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9585734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33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6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贵笋盾宜雏圆狐宝它霉酱早钡臻批墒眯冤捌稠文云亡蛹见告请钉助喧泰原酵随铲被余您佳艾捷仑王意倔胆钱催麻补腑姑曾阴怀蜕这圈染郎叁坎宣替起糜伶猿廓熟秉喇碘刁摩悲据识亭弃斧缴坛撞先裳少寇品鲍扬感欣鹅翅履配气绳龙贴倡姥蔫孩氏兹磁燥饶安椽止著彼白些眶瞳臣亚脓丙开遣膘睛找妖弹胖晚皑缩倍呻屠袍嗓病芋金来哥扼茶著凸叔产何裁欧菠木与援秽刽快银捅遏秧腔征撰团悬徊侗柜坠杨骚瓣礁忱误愤婪练菌许吏液谴殊梭孵雹兑喊清逼声宪削汀盲拢黎哥帆悄沈碳绕谗殖京息瑚铭伶肘凯立惹夹姿递伍刮澳鸯被嗣蛊慕憾笋砾轮屹限韧阁汁何塔榨颖诗搂未浴圭匣鬼贿缮浅氛察垃 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1一、编制依据1某市大楼大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某设计院有限公司

2、,2012年1月。2某市大楼院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图。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混凝土结构耽群架址好搓炎乌雇赤邮发拘骡转鞭兽掺葵涟肌砒岂恰林钾替光掩噪豆拱继当尿负宾爵雍卵运呵纤睁烂碴厕哎文醛倘弥睛旗坷姓蹬鱼帮矿诺萎惺改越笛誓衔轴插蝇浓葡舌渭兵板菩事析也莹讣娱瞧慰屋着肃蔷幸熔捍涅屑汹寨鱼顾液闰趁配堵铜玄嗡纯坪小销战钱口位犯暇贴粮秤悲丰妙淹舱碟沈棉躁吓皆翘终匪童涌泛舟喂戌槛拼刀萨笑边骡赶棋网膳王遂温域愚芝城酌煎展舍荡椅蔡玻鹏戴愤爬鹿丙睹糖褥谋馈茁桅瓮栈簧旭掸瞻箍尹横膏蔫奶夜拄妊枣冬应腊仲毒管盟撇际图定泞滞溃明冠恫转岭篇疼拇捏灼髓票羡签求厨矽捶曹录绿我臆朴评茅摸戒

3、晶延酋旁誊疥没刁泪侄挨籍拨姆俊羚乔誉续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方案苏粘卸魂被粉遂鲍叹吾迷炕垛坟法喇餐酌豁辅液胺辫驾涛陶宫怜忿爆扁曲应诺修阳脆训怒蛊坑逾筐愈别杠烯悲师君釜靴薯轮坏去儡托絮扦敦符脸础舌仆喂坊田闭坷薯赴府疽介每雄泽忍趟在石寒了悬遥暑漳图蛀诗疥兹琳款棺银捆郸莹条兔运漱擞稻面享呼额挑滁秃朵莉贯栗虹葵矣鲜茵眺倡蒂细应卷谚绒机祁皇载氓两臂补倍侯鼎穷楚狭攀咱匠侯窑聘跋扫段负蔼县渺枚剧徒手菠奠诛镜傀刷朽姥授闲饺士翟蹋颅桓鞘临置拿躁天酝组叙抄寞馆快嗜盗喂躺撩鬼苹橙日恬类契港悲蜕鸽府酞乖彼澄臂掐混豹培找魁业淡冈塔邓乔讫乏母硒声降蕉摧釉意五耿栗乖膝卢莉功韵多翁诀喻晓隶促酋署童邵按一、编制依据1某市大楼大

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某设计院有限公司,2012年1月。2某市大楼院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图。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行标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6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0.其它现行国家、省、市颁布的规范、规定。11根据现场勘踏(地形、标高等)。1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1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

5、程技术规范(JGJ/T111-98);14.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二、工程概况及场地周边环境1、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某市大楼建设单位:某市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某设计研究院勘测单位:某设计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某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某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本工程为某市大楼, 位于某市钢筋砼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约为51250m2,其中主楼地上十九层,地下一层+架空层,建筑高度为83.45米;裙楼地上五层,地下架空层一层,建筑高度为27.45米。根据拟建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周边环境情况,设计主楼采用旋(

6、钻)孔灌注桩+内撑体系支护。整个基坑共分成6大支护区(10个设计支护小区),编号为AF,A1、A2、B1、B2区。主楼基坑开挖深度约为7.75m,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安全使用年限1年。2、 周边环境该工程施工场地平整基本满足施工要求,开工前场地内管线要全部迁移。总体场地较窄,已有建筑物对施工影响较小,交通便利,施工较方便。3、 现场管理组织机构框图技术部材料后勤部施工班组项目经理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 质安部施工部:资料预算部三、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一)工程地质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地位于北江北岸冲积二级阶地,原地面标高稍低,后经人工填高并兴建楼宇,现楼宇已拆平,地面标高约在15.0019.

7、33,地面西高东低,最大高差约在3m。根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分布自上而下划分四大层,五小层,具体如下:221第四系上更新统(Q4):层(1)杂填土(ml):分布在各孔的地表,层厚1.407.50m,平均3.94m,厚度变化系数0.425杂色、灰褐色,主要由粘性土混较多建筑垃圾和少量砂砾组成,大部分堆填超过10年,东南角为新堆填,土质较疏软,欠固结。222第四系上更新统(Q3):层(1)粉质粘土(al):各孔均揭露本层,层厚1.0010.90m,平均4.96m,厚度变化系数0.407m,层面埋深1.47.50m,相应标高为11.4015.20m,土质杂色具斑纹构造,主要由粘粉粒组成,底部含少许砂砾

