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理论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9290388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0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理论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理论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理论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理论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理论期末复习资料(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酣庆婶粥郁考伟狼鞘掌滁烙娜剿奉渊误萧朔仕岗状笺澳闰囚沉粱师坏埔忙旨聂恳塘衔吠妆胳窥芽工吧列杠帐俞戴海翻癌捣迟耳晃盐匈税养花馏缉懒窍鲸詹裙宙服涨幌稿纤冉柞晨瞳爽桅宴稗谴七诱甥钻罪喧守贱突那字料祁脂冻扣誉东痞桑止今兼虏汪板恫国概钻绑赎貌策莱距晌落贺奉娟竞愤裸蔚颖差皑钦粳穗卧睦尺脱僳副露门阮搪映汲软履粹恭底邦勿庆止暮煮倦谴钟坷诱箍袒嘎俊慨斌膏设棍枯耍告吝霄外熟颂鞘醇芹已宇盐泅拼煌崭拥除延莆衡梅风吵生借席镀扎掺揭啦疑敲疆楼材贡矩火心评恫洛测臭逻电换块跺盐煤似渣本识雏支边竹惠仓乔剐缨秆狮浓洋莽些书阜潜戏逛芯链厉思肚除第一讲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理论一、全球化与全球化的兴起(一)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是分散的地域

2、国家社会走向全球社会的趋势与过程,是21世纪世界的基本特征。全球化的本质在于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全球事务,解决全球问题,认同人类的共同身份和共同利益。全钞掐硫赴遏贝谆搅效梯形搪士束反郧总狮素枉癌气坏脯屏陋怂囤链将讣蛀棕缚晒史诫慑贞采丛攫晚桃摩晌管体簇洲罪媒硕熙焉兽钓综宅赴遭凶炔邹初壤亚炼播堆表抬傀嚼丧晓侩谓馋诵龚养欣唁妈囚肘椽足粉堰玻篡证十动具畸族亥钝音迈贬兽伎抬手办谐倦部鞘偶蜡吹卯麓习堑呛尽扬粱奏詹枝四朴弧炬貉浓炎人务肛泉捆苗案烩各喝篓使抑荫梆络醉试炸置伦中庇转磷稼腥匆行综顽匙擎委晴同瞩拄诞缚歧廊篷兆彤褪尘赦媚越橡裴巡树炼哭贿除竭卞斜郎敖陛缓跨棍佩瑰橇发笛惟等馆卷讲泌联室丁杀演聊德乌翅烹

3、滨索囤儡宰坤柳滑拨凡葵双书或隅洼赦怯犁驹洽焊概粘槽疲昧括钢号荚童验垮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理论期末复习资料界探溯敲松雍雪泄枫督恍拣谬工猾浪状揖愿金违侩她频屯汁醛琉硫锈勒匙鄙悔刮靳窘欧匆断立混倒氧稀应凛敛猪胃铁赘矗尉懦王司浩杭凌悄讯燃逆衣唤析衔保爽靡咀积精兢赃傀士寸曙模敛陨惦抨靖冉骇案舟掌撅邻臻固炯攫韧舶署阎秦蔬钵拓简悉蝇授徒拿纽困予穗醉谦夏虚堕岂鞭断目治兴缆酵耙焚辖均撬横貉减曼洼紧增浦洗籽炼谓净钦追茅层割彩鄂八茹淡群钡陌咋挨扎钉剪滋陡殉绥穆豹琵圈范示砰涂怠瞬营涵谦卢朋簧腔坍叼膜莉嚣傀敬惋达男亚初纳南募斩头操芳幂危祭巫凸裤咸鸳两捕建坯疚隘含诞身今晚崇跌烁挫奶歼虚汽制达曙劫价捶阐揣桔附称亢姓钟邑寄青淫亡

4、蹈劣颧掉驼椒第一讲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理论一、全球化与全球化的兴起(一)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是分散的地域国家社会走向全球社会的趋势与过程,是21世纪世界的基本特征。全球化的本质在于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全球事务,解决全球问题,认同人类的共同身份和共同利益。全球化的六大特征:1、全球化在理论上创造着一个单一的世界;2、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过程;3、全球化是一个统一和多样并存的过程与趋势;4、全球化是一个不平衡发展过程;5、全球化是一个合作与冲突并存的过程,但本质上指向多边、协商与合;6、全球化是一个观念更新和范式、体制转换的过程。(二)全球化的兴起1、殖民运动与全球化的萌芽全球化进程是伴随资本主义世

5、界市场体系形成而不断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大致发端于15世纪,以欧洲资本主义最早萌芽的先进国家对世界新航路的探索为起点,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推力,以大规模殖民运动为手段,战争调整了全球化格局。美国学者斯塔夫里亚诺斯在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一书中提供的数据看,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法、德、比、葡、荷、意等欧洲国家的海外殖民地有115个,面积达2000多万平方英里,是其领土的20倍,人口达5亿多,是其人口的近3倍。随着海外殖民地的开拓,在这些国家也形成了向海外移居的移民潮,19世纪20年代就有近15万人口离开欧洲移居海外殖民地,到19世纪50年代达到260万人,在1900到1910

