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答案二

上传人:每**** 文档编号:69467974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筑力学答案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建筑力学答案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建筑力学答案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建筑力学答案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力学答案二(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一、钢质圆杆的直径d10mm,F5.0KN,弹性模量E210GPa。求杆內最大应变和杆的总伸长。答:1、计算各段轴力 (1)计算CD段轴力a、用1-1截面截开CD段杆件,取右段分析,右段截面上內力用N1代替,受力图如图(a)。b、根据静力平衡条件计算N1值 Fx0 N1F0 N1F5.0KN(2)计算BC段轴力a、用2-2截面截开BC段杆件,取右段分析,右段截面上內力用N2代替,受力图如图(b)。b、根据静力平衡条件计算N2值 Fx0 N22FF0 N2F5.0KN(3)计算AB段轴力a、用3-3截面截开AB段杆件,取右段分析,右段截面上內力用N3代替

2、,受力图如图(c)。b、根据静力平衡条件计算N3值 Fx0 N32F3FF0 N32F10.0KN 2、计算杆內最大应变 应变3.0310-4(拉应变)3.0310-4(压应变)6.0610-4(拉应变)3、计算杆的总伸长值 -二、求图示等直杆的两端支座反力。杆件两端固定。答:1、以AB为研究对象,绘AB受力图,(a)图 2、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和变形方程静力平衡方程:Fy0 ; RaFFRb0 变形条件方程: ;+0 3、根据截面法求出AC、CD、DB段轴力NAC、NCD、NDB(1)计算AC段轴力a、用3-3截面截开DB段杆件,取右段分析,右段截面上內力用NDB代替,受力图如图(b)如果您需要

3、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b、根据静力平衡条件计算NAC值 FX0 NDBRb0 NDBRb (2)计算CD段轴力a、用2-2截面截开CD段杆件,取右段分析,右段截面上內力用NCD代替,受力图如图(c)b、根据静力平衡条件计算NCD值 FX0 NCDRbF0 NCDRbF(3)计算AC段轴力a、用1-1截面截开AC段杆件,取右段分析,右段截面上內力用NAC代替,受力图如图(d)b、根据静力平衡条件计算NAC值 FX0 NACRbFF0 NACRb4、将NACRb、NCDRbF、NDBRb a代入方程得:Rba (RbF)aRba0 ; 解、方程可得:RaF/3 RbF/3-三、作图示梁的

4、內力图。答:1、计算支座反力(1)绘受力图(图a)(2)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支座反力a、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 FY0 RayRby 10KN0 MB0 Ray4m10KN2m4KN.m=0 b、解方程求支座反力 Ray4KN,Rby6KN2、计算计算控制截面内力(弯矩、剪力)值(1) 控制截面弯矩值 MA0; MB4KN.m;MCRay2m4KN 2m 8kN.m (用叠加法时MC可以不求。)(2) 控制截面剪力值 QA0QC左4KN ; QC右QC左10KN6KNQB3、作弯矩图、剪力剪力 (图b、c)-四、作图示梁的內力图。答:1、计算支座反力(1)绘受力图(图a)(2)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

5、支座反力a、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 FY0 RayRby 20KN0 MB0 Ray4m20KN2m8KN.m8KN.m =0 b、解方程求支座反力 Ray10KN,Rby10KN2、计算计算控制截面内力(弯矩、剪力)值(1) 控制截面弯矩值 MA8 KN.m; MB8KN.m; MC (2) 控制截面剪力值 QA10KNQC左 ; QC右QC左20KN10KNQB3、作弯矩图、剪力剪力 (图b、c)-五、作图示梁的內力图。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答:1、计算支座反力(1)绘受力图(图a)(2)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支座反力a、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 FY0 RbyRcy q2a2qa

6、0 MC0 Rby2a2qa22qaa=0 b、解方程求支座反力 Rbyqa , Rcy5qa2、计算计算控制截面内力(弯矩、剪力)值(1) 控制截面弯矩值 MA2qa2MB ; MD2qaaMC(2) 控制截面剪力值 QA0QB左;QB右QB左Rbyqa;QC左QB右q2a3qa;QC右QC左Rcy2qa3、作弯矩图、剪力剪力 (图b、c)-六、作图示梁的內力图。答:1、计算支座反力(1)绘受力图(图a)(2)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支座反力a、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 FY0 RayRby 2KN/m5m6KN0 MB0 Ray4m6KN1m2KN/m5m5KN.m=0 b、解方程求支座反力 Ray