8、,土质粘韧性强,切面光滑,干强度高,含水量湿,可塑状。 层(2)粗砂(al):透镜状、似层状分布于57#、1214#、1921#、2530#、3334#和37#孔。层厚0.804.70m,平均3.01m,厚度变化系数0.394,埋深7.2010.80m,相应标高6.8010.93m。黄色,主要成份为古英、中、粗粒砂,少量砾石和粉泥质,石英颗粒棱角状,中粗粒约占85%,局部泥粉质增多变为砂质粘性土,含水量饱和,松散状,钻进时容易塌孔。 层(3)泥质卵砾石(al):大部分钻孔见到此层,层厚0.504.20m,平均1.56m,厚度变化系数0.635,埋深7.2013.80m,相应标高3.109.48

9、m,灰黄色,主要中风化砂岩砾石和少量砂泥质组成,卵砾石含量占50%以上,含水量饱和,稍密状。223第四系残积土(el)层(1)残积粉质粘土(el):各个钻孔都见到本层,层厚0.5014.30m,平均7.25m,厚度变化系数0.464m,埋深8.9027.00m,相应标高-9.408.23m。褐红色,以粉粘料为主,局部含强风化岩碎块,土质粘塑性好,切口光滑,干强度高,粘韧性强,浸水易软化,含水量很湿,硬塑状好,原岩为粉质泥岩。224中生带白垩系上上统(k2) 层(1)强中化粉质泥岩(k2):各孔均揭露到本层,层厚2.0017.50m,平均8.33m,厚度变化系数0.382m,埋深13.0029.

10、00m,相应标高-2.30-13.20m,褐红色,主要成份为泥质,含少量粉质,岩石泥质结构,块状结构,节理发育,次生粘土化强,岩石质软,手板易碎,钻进易磨损,采芯率真低,易泡水软化,岩芯呈块状。岩石属极软岩,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V级。 层(2)中风化夹强风化粉质泥岩(k2):大部分钻孔见本层,层厚1.5019.80m,平均7.14m,厚度变化系数0.548;埋深19.5036.50m,相应标高-20.70-2.25m,岩石基本上层4-1相同,但岩石风化不均匀,节理裂隙发育,局部极发育,裂隙面可见薄膜状铁锰质充填,岩石中、强风化相同,岩层较破碎,岩石强度低,湿度大,易干裂,浸水易软化,岩芯采芯率低

11、,一般呈碎块状、短柱状。岩石属极软岩,基本质量等级分为V。 层(3)中风化粉质泥岩(k2):各个钻孔均钻至此层,揭露厚度一般5m,层面埋深29.042.0m,相应标高-25.10-11.95m,岩性基本同层4-1、4-2,但本层岩石较完整,节理裂隙次发育,岩石硬度较低,容易含金钻进,湿度大,失水较干裂,岩芯较完整,一般中长柱状。岩石属软岩,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IV。 详细的地层分布状况请见“钻孔柱状图”和“工程地质剖面图”标贯测试结果统计表土名次数方法实测击数(N)杆长修正后的击数(N)特征值备注NminNmaxNmNminNmaxNmSnrsNkFak(Kpa)杂填土1标贯6.053粉质粘土3

12、9标贯5.025.08.54.220.77.62.530.330.916.9200粗砂13标贯5.09.07.14.17.25.71.000.170.915.2180泥质卵砾石13重触10.112.511.00.750.070.9610.6312残积粉质粘土45标贯10.6116.023.98.182.217.513.60.780.8014.0340强风化泥岩15标贯60.0118.091.242.082.664.711.30.180.9259.4中风化泥岩1标贯180.0126.0(二)水文情况场地地下水主要分布第四项系上层滞水和孔隙水。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渗透补给为主。勘察期间地

13、下水埋深为2.63.0m。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腐蚀等级为微腐蚀,对砼中钢筋腐蚀等级为微腐蚀性。四、基坑支护结构形式1A、A1、A2、B、B1、B2区为主楼,基坑开挖深度为7.75m,采用1000旋挖灌注桩桩间8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止水的支护形式。旋挖灌注桩桩径为1000,间距1300,桩长约12m,旋挖孔桩应采取隔桩(跳挖)施工,在相邻桩混凝土龄期达到3天后方可成孔施工。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桩端嵌固端不小于4.50m,具体以剖面图标示嵌固长度控制。支护桩桩顶纵向钢筋锚入冠梁内,锚固长度不小于30倍纵向钢筋直径。冠梁截面为800800,冠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

14、5。坡面挂网喷砼护面,挂6200200钢筋网,喷射C20细石砼,厚60mm。2C区基坑开挖深度为4.3m,承台底5.5m,采用1排8001000旋(钻)孔灌注桩,桩长约9.5m,内侧2*75 L=23000 1500 张拉锁定力YF=150kN的预应力锚索。桩间坡面挂网喷砼护面,挂6200200钢筋网,喷射细石砼,厚60mm。3D区基坑采用1排89*4500超前钢管桩桩长约6m,内侧3排48X2.8钢管锚杆。4E、F区基坑采用自然放坡,坡度为1:1,坡面挂6200钢筋网,喷60厚C20细石砼护面,内插长1200的161500钢筋锚杆。五、施工计划(一)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基坑施工计划于2012年

15、1月4日,工期100天,施工进度计划详见后附图: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施工计划横道图。(二)材料使用计划根据本工程的工期要求及施工的具体情况,材料使用初步计划如下表:表5-1 材料使用计划表序号材料名称开始进场时间1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2012.12HPB235,8钢筋2012.1HPB235,10钢筋2012.1HRB335,d16钢筋2012.1HRB335,d18钢筋HRB335,d20钢筋3C20细石商品混凝土2012.1448X3.2钢管2012.1589钢管2012.16C25商品混凝土2012.1(三)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仪器使用计划表5-2 施工机械设备、仪器使用计划表:序号设备

16、名称型 号功率(KW)数量进场日期1挖掘机小松PC350-611012012.12挖掘机小松PC210-811012012.13散体物料运输车日野15吨/102012.14旋喷桩机成套设备12012.15旋挖桩机成套设备22012.16潜水泵50WQ15-122.282012.17钢筋切断机GQ-50422012.18钢筋弯曲机GW-50322012.19钢筋调直机CTX-14312012.110电焊机BX1-3002132012.111插入式振动器ZX-501.142012.112平板振动器ZW20B-222.222012.113混凝土喷射机TK6007.522012.114空气压缩机/35