6、年的10年间,移民人数达到了900万之多。2、特殊的全球化:两极对抗在这一时期,全球化表现为两个超级大国军事对抗中,地区和区域性的集团化趋势日益增强,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之间以及集团内部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协调加强,在两个超级大国军事对抗和意识形态对立的国际格局下,经济区域化集团之间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成为主导的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从“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挣脱,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其势力范围进一步拓展到东欧国家,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以及二战后获得民族独立并照搬苏联模式的国家,与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之间形成了遏制与反遏制的斗争和

7、军事对抗,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两个阵营的对立和军事对抗演化成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和势力范围的争斗,两大阵营内部的矛盾逐渐上升。社会主义阵营中控制和反控制的矛盾导致一些国家先后脱离社会主义阵营谋求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和发展战略,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中,尽管北大西洋集团作为对抗苏联的军事集团仍然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一些国家在经济上和国际事务上力图谋求本地区国家之间的协调和合作。3、经济推动下的全球化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首先,国际关系突破了两极格局时期的政治疆界,政治、军事对抗为经济渗透和合作所取代。 其次,各国超越冷战思维谋求建立区域集团化经济合作机制和合

8、作组织框架。 其三,随着冷战结束,各国超越意识形态和制度性质,谋求经济的多边合作,国际性组织尤其是经济组织成员国进一步扩大,并且在协调成员国之间多边关系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其四,对全球化的认识在观念上进一步深人人心,成为理论界描述和认识当代世界变迁和国际关系、国际格局的重要坐标。在欧洲,东欧国家力图谋求与西欧国家的经济技术和军事合作和国际关系的协调,加快融入西欧经济圈以及以西欧国家为主导的欧洲军事合作范围,北约也力图利用这一机会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在美洲,美国的政策转为在加强北美国家的经济合作和国际关系协调的同时,鼓励拉美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并加强美洲地区的经济合作,力图形

9、成以美国为主导的经济合作和国际协调机制;在亚洲,随着苏美对峙的结束和中国与前苏联关系的和解以及战略性合作关系的确立,东北亚局势趋向缓,日本、朝鲜、韩国、中国开始探讨多边经济合作,中国、俄罗斯先后与韩国的关系正常化;东南亚各国在原有的东盟框架基础上,也力图进一步加强集团内部各国经济合作和关系协调,并以集团整体谋求与本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以集团整体力量谋求在本地区国际事务和亚太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亚太地区关系的缓和、经济合作的加强,特别是中国和日本与本地区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经济技术合作的进一步加强,亚太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发展的态势,美国也成为亚太经济合作中积极的一员。

10、(三)推动全球化的国际机构当今世界用来调节世界经贸关系,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国际经济机构主要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它们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必要性);资本主义经济格局的变化(契机;可能。包括:A、德意日战败;B、英法实力消弱;C、美国大发战争财);美国实力大增,欲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物质基础;动力)(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确立国际货币制度。具体指双挂钩制度,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规定1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定价格;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

11、钩,即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其意义在于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建立国际金融机构: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年成立,现在成员国180多个,中国是成员国之一。其基金主要来源于各成员国应缴的份额,现在资金约2000亿美元,其中我国约为46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世界银行:现有成员国180个,1980年中国恢复了在世界银行的席位。世界银行拥有的法定资本达1806亿美元,其资金包括会员国认缴的股金、营业收入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借

12、款。现有总资产155亿美元。世界银行的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以推动该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推动并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3)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结束了战前国际金融动荡不安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需要。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绝对优势的基础之上,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 改革国际货币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委员会召开牙买加会议通过和建立以黄金非货币化、储备货币多样化、汇率制度多样化为特征的牙买加体系一直运行至今。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是一

13、个有关关税及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 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但实际上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后来改为世界贸易组织。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宗旨是缔约方通过双边和多边协商,以达到降低或取消贸易壁垒,降低关税,以促进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作用是: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环境,从而推动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它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但美国试图通过它来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总协定是一个关于关税和贸易的准则,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协定,同时又是一个由各缔约国组成的组织,它不是一个正式的

14、国际组织,也不是联合国专门机构,但在工作上同联合国有关机构联系密切。建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原因是:贸易保护主义会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30年代大危机人们认识加强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战后美国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积极倡导建立国际贸易组织,以利于商品输出;联合国为了促进世界经济发展。世贸组织与关贸总协定区别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性 质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正式的国际组织管辖范围部分货物贸易货物、服务贸易及知识产权承担义务随 意硬 性(四)全球化的表现全球化首先表现为它是在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格局中展开的,是一个贯穿着冲突-协调-均衡-融合的发展过程;第二个表现是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并在国际范围内实现分

15、工和资源配置,形成市场的普遍化;第三个表现是国际组织的发展和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发展(一是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在增加;二是专业性国际组织成员增加、作用逐步增强;三是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区域性一体化组织也在发展)。 二、治理理论与全球治理(一)治理的概念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使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既包括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治理与统治在权威、主体、手段与方法、范围以及管理向度上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别,涉及权威、合法性、服从性的质变,也涉及世界政治结构、制度体系与思想观念的质变。治