7、6KN,Rby10KN2、计算计控制截面内力(弯矩、剪力)值(1) 控制截面弯矩值 MC0,MD0 ,MA1KN.m , MB6 KN.m(2) 控制截面剪力值QC0;QA左2KN/m1m2KN ;QA右QB左Ray2KN 6KN4KN ;QB左QB右2 KN/m4m4KN ;QB右QC左Rby4KN10KN6KN ;QD03、作弯矩图、剪力剪力 (图b、c)-七、作图示梁的內力图。答:1、计算支座反力(1)绘受力图(图a)(2)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支座反力a、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 FY0 RayRcy 2KN/m4m2KN0 MC0 Ray4m4KN.m2KN2m2KN/m4m2m0 b、解方

8、程求支座反力 Ray2KN,Rcy8KN2、计算计控制截面内力(弯矩、剪力)值(1) 控制截面弯矩值 MA0, MD0, MB左Ray 2m2KN2m4KN.m0,MB右4KN.m(2) 控制截面剪力值 QA2KN ;QC左2KN.m2KN/m4m6KN ;QC右QC左Rcy6KN 8KN2KNQD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3、作弯矩图、剪力剪力 (图b、c)-八、作图示梁的內力图。答:1、计算支座反力(1)绘受力图(图a)(2)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支座反力a、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 FY0 RayRby 4KN/m3m0 MB0 Ray3m4KN.m3KN1.5m6KN.m0 b

9、、解方程求支座反力 Ray8KN,Rby4KN2、计算计控制截面内力(弯矩、剪力)值(1) 控制截面弯矩值 MA0 ;MBRay 3m8KN3m18KN.m6KN.mMC(2) 控制截面剪力值 QA8KN ;QB左8KN.m4KN/m3m4KN ;QB右QB左Rby4KN 4KN0QC3、作弯矩图、剪力剪力 (图b、c)-九、作图示梁的內力图。答:1、计算支座反力(只计算Rby,D支座反力不用求) (1)绘受力图(图a)(2)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支座反力 对AC段:MC0 Rbyaqa2/2qa2/40 Rby3qa/42、计算计控制截面内力(弯矩、剪力)值(1) 控制截面弯矩值 MAqa2/

10、4MB ;MC0 ;MDqa2/4(2) 控制截面剪力值 QA0QB左 ;QB右QB左Rby03qa/43qa/4 ;QCQB右qa3qa/4Nqaqa4QD3、作弯矩图、剪力剪力 (图b、c)-十、作图示梁的內力图。答:1、计算支座反力 (1)绘受力图(图a)(2)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支座反力 a、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 对CD段:MC0 Rdy4aq4a2a0 对整体:MB0 Ray2aRdy5aq4a3a0 对整体:FY0 RayRbyRdyq4a0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b、解方程求支座反力 Rayqa,Rby3qa,Rdy2qa2、计算计控制截面内力(弯矩、剪力)值(

11、1) 控制截面弯矩值 MAMCMD0 ;MBRay2aqa 2a2qa2(2) 控制截面剪力值 QAqa QB左 ;QB右QB左Rbyqa3qa2qa ;QDQB右q4a2qa4qa2qa3、作弯矩图、剪力剪力 (图b、c)-十一、作图示梁的弯矩图。答:1、计算支座反力 (1)绘受力图(图a)(2)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支座反力 a、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 对整体:FY0 RayRbyRey8KN/m1m10KN0 对CE段:MC0 Rey1m10KN0.4m0 对整体:MB0 Ray1m8KN /m1m0.5mRey1.4m10KN0.8m0b、解方程求支座反力 Ray1.6KN,Rby12.4K

12、N,Rey4KN,2、计算计控制截面弯矩值MAMCME0 ;MBRay1m8KN/m1m0.5m1.6KN1m4KN.m2.4KN.m ;MDRey0.6m4KN0.6m2.4KN.m3、作弯矩图(图b)-十二、作图示梁的弯矩图。答:1、计算支座反力 (1)绘受力图(图a)(2)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支座反力 a、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 对AB段:MB0 Rayaqa2/20 对BD: MB0 Rdy2aRcyaqa2/2qa2/20 对整体: FY0 RayRcyRdy2qa0 b、解方程求支座反力 Rayqa/2,Rbyqa/2,Rdyqa2、计算计控制截面弯矩值MAMBMD0 ;MC左Ray2

