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69447450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2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近代化的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近代化的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近代化的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近代化的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化的探索(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口号能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自强、求富”口号的提出是在()A. 洋务运动时期 B 戊戌变法时期C .辛亥革命时期D .新文化运动时期2. 同治夷务中写道:“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 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A. 洋务派B.顽固派C .维新派D.革命派3.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 梦想有西方的坚 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下列属于“西 方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A. 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 .戊戌变法 D .新文化运动4.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

2、动, 是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视了。”材料中的“运动”是指(A.戊戌变法.洋务运动C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5.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企业是A .安庆内军械所B .江南制造总局C.福州船政局D .湖北织布局6. 洋务运动中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民用企业不包括(A.汉阳铁厂 B.开平矿务局C .上海机器织布局.江南制造总局7.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这主要是指洋务运动A. 创办新式学堂B .兴办近代企业C.建立现代海军D .传播西方思想8.下列是一组中国近代历史的图片

3、,与这组内容吻合的主题是()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大生纱厂A.洋务企业的产生B.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C. 外国资本主义扩张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9. 下列所举,属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的是()A.江南制造总局B.福州船政局C .南通大生纱厂 D .汉阳铁厂10.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当时最大的军工厂。此外,各省先后办过 20个机器局,都是兵工厂。 其间不仅搬入了外国的枪炮、弹丸、雷管,而且外国的机器也由此而传入中国。 这些企业由国库支付开销,以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兴办这些企业

4、体现了洋务派“求富”的要求B. 兴办这些企业使李鸿章等官僚大发横财C洋务派兴办了近代第一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 这些企业的经营方式导致经济效益低下11. 下列关于对洋务运动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A.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 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C. 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D. 是19世纪60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12. 某校的历史专用教室中,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展版上展出下列一栏图片,据此可知这一栏目的标题应是()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定远”舰“黄兴”号轮船A.自强求富B .民主科学 C .实业救国 D .民权民生13. 有学者认为,甲

5、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 。这 里的“制度创新”开始于A .戊戌变法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14. 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C. 师夷长技、自强求富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15.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 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 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A.禁烟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国民革命运动16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

6、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他强调的是()A.学习西方的技术 B 西方的学校教育C学习西方的制度 D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17. 1895年春,在北京联合应试举人给光绪皇帝上书请愿的主要人物有()林则徐A.B邓世昌 C康有为 D梁启超).训练新式陆海军.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18 下列措施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A.发展农工商业B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D19. “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材料评价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20. 右图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英勇就义,从容 赴死的

7、图景。就义时他高呼:“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 得其所,快哉快哉! ”此处的“贼”是指()D.新文化运动A.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B.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朝贵族C慈禧太后、袁世凯D. 慈禧太后、光绪皇帝21.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文中称颂的是()A.毛泽东B.康有为C .粱启超 D.孙中山22.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A.B.C.D.23. 辛亥革命爆发后,独立浪潮迅速席卷全国,下图中首先脱离清政府独立的是()A. a省B. b省

8、C. c省D. d省24. 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阐述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以下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A.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D.平均地权25.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 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 命()A.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B. 是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D.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6. 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A.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B.结束了专制独裁统治C. 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D.改变了近

9、代社会性质26. 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 题目是中 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 道中的“中国革命”指的是()A.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北伐战争 D 解放战争 27辛亥革命后,译著平民政治更名为共和政治,国粹学报改名为共 和杂志后畅销不衰。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书籍报刊出现更名热潮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宣传共和报刊大量创办D.封建主义退出历史舞台28百家讲坛主讲人袁腾飞谈中国历史时说过: 在中西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 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 炮,同样的铁甲战

10、船就干不过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 君主立宪制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了样后 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其中,国人学“民主 共和”制度是以下列哪个人物为代表的?()ABCD29.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F列有关辛亥革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孙中山领导的,发生在1912年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A.B.C.D .30. 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是指辛亥革命()C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

11、国的统治D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31. “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奋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32. 有学者在评价辛亥革命时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据此,他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A.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B .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D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33. 下列是有关孙中山、陈独秀、胡适三位近代风云人物的

12、表述,其中符合孙中山活动的是()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A.B.曾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道路C.D34. “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的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B.民主共和思想融深入人心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35. 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该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内 容是()A.提倡新道德

13、,反对旧道德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科学,反对愚昧36. 表格式归纳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错误的一项是()A.阵地B .旗帜 C .代表人物 D .影响37 .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 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A.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科学时代 C 民主共和时代 D 尊孔复古 时代38. 徐中约说:“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一一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一一发动了

14、全面攻击 。”作者认为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A.批判继承 B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C .避免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 D .完 全否定39. 从1840年到1919年,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 并非一条直线,历经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思想)层面。下列最能体 现观念层面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40. 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陈洋同学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绘制了下 列表格,你认为此表格的主题是()1861 年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1898 年光绪帝定国是诏1915 年陈独秀青年杂志A.军事工业的兴起B .政治体制的变革C民主思想

15、的传播D .近代化道路探索41.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一学制度一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 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 出的先后顺序为()“民主”“科学”三民主义变法图强“自强”求富A.B.C.D.42. 专题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邵林同学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作为一个学习专题。这个专题的名称应该定为中国()A.人民的抗争B.近代化的起步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2. (10分)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自己的特 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

16、构表(单位:万两)年代农业税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2817796923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摘编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1) 依据材料一,指出与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并 说明该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起到的作用。(3分)材料二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1康:四夷交迫,分割存至,覆亡无日。I;(2)材料二反映出康有为的“变法”主张是什么?与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相:皇帝:今日诚非变法不可。比,该主张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