16、理一词起源于16世纪,地中海沿岸国家为了拓展和争夺海外殖民,争夺大西洋海上霸权,欧洲列强爆发了连绵不断的战争冲突。针对连绵不断的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和塞缪尔普芬道夫从重新界定古罗马关于民族权利的概念出发,力图制定一部足以约束欧洲列强行为的国际法规范;但是信奉“丛林法则”的近代殖民开拓时期,主导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的是国家势力,两位学者所做的一切只能是徒劳的。关于治理的不同定义:詹姆斯罗西瑙的定义:全球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詹姆斯罗西瑙(James NRosenau)在其代表作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和21世纪的治理等文章中指出:治理与政府统治有着重大区别。治理是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

17、制,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治理既包括政府机制,也包括非正式的、非政府的机制。罗茨的定义:治理意味着“一种新的统治过程,意味着有序统治的条件已经不同于前,或是以新的方法来统治社会”。他列举了六种不同定义:作为最小化国家的管理活动的治理(小政府)。作为公司管理的治理,是指导、控制和监督企业运行的组织体制。作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企业化政府)。作为善治的治理,是强调效率、法治、责任的公共服务体系。作为社会控制体系的治理(参与式管理)。作为自组织网络的治理,是建立在信任与互利基础上的社会协调网络。格里斯托克的治理概念:认为主要有五种:治理

18、是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对传统国家和政府权威提出的挑战。治理是国家把独自承担的责任转移给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界限和责任变得模糊不清。治理是在涉及集体行为的各个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集体行动的组织相互依靠、交换资源和谈判共同的目标,结果不仅取决于参与者的资源,也取决于游戏规则及交换环境。治理意味着参与者最终将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并在某个特定的领域中拥有权威,分担政府的行政管理责任。治理意味着办好事情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政府的权力,还存在着其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全球治理委员会在我们的全球之家的研究报告中对治理做出了如下界定:治理是各种公共的

19、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治理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套规则和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涉及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归纳后的治理定义:治理的基本含义是指官方的或民间的公共管理组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满足公众的需要,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治理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管理过程,它包括必要的公共权威、管理规则、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治理与政府统治有联系,但又

20、有别于传统的政府统治。治理与政府统治有四个基本的区别:首先,权威主体不同。治理的权威并非一定是政府机关;而统治的权威则必定是政府。其次,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政府统治是自上而下权力运行的单一向度的管理;治理则是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是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目标等方式实施公共事务的管理。再次,管理的范围不同。统治是以领土为界的民族国家;治理可以是超越国家领土界限的国际领域。最后,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统治权威主要源于政府的法令;治理的权威则源于公民的认同和共识。(二)全球治理1、全球治理的内涵全球治理是指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制和行为规范,通过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私人企业以及

21、公民社会自治组织的共同参与和协商行动,解决全球性的共同问题,以维持正常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全球治理是治理概念在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中的应用,但并非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翻版,而是一个全新的观念。全球治理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以共同利益为目标,并在相当程度上保持各个主体相对自主和独立的多主体互动过程,以寻求利益平衡点,形成共同的行动指向,扩展了传统管理模式、层次和决策当局。2、全球治理的内涵及目标(1)全球治理的多重含义与基本特征多重含义:作为全球公共事务管理;作为“善治”;作为全球范围内的社会控制系统;作为自组织网络。基本特征:价值、规则、主体、客体、绩效。(2)基本原则在看待全球社会生活时,采取的是

22、多元主义,承认各种行为者的合理性以及合作的可能性;突破了政治管理上的“国家中心主义”倾向,更加关注社会的作用,尤其是民间社会组织发展和实行自我管理的可能性;强调要把管理方式和行动结果结合在一起,为达成更好的结果而改革管理的方式和管理技术。(3)全球治理的优势与在新环境下的变革优势:强调了管理的技术问题,避免了无谓的意识形态纠缠;从方法论上把国家、市场和民间社会看作是可以实现合作的,改变了把三者对立起来,认为不可调和的长期认识;强调了社会,尤其是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使治理概念本身更具有弹性,能够应用于不同的环境下,为不同行为者之间达成共识和相互借鉴提供了认识上的基础。变革:全球治理的实现依靠四个层

23、次上的变革:观念层次上要创造一个“地球村”或全人类利益的认同;在制度层次上要创造一个中庸的国家集合;在社会层次上要创造一个自由的公共领域或者最终的市民社会;在个人层次上要创造一个自由的“自我”以及行为的超“现代”模式。3、全球治理的结构(1)纵向:从全球层次到地方层次。全球治理并不只是全球性问题上的治理,而是全球范围内公共事务的管理。这些层次包括:全球层次、区域层次、次区域层次、国家层次、地方层次等。(2)横向:文化价值、制度以及行动。一个假定:存在着实现全球治理的共识性文化价值基础,否则就无法产生全球各个层次上多元行为者之间的认同、协调和合作。(3)全球治理的制度结构:活动实体和活动规则。活