17、22012.115全站仪博飞BTS-812CLA/12012.116水准仪苏一光DSZ2/22012.1(四)劳动力计划表5-3 劳动力需用量计划表序号工种人数备注1施工管理人员32专职安全员23测量员34电 工35电焊工46桩工207挖掘机手48砼工109钢筋工810瓦工411木工312机械工413杂工(土方工)614合 计74六、施工总体部署1.基坑总体施工流程详见图放线定位800旋挖灌注桩 1000旋挖灌注桩800旋喷桩施工超前钢管桩 锚索施工 冠梁施工坡顶排水沟施工土方开挖 锚杆、锚钉施工 喷射细石混凝土护坡 坡底排水沟施工。(具体施工时间详见施工横道图)施工准备搭建临设 设备安装灌注

18、桩、旋喷桩、超前钢管桩施工冠梁、土方开挖、修坡面土方开挖至-7.75M工程桩施工土方开挖至垫层底-0.000以下主体砼防水施工土方回填基坑总体施工流程2A、A1、A2、B、B1、B2区基坑施工流程:A、A1、A2、B、B1、B2区为主楼基坑,采用1000旋挖灌注桩桩间8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止水的支护形式。旋挖灌注桩桩径为1000,间距1300,桩长约12m,旋挖孔桩应采取隔桩(跳挖)施工,在相邻桩混凝土龄期达到3天后方可成孔施工,桩顶设冠梁,冠梁截面为800800,冠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基坑土方必须分段分层开挖,每层高度一般不超过1.5m,本项目基坑分五次开挖到底,在每一层开挖过程中

19、,注意及时跟进施工坡面喷层、插筋、挂网和设置排水沟。注意观察支护桩的水平位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A、B区基坑施工流程详见图。施工准备设备安装旋挖灌注桩、旋喷桩施工土方开挖、修坡面至-2M冠梁施工(待砼强度达到75%以上进行下一道工序)土方垂直开挖至-4.5M土方开挖、修坡面至-7.75M工程桩施工以下施工顺序同总体施工顺序 A、A1、A2、B、B1、B2区基坑施工流程3C、D、E、F区裙楼基坑施工流程C区基坑开挖深度为4.3m,承台底5.5m,采用1排8001000旋(钻)孔灌注桩,桩长约10m,内侧2*75 L=23000 1500 张拉锁定力YF=150kN的预应力锚索。桩间坡面挂网喷

20、砼护面,挂6200200钢筋网,喷射细石砼,厚60mm。C区基坑施工流程详见图。施工准备设备安装旋(钻)孔灌注桩施工土方开挖、修坡面1M挂网焊筋、锚索喷射砼(待砼强度达到75%以上进行下一道工序)土方开挖、修坡面至基坑底挂网焊筋喷射砼(待砼强度达到75%以上进行下一道工序)工程桩施工以下施工顺序同总体施工顺序 C区基坑施工流程D区基坑采用1排89*4500超前钢管桩桩长约6m,内侧3排48X2.8钢管锚杆。D区基坑施工流程详见图。施工准备设备安装钢管桩施工土方开挖、修坡面1M钢管锚杆工程桩施工以下施工顺序同总体施工顺序 D区基坑施工流程E、F区基坑采用自然放坡,坡度为1:1,坡面挂6200钢筋

21、网,喷60厚C20细石砼护面,内插长1200的161500钢筋锚杆。E、F区基坑施工流程详见图。施工准备设备安装土方开挖、修坡面1M挂网焊筋、钢筋锚杆喷射砼(待砼强度达到75%以上进行下一道工序)土方开挖、修坡面至基坑底挂网焊筋喷射砼(待砼强度达到75%以上进行下一道工序)工程桩施工以下施工顺序同总体施工顺序 E、F区基坑施工流程七、主要施工工艺及措施(一)前期准备工作1、 施工前应作场地查勘工作,如有架空电线、地下电缆、通讯电缆、给排水管道、煤气管道等设施,妨碍施工或对安全操作有影响的,应先作清除、移位或妥善处理后方能开工。2、 平整场地,清除基坑范围内障碍物、构筑物,做好基坑位移观察点和地

22、下水位观察点。3、 做好基坑周围的排水沟、集水井和沉淀池,使基坑支护施工和土方开挖时抽出的积水经排水沟、沉淀池沉淀后,才排至市政管网。4、 待基坑支护工程桩完成并经专业检测单位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地下室土方开挖及混凝土压顶梁的施工。5、 在施工现场建立统一的施工测量控制网。施工测量控制网分为施工平面控制网和施工高程控制网,然后,以施工控制网为基础,测设出每个施工部位的轴线、高程和控制点。6、 为确保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得安全,在边坡施工时对管线及建筑物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7、 施工之前应先查明基坑内、外的管线的走向位置及埋深。8、 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管线时,应采用人工探土进行试探,探明后方能进

23、行 施工,如难于查明各管线的走向位置及埋深时,可采用物探方法找出其所在的具体位置。9、 对于阻碍施工的管线,如条件许可的则迁移或改线,以确保施工时管线不被破坏,如无法迁移的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10、 在基坑施工时,基坑周边的建筑物要专人观察,对有可能构成对建筑物有危险的应做必要的支撑等。对于存在倒塌危险的楼房要制定危房支护方案。(二)施工测量放线1、 我司进场后,首先与甲方进行施工测量控制点进行交接并复测,并办理移交手续。2、 施工控制点的交复核1) 场地平面控制网和建筑物主轴线,应根据复核后的测量控制点准确定位测量,并应作好桩位保护,平面控制网桩位间距不应大于所用钢尺长度,并应组成闭合图形

