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9553722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188 大小:1.3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选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88页
精选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88页
精选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88页
资源描述:

《精选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18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电子教案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姓名: 接待听课统计表(教研组专用表)时间地点讲课人学科课题接待级别学科领导备注公开课、示范课、教研活动统计表(教研组专用)时间地点讲课人类别学科课题参与人数讲课教师签字学科领导签字公开课、示范课、教研活动统计表(教研组专用)时间地点讲课人类别学科课题参与人数讲课教师签字学科领导签字教学进度表周次内容课时备注11课3课624课5课636课8课64百花园二10课65放国庆假6611课百花园三6713课15课6816课百花园四6917课19课610复习期中考试61120课21课61222课24课613百花园六26课61427课百花园七61529课31课6

2、1632课百花园八617期末复习618期末复习619期末复习620期末考试四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一、本班情况简析:经过三学年的学习,本班学生掌握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初步学会了独立识字。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会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能说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根据课文结构划分段落。能阅读程度适宜的儿童书报,了解主要内容。能观察图画和事物,能说语句通顺连贯的话。能说一段话叙述自己看到的事。本班中有三、四个学生由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有的掌握字词较困难,有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差,有待这一学期进一步加强教育,使之

3、有较大提高。二、全册教材简析: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四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按照难易程度和四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水平,分别安排在第七、第八两册教材中。从纵向看,教材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把训练点排列成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这些训练点组成单元。各单元按教学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三、教学措施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

4、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支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

5、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四、教学措施: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幅度提高中等生成绩。1.积极主动学习,加强写字指导,在阅读中进行词句训练。2.在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采取多种教学策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积极的学习方法。3.深入钻研,掌握新的课改理念,勇于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努力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式和接授性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并及时深刻地进行教学反思,积累教学经验,提

6、高课堂教学效率。4.加强课外辅导,及时转化后进生.积极开发利用身边的资源优势,拓宽课程教学渠道,让学生从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从身边学语文,从身边用语文。第 一 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篇讲读课文和一篇阅读课文,通过绿叶的梦的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芦叶船写出了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语文百花园一的侧重点是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 能把自己假期中最快乐、最精彩或最让人感动的一件事写清楚。让学生拥有假期,拥有自由。在自由的时间里,我们更好的亲近大自然,实践自己的梦想,又为童年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回忆。课标要求 会使

7、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留心观察,展开想像,乐于书面表达。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教学注意事项读的形式力求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注意层次。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加强学生对课文整体感悟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和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体验要鼓励学生边读边动笔圈画,画出重点,标出疑问。课 题1、绿叶的梦课 时1总课时1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仝建梅二备情况二备教师李秀敏二备时间8月26 日上课时间9月 1 日二

8、备教师二备时间8月26 日上课时间9月 1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月 日上课时间月 日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按认读和读写的不同要求,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掌握“苇叶、搜集、汇拢”等词语。3、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教学方法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时间分配一、引入二、范读课文,初步感受三、学习本课

9、生字词四、布置作业1导入: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绿叶的梦这一课。2释题激趣: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思考?(从“绿叶”、“梦”、“绿叶的梦”三个角度谈均可)绿叶:哪里见过?象征什么?可以什么用?等梦:可以让学生组词,体会“梦”的情感内涵。绿叶的梦:启发质疑。小结:(整合学生发言,导入课文阅读)边听边思考:作者通过哪些事来反映自己的童年生活的?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听读思考,交流感受: 小结:作者就是抓住与绿叶有关的几件事,向我们讲述了她快乐的童年生活,让我们不禁产生羡慕之心。愿意自己读读这篇课文吗?检查生字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检查认读情况,指导难写或易错字。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

10、;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解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选择) 小结:同学们都掌握了生字的认读新词也有了了解,希望通过学习课文,更好掌握这些生字、新词。5按要求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号,看看哪几个然段是讲同一个意思的。(用分段) 划出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与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存在的问题。 学生按要求自学。 组织班内交流 检查分段情况;汇总好的词语;指名朗读喜欢的段落;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抄写本课生字词。继续熟读课文,特别是自己喜欢的段落。试着自己解决课上提出的问题。边听边思考听读思考,交流感受自读课文,画出新词,并把带新词的语句读一读;把自己喜欢的