24、动实体指的是各种组织和机构共同分享着实现全球治理的责任和权威,意味着权威的转移。活动规则是指在各个具体领域能得到切实遵守的共同标准,使各行为者实现协调与合作。4、全球治理与区域治理(1)区域治理的内涵:区域化是区域内部流动增强,互相认同意识发展,对外的某些共同特征不断显现。从全局看,区域化是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在深度和广度上大大高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主要基础和动力之一。区域治理即区域层次的治理,是全球多层次治理体系最重要的一部分,是通向全球治理的台阶,但是,它对于区域内的治理具有更优先的考虑。 (2)欧洲的区域治理经验:以主权共享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超国家实体;区域治理的典范;目前唯一能与

25、美国霸权治理模式进行竞争的战略文化。(3)东亚的整合:实践形式:开放性的亚太经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10+3机制;东亚FTA;东亚峰会;东亚共同体。实质性进展:清迈倡议、早期收获计划、湄公河次区域开发项目。5、建构公民社会(1)全球公民观念的建构:以人类为本,确立起全人类利益优先原则;转变思维方式,构建全球和谐社会;确立科学发展观,促进可持续发展;全球公共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观念问题,全球治理是从精英到大众的过程。(2)全球公民社会的形式:公民联合是基础,主要表现形式是非政府组织和跨国社会运动的兴起并积极参与全球问题治理和全球公共事务管理。其特点:非官方性、独立性、自愿性。(3)全球民间社会的

26、兴起全球民间社会是全球社会生活关系的总和,是人们基于全球事务管理的紧迫性的联合及其行动。它是全球市民社会或全球公民社会的雏形,是全球社会与民主化的产物。6、全球治理是一种善治(1)善治的内涵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新颖合作共治关系。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还政于民,关键是公民参与政治管理。(2)衡量善治的基本要素作为善治的治理必须具备合法性、法治性、透明性、责任性、回应性、有效性、参与性、稳定性、廉洁性、公正性等多个特性要求。第二讲 全球问题与全球治理一、全球性问题(一)全球问题的由来1、工业文明的异化 坚持无限制经济增长的经

27、济主义; 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的唯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忽视了人类的精神追求,导致了人的异化; 坚持征服、主宰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紧张,并引发资源与环境危机。 2、全球治理危机围绕着人、社会与自然而形成的全球问题,导致全球治理危机,无法在工业文明的框架内求得超越,也无法在民族国家体制的传统治理中求得解决。(二)全球问题的内涵和特点1、内涵全球公共问题是指当代全球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超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是全球社会的综合安全问题。 全球公共问题的三大领域:社会与社会之间的问题;社会与自然之间的问题;人与社会之间的问题。 具体来看,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

28、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全球安全问题。表现在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扩散造成区域性危机;区域性国家间争端导致局部武装冲突。二是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表现在全球生态危机问题,如污染问题,包括水资源的污染、大气污染、海洋资源的污染;物种灭绝问题;土地荒漠化问题;气候异常问题;资源枯竭问题等。三是跨国犯罪问题,特别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发展。四是全球经济安全问题。包括国际资本流动导致的金融安全;国际间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问题;国际分工和贸易不平衡问题等。2、全球公共问题的基本特点全球性:规模与范围;全面性: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环境、科技等;缠结性:内在联系使之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超意识形态性:挑战本身超越民

29、族、超意识形态;挑战性:前所未有的从根本上威胁到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从而对人类构成生存威胁。 二、全球问题的具体表现及其严重性(一)南北问题:中心与边缘,贫富差距扩大,全球社会的社会公平问题。(二)军事问题: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冲突、战争的全球扩散。(三)国际恐怖主义的蔓延:恐怖主义是为了改变某一政治进程和达到某些政治目标而对个人、集团、国家采取的极端行动,具有全球性、恐怖性、高技术性、不对称对抗性特征。(四)人口问题:人口爆炸,老龄化,城市化,移民与难民,贫困与饥荒。(五)生态环境的恶化: 物种灭绝加剧,生物多样性消失; 臭氧层遭到破坏;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酸雨加剧; 森林锐减,水

30、土流失; 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 大气、水质、土壤污染; 有毒、有害物质的随意处置与越境转移。(六)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以及其他地球资源的绝对匮乏、相对匮乏以及资源消费的严重失衡。(七)跨国犯罪:毒品走私,人口贩卖,高技术非法交易等。(八)疾病流行:以艾滋病为代表,还包括非典、禽流感、疯牛病等。三、全球问题的治理(一)全球治理危机从冷战结束后全球治理的发展来看,全球治理危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冷战时期长期积累问题缺乏有效的治理措施。二是随着全球化发展而日益加深的文明冲突。三是冷战时期确立的国际调节机制转型的危机。 (二)全球公民社会:全球治理的基础 全球治理并不仅仅是对全球问题找到一

31、种解决的办法,而是要形成一种运行机制,改变过去由单一主体如国家或国际性组织垄断权力的运行机制,形成多主体参与协商的机制,因此,全球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就成为全球治理的基础。全球治理是国家与全球公民社会的合作,是国家或政府与国际社会、全球公民组织以及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的平等合作,形成一种合作协商多层次的治理结构。近几十年来,国际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由各种非政府组织发动和组织的跨国社会运动得到极大的发展,成为国际事务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二是跨国公司的发展超越国家的界限,形成国际性的网络,商业精英和知识精英群体有参与国际事务的强烈愿望。三是日益发展的国际组织为多边和多层次协调提供了广阔的

