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化学试卷参考word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9427428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4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川省成都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化学试卷参考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化学试卷参考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四川省成都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化学试卷参考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化学试卷参考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化学试卷参考word(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化学试卷1今年春天,不同寻常的低温导致北极上空差点形成臭氧洞。臭氧(O3)属于( )A氧气 B空气污染物C有机物 D稀有气体2蜂蜜总含糖量达65%75%,还含有丰富的酶类、水溶性维生素及钙、铁、锌等,则( )A蜂蜜的主要成分是糖类 B酶是机体吸入氧气时的载体C人体需要大量的维生素 D钙、铁、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3新鲜的蜂蜜可直接食用,也可配成水溶液,但不可用开水或用高温蒸煮。由生活常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蜂蜜水溶液无色、无味 B开水会使蜂蜜结晶析出C高温可能会使酶失去活性 D蜂蜜营养丰富,适宜所有人群4据悉,英国海军建造了一种反水雷的“塑料战

2、舰”,舰身材料是一种强化塑料。则该塑料( )A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B一定是导电塑料C具有热塑性 D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合成材料5对于图示理解错误的是( )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6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 )A可以软化水 B具有乳化的功能 C可以沉降杂质 D溶于水时放热7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钙的核电荷数是20 1 / 20B镁在化学反应中较易失去电子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D每个周期结尾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8将洁净光亮的铁钉放在潮湿的棉花中比放

3、在空气中更易生锈,主要原因是( )A铁钉附近湿度增大,溶氧量增多 B隔绝了氧气C温度更低 D更易与二氧化碳反应9紫甘蓝汁性质稳定,其颜色随pH改变而发生如下变化: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紫甘蓝汁可用作酸碱指示剂B将紫甘蓝汁加入到不同碱性溶液中,可能显示出多种颜色C与石蕊相比,紫甘蓝汁可更准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大小D向滴有紫甘蓝汁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若溶液变色则说明一定恰好完全反应10为除去Cu(NO3)2溶液中含有的少量AgNO3,某同学给出了两种方法。加入足量NaCl溶液,过滤;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方法中产生的沉淀只有AgCl B回收方法的不溶物,可直接得到

4、纯净的银C方法过滤后得到的滤液还含有NaNO3,所以不可行D两种方法均需用到烧杯、漏斗和玻璃棒11在AB盐水的反应中,A 、B分别是( )A硫酸和熟石灰 B纯碱和熟石灰 C小苏打和盐酸 D熟石灰和氯化铵12某小组用20 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 mL某碳酸型饮料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分别进行了下图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该实验用于探究压强对气体在水中溶解度的影响B图: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管中有许多小气泡出现C图: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压强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D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密封性好,压强较易改变二(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3分)13(5分)为维护食品安全,卫生部公告自2011年

5、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增白剂及过氧化钙等。(1)过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2,其中氧的化合价为 ;CaO2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2)正确看待和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非常重要。下图是某超市售卖的2种不同品牌橙汁的标签。2种橙汁均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你更倾向于选择的品牌是: (填“A”或“B”)为防范添加剂危害,选购包装食品时应 (至少一条)。14(8分)二氧化碳若合理利用,是一种与水一样重要的原料。、 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利用镍和钯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具有多种用途的一氧化碳或甲醇。(1)该转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其催化剂是两种 (

6、填“金属”或“非金属”)。(2)在能源领域,一氧化碳是液态氢的一种重要补充物。氢是一种 (填“化石能源”或“清洁能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大力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还有_ (至少一条)。(3)甲醇(CH3OH)可用作赛车燃料。若其燃烧产物与乙醇相同,则其化学方程式为_ 。(。)、日本核灾难后,清洁煤电受到追捧。我国已成功运行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使液态二氧化碳成为最终产品。(1)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可生产更环保的碳基钾肥,如碳酸钾等。碳酸钾中的阴离子是_(用离子符号表示)。(2)该技术的重要一步是在低温条件下用化学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控制低温条件的原因是 ,所用化学溶剂可能是 (填一种

