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9386431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安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安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42015年安徽省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经济预测处2014年以来,在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经济运行基本面总体较好,主要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国,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亮点突出。展望2015年,全球经济仍将继续温和复苏,国内稳增长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各项改革加速推进,发展环境总体稳定。我省应积极抢抓新常态下的发展新机遇,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和提质增效,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一、2014年以来全省经济运行情况分析面对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省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出台

2、一系列政策措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转方式、调结构成效明显,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1.宏观经济继续保持相对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省实现GDP 14709.5亿元,增长9.1%,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回落0.5个和0.2个百分点,但仍保持9%以上的平稳增长;增幅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2、中部第4位,增速仅慢于中部第1位的江西0.4个百分点。110月份,全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90亿元,增长11.2%,比全国高2.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2位。2.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一是服务业比重持续提高。随着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前三季度,服务业占全省GDP比重

3、为32.8%,较上半年和上年同期分别提高0.3个和0.5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加速集聚,增幅快于全部服务业0.4个百分点,占比达51.5%,拉动服务业增长4.2个百分点,新增合肥港口物流园等16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二是工业结构持续优化。110月份,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3.1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速达43.1%,增幅居40个工业行业首位。小微工业企业增长15.5%,增幅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和大中型企业高4.3和7.3个百分点。结构优化带动工业效益和节能降耗明显改善,110月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1.7%,电子信息行业新增利润增长66.2%;前三季度规模

4、以上工业能耗增长3.2%,较上半年回落3.3个百分点,创2013年8月份以来新低。3.需求结构持续改善。一是有效投入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技改和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投资快速增长,110月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投资完成年度计划的96.6%,“861”项目提前完成开工建设1600个重点项目的年度任务。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9.6%,快于全部投资2.8个百分点;工业及信息化技改投资增长19.7%,增幅分别高于全部投资和工业投资2.9个和5.2个百分点;服务业实际到位外商直接投资增长78.2%。二是新型消费业态发展突出。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增幅位列全国第2位、中部第1位。网上零售增长迅猛,

5、实现零售额53.8亿元,居中部第2位,增长95.3%,比全国高40.5个百分点。本土电商逐步发展壮大,涌现出一批亿元级电商企业。三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保持高速增长。110月份,全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27.6%和133%,增幅比全省出口分别快14个和119.4个百分点,占出口比重大幅提高。其中,联宝(合肥)电子和晶澳太阳能出口分别增长6.2倍和23.2倍。4.收入分配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吸纳就业能力增强,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57.3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1%。全民创业热情高涨,从3月份到10月份,全省共新登记注册企业8.5万户,增长69.7%,月均新登记企业超过1万户

6、。收入分配格局向城乡居民倾斜,城镇居民收入增长9.4%,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2.2%,地方财政收入增长7.7%。财政支出继续向民生领域倾斜,全省民生支出完成2656亿元,增长12.4%,高于同期财政支出增幅0.7个百分点。其中,文化体育传媒、节能环保领域分别增长21.2%和44.1%。5.改革深化不断激发经济活力。省委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提出各领域深化改革的要求,重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推进自主创新和发展民营经济。110月份,全省民营工业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2.3%,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提高到近7成,民营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1.4%。积极推进地方

7、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广PPP融资模式,推出首批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运营的28个示范项目。加速启动国企改革,推动省属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通过2014年深化全省国资国企改革的安排意见,推进安徽省投资集团和深圳安徽实业总公司,安徽省交通投资集团和安徽高速公路控股集团进行合并。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两项资金”占用上升较快。10月末,企业产成品存货和应收账款增长20.1%,比6月末上升0.5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高6个百分点以上。融资贵、劳动力成本上升快等因素进一步挤压了企业盈利空间。110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幅低于全国平均2

8、.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额大幅上升38.6%。二是发展后劲亟待进一步增强。对当前经济形势不乐观导致投资意愿下降,前三季度,全省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数比上年同期减少212个。在建项目受资金来源趋紧影响建设步伐放缓。110月份,全省到位建设资金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1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贷款和利用外资分别下降12.9%和23.5%。皖北地区投资增速领先幅度持续收窄,从一季度的2.8个百分点缩小到110月份的1个百分点。三是地方政府经济调控能力有所减弱。110月份,全省财政收入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部分地市财政收入下降。新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剥离融资

9、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财政收入的下滑和政府融资环境的收紧,对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经济调控能力产生较大影响。四是金融风险有加大迹象。9月末,全省149家银行机构中,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较年初增加的机构分别达70家和45家,担保链断裂、民间借贷违约等事件时有发生,信用风险有由小微企业向大中型企业蔓延的迹象。对大、中、小、微企业的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分别增长78%、35.1%、29.5%和0.3%。从先行指标来看,2014年11月,全国PMI为50.3%,继续高于50%的荣枯线,制造业总体上仍保持扩张态势;110月份,全省工业用电量增长仍快于全国2.2个百分点;货运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较上半年