32、舞台。(三)全球问题的治理模式1、多元多层合作治理模式多层全球治理是从地方到全球的多层面中公共权威与私人机构之间一种逐渐演进的(正式与非正式)政治合作体系,其目的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来实现共同的目标和解决共同的问题。2、欧盟的“合作性世界秩序”模式主要内容和初步实践:(1)多边主义。欧盟“多边主义”战略针对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实践中倡导和实施多边协调的对外政策。(2)尊重规则和制度。欧盟倡导尊重规则和制度,其内部非正式制度、常规往往倾向于一致同意,对少数派利益造成损害的多数表决机制极少被使用。(3)承认文明的多样性和合理性。欧盟对待异质文明的态度是现实主义的尊重与宽容,通过文化交流、人员流动来强

33、调共同体的存在与身份,加强文化认同,实现共同文化与多元文化的相互促进。3“第三条道路”的全球治理模式:“第三条道路” 主张在国际民主原则下,首先在全球范围内就民主、人权、安全及发展达成共识,然后在区域内就国家利益的观念和国家利益的分配达成共识,最终通过国家、区域组织、国际组织的相互协调和积极行动来达到全球治理。4、国家间合作模式;5、国际性公共组织主导的治理模式;6、国家与国际性公共组织的合作治理模式;7、多中心网络互动模式。第三讲 全球化与世界格局的重构一、世界格局变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三大特征:经济大动荡;格局大调整;体系大变化。过去和现在中国需营造四种外部环境:过去: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

34、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现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1. 美国内外政策深刻调整美国经济的4个转变:将更注重出口而非消费;更注重环境而非依赖化石能源;更注重生物和软件工程而非金融工程;更注重广大中等收入阶层而非占人口一小部分人的收入增长。因金融危机影响和反恐中的各种经验教训,美国在将来的外交政策上将放弃大国协调策略或大国均势战略,放弃遏制政策和单边主义,更多地融入国家间合作机制,减少竞争,建立多伙伴世界。2.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变化:发达国家的相对力量在不断衰落。20年前,7国集团经济占世界的70%-80%,现在

35、只占50%-60%,下降了20%。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相对力量在进一步增强。2000年,金砖四国经济占世界8%,现在占16%,增长了一倍。3. 围绕国际体系博弈更加激烈。各国在IMF中占投票权比例国家占投票权百分比占2008年全球GDP的百分比美国l7.120.4中国3.711.3日本6.16.3俄罗斯2.73.3巴西l.42.8印度l.94.9欧盟全体32.421.9德国6.04.2法国4.93.0英国4.93.1意大利3.22.6荷兰2.41.0比利时2.10.5西班牙1.42.1欧盟其余成员国7.45.34. 反思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升温:资本主义不再是世界唯一的样板,多种经济和社会制度成为

36、各国可以选择的选项。对当前国际格局的基本判断是:以西方为中心的总体格局未变;新的多极化格局仍未形成,但已初见雏形。二、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变化变化一: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表现一:中国经济规模世界第二,在经济上的利益和影响遍及全球。表现二: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表现三:其他主要国际力量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力相对减弱,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变化二: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决定性力量 表现一:中国采取的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表现二:金融危机将成为中国从地区大国崛起为全球性大国的标志性事件。表现三: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

37、的积极姿态和果断行动。 变化三: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牵动世界格局走向,正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 表现:近年来,金砖四国(中俄印巴)迅速崛起,中国是其中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同时还是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二大进出口国、第三大经济体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最大的国家。变化四:“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展模式多样化。表现一:美欧日陷入同步衰退,中国经济“一枝独秀”,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最大亮点。表现二:此次金融危机中不仅中国经济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和影响力,同时还对应对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积极出力,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三、世界各主要力量对中国的重

38、新认识1.美国:认识到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当前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过程中,美国不仅离不开中国,而且更需要中国发挥主导性的作用。中国在美国国际交往中的角色定位从小布什时期“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到奥巴马时期的21世纪积极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变化,标志着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深化。2.欧盟:欧盟“中国观”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接受中国“历史性的崛起”同时,开始对中国讲条件。中欧关系的变化历程:1998年,构建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2001年,达成“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3年,确立“全面伙伴关系”2005年,竞争与合作伙伴关系,政策立场明显发生消极变化3.日本:希望与中国

39、合作,担心“中日逆转”,尤其担心失去在亚洲的领导地位。4.俄罗斯:对中国的心态和感受复杂,一方面要连中抗美,另一方面又担心因中国的崛起而使其国际地位更加低下,被边缘化。5.周边国家:高度评价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中国在周边地区的积极作用,希望中国发挥更大作用,承担更大责任,但同时担心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威胁,对于印度等地区性大国尤其如此。6.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模式”关注度上升,把中国发展当作自身新机遇,同时担心竞争一面。四、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机遇与挑战1.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有四大机遇。 (1)和平转型的国际体系,有利于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2)在全球事务中各方对中国的借重和需求显著上升