7、物质的化学式)。三(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9分)(解答题)15(9分)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少一个图)(1)若有1.24 g红磷发生反应,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产生的固体(P2O5)有多少克?(2)该试验中红磷过量,你认为是否有道理? (填“是”或“否”),你的理由是 。(3)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你认为该实验的不足是 (至少一条)四(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1分)16(12分)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其主要成分为活性铁粉。脱氧中的一步主要反应为:4Fe(OH)2O22H2O4Fe(OH)3 (红褐色固体)。(1)Fe(OH)2读作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某

8、同学自制脱氧剂(2g铁粉、05g活性炭、05g食盐)进行如下两个实验:实验:请回答:操作的名称是 ,乙在净水中用作 ;溶液丙中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实验:将乙烘干后进行如下实验,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产物略去)。反应的条件是 ;金属A与B的活动性:A B(填“”“”或“”);区别溶液C与溶液D物质的方法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溶液C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题)17(9分)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表示加入药品前的一个操作,其目的是 。(3)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4)实验

9、室通常不选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生成的微溶物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某小组经研究,用图所示方法成功制得了大量CO2(反应物为稀硫酸和石灰石)。该方法中加热仪器名称是 ;推测:在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铵和对溶液加热,目的都是 ;思考图方法,你认为相比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其改进的出发点是 。对比两种方法,你认为要进行实验改进,关键是 。五(本题只有1个小题,共11分)(实验题)18(11分)葡萄糖是生命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提出问题】 葡萄糖的燃烧产物是CO2和H2O,由此能否证明葡萄糖是只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实验设计】 为了确定葡萄糖的元素组成,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

10、验(其中浓硫酸、无水CaCl2均为常用干燥剂,部分固定装置省略)。(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3)装置C处氧化铜的作用是 。【方案评价】(1)用充有空气的储气球代替装置A,是否更有利于实验的进行? (填“是”或“否”),原因是 。(2)装置C处葡萄糖燃烧的设计特点是 (至少1条)。【数据处理】下表是同学们填写的实验报告,请你帮助完成。【讨论交流】为了尽量减少误差:(1)该实验在进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1条)。(2)从定量实验的角度看,该实验是否可进一步改进?请简要写出一个改进意见: 。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化学试卷1答案:B思

11、路分析:考点解剖:考查物质的分类和空气污染。解题思路:可根据臭氧的组成及物质分类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解答;臭氧有很强的氧化性,污染空气。解题过程:解:A臭氧和氧气组成不同,不是一种物质,错误;B臭氧有很强的氧化性,污染空气;C有机物的组成中最少含有C元素,所以臭氧不是有机物;D稀有气体是指周期表中最后一列元素的单质。故所以本题的答案为B。规律总结:学生应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来认识物质的类别,正确理解物质类别中的相关概念,抓住概念的要点来解答问题。2答案:A思路分析:考点解剖:考查六类营养素、钙、铁、锌等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解题思路:对蜂蜜所含的物质及元素进行分析。解题过程:解:选项A蜂蜜总含

12、糖量达6575,所以蜂蜜的主要成分是糖类,选项正确;选项B机体吸入氧气时的载体是血红蛋白,不是酶,选项错误;选项C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人体需要多种维生素,但不是大量维生素,选项错误;选项D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铁、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选项错误。故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规律总结:要了解六类营养素、钙、铁、锌等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及食物来源,做到健康饮食。3答案:C思路分析:考点解剖:考查化学与生活、蛋白质的性质。解题思路:蜂蜜的主要成分是糖类,同时也含有蛋白质及微量元素,可结合生活常识进行综合判断。解题过程:解:蜂蜜水溶液有甜味,可溶于冷水或热水,但水温

13、不可过高,也不可以用高温蒸煮,蜂蜜在高温时可能会使酶失去活性;蜂蜜营养丰富,但并不是适宜所有人群,如糖尿病人不适宜。故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规律总结: 要把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用化学知识指导生活,也要注意从生活中学习和化学有关的知识,拓展视野,扩大知识面。4答案:D思路分析:考点解剖:考察有机合成材料的知识点。解题思路:可根据题意中塑料的用处和有关塑料的类别进行分析判断。解题过程:解:A塑料是三大合成材料之一,不是天然材料,所以错误;B根据题意,该舰具有反水雷作用,所以应该是绝缘性材料,所以错误;C根据题意该塑料是舰身材料,所以应该是热固性塑料;D首先这种塑料肯定有特殊功能,因为可以反水雷