11、词语摘录到“词语花篮”中。与周围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存在的问题。51215板书设计1、 绿叶的梦生字 词语教学反思课 题1、绿叶的梦课 时2总课时2第一课时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仝建梅二备情况二备教师二备时间8月26 日上课时间9月2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8月26 日上课时间9月 2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月 日上课时间月 日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3、通过本课学习和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童年生活的兴趣。教学重点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

12、情。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作者描写的搜集树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快乐心情。教学方法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时间分配一引入二、默读全文,思考问题:三、深入学习课文:1板书课题,齐读;2回忆、梳理学生质疑,确定重点问题:3导入:2学生自读课文。1回答问题,梳理内容:作者童年有什么美好的回忆?(简练概括出意义段或自然段的段意)2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演示图片,提出质疑3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浏览课文。 交流自己的意见。(可以读一读课文,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处理“泡泡框”,理清与其它各段的关系。随机板书 4根据学生选择,逐段

13、学习课文重点部分:(26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写“我们”采集绿叶的快乐第四自然段:写采集绿叶也会争强和探险,甚至受伤。 第五自然段:写秋天的收获更大。 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 结合“泡泡框”谈体会。随即解决与本段有关的问题,随机板书第六自然段:指名读课文,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最喜欢这部分内容。学生质疑学生自读课文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浏览课文。581094四总结全文:出示一些叶子的图片(先出示课文中提到的?1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回答问题“课题为什么叫绿叶的梦?” 2对比自己的童年生活,谈谈学习后的感受。3回忆作者的表达方法,说说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交流自己的意见板

14、书设计绿叶的梦增添乐趣绿叶 谱写乐章丰富知识教学反思课 题芦叶船课 时1总课时3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仝建梅二备情况二备教师二备时间8月 26 日上课时间9月3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8月26 日上课时间9月 3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月 日上课时间月 日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教学方法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时间分配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

15、自读自悟,想象画面。四.指导书写,巩固字词。五.布置作业1、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走进大自然,采摘芦叶做小船老师出示自制的小纸船或小木船:同学们玩过自制的小纸船、小木船,也从商店买过玩具轮船、舰艇,但是你玩过从大自然中得到的芦叶船吗?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 3.小组合作学习。 (1)组员轮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每人准备提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4.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梳理问题。着重引导学生探究下面三个问题: (1)课文讲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 (2)芦叶船给作者的生活带

16、来了什么? (3)“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 1.学生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试着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同时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感受或标注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互相欣赏。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互相交流 交流认字方法515863 2.小组互相交流 1.交流认字方法。 2.提示写字中易出错的地方。 1.抄写字词。 2.读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板书设计芦叶船生字词语多音字教学反思课 题芦叶船课 时3总课时4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仝建梅二备情况二备教师二备时间8月 28日上课时间9月 4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8月 28 日上课时间9月 4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月 日

17、上课时间月 日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儿时的童心童趣。教学方法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时间分配一.复习引入二.研读品味,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三.朗读训练,加深体验四.读背说写,积累语言 1.听写本课词语。 2.同桌互评互改。 1.谈话导入。作者笔下的童年生活非常有趣,读着读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浮现在我们的脑海,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来感受作者童年的快乐吧。 2.合作学习,感受童年的乐

18、趣。 (1)同桌一起细细的品读课文。课文写了关于芦叶船的什么事?找出有关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2)“我们”做成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说说“我们”放芦叶船时产生过哪些联想?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联想?(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3)通过交流,通过感悟课文的内容,你现在最想说什么? 1.最后一段是作者丰富的联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读? 2.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一段。 1.配乐朗读课文。写本课词语。 同桌互评互改读课文小组交流,各抒己见读背说写,积累语言五.拓展延伸六.作业 2.把喜欢的句段多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生动优美的语言。 3.能画一画你想象中的芦叶船吗? 你喜欢作者的童年生活吗?

