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血管神经的一般概况

上传人:wj****e 文档编号:69309623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颈部血管神经的一般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颈部血管神经的一般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颈部血管神经的一般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颈部血管神经的一般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颈部血管神经的一般概况(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总结颈部神经和血管的一般情况一、颈部神经的一般情况1.浅层:1颈丛皮支:在颈部浅筋膜内有颈丛的皮支,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浅出,然后散开行向各方,分布于一侧颈部皮肤。颈丛皮支由深面浅出的部位,是颈部浅层结构浸润麻醉和颈部手术阻滞麻醉的重要穿刺点,故临床称之为神经点。颈丛皮支的主要分支包括:枕小神经C2:勾绕副神经后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行,分布至枕部及耳廓反面上部的皮肤。耳大神经C2、C3:是颈丛皮支中最大的分支。绕胸锁乳突肌后缘,并沿胸锁乳突肌外表上行,分布至耳廓及腮腺区皮肤。颈横神经C2、C3:横过胸锁乳突肌中份,穿颈阔肌浅面向前,分布至颈前区皮肤。锁骨上神经C3、C4:分为三支,行向外下方

2、。在锁骨上缘处浅出,分别分布至颈前外侧部、胸前壁上部和肩部等处皮肤。2面神经颈支:自腮腺下缘浅出后行向前下,在下颌角附近进入颈部,走行于颈阔肌深面并支配该肌。2.深层:舌下神经:为运动性神经,起自延髓舌下神经核,经舌下神经管位于枕骨大孔侧缘前份出颅。出颅后,向下行于颈内动、静脉之间,在二腹肌后腹深面中部进入颈动脉三角,呈弓形向前越过颈内动、静脉浅面。 Ps:在舌下神经弓形处向下发出降支,称为颈袢上根。再经二腹肌后腹前部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在下颌下腺的内下方,行于舌骨舌肌外表,分支进入舌内,支配舌内肌和大局部舌外肌。与二腹肌中间腱之间有舌动脉及其伴行静脉。舌神经:是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的分支,

3、含一般躯体感觉纤维。自下颌神经发出后,在下颌支内侧呈弓状下降至口腔底,在下颌下腺深部内上方与舌骨舌肌之间前行入舌,分布于口腔底和舌前三分之二的黏膜。下颌下神经节:位于下颌下腺深部上方和舌神经下方,上连舌神经,向下发出分支至下颌下腺及舌下腺。为副交感神经神经节。副神经:为运动性神经,含特殊内脏运动纤维和一般躯体运动纤维,分别起自疑核颅根和副神经核脊髓根。经颈静脉孔出颅后,沿颈内静脉前外侧行向外下,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颈动脉三角,之后经颈内静脉和颈内动脉之间行向后外侧,经胸锁乳突肌前缘进入该肌深面并发出一分支支配该肌后,本干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上、中三分之一交点处浅出,进入枕三角,有枕小神经勾绕。在枕

4、三角内,副神经沿肩胛提肌外表,经枕三角中份,继续向外下方斜行,于斜方肌前缘中、下三分之一交点处进入该肌深面,分支支配该肌。迷走神经:是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脑神经。与舌咽神经和副神经一起穿经颈静脉孔出颅。在颈部,迷走神经行于颈动脉鞘内,沿颈内静脉和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之间的前方下降,下行经胸廓上口进入胸腔。沿途发出脑膜支、耳支、咽支、颈心支及喉上神经、喉返神经等。a.喉上神经:是迷走神经在颈部最大的分支,在迷走神经上端的下神经节处发出。沿咽侧壁和颈内动脉内侧下行,在舌骨大角处分为内、外两支。 内支:与喉上动脉伴行穿甲状舌骨膜入喉,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黏膜及会厌和舌根等处。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行

5、向前下方,在距甲状腺上端0.5至1.0cm处,离开甲状腺上动脉转向内侧,发出肌支支配环甲肌及咽下缩肌。b.喉返神经:为迷走神经进入胸腔后的分支。 右喉返神经:在右迷走神经经过右锁骨下动脉前方处发出,由前向后绕过右锁骨下动脉折返上行。行程较短,位置较浅,多在甲状腺下动脉前方与之交叉或穿行于该动脉的两个分支之间。 左喉返神经:在左迷走神经经过主动脉弓前方处发出,并由前向后勾绕主动脉弓返回至颈部。行程较长,位置较深,多在甲状腺下动脉前方与其交叉。 左、右喉返神经分别行于两侧气管食管旁沟内上行,至咽下缩肌下缘、环甲关节前方进入喉内,终支称为喉下神经。其运动纤维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所有喉肌,感觉纤维分布于