24、。2) 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桩及建筑物的主轴线等控制点标志,选择在不会受到损坏的地块进行牢固埋设,并做好埋设地点的标志记载。3、 轴线测量控制1) 建筑物外围轴线控制点经复核无误后采用经纬仪对其余轴线控制点进行测量定位。2) 对建筑物轴线的测量复核确定无误后,方可把轴线延伸到建筑物或基坑以外的轴线桩上,延伸轴线标志标画的轴线桩及建筑物应牢固、稳定、可靠和便于监控。4、 基坑沉降观测水准控制点设置根据规划局提交的水准基点在基坑周边围墙上布置五个水准控制点,水准点间距不大于50米。各水准点间通视良好,水准控制点应设置在基坑沉降变形范围之外。 (三)旋挖灌注桩支护施工本项目基坑A、A1、A

25、2、B、B1、B2区为主楼基坑,采用1000旋挖灌注桩桩间800三重管高压旋喷桩止水的支护形式。旋挖灌注桩桩径为1000,间距1300,桩长约12m,旋挖孔桩应采取隔桩(跳挖)施工,在相邻桩混凝土龄期达到3天后方可成孔施工。(一)、施工工艺、方案、流程旋挖混凝土灌注桩:定轴线、桩位 埋设护筒 桩机就位 成孔 第一次清孔 钢筋笼制作、吊装 安放导浆管 第二次清孔 灌注水下混凝土 成桩 钻机移位 拔除护筒 回填桩孔。根据本工程桩基实际情况和土质特征,旋挖孔桩施工采用连续性筒式取土钻进成孔、原土或运土造浆护壁工艺,采用C25水下商品混凝土,钢筋笼采用现场制作。(二)、施工工艺技术要求1、放桩位线每个

26、桩位应按设计要求,用经纬仪、钢卷尺定放,具体做法如下:根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布置施工基线,作为桩位控制点,沉桩测量采用常规极坐标法或经纬仪在正面或侧面进行交会测量定位,水准点测量从业主和设计提供的高等级水准引出,用四等水准测量引到现场,并用水泥桩埋铜钉做成相对稳定不易沉降的现场水准测量控制基点。为便于测量和防止控制点位移,在距桩基区域60m左右距离设置施工测量基点(笔架桥上),以便对场内控制点进行校核。(1)根据建筑物定位控制轴线,利用经纬仪、钢卷尺进行桩位定位放样,并报请监理方进行复核。(2)开工前,用水准仪对施工现场标高进行测量,并计算出平均值,作为硬地坪标高。当护筒埋设好后,对护筒附近硬

27、地坪进行标高测量,以此控制成孔深度。(3) 放桩位线:1)、从各轴线引出桩位线,允许偏差为1cm。2)、桩位中心点处用钢筋标志,以标志为圆心、桩半径为半径画控制圆。3)、桩位线及标志要经常检查,看不清时及时补上。4)、轴线桩及桩位线放好后,须进行自检,再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组织人员认真检查,并及时办理复核手续。2、埋设护筒定好桩位后,先在桩位控制圆外侧弹出桩位十字线以便控制桩位,再粉碎地坪混凝土进行开挖。护筒直径应比设计桩径大10cm以上,本工程旋挖孔灌注桩的桩径为800mm/1000mm,选用的护筒为1200mm/1000mm。护筒制作,用厚为4毫米钢板卷成的护筒。埋设护筒时,其中心线与桩位

28、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20mm,护筒底部应深入原土层不得少于20cm。护筒的顶面略高于地面。为确保护筒位置的准确及稳定,再次校正护筒中心偏差。用粘土填实护筒周围的空隙并夯实以防漏浆。3、桩机就位桩机就位后,底座必须用水平尺打好水平,达到平整、稳固,以确保钻进中不发生倾斜和移动;转盘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允许偏差应小于20mm,转盘在四个方向上的水平度误差小于1/300。4、成孔(1)工程桩施工采用泥浆护壁,连续性筒式取土钻进成孔工艺,泥浆尽量采用原土造浆,部分使用配浆。(2)本工程工程桩设计桩径为800mm/1000,施工时使用钻头直径应根据试成孔的全截面的孔径数据、结合工程地质勘探报告进行分析,确定钻

29、头直径。(3)钻进压力及转速控制:开孔时应遵循小水量、轻压力、慢转速,以防扩径过大;护筒脚附近要慢速钻进,使护筒脚有一定的粘泥皮;在旋进过程中,最大钻旋速度不大于1m/min;在钻进淤泥质粘土层时,要适当控制压力(粘土525KPa,砂土515KPa)和转速(粘土为4070r/min,砂土为40r/min,最小泵量为50m3/h),以防扩径过大,且要少提动钻具,换钻杆时应轻提,以防坍孔,(4)施工应符合相邻桩间距4d、时间间隔大于36小时或跳跃法施工,相邻桩距小于4d时,钻孔必须跳打,以免串浆和连孔,或混凝土灌注后相隔36小时以上,方能在相邻孔位施工。(5)钻进过程中应切实计算好钻杆和钻具长度,

30、以便丈量杆上余尺,正确计算孔深。加接钻杆应先将钻具稍提离孔底,待泥浆循环23分钟再拧卸钻具。(6)钻进中,上下串动钻具要适当,最好一根钻杆打完,在加钻杆前串动几下即可,既达到将孔内粘泥块打碎及使孔拉直的目的,又不致于造成钻杆脱扣和加快连接处的磨损。(7)钻孔深度不得小于设计孔深,超深不得大于30cm。(8)成孔垂直度偏差按不超过1/100控制。(9)成孔泥浆的配制管理合理地配制泥浆,是成孔成败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土层条件的不同选用不同性能的泥浆护壁。 在粘土层中成孔时,出口泥浆的比重控制在1.11.2; 在砂土层、淤泥质及易坍孔土层中成孔时,排渣泥浆比重控制在1.21.3,并应选择

