强信访机构建设,设立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创新劳动争议调解机制。二是实现劳动信访工作向街道、社区延伸,提高基层化解劳资纠纷的能力。三是加强劳动信访的信息化建设,发挥信息的综合性、预警性和前瞻性。四是坚持领导接访制度和重大劳动信访案件包案处理制度,妥善处理重大突发劳动争议。五是继续完善劳动信访、监察、仲裁分工合作的劳动

27、争议处理体制,提高劳动争议调解的质量和效率。3.实现劳动监察网格化管理,建立新型的劳动监察体系。一是加强劳动监察机构建设,健全区、街道、社区劳动监察网络,充实基层劳动监察力量,全面提高监察覆盖率。二是推进劳动监察信息化管理,建立全区的劳动监察信息系统,形成立体化的防控网络。三是推进网格化管理和用人单位分类监控,重点监察和整治各类劳动违法行为。四是建立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的监控机制和劳动违法情况的动态信息监控系统,完善劳动投诉举报制度,建立重大劳动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五是建立用人单位诚信守法档案制度和重大劳动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制度,加大对重大劳动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促使形成企业执行劳动法自律、他

28、律和政府有效监控相结合的劳动用工环境。六是完善处理重大群体性突发劳资纠纷的联动机制,全面提高劳动监察的效能。七是加强劳动监察队伍建设,逐步实现监察队员的专业化与职业化。4.探索劳动争议处理模式改革的新途径,创新劳动争议仲裁机制。一是加快劳动仲裁机构的实体化建设,力争早日成立劳动争议仲裁院,逐步在各街道设立仲裁庭,建立和完善劳动仲裁网络。二是探索建立“立足调解、仲裁为主、诉讼为辅”的劳动争议处理新机制,提高劳动争议处理的效率。三是加快仲裁规范化和仲裁员职业化建设,提高仲裁办案质量。四是完善政府部门、工会、用人单位三方参与的劳动仲裁运行机制,建立重大案件三方处理制度,特别要发挥工会等组织在劳动关系

29、管理中的突出作用。五是推行“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的“四快工程”,建立劳动仲裁“绿色通道”,有效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四、基础保障与能力建设(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执行力。积极实施岗前培训、任职资格培训、业务骨干深造等制度,建立“学习型机关”。加强业务培训,开展社会调查,强化理论研究,鼓励开拓创新,提升全系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素质高、执行力强的干部队伍。加强基础建设,充实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劳动保障机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力量,调整人员结构,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发挥基层劳动部门的基础保障作用。(二)完善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行为。依法加强制度建设,实施制度创新,完善规范、高效的

30、行政执法体系,全面提高行政行为的效能。积极探索实现新型的劳动争议处理模式,简化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压缩劳动争议处理时间,为及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制度保障。加强日常工作量化考核,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掀起“责任风暴”,严格行政过错追究,强化有效的问责制度。实施“治庸计划”,推行“问题管理”,推进行政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树立“勤政、善政、廉政”的形象,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率和效能,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三)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完善“一站式”公共服务。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坚持政府推动、社会互动、公民参与相结合,全面提升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和层次,建设节约型机关。改进管理方式,提高基层劳动管理的应急处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加快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建设“盐田区人力资源网”,开展网上业务办理,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政务公开,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的透明度。建立健全电子政务的监督、检查和投诉机制。1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