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鉴赏复习课

上传人:z**** 文档编号:69367601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言文鉴赏复习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言文鉴赏复习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言文鉴赏复习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鉴赏复习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鉴赏复习课(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同大教育学科导学案学生教师日期2013-7-11年级学科语文时段13:00-15:00学情 分析稍有内向之感,对于自己有点底子的题目比较有主见,敢于向老师说出意见。学 学习情况良好。课题文言文鉴赏复习课1学习目标(1)朗读节奏的划分(2)解释实词的含义,区别虚词的意义和用法(3)文言句子的翻译(4)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文章中心的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概括。这些题一般不是自由发挥题,尽量按照新教参,加以整理。(5)文章内容、语言、人物、写法等方面的欣赏与评价学习重点 难点读懂一一得分的前提 述明一一得分的关键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内容一:【考点分析】文言文是中考语文试题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选文多以

2、山水游记、名人掌故、 趣闻轶事、哲理故事、凡物真情类短小篇目为主,也有从长篇古典白话小说中节选 的。从考查形式上看,以单篇阅读为主,也有文段与文段、文段与诗词的比较阅读 或链接阅读。选文采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法。从近几年考题看,课内文章入选 率较高的有邹忌讽齐王纳谏岳阳楼记桃花源记等名篇。课标对文言文阅读提出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 基本内容”。文言文的考查,常见的考点与题型 般有实词释义、虚词应用、诵读 断句、文句翻译、作家作品、句式考查、信息提取、文章概括、内容理解、语言品 析、手法揣摩、提炼观点、情感体味、形象分析、拓展延伸、拟写对联、阅读启示、 自主探究、景象

3、描摹、比较阅读。二:【解题策略】1准确解释字词含义。注意利用注释,利用平时积累的实词虚词知识,利用拓展联想和关联组词,确认字词在上下文语言环境中的意思。2. 正确、顺畅地翻译句子。翻译句子,第一,要内容正确,符合文意;其次, 译出来的句子要表达准确,得体流畅。3. 概括文意。往往通过填空、回答问题的方式,考查对文章层次、景物特点、 内容要点、人物性格特征与情感态度、作品意义、阅读感受等方面的把握程度。这 是除了字词解释和语句翻译之外考查频率最高的点。解答时务必注意,在通读全文 的基础上,善于从细微处着眼,筛选重要信息,归纳概括要点,同时要推敲答案用 语的准确性,概括力求要言不烦,不偏不倚,切中

4、要旨。4. 比较阅读。这是近几年较为常见的一种题型。常用的是两段材料比较,材料 的相关点一般在于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手法、社会意义等方面。有的以课内 散文为主,链接课外相关材料;有的两篇都是写景的游记;有的是同一作者写不同 景点的文章;有的用相关主题的两段材料。比较阅读只是一种形式,在两段或几段 材料之间有一种互补或互衬的关系,有的从两段文章的共性方面命题,有的是各自 单独命题,题目互不相干,材料之间没有比较,后面一篇只是前一篇在内容上或题 量上的补充。考点基本与单篇考查是一致的。5. 拓展迁移。为了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命题常考查对散文主题与人物思 想感情的评价,要求考生联系实际谈谈对

5、某些观点的看法。解答这类题目,要善于 从古代史料中读取人物优秀的思想品质,从事件中读取宝贵的人文精神,用发展的 眼光评价其社会意义,同时也要注意到时代的局限性,恰当地取舍,合理地扬弃。6. 写法分析。包括语言品味、修辞赏析、结构分析、文章风格阐释等等。答题 尽力借助已学过的课文,联想已做过的训练题,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寻求答案。试题回放(2010年上海市中考)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俯身者无寸缕之丝,当著音学五书时,诗本音卷 二稿再为鼠啮,再为誊录,略无愠色。有劝其翻瓦倒壁一尽其类者,顾曰:“鼠啮 我稿,实勉我也。不然,好好搁置,焉能五易其稿耶?【注】顾亭林:顾

6、炎武,明末清初著名学者。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1)居家恒服布衣 ()(2)实勉我也。()13、 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B、(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生气的表情。C (他就)多次抄录,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D (他就)抄录了两次,脸上没有一点遗憾的表情。14、有人劝说顾亭林彻底消灭家中的老鼠,原因是: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15、 “鼠啮我稿,实勉我也”表现了顾亭林 的心态:“五易其稿”则表现了他 的态度。 (3分)考纲要点(1)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2)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3)领会文言文作者的思想感情

7、(4)领悟文言文的内涵,从中获的有益启示解题技巧在答题之前我们要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读懂语段。不能仅初读一遍就匆忙答题,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当你能简单复述故事情节后才能开始做题目。第一步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 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题目可以帮助 学生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帮助题目答题。第二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 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 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

8、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 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 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第三步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 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 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 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这是典型的“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题目。这类题目多数 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

9、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 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 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 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二是文言文 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 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 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10、4、开放性理解题的解题方法。(1) 第一类的解题方法一一说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观点或看法。解题时,首 先应该读懂文章,弄清文章的人物究竟是怎样的人,作者对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赏还是批评等问题。(2) 第二类解题方法一结合自身或现实,谈谈读后的启示或收获。在中考中, 重点是考查从作品中获得人生观、世界观、美好品德、某种精神方面的启示或收获。 读原文,看文章是赞美或宣扬哪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品质、精神。 作判断,这些的一切在当今社会是否值得提倡,我们又该如何云改正或抵制。 2011年江西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10分)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