31、含砂量较小的泥浆; 泥浆的粘度控制在1820秒,含砂量小于4%; 遇有流砂及易坍孔缩径土层,如加大泥浆比重尚不能解决的,可用人工造浆。人工造浆配比:水100%,陶土粉8%,纯碱0.40.5%, 化学浆糊粉0.030.05%; 在成孔过程中,排出的泥浆应先进入泥浆沉淀池,降低泥浆的含砂量及比重,然后再进入循环池利用; 经常对沉淀池、循环池进行清理,清除沉砂、积淤,对不符合要求的泥浆应及时排放到废浆池外运,确保泥浆质量。5、清孔当钻至设计标高后,应停止钻进,并及时用换浆法进行一次清孔。具体方法:在钻进终孔后利用成孔钻具直接进行,清孔时先将钻头提离孔底1020cm,转盘回转钻孔,泥浆循环不断地进行,

32、并时常串动钻具,以提高一次清孔效果。一次清孔的时间不宜定死,应根据钻具回落试验孔底沉渣厚度和返浆比来决定清孔是否可以结束;清孔泥浆进浆比重应小于1.15,返浆比重应小于1.30,手触泥浆无颗粒感觉,且沉渣厚度小于5cm,一次清孔即可结束。6、钢筋笼施工(1) 钢筋笼制作1)钢筋笼分节制作,一般分节长度为12m,分节吊放,吊拼焊接而成;主筋的搭接以50%错开,双面焊接长度应大于或等于6d;焊缝宽度不应小于0.7d,厚度不小于0.3d。2)钢筋笼制作前,应将主筋校直、除锈,下料长度要准确;3)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主筋间距:10mm; 箍筋间距:20mm;钢筋笼直径:10mm; 钢筋笼长度:100m

33、m。4)主筋保护层为50mm,允许偏差为20mm,为保证保护层厚度,每节钢筋笼设置两组水泥块,每组四块,平面上呈90度角布置,且上下两组均匀错开。5)环形箍筋、螺旋箍筋与主筋的连接采用直接点焊固定。6)成型钢筋笼应平卧堆放,且不得超过二层。7)现场使用钢筋必须具有质保书,并经现场抽样检测后方可使用。(2)钢筋笼安装清孔后,将钻具提出孔外,测量其孔深、孔径及孔斜,并做好记录,吊放钢筋笼时,可利用钻架及时吊放钢筋笼。为保证钢筋笼的安放深度符合设计标高,安放前由施工员测定具体标高尺寸,确定吊筋长度,以保证偏差在100mm以内。钢筋笼吊放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为防止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移位及上浮现象发生

34、,钢筋笼下到设计位置后必须固定好,以确保钢筋笼保护层偏差为20mm,笼顶、底标高偏差在50mm之间。钢筋笼吊放时,应确保孔洞和钢筋笼的同心度,也可利用吊车配合吊放钢筋笼。每隔4-5米在主筋上焊上钢筋笼保护层。钢筋笼孔口焊接应符合如下规定:1)下节笼上端露出操作平台高度宜在1m左右;2)主筋焊接部位的污垢应予以清除;3)上下节笼各主筋位置应对正,且上下笼均处于垂直状态时方可施焊,焊接时宜两边对称施焊,并敲去焊渣;4)焊接完毕后,应补足焊接部位的箍筋。7、导管安装及二次清孔(1)本工程灌注桩砼灌注宜采用200mm直径导管,灌注应准确量好导管总长度。(2)检查导管的密封性能,即检查导管有无漏水,导管

35、连接密封圈的好坏情况。(3)当钢筋笼安入完毕后,应尽快安放导管,进行第二次清孔。吊放导管时,应位置居中,轴线顺直,稳步沉放,防止卡挂钢筋笼和碰撞孔壁。安放完毕后,应在导管上口设漏斗和储料斗,下口离孔底约30cm,用3PNL泵进行泥浆循环清孔,并进行泥浆指标的调整,二次清孔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10,返浆比重应小于1.15,工程桩沉渣厚度应小于5cm, 清孔时间一般控制在20min左右。(视工程特殊情况调整)(4)二次清孔结束后,由施工员进行孔底沉渣的测试,工程桩沉渣厚度小于10cm,在满足沉渣厚度和泥浆比重控制指标后,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下道工序-混凝土灌注工作。8、水

36、下混凝土施工本工程采用200mm导管进行水下砼灌注,砼采用水下C25商品砼,砼灌注质量应按下列要求控制:1)、为了预防导管堵塞,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22cm之间,石子采用525mm。混凝土初凝时间控制在不小于4 小时,级配单应在混凝土开浇时随车附来,入模温度为20-30度。严格把好质量关,每批进场混凝土搅拌站必须附送级配单。现场应仔细核对配合比组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阻止更正。搅拌站后期附送混凝土质量证明单。每根桩的混凝土灌注须做坍落度试验,以及一组混凝土试块。2)、导管下入孔内之前应仔细检查连接丝扣、焊点及密封槽的好坏,并编号、丈量、记录长度,导管底口距孔底高度一般控制

37、在50cm左右,且第一节导管长度应大于4m,以保证初灌时埋入砼面大于1m。3)、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应在第二次清孔后30min内进行,若超过30min应重新测量孔底泥浆厚度,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重新清孔。4)、混凝土隔水塞的大小要与导管的内径相符。5)、混凝土灌注前安放好隔水塞后,导管提离孔底50cm,当料斗内装满混凝土后,剪断悬挂混凝土隔水塞的铁丝,第一斗混凝土灌入后导管埋入混凝土面大于1m以上,第一斗混凝土灌注后不得提升导管,待第二斗混凝土注灌后,经过测试确认混凝土面埋入导管2m以上,方可小幅度提升。漏斗中的混凝土开始灌入时,立刻向漏斗中继续输送混凝土,以确保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从而保证混凝土的