17、 (4分):康:所谓变法者,须自法律制度先后改定,乃谓之变法。今所言变者,是变事耳,非变法也。 材料三 民国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沦落、军阀割据 明显地,米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 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 进行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 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3)运用史实说明在近代化进程中新知识分子是如何“唤醒国家及人民”的。(3 分)22( 10分)(1)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近 代化的道路。(2)强调从政治制度方面去变革(在政治上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 宪制)

18、。从技术层面上升到政治制度层面推动中国近代化。 (3)陈独秀等新知识 分子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 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改造国民性, 从而唤醒 国家及人民。 (2014 内蒙古呼和浩特)23.简要说明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历史功绩以及局限性, (3分)并说出两位著名代表人物。 (2 分)23. 性质:思想解放运动。( 1 分)历史功绩:动摇了传统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 分)局限性:对 中国和西方文化的评价有绝对化倾向。 (1 分)人物:陈独秀、李大钊等。(2分) 说明:“历史功绩”的三句话任意一点均可酌情给分。人物任何两位均可得

19、分, 有错别字的,不得分。 ( 2014 江西)16. (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革命把自古以来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达到了,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们之间不许称“大老爷” “老爷”“大人”,而改称为“先生”“君”“同志”等, 不许府署官员坐轿。有的从前颓废的青年向亲人表示: “中国革命成功了,我要 做一个新中国的新人。 ”改编自人教版高中教材历史(选修 4)1)材料单元出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 分)(2)你认为材料中“中国革命成功了”的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2分)16. (I )变化:民主、平等意识增强。(意思相近即可,1分)原因:辛亥革命。(1分)(

20、2)观点:不对;理由: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性质(或:对;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 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人人心)。(意思相近即可;只写观点, 不阐述理由不给分。满分2分) ( 2014 河南)22. (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4年之际,洋务军事工业雇用工人约10800人;洋务民用工业雇用个人约8000人;洋务矿业雇用工人约 20000人,总计约为39000人1843年至1893年,中国城镇人口由2072万增加到2351万,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至6%。近代城市的数目在增加。河北的唐山,河南的焦作,湖北

21、的大冶,江西的萍乡,台湾的基隆等地,正是洋务派在那里采新法开矿, 才发展为近代城 市。材料二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年代农业税收入工商业税收入其它收入总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94932817796923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1911481016204416944451529696100(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城市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趋势?这与哪一运动有关? ( 2分)(2)据材料二,概括晚清财政收入结构有什么变化?说明这一变化与上述运动 之间的关系? ( 3分)(3)请举出一个这场运动中所创办的民用企业,结合上述材料,谈

22、谈你对这场 运动的认识。(2分)22. (7分)(1)城镇人口、城市数量增加。(1分)洋务运动。(1分)(2)农业 税收减少,工商业税收(工商杂税收入及其它收入)增加;工商业税收所占比重 超过农业税收。(2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答案必须体现农业税收和工商 业税收的比较。)洋务运动促进了当时工商业的发展。(1分)(3)上海轮船招商 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开平矿务局等。(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答出其它义务民用企业也可。)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城市化;洋务运动是中 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发展。(1分,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言之成理也可。) ( 2014 黑龙江绥化)3

23、0.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并主张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材料二 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请回答:(1) 材料一所提到的“自强运动”是指什么历史事件?(1分)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1分)(2) 材料二中“革命”发生在那一年? ( 1分)谁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分)(3)以上两则材料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的一个重要发

24、展历程,请你为此历程做一个主题归纳。(1分)30. (1)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2) 1911年;孙中山;(3)近代化的探索。 ( 2014 湖北黄冈)30. (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随着军事工业的发展,资金、原料、运输等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洋务派逐渐认识到,国家“必先富而后能强”,创办民用工业可以获利致富。当时外 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到90年代止,洋务派共创办工矿、交通、邮电等民用企业20多个摘自中学历史教材材料二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 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

25、新民丛报,一是新 青年。(1)请举例写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名称(列举一例)。(1分)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的目的(1分)和作用是什么?( 2分)(2)材料二中新青年是哪一历史事件中的著名杂志? (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的含义。 (2分)30. (7分)(1)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湖北织布局等。目的:求富” 或“获利致富”。作用:培养了科技、翻译和军事人才,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 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2)事件:新文化运动。含义:提倡民主、科学,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为马克思主义传

26、播创造了条件。 (2014 四川资阳)13. (14分)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 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主要是指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 程。步骤一:收集资料,感受中国近代化艰难探索路材料一140 142叶代 1S94 18 弼191900 1却1 1911115(1)依据材料一的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图,分别写出 A、B C D四处相对应的历 史事件的名称。(4分)并举出B处相关历史事件的内容。(任意2点即可)(2 分)步骤二:整合知识,体验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成果(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请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各举一 例有关中国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

27、成果。 (3 分) 步骤三:感悟历史,中国近代化探索多困惑材料二: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 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 本上感觉不足。”(3)根据材料二,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谈 谈我们在近代化探索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3分)13( 1)名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 4 分) 内容:改革政府机构,载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 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 式军队等等。(答出两点即可)( 2

28、分)(2)经济:如,洋务运动诞生了中国第一 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政治:如,辛亥革 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思想:如,新文化运动 使人们思想获得空前大解放。 (3 分)(符合史实, 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3)特点: 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 分) 应当注意的问题: 要根据国情来确定自己的近代化之路;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 意防止环境污染; 在近代化过程中应当依靠群众, 走群众路线; 在近代化建设中 要注意道德建设,防止道德沦丧(盲目追求财富、侵略掠夺、管理腐败等) 。等 等(合理即可)(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