10、分别加快1.1个和0.9个百分点,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仍在。从政策角度看,国家年内还将在水利、环保、信息网络等领域再开工一批重大项目,对稳定投资将起到积极作用,综合考虑,预计全年GDP增长9%以上。二、2015年发展环境分析2015年,全球经济仍将继续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改观,分化态势明显。国内经济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宏观调控力求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安徽经济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优势仍然明显。1.全球经济分化态势明显,总体环境好于2014年 增长

11、缓慢、不均衡、分化明显成为全球经济运行的新常态, IMF预计2015年世界经济增长3.8%,较2014年加快0.5个百分点,仍处于复苏进程中。发达经济体延续“美强欧日弱”的分化格局,2015年经济增速将达到2.3%,延续近三年以来的上升态势。其中,美国经济表现持续好转,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上升,就业增长更强劲。2015年美国经济增长预计达到3.1%,较2014年提高0.9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增长仍然乏力,通缩压力不断增大,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为避免经济陷入衰退,将会加大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预计2015年将实现微弱增长。日本经济受政策刺激效应逐渐减弱的影响,预计增速将下滑至1%左右。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

12、开始放缓,逐步进入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新常态阶段。美国结束QE政策进入加息周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它国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速国际资本回流,大宗商品价格将趋势性走弱,新兴市场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增多。 2.国内经济注重平衡稳增长与调结构,发展目标更具弹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努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2015年,宏观政策仍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稳投资和外贸的政策力度有望加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促进“三驾马车”更均衡地

13、拉动增长。在2015年的经济工作主要任务中,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排在了第一位,国家的宏观调控取向可能加大政府投资的力度,同时通过人民币的适度贬值来支持出口增长。二是财政政策将会更加有“力”。财政赤字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加大对新兴产业、城乡基础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三农”、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环境保护和节能环保等薄弱环节的投入。继续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改善实体经济的效益,鼓励全民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三是货币政策突出“结构性调控”,按照松紧适度的要求,确保重点发展领域的金融支持,继续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引导社会成本下行,进一步降息和降准可能性明显增大。四是加大力度推进重点领域改

14、革。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加快行政审批、投资、价格、垄断行业、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资本市场、民营银行准入、对外投资等领域改革。上海自贸区扩容以及粤、闽、津三地获批再设自贸区,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释放出的法制市场经济信号,将进一步加快地方政府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促进贸易投资的便利化,民间资本有望充分激发,对发展新的外向型经济和提高投资效益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不能忽视金融和产能过剩行业风险的影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综合各方面分析,预计2015年国内经济的增长目标在7%左右,保持区间调控弹性的思路更加明朗和清晰,引导地方政府准确

15、认识和主动适应新常态,给全面改革和调结构提供更大空间。3.安徽经济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的动力和优势仍然明显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安徽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一是发展韧性不断增强。2014年以来,安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成效明显、亮点突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投入结构更趋合理,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明显减少,这些变化更有力地支撑了安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二是发展空间仍然很大。我省人均GDP、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仍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的后发优势和内生动力仍然强劲,从长期来看,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三是发展优势更加明显。安徽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16、在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四是发展动力不断优化。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全国新型城镇化试点省等多项试点示范区的先行先试,安徽将在发展中创造更多制度红利。随着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以及创新驱动能力的强化,我省仍能在今后一段时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三、2015年全省经济展望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环境、当前安徽经济运行态势和未来的发展潜力,2015年安徽经济仍将保持相对较快增长,初步预计在9%左右。一产总体保持稳定。20112013年,全省一产年均增长4.3%,发展形势总体平稳。2014年,全年粮食总产量增长4.2%,实现历史性的“十一连丰” ,粮食总产和综合

17、平均单产在全国位次均有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随着农业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农业投入力度的加大,新型经营主体的壮大,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持续推进,农业生产仍将保持以往的稳定性。 工业提质增效步伐将加快。2015年,过剩产能行业仍将持续出清,煤炭、钢铁、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增长压力仍然很大,短期内难有改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难以由负转正,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普遍偏低,投资意愿明显下降,发展信心不足。2014年9月份,全省工业信贷仅增长6.9%,增幅同比回落5个百分点,对2015年的工业规模扩张产生较大影响。但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六大工业主导产业仍将保持较快发展,工业提质增效升级步伐将

18、进一步加快。 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从江苏、山东等地的发展经验看,人均GDP超过2万元后,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增强。自2010年我省人均GDP超过2万元,预计2014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将实现连续三年提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省服务业发展滞后,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营改增等服务业发展利好政策正在深入推进,服务业发展环境逐步改善,同时,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和改革红利的释放,都将推动服务业较快发展。 投资将稳中趋缓。从有利因素来看,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政府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围绕铁路、城市基础设施、通用航空机场、水利工程、环保等方面