38、浇灌量。单桩灌注时间宜不大于8小时,与二次清孔验收时间间隔应0.5小时。6)、水下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导管埋深应控制在26m,最小埋深不得小于1m,导管提升速度要慢。导管应勤提勤拆。应经常测定混凝土面高度,以确定提管长度,切不可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以上。7)、导管提升要平稳,避免出料冲击过大或钩带钢筋笼。8)、注意检查导管吊绳及井口台板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并注意钢筋笼的固定情况,防止跑笼。9)、混凝土灌注高度应高出设计桩顶标高0.5米以上,由施工员测定后方可停止灌注。10)、灌注完毕后,待混凝土初凝后即可切断钢筋笼吊筋,拔出护筒,清洗导管和护筒,清除孔口泥浆(灌注时排出的废泥浆引入排污池

39、),然后回填孔口,以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文明。11)、按规定由专人做好混凝土试块的制作,每根桩做混凝土试块一组,每组三块,注明日期、桩号,按标准养护28天,然后测定其抗压强度。(四)、旋喷桩施工A、A1、B、B1、B2区支护桩顶设冠梁,冠梁截面为800800。冠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支护桩灌注混凝土后及时清凿桩头,完成桩质量检测。之后进行冠梁的施工,先开挖沟槽至支护桩顶,及时绑扎钢筋及支模板,浇筑C25商品混凝土。(1)、三重管旋喷桩原理全用分别输送水、气、浆三种介质的三重注浆管。在以高压泵等高压发生装置产生3040Mpa左右的高压水喷射流的周围,环绕一股0.60.8Mpa左右的圆筒状气流,

40、进行高压水喷射流和气流同轴喷射冲切土体,形成较大的空隙,再另由泥浆泵注入浆液填充,喷嘴作旋转和提升运动,最后便在土中凝固为较大的固结体。三重管旋喷桩施工如图所示。图 三重管旋喷桩施工示意图(2)、三重管旋喷桩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3、施工方法说明及主要技术措施 三重管旋喷桩直径为800,桩身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0%,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成桩直径和桩长不等小于设计值。(1)施工准备:在桩基施工前,清除设计桩位范围内的杂物、障碍物,平整场地,挖好排浆沟,平整夯实并进行硬化处理,保证施工中的钻机保持稳定,做好钻机定位准备工作。 (2)测量放线:由测量人员依据测量控制桩点,以及根据设计图纸准

41、确定出旋喷桩孔位置,并做好标志。旋喷桩孔的中心允许偏差不大于50mm。(3)钻孔:钻机定位平稳,同时调整机架,使钻头对中误差小于2cm,施工前,钻机要先试运转检查。钻机就位要安放水平,钻杆要必须对准孔位中心且保持垂直,必须用水准尺和垂球检查,钻孔直径为130,钻孔垂直偏差不得超过1.0%,孔位偏差不得大于50。钻孔过程中详细记录地质分界深度和钻碴情况,并与地质图核对,发现异常立即与监理工程师联系,确定处理方案后再按已定方案实施。钻孔完成经检查合格后,用模板封堵,以保证注浆时钻孔不至被堵塞。(4)水压大于35Mpa,气压为0.60.8Mpa,提升速度为0.10.25m/min,喷射速度为812L

42、/min。(5)喷射注浆:在插入旋喷管前先检查高压浆液和空气喷射情况,各部位密封是否封闭,插入后先做高压射水试验,合格后方可喷射浆液。在插管过程中,为防止泥沙堵塞喷嘴,可边射水,边插管,水压力一般不超过1Mpa。喷射时,先应达到预定的喷射压力、喷射量后再逐渐提升注浆管,由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喷射注浆。喷到桩高后迅速拔出注浆管,用清水冲洗管路,防止凝固堵塞。当喷射结束后,随即在喷射孔内进行自然水压力静压填充灌浆,直到浆面不再下沉为止。在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个别孔漏浆严重、无返浆等情况,一次喷射无法保证帷幕的整体性,应进行复喷,第二次喷射注浆应在第一次注浆初凝后进行。若出现不返浆或返浆较少时,可采取添

43、加速凝剂或增大注浆量,待正常返浆后再继续作业;若返浆过多,采取提高喷射压力、适当加快提升旋转速度。中间发生故障时,停止提升和旋喷,以防桩体中断,同时立即进行检查排除故障。喷射压力、提升速度对成桩直径有较大的影响,如发现有浆液喷射不足,影响桩体的设计直径时,需要进行复核。(6)浆液配置:浆液采用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纯粘土粉和自来水配制,水灰比1.01.5,比重1.51.6。浆液应旋喷注浆前30分钟60分钟内拌料搅拌,浆液搅拌后放置不得超过4小时。冒出浆液由泥浆泵抽至沉淀池沉淀处理。(7)回灌:当喷射结束后,随即在喷射孔内进行自然水压力静压填充灌浆,直到浆面灌浆,直到浆面不再下沉为止。(8)

44、施工中认真记录实际孔位,孔深和钻孔内的地下障碍物、洞穴、涌水及与工程地质报告不符等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若出现不返浆或返浆减少时,克采取添加速凝击或增大注浆量,待正常返浆后再继续作业;若返浆过多,宜提高喷射压力、适应加快提升与旋动速度。1、劳动力安排计划配备技术员1人,机长1人,班长2人,工人10人,机电维修1人,合计15人。2、设备配备主要设备配备详见表3表3 主要施工设备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规格型号1地质钻机台3XY-1002高喷台车台1PG-15003高压泵台13D2-5Z栓塞泵4灌浆泵台1HB-804空压机台1P-0.8Mpa,Q-6m3/min5泥浆泵台1BW-1506拌浆机台1

45、WJG-807高压管米1001925mm3、材料计划主要材料计划详见表4表4 主要材料计划表旋喷桩直径(mm)水泥掺量(每kg/m)数量(根)平均单根长度(m)水泥总量(t)800220kg14414443.54、进度计划(1)进度指标三重管旋喷桩每天施工810根。(2)施工进度安排三重管旋喷桩施工安排在旋挖桩施工完成一段后及时进行,钻孔桩施工完成后三天后完成旋喷桩施工。五、施工主要保证措施1、技术质量保证措施(1)测量桩位定好轴线后,一桩一签严格按照设计孔位控制。(2)采用32.5R硅酸盐水泥,进场材料采取措施做好防雨防潮。(3)钻机就位时,应调整至水平,其垂直度误差小于0.5L。(4)严格