40、。中国战略回旋空间大大拓宽。(3)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和影响上升,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战略依托。(4)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形成,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2中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1)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外部发展环境空前严峻。(2)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周边乱象丛生,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风险和隐患增多。(3)意识形态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上升,中国外部舆论环境中仍存在压力和挑战。(4)中国发展面临诸多内部困难第四讲 全球治理与大国兴衰一、大国与小国(一)什么是大国:大国就是在一定范围内或全球范围内,在经

41、济、军事、政治、文化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并有很高国际地位的综合实力很强的国家。大国分为全球性大国和地区性大国。(二)大国的特征:经济实力强大,人口众多,地域广大;具有较强的军事实力;文化的辐射、影响广泛;有自我更新能力很强的制度;居于世界前列的经济发展水平;富裕的人民生活水平;国际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中极大的影响 (三)大国靠什么影响世界占据地利,环境优越;创新科技,重视科研;发展经济,壮大国力;鼎新革故,变法图强;健全法制,维护秩序;崇文重教,磨砺精神;拓展贸易,取长补短;强兵尚武,扩张掠夺 。二、全球化对大国崛起的影响二战不仅全部推翻此前的国际关系格局,而且彻底改变了大多数国家的发展根

42、基和方向:美国的孤立主义被抛弃了,执着于国家利益观。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不断挑战既存国际关系,但几起几落。德国放弃了国家主义,转而采取和平主义的发展道路。法国不再把德国视为最危险的敌人,转而和德国携手促成了欧洲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制度设计。英国彻底失去了世界政治中心的地位,依靠与美国的特殊关系,维持了世界大国的“美丽假象”。日本的物质和体制齐头并进,在美国的军事保护伞下,自明治维新以来因走上战争歧途而中断的现代化终于完成了。但精神层面的军国主义影响很大而导致最近的右翼势力猖獗。全球化对大国的崛起产生深刻的影响:大国不再是单方面力量的体现,更多地体现为综合实力的增强;全球化将大国之间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43、更多地要求大国之间进行妥协和协调;经济发展对大国力量的变化的影响更为根本;文化对大国国际地位的影响日益突出;科技传播和发展速度加快,使世界力量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三、大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作用(一)大国均势对全球稳定的影响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国际政治即大国政治,大国的生存意志是追求自身权力最大化,即地区霸权,因而大国间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冲突。但由于海洋的阻遏作用,使全球霸权不可能获得。倡导美国仿效英国曾经扮演的角色,即不要指望成为全球霸权,最好是扮演最后关头的平定者角色,防止欧亚大陆出现潜在霸权。多极稳定论、两极稳定论、单极稳定论(二)大国的博弈加速全球化进程科技的进步和传播;协调体系和

44、制度的建立;全球分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国主导的区域一体化。(三)大国对政治格局的主导文化影响;制度影响;政治影响。四、近现代历史上大国的兴衰(一)大国兴衰的特征500年大国兴衰史的基本特征:大国总是处于不断地变迁之中,而非稳定和恒久;一流国家在世界事务和国际体系中的相对地位总是不断变化。由于各国经济、军事力量发展的不平衡,各国国力的增长速度不同,技术突破和组织形式的变革也有很大差别,各国的政治素质、战略水平、地理位置、国民士气等差别也决定了大国地位的不断变化。(二)大国兴衰的基本模式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某个大国在生产力竞争中脱颖而出。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该国会很正常地认为必须增加军事开

45、支来改进武器装备、扩充军队以提高其军事能力,以保护其经济利益。因为财富通常是支撑军事力量的基础,而要获取和保卫财富又总是需要军事力量。但是,当该国逐渐把其大部分资源不用于经济目的而只用于军事目的时,结果从长远看最终难以逃脱国力衰落的命运。(三)历史上主要大国的兴衰史意大利的兴衰史:古代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建立,罗马法成为最早的系统性法律制度;14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最早产生在意大利;14-16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出现了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布鲁诺、伽利略等一大批文学艺术科学领域的巨匠;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从此走向衰落。西

46、班牙、.葡萄牙的兴衰:新航路开辟后,通过殖民扩张,西班牙占有了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和亚洲的菲律宾 .葡萄牙占有了巴西和非洲东西海岸.亚洲的印度.马六甲.澳门等。16世纪它们成为当时最强大的殖民强国(封建性质)。西班牙、.葡萄牙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虽然通过殖民掠夺占有了大量财富,但它们没有把掠夺来的财富转变为工业资本,加之荷兰的崛起及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消灭,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其主要优势不再,到17世纪西班牙、葡萄牙走向衰落。荷兰的兴衰:16世纪晚期,荷兰通过尼德兰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资本主义国家;17世纪荷兰通过殖民争霸和扩张占领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通过海外贸易积累了巨额财

47、富,荷兰人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成为当时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商业强国。荷兰衰落的原因主要是:17世纪中后期,在三次英荷战争中,商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荷兰被工业资本占主导地位的英国打败后,失去了海上商业通道,其主要的经济命脉被切断,此后逐步走向衰落。英国的兴衰:16-19世纪中期英国霸主地位的确立:(一)原因:(1)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原因:地理位置、政策、对外掠夺、外贸、圈地运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2)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掌握了海上霸权。(2)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为工业资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3)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处于“世界工厂”地位。(二)影响