19、,实施和统筹推进一批重大项目计划,基建投资有望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全省初步安排续建和计划开工亿元以上重点项目超过4000个,年度计划投资8500亿元以上。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民间资本活力增强、服务业加快发展等积极因素仍将稳定投资增长。从不利因素来看,全省投资增速呈现逐年回落态势,年均回落幅度都在3个百分点以上。20112013年,全省投资分别增长27.8%、24.2%和21.2%,2014年110月份投资增速进一步回落至16.8%。随着人口红利趋于消失,储蓄率的下降,投资呈趋势性放缓态势。同时,受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调整等问题的困扰,制造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动力不足,基建投资的快速增长难以对

20、冲这两者的回落,投资总体稳中趋缓。 消费市场总体平稳。随着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推进,城乡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速将保持稳定增长。同时,随着财政支出更多地向民生领域倾斜、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进一步提升。针对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趋势,国家将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政策,重点推进住房、养老、旅游、教育、绿色节能、移动互联网等六大领域消费,并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方式,推动市场释放消费潜力。长期来看,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将导致储蓄率下降、消费率增加。当前,我省正进入消费率逐步上升阶段,网购消费、社区消费等新型消费模式快速发展,信用消费比重增大。总体来看,全省消费市场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

21、长。 外贸需求的潜力和空间较大。全球经济仍在继续复苏,外需也将继续保持回升态势。随着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全省内陆开放的新格局逐渐形成,大通关、大平台、大环境进一步优化,对外贸易的潜力和空间较大。全省进出口企业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外贸进出口实力增强。110月份,全省AA类和A类进出口企业达748家,占关区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的13.7,海关高信用企业数居中部六省第一位。同时,大宗商品价格的走低,有助于降低我省进口企业经营成本;人民币的适度贬值,也有利于刺激出口需求。消费价格将温和上涨。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较2014年略有回升,将在温和可控的区间。2015年,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推动服

22、务类相关价格的上涨。同时,各类促进消费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资源价格改革的深入推进,可能推动物价温和上涨。但输入型通胀和居住类价格涨幅压力预计不会很大。四、对策建议随着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我省对经济减速应有更加客观地认识,政策导向应在确保就业稳定的前提下,适度淡化经济增长,留出空间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为安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1.着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抓住国家加大财政政策实施力度的有利机遇,围绕铁路、棚户区改造、水利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积极谋划项目,争取国家支持,改善长期发展基础。继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基础设施、能源电力、

23、养老医疗、文化教育等领域,提高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提高投资效益。调整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支持。继续加大加强对皖北地区的扶持力度。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皖北地区又快又好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支持,全面改善皖北地区发展条件;围绕各地的优势资源和产业基础,加强对主导产业发展的引导,增强皖北地区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稳定皖北地区加快发展的态势。 2.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全面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各项任务。加快省级权力清单运行平台、公共资

24、源交易监管平台、涉企收费监管平台和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等的建设,强化重点领域立法工作,建立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的市场法律导向,全面优化提升安徽发展环境。稳步开展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新型城镇化等国家级改革试点工作。抓住上海自贸区经验推广利用的有利机遇,积极研究上海自贸区在投资项目审批、行政管理模式、服务业开放、实行负面清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经验,推动安徽相关领域的制度创新。加快土地制度和国企改革,推动土地流转与现代金融的结合,加快国有企业从资产经营向资本运作转型,进一步盘活各类发展要素资源,全面提升经济发展活力。3.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围绕国家“一路一带”

25、战略的实施,进一步放宽外商投资准入,加快服务业等领域的投资自由化,积极引入技术、人才等高端生产要素。利用好国家对外投资便利政策,依托汽车、装备制造、工程承包等领域的产业优势,加大对俄罗斯、西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区域的市场开拓,进一步拓展海外发展空间,提升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水平。围绕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全方位融入长三角区域发展,进一步扩大深化合作领域和空间;加强与长江中上游地区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市场共建、生态保护等多个领域的合作,继续提升和强化安徽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4.努力创新地方政府融资新机制。启动安徽地方政府债务发行的准备工作,积极争取国家试点,稳定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积极推进基础设施项目的PPP试点,探索基础设施投入体制的创新;加快对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和融资平台改造,引导国有资本退出竞争性领域,为融资平台注入经营性资产,强化对基础设施等公共领域的投入;积极探索境外债券发行、政府P2G融资和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等多种融资手段,增强政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审稿:余 群 彭木生) (执笔:谢 枫 阮华彪 王莉莉 孙 韩)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