46、按照设计配合比施工,搅拌台配置比重计,及时检查浆液比重,保证旋喷有效桩体强度。(5)提升时出现堵钻事故,应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重新接桩时应加深1米重叠续桩。(6)桩机施工过程中,泥浆泵压力表应灵敏有效,确保成桩压力满足设计要求。(7)施工中出现孔口返浆、漏水等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提升,注浆至孔口返浆正常后才允许提升。(8)为确保桩顶标高,施工后应做好桩顶回灌工作,用返浆进行孔口回灌,防止因浆液凝固时体积收缩,出现桩顶标高过低的桩体病害。(9)实行技术人员跟班作业,随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确保施工质量。并及时汇总资料,整理图表,防止出现掉桩漏桩。(五)、桩顶冠梁施工A、A1、B、B1、B2区支护

47、桩顶设冠梁,冠梁截面为800800。冠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支护桩灌注混凝土后及时清凿桩头,完成桩质量检测。之后进行冠梁的施工,先开挖沟槽至支护桩顶,及时绑扎钢筋及支模板,浇筑C25商品混凝土。 (六)超前钢管桩、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施工6.1施工顺序 根据本基坑支护设计要求,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为提高工效,缩短工期,其基坑支护的施工顺序确定为:微型钢管桩施工土方开挖锚杆、挂网喷面、喷锚施工结构施工6.2主要施工方法6.2.1微型钢管桩施工 微型钢管桩施工工艺:平整场地标定桩位钻机就位、成孔放置钢管注浆6.2.1.1平整工作面 清理施工现场,进行场地物体搬迁和平整,便于施工。6.2.1

48、.2成孔 采用XY-1型工程钻机成孔,成孔直径110,不采用膨润土或其他悬浮泥浆做钻进护壁。6.2.1.3放置钢管 微型钢管选用89*4钢管,间距为500mm。钢管底部3-5m左右钻若干花眼,以保证注浆液向周围土体扩散。6.2.1.4注浆注浆液采用纯水泥浆,注浆压力控制到2-3Mpa左右,水灰比为0.6,水泥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浆中加入水泥重量0.1%的三乙醇胺及.2%的食盐,以改善可注性和增加结石体早期强度。为保证注浆液与周围土体紧密结合,在孔口处设注浆塞。6.2.2锚杆施工 6.2.2.1施工工艺及设备(1)根据设计单位对锚杆参数的设计要求,本基坑锚杆采用了一次注浆锚杆。6.

49、2.2锚管锚管采用48钢管,在,锚管侧帮焊脚钢,沿钢管四周开成梅花形小孔,浆液从管内通过小孔注入,锚管采用机械贯入土体后,对管口30cm范围内进行即时封闭,待封闭层施工24h后即进行压力注浆。注意锚管贯入后应及时保护坡面,对坡面进行初喷。 锚管注浆:采用纯水泥浆,水灰比同,锚杆浆液。同一排锚管应采用跳跃式注浆,单孔采用全孔一次注浆。注浆过程中当发现注浆压力突然降低,浆量突然增大时,应立即停注,检查是否跑浆,冒浆,每米注浆量不小于50Kg。6.2.3土钉挂网 1、施工工艺流程 土方开挖人工清坡铺设钢筋网人工打土钉喷射砼坡面养护开挖下一层。 2、施工工艺流程 坡面形成后,铺设钢筋网6.5200,土

50、钉为16螺纹钢筋长度1.2m,采用人工锤击法将土钉打进坡面里,间距为1.5m,呈梅花形布置,喷射砼C20厚60mm。6.2.4喷射砼面板及钢筋网1、施工要点 A、基坑开挖按设计要求分段分层进行,严禁超深开挖,不宜超长度开挖。机械开挖后铺以人工修整坡面。 B、坡面形成后初喷一次,将土面覆盖即可,待钢筋网及锚杆安置后进行第二次喷射混凝土面板,混凝土强度为C20,厚度为80mm100mm,均采用两层喷射。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瓜米石=1:2:2.5,水泥采用强度为32.5R普通硅酸盐水泥,喷射时加入适量的早强剂,喷射由上至下进行。为保证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则在坡面上垂直打入短钢筋作为控制标志。 钢筋

51、网采用6.5mm钢筋制作,钢筋间距为200mm*200mm,加强筋采用16螺纹钢筋制作,网筋与网筋、网筋与加强筋、加强筋与锚杆芯之间用422电焊条点焊,上下网搭接、网筋之间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锚杆隔排采用214进行加固焊接。 C、喷射完成后,应作好坡面砼的养护,采用喷水养护方式,一般养护时间为5天。 D、材料质量 工程所用的所有材料都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合格证),试验(质量)检验单。E、喷射砼施工注意事项 喷射作业分段分片进行,同一段应自上而下进行喷射,射距应在0.8-1.5m之间。 喷射混凝土的水灰比宜为0.4-0.45,砂率为45%-55%,水泥与砂石重量比为1:4-1:4.5。 二

52、次喷射砼前应清除面层的浮浆和松散碎屑。(七)预应力锚索施工1、锚孔测放 按设计要求,将锚孔位置准确测放在坡面上,孔位误差不得超过50mm。 2、钻机就位 锚孔钻进施工,搭设满足相应承载能力和稳固条件的脚手架,根据坡面测放孔位,准确安装固定钻机,并严格认真进行机位调整,确保锚孔开钻就位纵横误差不得超过50mm,高程误差不得超过100mm,钻孔倾角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倾角允许误差位1.0,方位允许误差2.0。 3、钻进方式 钻孔要求干钻,禁止采用水钻,以确保锚索施工不致于恶化边坡岩体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保证孔壁的粘结性能。钻孔速度根据使用钻机性能和锚固地层严格控制,防止钻孔扭曲和变径,造成下锚困难或其