13、aq2aaqa2 ;MC右qa22qa2qa23、作弯矩图(图b)-十三、求图示刚架的支座反力答:1、以整个刚架为对象,绘制受力图如上图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 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支座反力a、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 FX0 Rdx2KN/m4m0MA0 Rby8m2KN/m4m2mRdy4m10KN4m0FY0 RAyRby10KN0 b、解方程求支座反力 RAy3KN(),Rby7N(),Rdx8N() -十四、求图示刚架的支座反力答:1、以整个刚架为对象,绘制受力图如上图2、 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支座反力a、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 FX0 Rex2F0FY0 RayRdy0

14、 MC0 RayaFaRdyaRexa0b、解方程求支座反力 Ray(),Rdy(),Rex2F() -十五、求图示刚架的支座反力答:1、以整个刚架为对象,绘制受力图如上图2、 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支座反力a、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 对整体:MA0 Rby10m2KN/m5m7.5m0MB0 Rby10m2KN/m5m2.5m0对BC段:MC0 Rby5mRbx6m2KN/m5m2.5m0 对AC段:MC0 Ray5mRax6m0 b、解方程求支座反力 Rax2.08KN(),Ray2.5KN(),Rbx2.08KN(),Rby7.5KN()-十六、作图示各刚架的弯矩图答:1、计算支座反力如果您需

15、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以整个刚架为对象,绘制受力图如右图(2)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支座反力a、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 MA0 RbyLP0Fy0 RayRbyP0b、解方程求支座反力 Ray (), Rby () 2、计算控制截面弯矩对BC段:MBC0;MCBRbyLP0对CA段:MCA0;MAC03、绘制弯矩图如右图-十七、作图示各刚架的弯矩图答:1、计算支座反力(1)以整个刚架为对象,绘制受力图如右图(2)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支座反力a、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 MA0 RbyL0Fy0 RayRbyqL0b、解方程求支座反力 Ray (), Rby () 2、计算控制截面弯矩对B

16、C段:MBC0;MCBRbyL0对CA段:MCA0 ;MCB0 ;MAC03、 绘制弯矩图如右图-十八、作图示各刚架的弯矩图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答:1、计算支座反力(1)以整个刚架为对象,绘制受力图如右图(2)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支座反力a、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 Fx0 RaxP0MA0 RbyLPL0Fy0 RayRby0b、解方程求支座反力 RaxP(),RayP (),RbyP () 2、计算控制截面弯矩对BC段:MBC0 ;MCBRbyLPL(下侧受拉)对CA段:MCAPL(右侧受拉) ;MAC04、 绘制弯矩图如右图-十九、作图示各刚架的弯矩图答:1、计算支座反力

17、(1)以整个刚架为对象,绘制受力图如右图(2)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支座反力a、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 Fy0 Ray+ RbyP0MA0 Rby2aPa0 b、解方程求支座反力 Ray(),Rby()2、计算控制截面弯矩对DB段:MBD0 ; MDBRaya (下侧受拉) 对DC段:MDCMDB (左侧受拉) ; MCD(左侧受拉)对AC段:MCAMCD (下侧受拉) ; MAC0 3、 绘制弯矩图如右图-二十、作图示各刚架的弯矩图答:1、计算支座反力(1)以整个刚架为对象,绘制受力图如右图(2)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支座反力a、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 Fx0 RaxF0 b、解方程求支座反力 RaxF

18、()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计算控制截面弯矩对BE段:MBE0 ; MEBFa(右侧受拉) 对DE段:MEDMEB Fa(下侧受拉) ; MDEFa(下侧受拉)对DC段:MDCMDEFa(左侧受拉) ; MCD0对AC段:MCAMC D0 ; MAC03、绘制弯矩图如右图-二十一、作图示各刚架的弯矩图答:1、计算支座反力(1)以整个刚架为对象,绘制受力图如右图(2)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支座反力a、建立静力平衡方程式 Fx0 RaxRbx0Fy0 RdyF0MA0 RdyaRbxa0b、解方程求支座反力 RaxF(),RbxF(),RdyF() 2、计算控制截面弯矩对BD段

19、:MBE0 ;MDB0对DC段:MDC0 ;MCDRaxaFa(右侧受拉)对AC段:MCAMCDFa(上侧受拉) ;MAC03、绘制弯矩图如右图-二十二、试用节点法,求图示桁架中的各杆轴力。答:1、计算支座反力 (1)画受力图 如右图 (2)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支座反力 a、建立静力平衡方程 Fy0 Ray+Rby-4P=0MA0 Rby3d3dP(2d+dsin30cos30)P1.5dP(ddsin30cos30)0 b、解方程求支座反力 Ray Rby2P() 2、求杆轴力 (1)取节点A分析,受力图如右图。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杆AD、AF轴力 Fx0 NAENAD。cos300如果您需