19、你希望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1.理解句子。 2.课外阅读芦苇和风筝。板书设计芦叶船做芦叶船 又惊又喜放芦叶船教学反思课 题一只贝课 时1总课时5第一课时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仝建梅二备情况二备教师二备时间8月 28 日上课时间9月5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8月 28 日上课时间9月 5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月 日上课时间月 日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体会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感情朗读,体会贝的可怜和可敬。教学难点理解贝为什么可怜又可敬。教学方法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

20、次备课时间分配一.示物激趣,导入新课。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一.示物激趣,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贝壳和珍珠实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这贝壳与珍珠有什么关系吗?你们想知道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一只贝”的故事吗?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 (2)自由拼读词语。指名读、小组读。 (3)四人小组交流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并说说生词的意思。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515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四.作业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次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你读懂了什么? 3.默读课文,结合课后“学习链接”读懂课文,几下不理解的问题,然后提出来。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故事,想想作者借助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什么? 四.作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自由拼读词语。指名读、小组103板书设计一只贝色彩外形价值教学反思课 题一只贝课 时2总课时6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仝建梅二备情况二备教师二备时间8月 28 日上课时间9月 9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8月28 日上课时间9月 9 日二备教师二备

22、时间月 日上课时间月 日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体会词语的意思。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感情朗读,体会贝的可怜和可敬。教学难点理解贝为什么可怜又可敬。教学方法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时间分配一.复习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一.复习1.认读生字词。 2.听写生词。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一评,谁读得最棒。 2.海边的贝壳很美,同学们知道这些贝壳是怎么来的吗? 3.漂亮的贝壳让人赞美,但有一只贝壳没有被孩子们捡起,因为它不漂亮。后来,这只不漂亮的贝壳形成

23、了什么?(一只罕见的大珍珠)这颗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呢?齐读第3、4段。 4.珍珠真的像作者描述的那样形成的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5.作者在课文中写道“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它只能默默地忍受听写生词细读课文,感悟理解小组交流,各抒己见515三.指导朗读,陶冶情感 四.联系生活,拓展训练”“这是用血和肉磨制成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6.“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这句话你是怎样体会的? 三.指导朗读,陶冶情感 四.联系生活,拓展训练 1.学完这篇课文后,你们敬佩那只不漂亮的贝壳吗?为什么? 2.师总结:不惜牺牲自己,默默地奉献出最珍贵的东西。 3.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我们周围有

24、这种行为的人吗?说给大家听。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预习4课。学生朗读103板书设计一只贝色彩外形价值教学反思课 题快乐的暑假课 时1总课时7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仝建梅二备情况二备教师二备时间8月 28 日上课时间月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8月 28 日上课时间月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月 日上课时间月 日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与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3会认本课的生字“所、憧、憬、泼、率”教学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共鸣。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产生共鸣。教学方法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

25、学准备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时间分配一读课题,激发阅读情感: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三范读课文,练习朗读四结合实际,体会情感: 1板书课题。齐读: 2读到课题,有什么联想?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 2交流学习成果: 出示生字词,指名读。 解释难理解的词语。 练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 1范读课文,示范语气与停顿。(如果学生能力较强,可采取评读的办法) 2自由练读,融入自己的情感,努力读出韵味。 1学生自由谈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第一节:结束学校生活,开始暑假生活,重拾书本外的童年。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第二节:暑假生活的快乐情景。 第三节:孩子们

26、在海边开心的嬉戏。 第四节:孩子们自由成长的愉快心情。 (交流中如有问题,组织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自主解决) 2结合诗中具体诗句,说说自己在诗中感受到了什么快乐。 3结合自己的暑假生活,说说孩子们还会有哪些活动。播放演示文稿 (可以仿照第三节进行诗歌创作) 4有感情朗读全诗,抒发自己的情感与体会。 (同学互读、指名读、分读全诗、齐读均可) 1为什么假期会带给我们如此的快乐?(避免对学校生活形成负面影响) 2我们应该怎样更好的享受我们的童年生活?板书设计4*快乐的暑假 学校生活暑假生活 紧张无拘无束严肃自由成长教学反思课 题语文百花园一课 时1总课时8第一课时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仝建梅二备情况二备

27、教师二备时间8月 28日上课时间月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8月 28 日上课时间月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月 日上课时间月 日教学目标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3、能把自己假期中最快乐、最精彩或最让人感动的一件事写清楚。教学重点分类积累词语,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教学难点能够有顺序的、语言具体的围绕主题写一件事。,教学方法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时间分配一、辞海畅游二、语海畅游一. 语海畅游汉字真有趣1.读一读,看谁读得最正确。2.读一读,想一想:每组的字为什么读音不相同?3.学生讨