14、,同时塑料是合成材料,所以正确。故本题的答案为D。规律总结:化学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要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同时需要注意从题中获取信息。5答案:C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考查物质或微粒的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解题思路:原子可结合成分子,分子可破裂成原子,分子、原子、离子均可构成物质。解题过程:解:选项A由图示可看出,原子可结合成分子,理解正确;选项B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所以可用该图示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理解正确;选项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构成物质,不是只有分子可构成物质,理解错误;选项D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分子,理解正确。故

15、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规律总结:在学习过程中,要把宏观、微观结合起来学习。6答案:B思路分析:考点解剖:考查洗涤剂的乳化功能。解题思路: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解题过程:解:洗涤剂去油污不是因为是水软化,不是使杂质沉降,也不是因溶于水放热,而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故本题的答案为B。规律总结: 对于原理的解释,不能想当然,要依据科学事实,要和学过的化学知识结合起来。7答案:C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微粒结构示意图。解题思路:核电荷数等于原子序数;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的是原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16、的是阳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的是阴离子;元素周期尾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都达到稳定结构。解题过程:解:选项A钙的原子序数是20,核电荷数等于原子序数,也是20,选项正确;选项B镁的原子序数是12,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较易失去电子,达到8个的稳定结构,选项正确;选项C图示给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的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不是硫离子,选项错误;选项D元素周期尾的元素是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除氦(最外层电子数为2)外,都是8个电子,都达到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选项正确。故本题的答案为C。规律总结: 做题时充分利用元素周期表所能反映的信息,再结合所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在

17、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8答案:A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考查铁生锈的条件。解题思路: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盐溶液能促进金属生锈。解题过程:解:A铁钉在潮湿的棉花中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而在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降低,所以洁净光亮的铁钉在潮湿的棉花中比放在空气中更易生锈,故本题的答案为项正确;B、没有隔绝氧气,故本题的答案为项错误;C、处在同一环境中,温度应该相同,故本题的答案为项错误;D、铁生锈与二氧化碳无关,故本题的答案为项错误。故本题的答案为A。规律总结:本题主要考查铁生锈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解答时要充分考虑潮湿的棉花中含有大量的水这一条件。在解决

18、问题时,一定要把引起问题的根源找出来,延本溯源。9答案:D思路分析:考点解剖:考查酸碱指示剂的性质、酸碱性及pH的关系。解题思路:根据紫甘蓝汁的变色情况解决A;根据紫甘蓝汁在不同的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解决B;根据紫甘蓝汁和石蕊的变色情况相比解决C;根据紫甘蓝汁在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解决D。解题过程:解:选项A紫甘蓝汁在不同的酸碱溶液中能显示颜色的变化,可用作酸碱指示剂,说法正确;选项B根据题干中给的信息将紫甘蓝汁加入到不同碱性溶液中,能显示出多种颜色的变化,说法正确;选项C因为将紫甘蓝汁加入到不同强弱的碱性溶液中,能显示出多种颜色的变化,所以可更准确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大小,说法正确;选项D因为将

19、紫甘蓝汁加入到不同碱性强弱的溶液中,能显示出多种颜色的变化,向滴有紫甘蓝汁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若溶液变色,只能说明发生了反应,不能说明一定恰好完全反应,说法错误。故本题的答案为D。规律总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表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的酸碱指示剂的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总结规律时,要考虑到发生的各种可能情况,不能以偏概全。10答案:B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除杂。解题思路:除杂质的原则是既把原来的杂质除去,又不引入新的杂质;除杂所选的试剂必须具备能将杂质除去、不和被提纯的物质发生反应、过量时要容易被除去三个特征;分析过滤操作所需要的仪器。解题过程:解:选项A方法向Cu(NO3

