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分析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9277768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摘要】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2.5 mgd-1,连续3个月。超声监测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血常规检查治疗前后病人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月经的变化及服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血红蛋白含量明显提高,月经复潮后经期明显缩短、经量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12.5 mgd-1连续使用3个月具有较好治疗子宫肌瘤及改善子宫肌瘤患者贫血的作用。 【关键词】 子宫肌瘤;米非司酮 ;贫血 子宫肌瘤是女性

2、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较高1。研究表明,它是一种性激素依赖性肿瘤,其生长发育与雌、孕激素密切相关2。米非司酮是法国Roussel-Uclaf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推出的抗孕酮药物,目前在国内妇产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我们观察到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采集 选择40例子宫肌瘤患者,病例选择标准为:(1)年龄3050岁;(2)主诉月经过多、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痛经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尿频、尿急等压迫症状;(3)经妇科检查及B超证实患有子宫肌瘤;(4)血常规检查发现患者有不同程度贫血;(5)排除宫颈、子宫和附件的其他肿瘤和病变,符合相关文

3、献3要求。1.2 治疗与观察方法 从月经周期的第1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12.5 mgd-1,连续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计算其体积(多发性子宫肌瘤者,计算最大肌瘤体积作为代表性结果);血常规检查治疗前后病人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月经的变化及服药后不良反应。1.3 疗效评定4 显效:症状消失,肌瘤消失,子宫体积大小正常;有效: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缩小20%以上。子宫肌瘤体积的计算公式为:体积=4/3abc(cm3),a、b、c代表三维径线。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按随机对照设计的要求收集整理,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4、。2 结果 经过3个月治疗后,效果明显,其中21例显效,13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5%。和治疗前相比,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显著缩小,血红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见表1;患者月经复潮后经期明显缩短、经量也明显减少(P0.05),见表2。用药过程中,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轻微恶心、食欲减退3例(7.5%),轻微潮热5例(1.3%),轻微阴道分泌物减少2例(0.5%),停药后均恢复正常。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血红蛋白含量比较(略)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月经情况比较(略)3 讨论 虽然药物治疗子宫肌瘤普遍存在停药后复发的缺点,目前尚不能完全替代手术治疗,但采用药物缩小肌瘤体积,纠正贫血,

5、减轻盆腔充血将有助于手术的进行,且切除子宫会对病人的心理和内分泌功能产生一定影响5,因此,采用药物有效治疗子宫肌瘤也十分必要。 研究发现,人体子宫肌瘤组织中存在雌、孕激素受体并且含量明显高于周围肌层,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mRNA呈过度表达状态。米非司酮作为PR拮抗剂,具有强烈的抗孕激素活性,在分子水平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产生较强的抗孕酮的作用6;它还通过抑制孕激素的活性,使卵巢黄体溶解,体内孕酮和雌二醇水平下降,导致闭经7,此外,米非司酮还可以减少子宫动脉血流,从而减少对肌瘤的供血8,这些作用都有助于促使子宫肌瘤缩小,并改善其造成的临床症状。 我

6、们观察到,米非司酮对于子宫肌瘤患者的病情起到较好治疗作用,肌瘤体积明显缩小,且病人血红蛋白含量明显提高,月经复潮后经期明显缩短,经量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对于子宫肌瘤患者,尤其是子宫肌瘤伴有贫血的患者的保守治疗,米非司酮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 陈春林, 张随学. 在体女性盆腔动脉血管网数字化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 徐玉静,欧阳振波,刘萍,陈春林.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04) 3 方驰华,苏仲和. 数字医学技术在胰腺肿瘤诊断和可切除性评估中的研究J. 实用医学杂志.

7、2010(10) 4 欧阳振波,刘萍,余艳红. 女性骨盆研究进展及意义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5 刘萍,余艳红,陈春林,欧阳振波,宋小磊,王宏琢,昌仁民,王建平. CT扫描计算机三维重建女性骨盆的研究方法和应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01) 6 欧阳振波,张随学,刘萍,陈春林,唐雷,李泽宇,黄睿,钟光明,梁波,全显跃,刘畅,钟世镇. 宫颈癌子宫动脉血管网模型的构建及其三维可视化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9(06) 7 吴龙,周义军,高劲松,孙建永,李玉飞,马俊,金科. 女性盆腔的MRI三维重建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12) 8 张绍祥. 数字化

8、人体与数字医学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9 高成杰, 张随学,裴强,徐达传. 成人盆腔血管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初步研究J.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06(01) 10 单锦露,张绍祥,刘正津,谭立文,林支付,唐泽圣. 中国数字化可视人女性盆腔的计算机三维重建J. 解剖学杂志. 2005(03) 11 续靖宁,邓晓红.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J. 右江医学. 2009(02) 12 刘增佑,朱艳宾,王淼,崔艳双, 张随学,胡群英.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相关性的初步探讨J. 中国妇幼保健. 2010(31) 13 佟艳,张晶,钱荣华,李

9、蕊. 血清钙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分析J. 河北医药. http:/www.xtd- 14 林丽珍,杨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预测研究进展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11) 15 狄海红.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对胎儿的影响J. 临床医学. 2011(09) 16 张随学,杨彦,杨伟文.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作用J. 中国妇幼保健. 2007(09) 17 马丽,叶新红,张文静. 311例妊娠期高血压临床分析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04) 18 冯妍,刘蒙娜,赵兰娣. 褪黑素受体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8) 19 易媛媛,其木格, 张随学. 18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分析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02) 20 杨宏兰. 非洲妇产科的特点和临床工作体会J. 现代妇产科进展. 1998(04)6佚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分析.中国医学期刊学会3 / 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