28、论。4.教师点拨:汉字就这么有趣,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5.让学生多读几遍,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并理解每个字在词语里应该读特定的读音。6.拓展:你还能说出其它的多音字吗?二. 语海畅游词语搭配1.出示“童年”开花图,以“童年”这中心词,让学生在四周填上合适的词语。读一读,想一想:每组的字为什么读音不相同?.学生讨论。152.如:童年趣事,童年生活,快乐的童年3.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4.拓展:你还能用更多的词进行搭配吗?如:美丽的田野、绿油油的田野、一望无际的田野5.老师小结。.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15板书设计语文百花园一辞海畅游

29、语海畅游教学反思课 题语文百花园一课 时2总课时9第一课时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仝建梅二备情况二备教师二备时间8月 28 日上课时间月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8月 28 日上课时间月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月 日上课时间月 日教学目标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3、能把自己假期中最快乐、最精彩或最让人感动的一件事写清楚。教学重点分类积累词语,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教学难点能够有顺序的、语言具体的围绕主题写一件事。,教学方法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时间分配一. 语海畅游照样子写句子1.自

30、由读例句,体会句子的特点。 2.学生讨论:这个句子描写的事物是芦苇,联想的事物是桅杆。把芦苇比作小船上的桅杆,我们把这样的句子称作“打比方的句子或比喻句”。3.学生照样子写几句打比方的句子。4. 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5.老师小结。二. 背诵古诗,积少成多1.轻声读古诗,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2.将古诗大声读给同桌听,同桌专心听,欣赏,指点。.自由读例句,体会句子的特点。 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10103.再读诗句,想象画面,比谁读得最有味道。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诗句。5.拓展:课外收集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三. 阅读平台一只小鸟1.轻声自由读

31、短文,想想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2.细读短文,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并说说为什么?3.再读短文,讨论:(1)你想对那只小鸟说些什么?(2)你还想对用子弹打鸟的孩子说些什么?轻声自由读短文再读短文,讨论15板书设计语文百花园一二. 背诵古诗,积少成多三. 阅读平台, 语海畅游教学反思课 题语文百花园一课 时3总课时10第一课时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仝建梅二备情况二备教师二备时间8月 30 日上课时间月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8月 30 日上课时间月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月 日上课时间月 日教学目标1、能够分类积累词语。2、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3、能

32、把自己假期中最快乐、最精彩或最让人感动的一件事写清楚。教学重点分类积累词语,能围绕一个主题条理清楚地说一段话。教学难点能够有顺序的、语言具体的围绕主题写一件事。,教学方法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时间分配一. 学习“能说会道”1.创设情景,引导说话。播放童年的歌曲,听了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2.明确交流要求。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课文中绿叶的梦的作者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最令他觉得有趣、难忘的是采集绿叶,制作标本。而芦叶船的作者最难忘的是采芦叶做各种各样的芦叶船,放在家乡的小河里,放在长江里。现在,我们来回味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选择一件最

33、有意思,令自己最高兴的事,讲给同学听,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四人小组互读、互听、互相纠正。153.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向全班同学说。4.师生合作评价:态度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规范流畅,是否能把最有趣的地方说具体。5.评出“故事大王”。二. 学习“笔下生辉”1.激发习作兴趣2.明确习作范围和要求(1)读题(2)说说你明白了什么?(3)交流:本次习作要求是什么?你准备选择哪一件事来写?3.提出要求,指导习作(1)回忆自己和别人做了什么,说了什么.(2)在众多的童年趣事中,选择一件你认为最有趣,最难忘的写下来。学习本单元的写法,把最有趣的地方写具体。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4.学生习作

34、,教师巡视指导。5.小组互动评一评:小组内互阅、互评,看看哪个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写具体。6.修改作文。、读题交流学生习作25板书设计语文百花园一“能说会道”“笔下生辉”教学反思第 二 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神奇的自然景观为题材,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其中 古诗三首观潮火烧云味精读课文,四季童话为略读课文。观潮描绘了农历八月十八日在钱塘江边观潮时所见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火烧云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变化,表现出大自然的瑰丽,表现了人们观看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课标要求本单元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生动形象,适合朗读背诵。进行语言积累。同时还可引导学生从读悟写中