20、)2溶液中加入足量NaCl溶液,生成的硝酸钠溶于水,只有氯化银一种沉淀,分析正确;选项B方法向Cu(N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得到的是银和反应剩余的铜,分析错误;选项C方法虽除去了AgNO3,又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可行,分析正确;选项D两种方法均用到了过滤操作,需用到烧杯、漏斗和玻璃棒,分析正确。故本题的答案为B。规律总结:在除杂质时,要综合考虑除杂质的原则及所选择除杂质的试剂这两个问题。11答案:A思路分析:考点解剖:考查复分解反应的发生,酸、碱、盐的性质等知识点。解题思路:采用代入的方法进行判断分析。解题过程:解:A硫酸与熟石灰反应时会生成硫酸钙与水,属于盐和水,故此选项正

21、确;B纯碱与熟石灰反应时会生成碳酸钙与氢氧化钠,是盐与碱,故此选项错误;C小苏打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三种物质,故此选项错误;D熟石灰与氯化铵反应会生成氨气、水与氯化钙三种物质,故此选项错误。故所以本题的答案为A。规律总结:此题是一道酸、碱、盐之间反应的题目,解题时只要抓住要求反应的特点,对各反应的生成物进行分析即可。对于遇到的化学反应,要善于归纳、总结,只有对反应有了清晰的认识,才能较顺利的解决问题。12答案:C思路分析:考点解剖:考查气体的溶解度与压强的关系;解题思路:此题是验证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推拉注射气实际上就是对压强进行变大变小的实验,对气体来说压强越大溶解度越大

22、,反之越小。解题过程:解:A由于推拉注射器改变了压强的大小,故此说法正确;B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时压强变小,气体的溶解度变小,会出现气泡,故此说法正确;C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压强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该增大,故此说法错误;D注射器密封性能很好,改变压强方式较为简单,故此说法正确。故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规律总结:在设计实验时,要考虑实验探究的目的性,分清试验中的定量和变量,才能保证探究实验的成功。13答案:(1)1; 氧化物;(2)混合物; B;养成看“标签”的习惯,尽量买含添加剂少的食品思路分析:考点解剖:考查化合价的计算、氧化物的判断、混合物的判断。解题思路:由化合价规则求元素的化合价;氧化

23、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题过程:解:(1)设氧元素的化合价为x,(2)2x0,x1;因为CaO2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所以属于氧化物。(2)因为2种橙汁都由不同的物质组成,所以属于混合物;我更倾向于选择的品牌是B,因为B中食品添加剂少;在选购时,要养成看“标签”的习惯,尽量买含添加剂少的食品。规律总结: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要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遇到的一些问题。14答案:(1)化学; 金属;(2)清洁能源;太阳能(或风能或地热能或海洋能);(3)2CH3OH3O2 2CO24H2O;(1)CO32;(2)低温时二氧化碳溶解

24、度大,利于吸收;NaOH(或KOH或NH3H2O)(其他可溶性的碱性物质均可)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判断、新能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点。解题思路:、(1)根据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回答前一空;根据催化剂汉语名称的偏旁回答后一空。(2)根据化石能源的种类回答前一空;根据常见新能源的种类回答后一空。(3)根据燃烧的定义和乙醇燃烧的产物书写化学方程式。、(1)根据碳酸钾的组成回答。(2)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回答。解题过程:解:、(1)利用镍和钯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具有多种用途的一氧化碳或甲醇的过程中,

25、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镍和钯都有金字旁,为金属元素。(2)化石能源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一氧化碳不是,它作为气体燃料,燃烧充分,产生的污染物少,为清洁能源;可大力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还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等。(3)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乙醇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方程式为:2CH3OH3O22CO24H2O。、(1)碳酸钾是一种盐,由钾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其中阴离子为CO32。(2)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低温时二氧化碳溶解度大,利于吸收;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所用化学溶剂可以是可溶性的碱,如NaOH或KOH或NH3H2O。规