20、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Fy0 RayNAD。sin300 将Ray2P代入式中,可得:NAD3P,NAE2.59P(2)取节点D分析,受力图如右图。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杆FG、FD轴力 Fx0 NCDNADP。cos 300Fy0 NDEP。cos300 将NAD3P代入式中,可得:NCD2.5P,NDE0.866PKN(3)取节点E分析,受力图如右图。根据静力平衡方程计算杆DG、DC轴力 Fx0 NEFNCE。cos60NAENCE。cos600Fy0 NDE。Sin60NCE。Sin600 将NAE2.59P、NDE0.866PKN代入式中,可得:NEF1.73P, NCE0.

21、866P(4)根据结构的对称性可以得出:NCFNCE0.866P ;NFGNDE0.866PKN ;NCGNCD2.5P ;NBGNAD3P-二十三、求图示刚架自由端E点的竖向位移。EI常数。答:1、在C点施加竖向单位力,绘单位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图所示。 2、 绘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Mp,如图所示。3、 用图乘法计算E点竖向位移值EYEY (1y12y23y34y4)1 Y1(y1与1同侧)2 Y2L(Y2与2同侧)3 Y3(y3与3同侧)4 Y4(y4与4同侧)5 Y5(y5与5同侧)EY(1y12y23y34y45y5)(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二十四、求图示刚

22、架D点的竖向位移。答:1、在D点施加竖向单位力,绘单位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图所示。 2、 绘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Mp,如图所示。3、 用图乘法计算D点竖向位移值DYDY 1 Y1(Y1与1同侧)2 Y2(y2与2同侧)3 Y3(y3与3同侧)4 Y4(y4与4同侧)DY()()-二十五、求图示刚架C点的水平位移。答:1、在C点施加单位水平力,计算支座反力,绘单位力作用下的弯矩图,如图所示。 (1)计算支座反力 FY0 0 MA0 10 解方程得:ay,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2)绘制弯矩图图2、计算荷载作用下支座反力,绘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Mp,如图所示。(1)计算支座反力F

23、X0 qaRax0 FY0 RayRby0 MA0 Rbyqa0 解方程得:Ray , Rbxqa,Rby(2)绘制弯矩图Mp图3、用图乘法计算C点转角值CXCX (Y40,0)1 ; Y1(Y1与1同侧) ; CX()-二十六、求刚架C、D两点的距离改变,EI常数。答:1、在CD点施加水平单位力,绘单位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图所示。 绘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Mp,如图所示。用图乘法计算CD点水平位移值CDXCDX1 Y1h(Y1与1同侧)20 2Y20 30 3Y30CDX ()-二十七、求图示刚架节点C的转角。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答:1、在C点施加单位力偶矩1,计算支座反

24、力,绘单位力偶矩作用下的弯矩图,如图所示。 计算支座反力 FY0 0 MA0 2L10 解方程得:,绘制弯矩图图,计算荷载作用下支座反力,绘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Mp,如图所示。计算支座反力 FY0 RayRbyqL0 MA0 Rdy2LqL(L)0 解方程得:Ray,Rby绘制弯矩图Mp图,用图乘法计算C点转角值CC 1 Y1(Y1与1同侧)2 Y2(Y2与2同侧)3 Y3(Y3与3同侧)4 Y4(Y4与4异侧)C)-二十八、求图示梁A截面的转角和C截面的挠度。答:一、求A截面转角1、 A点施加单位力偶矩1,绘单位力偶矩作用下的弯矩图,如图所示。 2、 计算荷载作用下支座反力,绘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Mp,如图所示。3、 用图乘法计算A点转角值AA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 Y1(Y1与1同侧)2 Y2(Y2与2同侧)3 Y3(Y3与3同侧)A)二、求C截面的挠度CY1、 C点施加竖向单位力,绘竖向单位力作用下的弯矩图,如图所示。 2、 计算荷载作用下支座反力,绘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Mp,如图所示。3、用图乘法计算C点转角值ACY 1 Y1(Y1与1同侧)2 Y2(Y2与2同侧)3 Y3(Y3与3同侧)CY)()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