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培养中的黑胶虫问题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9251550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细胞培养中的黑胶虫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细胞培养中的黑胶虫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细胞培养中的黑胶虫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培养中的黑胶虫问题(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细胞培养中的黑胶虫问题1.我们实验室最近一次的情况:我们前后从上海细胞中心买了三批细胞,细胞刚到的时候,观察均生长良好,密度适中,培养液清亮,也没有见小黑点,但是对细胞传代以后就陆续出现多少不等的小黑点,有时候在一夜之间暴长,给培养液加庆大霉素,也无济于事,对贴壁细胞用生理盐水及D-hanks液冲洗七遍后见减少,但是随后几天又出现,刚开始怀疑操作有问题,但是由有经验的老师操作也出现这种问题,陆续对培养液,血清及胰酶进行培养也没发现问题。同时培养箱也有本实验室保存的3t3细胞进行培养,生长快,很快铺满,仔细观察也可以见到少量的黑点。后来还有从军科院

2、过来的Hela细胞,没有使用我们的血清,直接吸出多余的培养液后,进行培养,传代后用原来吸出的培养液进行培养,同样发现了问题。可以发现如下的特点:(1)与细胞共生,细胞长的好或密度大的话,小黑点就少,反之则 多;(2)对抗生素无效; (3)可能通过培养箱空气进行污染;(4)单用培养液及血清培养没发现问题。(5)换掖冲洗后也无效。以下是论坛里我找来的相关帖子内容“黑胶虫”是近十几年才发现的一种细胞污染物,“黑胶虫”的分类目前尚无鉴定确认。“黑胶虫”可寄生于动物细胞,也可以生存于培养基中,依靠细胞和培养基中的营养为生,并随细胞传代而传代。“黑胶虫”与细胞竞争性生长,开始时对细胞并没有什么影响,但当黑

3、胶虫的数量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细胞生长就会受到影响直至死亡,严重影响了科研活动的开展和进行。所以“黑胶虫”的污染常在培养条件改变、细胞接种密度降低、细胞状态不佳时显现并使实验中断,尤其在冻存细胞复苏时可造成大量细胞死亡。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认为“黑胶虫”是一种微生物,增殖缓慢但对细胞有损害,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可引起细胞死亡,其来源可能是细胞本身的污染或从动物取材时污染造成的。该污染在全世界细胞实验室中普遍存在,解决该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关于是什么的问题的讨论 A.玻璃培养瓶中的类似氧化硅的东西(曾经有文献报道过)B.据说这是黑胶虫,又有人说是原生动物,好象也没个统一的说法C.据病毒所和军科院鉴定

4、是一种寄生于牛血清内的一种原虫,似乎和草履虫和变形虫有类似之处,然而由于课题经费不够而不能继续进行下去。D.有人说是纳米级的细菌其他的特点(1)形态上有些像细菌,直径约在0.51微米,(2) 在400X倒置显微镜小,有典型的布朗运动(不规则的原地小距离抖动)。(3) 细胞内好像也有存在,(4) 但并不引起培养液混浊(5) 时间稍长,细胞状态明显恶化,并最后死亡大家的处理:1.换好一点的血清(我觉着和血清的关系不大)。2.如果是贴壁细胞的话,可用无菌的PBS洗几次,可一定程度上缓解。若是悬浮的话,就不太好处理拉,可以向其中少加一点滋养细胞(从小鼠腹腔内取的巨噬细胞,这种细胞不分裂,过一阵就死掉了

5、,做抗体杂交瘤融合的同志肯定知道)。加滋养细胞对有黑胶虫的刚复苏的细胞很有效!还有就是实验环境要注意好,保持细胞间整个环境的洁净度。3.换用进口的一次性塑料培养瓶。4.建议清理无菌室所有物品,重新灭菌,用KMnO4熏蒸,按首次使用无菌室做,细胞重新复苏,。5. 在换液前先加入生理盐水并轻轻拍打,冲洗干净后再加入培养液,坚持天天洗,传代时加生理盐水再离心一次,接种密度稍大一些,一段时间后,虫子就会大大减少,对细胞的生长也不会有大的影响。6.有材料称minocycline具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和换液结合起来使用。 杀灭黑胶虫的一种方法估计养细胞者,很多人遇到过所谓的“黑胶虫”。最近养细胞,不幸的是,

6、也中奖了,看到培养瓶里仿佛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密密麻麻的小黑东西,真是有苦难言,因为曾在园子里看过有关“黑胶虫”的帖子,不好对付,没有有效的杀灭方法,据说有专杀培养基,但又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消除实验室和培养箱内的污染呢?紫外照射、甲醛高锰酸钾熏蒸-这些方法不知其对“黑胶虫”的确切效果,有些对人有毒害,有没有一种方法,即能杀死“黑胶虫”,对人的毒性又较小呢?我想到了试试新洁尔灭(苯扎溴铵)是否可以,新洁尔灭是外用皮肤消毒剂,我们实验室常规用来擦洗手及工作台面的。首先说明这种东西在低倍下呈黑色点状,在高倍下呈杆状,确实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有些战友不相信它会动,也有人不相信有这种所谓的“黑胶虫”,只要静下

7、心来仔细盯住一点,你就会能注意到它确实在运动,我也录了一段相,足以可以证明,太大,160多M。题目:杀灭、处理黑胶虫的一种新方法目的:找到一种高效且低或无毒的杀灭处理“黑胶虫”的方法。方法:取有“黑胶虫”污染的六孔板,每孔内有2ml培养液,向有污染的孔内分别加入0.5ml、1ml、2ml、3ml的新洁尔灭原液,边加边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加入新洁尔灭时,培养液内逐渐变得有些混浊,且会有絮状的东西形成(肉眼看是白色的),这实际上是由“黑胶虫”聚集而成(见下面的图),约2-3分钟后,“黑胶虫”慢慢停止了运动。为了进一步观察其效果,把六孔板放入37度培养箱继续培养,第二天观察发现:有些仍成团絮状但不会动;有些贴在瓶壁上也不会动;有些已由杆状变成了圆球状,象是发生了水肿一样,更不会动了,估计“黑胶虫”已死亡。这几种剂量的新洁尔灭效果是一样的。结论:新洁尔灭与水或培养基的比例为1:4时即可杀死“黑胶虫”(更低的浓度没有试,当时杀虫心切,就想多用点,反正也不贵,一瓶新洁尔灭才7块多钱)。可以喷洒或擦洗用于实验室或培养箱内消毒;若细胞不珍贵且不想要了,也可以用来杀灭其中的“黑胶虫”。若细胞珍贵,不要轻易尝试,除非你不想要了;你试了,本人概不负责2 / 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