26、律总结:要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未接触过的问题,以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推理新的知识。15答案:(1)2.84 g;|(2)是;该实验要测定的是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以红磷应过量,尽量将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完;|(3)红磷被点燃后再伸入集气瓶内,致使部分空气因热膨胀而溢出集气瓶(或磷在空气中燃烧会污染空气或导气管内存有空气也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或实验误差较大等)(。)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考查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对实验方案的评价。解题思路:由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的固体(P2O5)的质量;根据实验方案的设计评价实验。解题过程:解:(1)解:设产生固体(P2O5)的质量为x。 解得x=2.84 g 答:产

27、生的固体(P2O5)质量为2.84 g。(2)该实验中红磷过量,有道理,目的是让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消耗,所以红磷要过量。(3)不足之处是红磷被点燃后再伸入集气瓶内,致使部分空气因热膨胀而溢出集气瓶(或磷在空气中燃烧会污染空气或导气管内存有空气也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或实验误差较大)。规律总结:在设计实验时,要明白实验设计的目的,尽量减小误差,避免错误。16答案:(1)氢氧化亚铁;化合反应;(2)实验:过滤;吸附剂;FeSO4、NaCl、H2SO4(无H2SO4不扣分,其它不全对不得分);实验:高温;碳,具有吸附作用,在净化水时可做吸附剂;观察溶液颜色,浅绿色为FeSO4溶液,蓝色为CuSO4溶液(

28、或分别取两种溶液,分别加入NaOH溶液,最后有红褐色沉淀的是Fe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的是CuSO4溶液)(若区别的是FeCl2和CuCl2,方法正确也给分);CuSO4 2NaOH = Cu(OH)2Na2SO4; CuSO4BaCl2 BaSO4CuCl2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考查物质的鉴别、除杂和推断。解题思路:(1)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读出物质的名称,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反应类型;(2)实验: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常用作吸附剂;根据反应过程可以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实验:氧化铁和活性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铁比铜活泼;可以通过颜色来判断具体的物

29、质;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解题过程:解:(1)Fe(OH)2读作氢氧化亚铁;此反应中,反应物是多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2)实验:脱氧剂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后,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气体甲为氢气;食盐溶于水,活性炭不溶于水,所以操作的名称是过滤,过滤得到的固体乙即活性炭。活性炭有吸附性,在净水时作吸附剂。溶液丙中含有的溶质有: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原来的氯化钠、还有过量的硫酸。实验:氧化铁和活性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能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A为铁。A能够置换出盐溶液中的B,说明A活动性大于B。有色溶液C与NaOH溶液反应后生成蓝色沉淀,则蓝色沉淀应为氢氧化

30、铜,所以C为硫酸铜或氯化铜或硝酸铜,C为蓝色溶液;铁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生成对应的亚铁盐D,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所以溶液D为浅绿色,通过观察颜色即可区别溶液C和溶液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硫酸铜和氯化钡反应能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CuSO4BaCl2BaSO4CuCl2。规律总结: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探究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掌握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反应情况,特别是要能够根据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来判断具体的物质,并且能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正确的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中生成的

31、气体、沉淀及物质本身的颜色往往帮助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17答案:(1)CaCO3 2HClCaCl2CO2H2O;(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变浑浊的现象;(4)酒精灯;增大硫酸钙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原方法中的盐酸具有挥发性,随二氧化碳溢出,干扰部分性质实验的完成;进行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路分析:考点解剖:考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探究。解题思路:(1)依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书写化学方程式;(2)在制取气体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二氧化碳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4)温度越高,硫酸钙溶解的越多,反应越充分;

32、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气体随二氧化碳逸出,干扰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完成;进行实验改进,关键是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题过程:解:(1)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2)在装药品前,为防漏气,进行此实验操作,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变浑浊的现象。(4)该方法中加热仪器的名称是酒精灯;硫酸钙为微溶,其溶解度太小会阻碍反应的进行,所以在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铵和对溶液加热,目的是增大硫酸钙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图方法相比稀盐酸和石灰石的反应,其改进的出发点是原方法中的盐酸具有挥发性,随二氧化碳