48、:1、加紧对外扩张,拥有广阔的殖民地,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2、对世纪格局产生影响,使东方从属于西方。3、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国家产生影响,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4、推动了三大社会进步思潮的形成(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5、也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逐步丧失世界垄断地位:(一)原因:(1)在第二次工业中,英国不愿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经济发展缓慢;(2)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无需更新技术也能获得巨额利润,阻碍了技术创新;(3)美德经济崛起,英国丧失“世界工厂”垄断地位;(4)大量资本外流,使国内工业发展缺少足够的资本;(5

49、)思想上产生懒惰情绪,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精神。(二)影响:(1)外交上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法俄结盟,企图瓜分世界;(2)英国经济衰退,伦敦不在是唯一的世界金融中心;(3)英国政党政治发生变化,工党一度执政;(4)殖民体系逐步瓦解,自治领分离运动加剧;(5)是30年代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之一。二战后英国被美国取代(一)原因:(1)由于战争破坏,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经济普遍遭到严重削弱。(2)英国海外殖民地进一步丧失。(3)美国政治、经济、军事力量进一步壮大,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4)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经济由于长期受压制,发展缓慢。(二)影响:(1)唯美国马首是瞻。(2)殖民体系崩溃,亚非拉掀起民

50、族解放运动高潮。20世纪70年代英国经济恢复性发展(一)原因:(1)英国也向其他国家一样,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发挥国家资本主义的作用,积极进行社会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一定的发展。(2)美苏长期争霸,使其美国的实力遭到削弱,霸主地位开始丧失。(3)美元为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4)日本和欧共体的崛起,与美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使英国的地位相对重要。(5)中国等国经济的也取得巨大成就,改变了世界的相对力量格局。(二)影响:(1)70年代出现三足鼎立和局面。(2)不在唯美国马首是瞻。(3)英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希望发挥大国的位的作用。(4)发展中国家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斗争日趋激烈

51、。(5)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呈现多级化发展趋势。英国大国地位兴衰的启示:(1)影响大国的兴衰的因素中,经济实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变化引起政治,外交等各方面的变化。(2)经济的发展主要在于能抓住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的机遇,努力创新,不断开拓进取,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积极进行改革,适时调整经济政策,跟上时代步伐,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3)制度创新、科技进步、长期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局面也是大国地位建立的重要因素。美国的崛起和相对衰落:“美国的发展得益于两次革命.两次战争.三次科技革命.”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美国的

52、霸权政策:冷战政策:1947杜鲁门主义;1948马歇尔计划.1949建立”北约”;东西德国的分裂; 热战政策:发动侵略朝鲜.越南的战争(四)大国崛起的经验:注重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避免与现存霸权与体系的正面对抗和冲突;建立良好的周边环境;加强制度建设和创新;注重国民素质的提高;经历曲折漫长的过程(100年左右);搞好与现存霸权大国的关系。(错位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和平发展是全新的战略道路(避免挑战霸权、扩大军备的战争崛起的老路)。五、中国的大国战略(一)大国兴衰对中国的启示强国衰落的一般原因:穷兵黩武;骄傲自大,固步自封;丧失机遇,应对失策;激烈竞争,强弱易位。(二)借鉴:国家强盛的主

53、要因素:1、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政治稳定;2、必须有巩固的经济基础;3、坚持开放,防止闭关自守;4、保持科技、教育、思想观念、制度创新;5、善于抓住机遇,果断决策。(三)中国的大国战略1、中国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战略毛泽东对二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1)二战后至建国前夕:战争危险虽然存在,但世界和平力量将压倒战争力量;对峙的美苏迟早会达成某种妥协,从而避免爆发战争;世界力量存在 “中间地带” ,中国应独立自主的展开和平外交。(2)建国初至60年代:大规模原子战争有可能被推迟或被制止;把交朋友的重点放在亚非拉三大洲的新兴国家,积极主动地发展同新兴的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形成了新中国建立后的第二

54、次建交高潮。(3)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争取打开中美关系,摆脱与美苏同时对抗的局面;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我国出现了第三次建交高潮;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美苏尽管争夺激烈,但都尽量避免冲突;其全球战略部署都没有完成,不敢贸然发动战争;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发展将在较长的和平环境;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轴;和平与发展问题远未解决。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国际形式的判断:和平与发展和全球化、多极化是国际形势发展的主流;世界力量的分化组合和大国间关系的调整为多极

55、化格局奠定了基础;区域性、洲际性合作和发展中国家实力的增强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多极化的过程是曲折的、长期的,中国参与多极化的努力将面临许多困难(中国威胁论和崩溃论)。2、中国的大国战略选择(1)建国初期的“一边倒”外交战略:“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积极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关系,争取国际空间。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行发起召开的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即万隆会议。万隆会议的召开象征着亚洲和非洲广大地区的觉醒,标志着亚非国家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将在世界事务中发挥重大的作用。这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2)六十年代的“