35、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大自然的观察能力和通过观察到的景物展开丰富联想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本单元随文识字20个,会写28个字。教学注意事项本单元以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为训练重点,把学生带入了那变幻无穷的大自然中,激发起学生学习本单元课文的兴趣。同时学习课文时还应了解课文顺序,是学生在欣赏美文的同时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从而达到读中悟写的目的。课 题5古诗三首课 时3总课时1113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仝建梅二备情况二备教师二备时间9月 2日上课时间月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9月2 日上课时间月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月 日上课时间月 日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6、2、学会本课生字。3、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能正确解释诗意; 2、掌握背诵古诗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诗、图对照,品读诗所描绘的意境; 2、通过对这三首古诗的学习,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方法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时间分配一、导入 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 1、同学们,我们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欣赏一下洞庭湖的美景。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读准字音,读通诗句。510三、精读古诗

37、、理解诗意。四、诵读古诗,体会意境 五、作业设计:一、导入新课ng、潭tn、螺lu、磨m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1、刘禹锡是什么时候去望洞庭湖的呢?请同学们读了诗后告诉大家。 2、究竟是哪些景物吸引住了诗人刘禹锡呢? 交流:同学们,诗人刘禹锡在一个秋天的夜晚望洞庭,那他望见了哪些景物呢?(板书:湖光、秋月、山水) A、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境未磨。 (1)湖光秋月两相和 “湖光、秋月”是怎样来吸引诗人刘禹锡的呢?我们来看,这是怎样的湖水? 抬起头,我们又看到了一轮怎样的秋月呢? (2)潭面无风镜未磨 为什么是水平如镜的湖面? 湖面无风,像一块未磨的镜子,朦

38、朦胧胧,多么宁静啊,谁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B、诗人登上岳阳楼,远远地望去,那山已不是那座山,水也不是那个水,它们成了(生:白银盘里一青螺) 明确诗意: 小结: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和:;磨:; 2诗句意思。3.背诵诗歌,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把诗中描绘的景色写下来。交流精读古诗、理解诗意自由读诵读古诗,体会意境158二、学生自学古诗三、互相交流、理解古诗四、有感情地朗诵菊花并背诵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唐代有一位诗人叫元稹,一次在欣赏菊花的时候,有感而发,以菊花为题,写了一首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1出示自学提示。 (1)理解“秋丛、绕舍、似陶家、篱、更”等词义。

39、 (2)朗读古诗,理解诗意。 (3)不懂的地方和同学讨论、交流。 2学生自学。 (1)自由读:结合课后注释,试着小声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互助学习:在小组里每位同学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请同学、老师帮助。 (3)各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1出示全诗,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词或句。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教师相机提问: (1)秋天的菊花丛开得怎么样? (2)谁一遍又一遍地怎么样观赏菊花? (3)菊花开过后花坛什么样? 3这首诗前两行描写了什么?后两行呢?你有什么感受? 4、小结; 1想象当时的画面,诗人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2诵读诗句、指导读出赞美的语气

40、。 采取分组练读,评读的形式。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和同学讨论、交流互相交流、理解古诗出示全诗,大家交流自己理解的词或句。510128 3试背这首诗。 1、根据你的想象,把诗中描写的景物画下来。2、背诵默写古诗。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范读: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2、学生自由读:3、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指名学生读)正音。 4、指名读自学提示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2)了解课文大意、解释题目。对照课后注释,了解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二、诵秋感愁,渲染气氛。 师生交流,这首中弥漫着一种悲秋情绪。学生写“愁”字,说说

41、“愁”字上头为何是个“秋”字的理解,建立秋景与秋思之间的联系。 三、精读枫桥夜泊,品味悲秋滋味。 1、小组交流,结合自学所得理解诗意。 2、展开想象: 3、小结: 4、指导朗读、背诵、默写 四、教师总结: 五、作业: 1、朗读背诵古诗。 2、默写古诗。学生自由读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师生交流小组交流板书设计古诗三首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看到故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听到教学反思课 题6、观潮课 时2总课时14、15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仝建梅二备情况二备教师二备时间9月3 日上课时间月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9月3 日上课时间月 日二备教师二备时间月 日上课时间月 日教

42、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其中5个会认的字,6个会写的字,7个要掌握的词语。)2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方法阅读法、情感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次备课时间分配一谈话引入二、检查预习情况三、理清叙述顺序一、引入谈话二、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第一课时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

43、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1、检查生字。(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n(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附:板书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默读课文,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