6、声门裂以下的喉黏膜。颈袢:由第1至3颈神经前支的分支构成。 颈袢上根:来自第1颈神经前支的局部纤维随舌下神经走行,在颈动脉三角内呈弓形跃过颈内动、静脉,在弓形处发出舌下神经降支,沿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浅面下行,又名颈袢上根。颈袢下根:来自第2、3颈神经前支的局部纤维组成颈袢下根,沿颈内静脉浅面或深面下行。颈袢上、下两根在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上缘附近,平环状软骨弓水平合成颈袢。颈袢发肌支支配肩胛舌骨肌上腹、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及肩胛舌骨肌下腹。颈丛及其分支:由第1至4颈神经前支相互交织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段深面,中斜角肌前缘和肩胛提肌起始端的前方。分支有皮支、肌支和交通支。a.皮支:包括枕小神经、

7、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b.膈神经:由第3至5颈神经前支组成。是颈丛主要的肌支。位于椎前筋膜的深面,起初从前斜角 肌上端的外侧浅出下行,继而沿着该肌前面下降至肌的内侧,在锁骨下动、静脉之间以及迷走神经外侧经胸廓上口进入胸腔。左右两侧膈神经从纵膈胸膜与心包之间下行到达膈,最终于中心腱附近穿入膈的肌纤维中。其运动纤维支配膈肌运动,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心包以及膈下面的局部腹膜。Ps:副膈神经,出现率为百分之四十八,多起自C5或C5、C6,在膈神经外侧下行,经膈神经的外侧下行,经锁骨下静脉的前方进入胸腔或与膈神经结合。c.交通支:颈丛与分布于颈部的其他神经之间存在一些交通支,颈丛与副神经、迷走

8、神经和交感神经之间均有交通支相连。其中最重要的是颈丛与舌下神经之间的交通支,即颈袢。臂丛及其分支: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局部纤维交织汇而成,经斜角肌间隙向外侧穿出进入锁骨上三角,行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在此处臂丛五个根的纤维合成上、中、下三干,各干再分为前后两股。根、干股构成臂丛锁骨上部。在锁骨上三角内,臂丛发出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及胸长神经等。 在锁骨前方,锁骨下动脉续为腋动脉,由三干发出的分支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由三束发出分支分布于上肢和局部胸、背浅层肌。颈交感干:颈交感干上至颅底,下达颈根部,在第一肋骨颈前方续于胸交感干。颈交感干由颈上、中、下交感神经节及

9、其节间支组成。颈交感干位于脊柱两侧,颈动脉鞘前方,被椎前筋膜所覆盖。三个神经节所接受的节前纤维起自上胸段脊髓,经上部胸神经主要是T1T3及其白交通支至交感干。在交感干内上行至颈部各交感神经节,与各节内的节后神经元形成突触。由节后神经元发出的节后纤维,形成各节的分支,分布于血管和各器官。 a.颈上神经节:呈梭形或扁圆形,为颈神经节中最大的一个。其位置相当于第2、3颈椎横突前方,前面覆盖椎前筋膜和颈内动脉、静脉、迷走神经及副神经。 b.颈中神经节:其形态较小,多呈卵圆形,偶尔缺如。位于第六颈椎横突前方。c.颈下神经节:位于第7颈椎平面,在推动脉起始处的前方。多与第l胸神经节组成较大的颈胸神经节,又

10、称星状神经节。二、颈部血管的一般情况:1.浅层1颈前静脉l 起自颏下部浅静脉,在颈前正中线两侧,沿下颌舌骨肌浅面下行,至锁骨上方时转向外侧穿入胸骨上间隙,汇入颈外静脉末端或锁骨下静脉,少数注入头臂静脉。l 左右颈前静脉在胸骨上间隙内借横行的颈静脉弓相互吻合。l 假设左右颈前静脉合为一只沿颈前正中线下行,那么称为颈前正中静脉。l 颈前静脉内无瓣膜,且离胸腔较近,易受胸腔内负压的影响,损伤时易发生空气栓塞。2颈外静脉l 由下颌下静脉后支与耳后静脉及枕静脉等集合而成,眼胸锁乳突肌浅面斜行向下,与锁骨中点上方2至5cm处穿颈深筋膜,汇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l 该静脉有一对静脉瓣,但不能阻止血液反流,故

11、上腔静脉血回心受阻时,可致颈外静脉扩张。2.深层1颈总动脉及其分支:颈总动脉l 是头颈部的动脉主干,左、右各一条。右颈总动脉起自头臂干,左颈总动脉直接起自主动脉弓。两侧颈总动脉均沿食管、气管和喉的外侧上升,到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外侧有颈内静脉,两者间的前方有迷走神经,三者共同包于筋膜鞘内。l 颈动脉窦:是颈内动脉起始和颈总动脉末端处膨大的局部。壁内有感觉神经末梢,为压力感受器。当血压改变时可反射性地改变心率和末梢血管口径,以调节血压。l 颈动脉小球:是一个米粒大小椭圆形的小体,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稍前方,以结缔组织连于动脉壁上。小球内含有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二氧化