33、逸出,会干扰二氧化碳部分性质实验的完成;稀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所以对比而言没有上述的缺点。要进行实验改进,关键是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规律总结: 在进行实验改进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知识,要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要尊重事实,不能想当然,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8答案:【实验设计】(1)2H2O2 2H2OO2;(2)吸收从A中溢出的水蒸气;(3)将葡萄糖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少量CO氧化成CO2,保证葡萄糖中的碳都转化为CO2;【方案评价】(1)否;空气中的CO2会干扰实验结果的测定;(2)在密闭体系里燃烧(或反应物均为纯净物或用酒精灯隔着玻璃管加热,达到着火点等);【数

34、据处理】若葡萄糖中只含有C、H两种元素,则需O2:2.64 g1.08 g1.8 g1.92 g,而2.64 g CO2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64 g1.92 g,1.08 g H2O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08 g0.96 g。因为产物中共有氧元素1.920.962.88 1.92 g。所以,葡萄糖含有C、H、O三种元素;【讨论交流】(1)先通氧气再加热(或通过B中气泡的多少来控制O2产生的速度,防止气流过快,冲走葡萄糖和氧化铜,堵塞导气管或控制反应物的量,防止反应过快热量来不及散发而引起试管炸裂或氧气足量防止燃烧不充分或反应结束,待冷却后再称量D、E的质量等);(2)将F换成装有NaOH的干燥管

35、,同时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减少实验误差(或A、B间加一个空集气瓶,用导气管连接等)。思路分析:考点解剖:本题综合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质量守恒定律及应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点。解题思路:【实验设计】(1)根据过氧化氢的性质和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回答。(2)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回答。(3)根据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可被氧化成二氧化碳的性质回答。【方案评价】(1)根据空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回答。(2)根据葡萄糖燃烧装置的密闭性回答。【数据处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葡萄糖的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求出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再根据二氧化碳和水中的氧元素的质量求出氧元素的总质量

36、,并把它与氧气的质量对比,看葡萄糖中是否含有氧元素。【讨论交流】(1)从控制反应速率的角度分析回答,防止由于反应过快造成不良后果。(2)从定量实验的角度看,要防止其它物质进入E装置,致使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准或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解题过程:解:【实验设计】(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方程式为:2H2O22H2OO2。(2)由A处生成的氧气中含有水蒸气,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吸收从A中溢出的水蒸气,以便进行后续实验。(3)本实验需测定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原理是根据氢氧化钠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求碳元素的质量,葡萄糖燃烧时可能也产生一氧化碳,为了测定精确,要

37、将葡萄糖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少量CO氧化成CO2,氧化铜通过与一氧化碳反应能保证葡萄糖中的碳都转化为CO2。【方案评价】(1)空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会影响葡萄糖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的测定。(2)装置C处葡萄糖燃烧的设计特点是在密闭体系里燃烧(或反应物均为纯净物或用酒精灯隔着玻璃管加热,达到着火点等)。【数据处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葡萄糖燃烧需O2:2.64 g1.08 g1.8 g1.92 g,而2.64 gCO2中氧的质量为2.64 g1.92 g,1.08 g H2O中氧的质量为1.08 g0.96 g,即生成物中总的氧元素质量为1.92 g0.96 g2.88 g,2.88 g1.92 g

38、,所以,葡萄糖含有C、H、O三种元素。【讨论交流】(1)为了使葡萄糖与氧气充分反应,要先通氧气再加热;可通过B中气泡的多少来控制O2产生的速度,防止气流过快,冲走葡萄糖和氧化铜,堵塞导气管;要控制反应物的量,防止反应过快热量来不及散发而引起试管炸裂;氧气要足量,防止燃烧不充分;反应结束,待冷却后再称量D、E的质量等。(2)从定量实验的角度看,为了防止F中的物质进入E干扰二氧化碳的测定,将F换成装有NaOH的干燥管,同时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减少实验误差;为了充分吸收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把氢氧化钠固体换成溶液。规律总结:进行实验设计时,要注意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了减少误差,要注意实验的改进。 友情提示: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