11、神彩铄人,垂手过膝, 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能以索持犀牛却行。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 飞。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积功授青涧都虞侯。建炎三年,诏隶韩世忠,擢偏将军。世忠出卜邳,闻金人大至,众心摇愕。世忠忧之。兀便领二十骑游击,俘 其生口,备悉敌情。俄而复出,敌骑数千四面集,兀掷身陷阵,左右鹘击,大呼, 声振刀甲。一大酋惊,坠马走,众惧辟易遁去。以功授閤门宣赞舍人。(节选自解缙太原王传)【注释】由基:即养由基,春秋时楚人,善射。却行:倒退而行。保安军德清砦:与下文“下邳”,均为地名。清涧都虞侯:与下文“偏将军”“閤门宣赞舍人”,均为官名。擢:提拔。鹘击:像鹘一样猛击。鹘:鸷鸟。11. 用“

1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敌 骑数千 四 面集1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1)忧()备()(3)遁()13、 说说“闻令人大至,众心摇愕”的意思。(2分)答:14、口技中写宾客“两股战战,几欲先走”,是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口技人技艺高 超。请找出选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2分)答:15、为了凸显人物形象,选文主要写了解兀得哪两个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答:三:【典例精析】例1(2010哈尔滨)阅读桃花源记回答14题。晋太兀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化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

13、水源,便得 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 父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 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 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 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 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4、。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阡陌:向:2. 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填序号)其中往来种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_见渔人,乃大惊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既出,得其船 一.所识穷之者得我与设酒杀鸡作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3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1) 初极狭,才通人。(2)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4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说明了什么? 21(2010 芜湖)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 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

15、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 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 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 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七年,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 ”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 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 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 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 不择粟,饮不择泉,揽 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

16、 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节选自宋史 岳飞传【注】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就封岳飞为太尉。介:备上鞍甲。褫(ch :丫脱去,卸下。秣:喂食。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策之不以其道()(2) 鸣之而不能通 其意()(3)比行百里始奋迅()(4)褫鞍甲而不息不汗()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译文:(2)然非精洁则不受。译文3. 两文都谈马,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本应“”才能展现“千里之能”;被岳飞称为“致远之材”的良马具有“”“特点。(用文中的语句填空)4. 韩愈和岳飞都是借论马来表达对人才的看法,韩愈先从正面提出问题,然后从展开议论,岳

17、飞则通过阐述,他们都希望四:【课后练习】一、(2010北京)阅读陈涉世家(节选),完成第13题。(8分)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 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 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 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

18、足下卜之 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 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 皆指目陈胜。【注】有教材为“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有教材此处为逗 号。有教材此处为叹号。有教材此处为冒号。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今亡亦死亡:(2)宜多应者应: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1)上使外将兵翻译:(2 )置人所罾鱼腹中 翻译:3. 阅读选文,写出引发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用原文回答)(2分)二、(20

19、10燕山)阅读曹刿论战,完成第13题。(5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 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20、,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 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衣食所安 安然无恙B .小信未孚 难以置信 C.公问其故 无缘无故D .弗敢加也 变本加厉 2. 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分)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3. 文题相应是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曹刿论战”是编者给左传选段拟就 的一个题目。试从文章剪裁的角度对编者如此拟题进行简要分析。(2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一、(2010杭州)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5分)苏世长讽谏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

21、服,世 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一人得之,万夫敛手。岂有猎鹿之后, 忿同猎之徒,问争肉之罪也! ”高祖与之有旧,遂笑而释之。后从猎于高陵,是日大获,陈禽于旌门。高祖顾谓群臣曰:“今日畋,乐乎? ” 世长对曰:“陛下废万机,事畋猎,不满十旬,未为大乐。”高祖色变,既而笑 曰:“狂态发耶? ”对曰:“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尝设宴披香殿,酒酣,奏曰:“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高祖曰:“卿好谏似直,其心实诈。岂不知此殿是吾所造,何须诡疑是炀帝?”对曰:“臣实不知。但见倾宫鹿台,琉璃之瓦,并非帝王节用之所为也。若是陛下所造, 诚非所宜!臣昔在武功,幸当陪侍,见陛下

22、宅宇,才蔽风霜。当此时,亦以为足。 今因隋之侈,人不堪命,数归有道,而陛下得之,实谓惩其奢淫,不忘俭约;今于 隋宫之内,又加雕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选自唐语 林)【注释】畋:打猎。倾宫鹿台:高耸的宫殿和楼台。鹿台:纣王所修的台。 这里指披香殿的台。欲拨其乱,宁可得乎:想革除隋的暴政,怎么办得到?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 .高祖责其后服(降服)B .万夫敛手(收) C.陛下废万机(废除)D.诚非所宜(应当)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A .遂笑而释之酿泉为酒,泉香而 酒洌 B .今因隋之侈无案牍之劳形C.实谓惩其奢淫既克,公问其故 D

23、 .今于隋宫之内 骈死于槽枥之间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句话的意思。(4分)(1)为臣私计则狂,为陛下国计则忠矣。(2 )此殿隋炀帝之所作耶?何雕丽之若是也!4.从第二段苏世长的两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4分)二、(2010衢州)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4题。(10分)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 厚,毋为刻急也。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 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折拉 而死。上帝亦心心爱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我不在 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

24、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而姑纵惜也。家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 ,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注释】刻急:苛刻严峻。上帝:老天。犹子:兄弟之子。家人:仆 人。飧(s 口:n熟食品。无可如何:无可奈何。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1)务令忠厚(2)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3)若吾儿坐食好物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意思与其他二项不冋的一项是()(3分)A .岂有不爱之理B.驱其残忍之性 C .醉翁之意不在酒D.辍耕之垄上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4.文中作者希望弟弟把儿子教育成怎样的人?(2分)教学反思:课后作业四、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O特别满意O满意O 般 O差学生签字五、教师评定: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O非常好O好O 般O需要优化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O非常好O好O 般O需要优化教师签字:教务主任签字:同大教育教务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