12、碳浓度变化的刺激,调节血CO2浓度。颈外动脉l 平甲状软骨上缘起自颈总动脉,位于颈内动脉前内侧,经其前方转至外侧上行。从甲状软骨上缘至舌骨大角处自前壁由下而上依次发出: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近二腹肌后腹前部深面自后壁向后上发出枕动脉;在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上方,自颈外动脉后壁发出耳后动脉;自起始部内侧壁向上咽升动脉;主干在下颌颈处分为两终支,为上颌动脉及颞浅动脉。l 甲状腺上动脉:起自颈外动脉起始部前壁,伴喉返神经行向前下方,沿途发出肌支,如喉上动脉,伴喉上神经内支穿甲状舌骨膜入喉。至甲状腺侧叶上段附近分为前后两支: 前支:沿甲状腺侧叶前缘下行,分布于侧叶前面,并有分支沿甲状腺峡的上

13、缘与对侧的分支相吻合。 后支:沿甲状腺侧叶后缘下行,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升支相吻合。l 舌动脉:自颈外动脉发出后,在舌下神经与舌骨大角之间前行至舌骨舌肌后缘深面入舌l 面动脉:平舌骨大角处起自颈外动脉,经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下颌下三角,沿下颌下腺深面前行,至咬肌前缘处绕过下颌骨体下缘进入面部。l 枕动脉:与面动脉起始点相对,自颈部向后走行,经枕三角在乳突根部的内侧向后斜穿枕部肌肉行至枕部皮下,分布于枕大神经外侧。l 耳后动脉:自二腹肌后腹上缘高度发出后,在达乳突之前上升至耳廓前方并分布至相应皮肤。l 咽升动脉:较细,自颈外动脉起始端的内侧壁发出后,沿咽侧壁上升至颅底,分布至咽和颅底等处。颈内动脉:由

14、颈总动脉发出后,自颈外动脉后外方行至其后面,该动脉在颈部无分支。行于颈动脉鞘内,颈内静脉你内侧,上行至二腹肌后腹深面至下颌后窝,经颈动脉管进入颅中窝。2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l 右侧锁骨下动脉起自头臂干,左侧锁骨下动脉起自主动脉弓,出胸廓上口弯向外,经斜角肌间隙进入锁骨上三角,到第1肋外侧缘处移行为腋动脉。l 根据锁骨下动脉与前斜角肌的位置关系,将其分为三段:第一段:为与前斜角肌内侧,胸膜顶前方,左右两侧前方均有迷走神经跨过。左侧尚有胸导管及膈神经跨过。其主要分支有: a.椎动脉:沿前斜角肌内侧上行于胸膜顶前面,穿经第1至6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腔,分布于脑和脊髓。 b.胸廓内动脉:在胸膜顶前

15、方正对椎动脉起始处发自锁骨下动脉下壁,经锁骨下静脉前方行至胸腔。 c.甲状颈干:起自锁骨下动脉上壁,分出甲状腺下动脉、肩胛上动脉及颈横动脉。其中甲状腺下动脉沿前斜角肌内侧缘上行,至第6颈椎平面,在颈动脉鞘与椎动脉之间弯向内侧,近甲状腺下端潜入甲状腺侧叶后面,发出上下两支,分别与甲状腺上动脉相吻合,分布于甲状腺、甲状旁腺、气管和食管等处。 d.肋颈干:起自锁骨下动脉第1或第2段后壁,分出颈深动脉和最上肋间动脉。第二段:位于前斜角肌前方,上方紧邻臂丛各干,下方跨胸膜顶。第三段:位于前斜角肌外侧,第一肋上面,其前下方临锁骨下静脉,外上方为臂丛。3颈部深层静脉:颈内静脉及其属支:由下颌后静脉前支、面静

16、脉及舌静脉等集合而成,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深面,颈总动脉外侧,其颈部的属支由:面静脉、舌静脉、甲状腺上静脉、甲状腺中静脉以及甲状腺下静脉。l 面静脉:与面动脉伴行,经下颌骨下缘进入下颌下三角,在下颌下腺浅面汇入颈内静脉。l 舌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在舌骨舌肌后缘穿出,于舌骨大角处,汇入颈内静脉。l 甲状腺上静脉:通常有两条,从甲状腺上部起始,与甲状腺上动脉伴行,约在颈总动脉分叉处、注入颈内静脉。l 甲状腺中静脉:起自甲状腺侧缘中部,短而粗,管壁较薄,经过颈总动脉前方直接注入颈内静脉。有时可缺如l 甲状腺下静脉:起自甲状腺下缘,经气管前面下行,主要注入头臂静脉,偶可注入颈内静脉。两侧甲状腺下静脉在气管颈部前方常吻合,形成甲状腺奇静脉丛。锁骨下静脉及其属支:自第一肋外侧缘续于腋静脉。沿第一肋上面经锁骨与前斜角肌之间,向内侧与颈内静脉集合成头臂静脉。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集合处的夹角称为静脉角。左侧右胸导管注入,右侧有右淋巴导管注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