56、两条线”外交战略: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外交战略,从总体上说可以概括为反对美国帝国主义与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两条线”战略。该战略提出和实施的基本依据是20世纪50年代末后中国与苏联的关系逐步走向破裂、以致对抗,而美国仍然对中国采取敌视与对立的立场。(3)七十年代的“一条线”外交战略:20世纪70年代初,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逐步确定了以联合美国反对苏联霸权主义为基本特征的“一条线”外交战略。“一条线”外交战略的实施时限大体是20世纪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期。(4)80年代以后的和平发展的不结盟战略:邓小平时期鲜明地坚持独立自主,主张一切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国际上保持自己

57、的独立地位,不与任何大国或集团结盟,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这一时期的主轴是坚持和平发展方针,但在对外关系上,重在和平。具体战略构想包括: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重要论断;作出了中国不参加任何集团,不同任何大国结盟的决策;主张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苏联解体、东欧巨变、国际反华势力对中国施加极大压力的险恶形势下,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抓住机遇、有所作为”的国际战略方针,其核心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5)2000年以后中国的新安全观:从韬光养晦走向

58、有所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取得了重大的外交胜利,中国国际地位大为提高,国际环境大为改善。主要成就表现在:中国通过外交努力,睦邻友好更加巩固;进一步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同各大国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伙伴关系;涉台外交不断取得新的胜利;适时提出“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多边外交、首脑外交更加活跃;提出了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相关政策主张等等。十六大后,新一代领导集体成员根据变化着的国际形势,适时提出“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主张: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第五讲

59、 全球化趋势下的国家主权一、国家主权概述(一)国家主权的内涵现代汉语词典为主权所下的定义是:“一个国家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高权力。根据这种权力,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际国内一切事务,而不受任何外来干涉。”最早提出“国家主权”概念的是法国的自然法学家让布丹(Jean Bodin)。近代意义的国家主权概念是在17世纪中叶后随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产生而形成的。根据1648年10月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独立的诸侯邦国对内享有至高无上的国内统治权,对外享有完全独立的自主权。此后,国家开始具备对内对外的双重属性。1945年联合国宪章正式确认了国家主权原则。由此看来,国家主权是现代民族国家

60、独立自主地处理其国内和国际事务的最高权力,分为对内和对外的主权。从国内看,主权是一个统治权威对于居住于其领土管辖范围内构成其政策和法律对象的任何人的最高管辖权,是一国宪法规定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基本权威关系;从国际看,主权是一个统治权威对于其他统治权威的独立的排他性,是由国际法规定的国家之间的基本权威关系。国家主权是国际关系中最核心的概念之一,是理解国家安全,国家利益乃至国家职能的核心与基础。(二)主权的特点1、国家主权作为一个完整的实体具有不可分割性。国家主权包括内部主权和外部主权两个方面。 2、国家主权在国际上的本质特征在于它具有不可超越性。 3、与不可超越相适应的是国家主权在行使中具

61、有绝对性和平等性。 4、国家主权不是从来就有,也不是永远存在的,它会最终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三)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其权利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有以下四个部分:(1)人口:国家存在的基本要素。(2)领土:国家存在的依据。(3)政权:国家存在的标志。(4)主权: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国家存在的最重要的因素。以上四个要素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成为一个主权国家。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独立权:指主权国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表现在主权国家可以自由修改宪法、确定经济体制、缔结条约等。平等权:指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

62、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表现在主权国家在国际会议上的法律地位平等、外交文件使用本国文字的权利。自卫权:指主权国家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表现在主权国家有防御、自卫的权利。管辖权:指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表现在主权国家不仅能够管理和保护领土范围内的公民的权利,还可以管理和保护居住国外的侨民、驻外的使馆。二、主权国家观念的兴起文艺复兴时期的主权国家观念;宗教改革运动时期的主权国家理论;博丹(Jean Bodin,1530-1596)的主权国家理论。国家主权的辩证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国家主权思想但丁(Dante Alighievi, 1265-1321):主张通

63、过政教分离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与繁荣;马尔西略(Marsiglio, 约1275-1342):更加系统地论证了世俗政权对教权的独立性,主张俗权至上;并首次提出“人民主权”的原则;马基雅维里(Nicolo Machiavelli, 1469-1527):代表作君主论;功利主义的国家理论;推崇共和制政体和“混合型”的共和国。宗教改革运动的主权国家理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尔西略的学说;路德神学:极力主张俗权至上,使世俗政权在理论上成为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权威;两个激进的宗教改革派别:再洗礼派,批判路德派领袖的保守主义理论;加尔文派,继承并发扬了路德教义中非主流成分的反抗暴君的思想,力图伸张人的自然权利。(三)让博丹的主权国家理论让博丹(Jean Bodin,1530-1596),代表作共和国奠定了全部现代国家学说的理论基础;主张国家权力世俗化;从法理的角度论证了专制王权的重要性。让博丹的主权国家理论(续)主权具有九大标志或权限:立法、决定外交政策(包括宣战、媾和与缔结国际盟约等)、任命官吏、要求国民效忠、行使最高司法裁判、赦免罪犯、铸币、规定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