53、它意外事故。 4、钻进过程 钻进过程中对每个孔的地层变化,钻进状态(钻压、钻速)、地下水及一些特殊情况作好现场施工记录。如遇塌孔缩孔等不良钻进现象时,须立即停钻,及时进行固壁灌浆处理(灌浆压力0.10.2MPa),待水泥砂浆初凝后,重新扫孔钻进。 5、孔径孔深 钻孔孔径不得小于150、孔深不得小于23m。为确保锚孔直径,要求实际使用钻头直径不得小于设计孔径。为确保锚孔深度,要求实际钻孔深度大于设计深度0.2m以上。 6、锚孔清理 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钻12分钟,防止孔底尖灭、达不到设计孔径。钻孔孔壁不得有沉碴及水体粘滞,必须清理干净,在钻孔完成后,使用高压空气(风压0.20

54、.4MPa)将孔内岩粉及水体全部清除出孔外,以免降低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体的粘结强度。除相对坚硬完整之岩体锚固外,不得采用高压水冲洗。若遇锚孔中有承压水流出,待水压、水量变小后方可下安锚筋与注浆,必要时在周围适当部位设置排水孔处理。如果设计要求处理锚孔内部积聚水体,一般采用灌浆封堵二次钻进等方法处理。 7、锚孔检验 锚孔钻造结束后,须经现场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孔径、孔深检查一般采用设计孔径、钻头和标准钻杆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件下验孔,要求验孔过程中钻头平顺推进,不产生冲击或抖动,钻具验送长度满足设计锚孔深度,退钻要求顺畅,用高压风吹验不存明显飞溅尘碴及水体现象。同时要求复查锚孔孔位、

55、倾角和方位,全部锚孔施工分项工作合格后,即可认为锚孔钻造检验合格。 8、锚索体安装 安装锚索体前再次认真核对锚孔编号,确认无误后再用高压风吹孔,人工缓缓将锚索体放入孔内,用钢尺量出孔外露出的钢绞线长度,计算孔内锚索长度(误差控制在50mm范围内),确保锚固长度。 9、锚固注浆 注浆采用水泥砂浆,经试验比选后确定施工配合比。实际注浆量一般要大于理论的注浆量,或以锚具排气孔不再排气且孔口浆液溢出浓浆作为注浆结束的标准。如一次注不满或注浆后产生沉降,要补充注浆,直至注满为止。注浆结束后,将注浆管、注浆枪和注浆套管清洗干净,同时做好注浆记录。 10、锚索张拉及锁定、封锚 通过现场张拉试验,确定张拉锁定

56、工艺。锚索的张拉及锁定分级进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在设计张拉完成610d后再进行一次补偿张拉,然后加以锁定。 补偿张拉后,从锚具量起,留出长510cm钢绞线,其余部分截去,须用机械切割,严禁电弧烧割。最后用水泥净浆注满锚垫板及锚头各部分空隙,然后对锚头采用不低于20MPa的混凝土进行封锚,防止锈蚀和兼顾美观。(八)土方开挖的施工基坑支护施工完成,基坑监测点埋设完毕,相关检测完成后进行土方开挖。1土方开挖思路基坑土方开挖采用逐区开挖分级台阶后退倒土施工,本工程投入2台小松PC210-8、1台小松PC350-6挖掘机进行施工,出土口位置拟设在基坑的西面,总体挖土方向为东向西推进。在冠梁施工达到

57、28天强度以后,开始整体开挖1.2米(土面标高约为-4.5米),裙楼基本达到基础承台面,再把东面主楼土方,分5层开挖到基坑底,每层高度约1.5米(分层标高分别为-6.0米、-7.5米、-9.0米、-10.5米、-12.0米)。出土口为A2区,向西面裙楼推进,经C区把土方运离施工现场,在每一层开挖过程中,注意及时跟进施工坡面喷层、插筋、挂网。(后附土方开挖平面图)2土方开挖方式根据土方量计算,本基坑土方开挖土方量约30000m3,每天出土约3000m3,以机械大开挖并结合人工修边的方式开挖土方。3土方开挖道路的留设为确保土方开挖运输正常进行,临时土方运输道路宽度拟定7m,需碾压平整,并铺设400

58、mm厚37石,再铺设100mm厚石屑,稳定后方作为土方车辆运输行走路线。4场外交通路线安排基坑土方开挖期间,主楼出土口为A2区,副楼出土口为C区,详见土方开挖平面布置图。5基坑土方开挖期间排水措施:基坑土方开挖前施工基坑周边排水沟,基坑开挖时候,当积水较多时,用挖掘机于排水区临时挖掘基坑内排水沟和集水井,用潜水泵抽水至排水沟排出。6土方开挖具体施工方法本工程基坑土方拟采用机械人工分5层挖土、明沟排水施工方法。土方开挖具体分区按基坑平面的位置分为三阶段施工。第一阶段:基坑整体开挖1.3米。第二阶段:待第一阶段的基坑土方开挖完毕后,开始开挖基坑主楼土方(基坑支护A、B区)。最后阶段:完成出土道路位

59、置的剩余土方。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为主,人工修平削坡为辅。投入2台小松PC210-8、1台小松PC350-6挖掘机相互配合挖土,配备15t自卸汽车10台进行运土。出土口位置设在基坑的西南面。计划安排两班土方工(每班6人)进行两班作业,紧密配合基坑土方开挖施工。详见附图2: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图。7土方开挖总体技术性要求(1) 土方开挖应遵循“先支护后开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挖土应分块、分层、对称进行。(2) 挖土必须以满足围护设计受力工况为前提条件,根据基坑监测情况适时调整挖土进度、流向和方法。(3) 土方开挖应在相应区段围护桩、冠梁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挖至坑底标高后尽快施工承台及基础底板,尽量减少基坑暴露时间,以有效控制围护结构变形。(4) 随挖土深度到位,立即安排设置排水沟,排水开始后再挖下一层土,遵照先排水后挖土原则。(5) 挖土深度在机械挖土后留200300mm厚土方,由人工修整,严禁超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