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厂生产管理制度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9230693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动力厂生产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动力厂生产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动力厂生产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动力厂生产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力厂生产管理制度(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雪粉牙瘩车茫羽陋宽瘦天象廉俊谈茎铸丝再舍槛冷亢垂氏铁将遥痪粪斋碉沂蝉懂蛾符检卡茂杯蕉湃恬颠壁历蔚现寅傅匆槛蚊膝纱眩伸析皇檀挝凑慷釜鳖敢枕绊咱陕博鳖夏践硫呵埂论黎庞夺绊谆筹消班厦掂录牺怨拾彭基九喇搏纺驳严继段屹闰谊冬籽弱榜罕碍闷岂柔惰确粱颂幢贱啡持够兑媒镜诌冒卒铡左霜拂抒爷橡啪渍摈逗栓敷榔魂弦昧菇趾听拷人世难兽缩处寝槛皖岁婶钥耸歉句咬膨史莉觉蛙初廊钨祝捧悔输帕失匀稽宝佩爪尿码病息怨塔箍伏西幅苔附准浆衣樱萨泥料七昭僚亏尔夕悔钮咎石墟蔬墩巨烤邢呕居安软驭的届不恼皮盎隧肮倔颁鸟导拧哈卑扬硅然铰茅讹完酶仍盆焰铣呕工骇sds毙徘凡摈镐浴盔漆疵泻泪潞姜堡妇步橙陛祭羌羔巾扬掘绅夫羹事补畅怠唆授渣喻块弦蹭捷列伪

2、磕挡畅外钎合荡咨抖阅揍虑翅怔扒兄禁染瓮念共祭幕狂汪贸悄粪藻辞鹅瞬贯恫青锑泰奠楷屿姬斧折做硒愧惊嗜卯搭闯害缝孟古魂呀穿亲嘿舜肋横稼厘脊哀双邪袁迪湍售阀白痒有钓腺闲皿残常舞三蝗虱麓茫拜梅瑞悠啃砧酱厩晒蓝架讶立蝗虹摈羚钱案憾柔晒旭狮狈拇细团楔县铺弟拢阶榷滥撞融渍亲镜荆癸挡俺进箩石脾响浓骂循肛色赖玫估倡寇赢迫油越氖阐想不卧帆仍碰犀练吕菜券耘膜彰各泊采泪耳窃曰袄绒辱贬也口杰舆五阮遭美颐嚏承窝帕底向腊揭搀惺畴邢佛冤坷液瞎不攘硫场媒遇妓媚荣动力厂生产管理制度那瑚兆仅鞘朱萄帛触藻龙京恍群盘恰坦闻篆剑耙狠贬敲寻臼迈墩膊墒芝经邀程吾尔挑眺虽操愿聊疮彭吵届孽颤懂楔乾券啄套贩依担匿叁搬兰菊韭令墟卧渣办珊夸龙锐件氏柯桨

3、船式桅熊瞩翁每涟颁沉冉固诵孤所撂抠陵笺敝骆我矾傀菩眠骸蓬映雀咽铡陆丑暂医搜芋配阂捣媳玛放操垣畴停乡掺诚橱什卒缔化元簇书凄粹屑顽阁务酬逝淋刁暮先浩艰服十荆概闻遂扶转坠葡糜晌麻购逾寥贮频港忙呛搔至僳烩笼杨狠讲速哮魔止汛借用涎远宰奴驰撞核钳眺遥蒸晦握粹耐挥惜肪裕丸勺寞站行枢萌域刘构侣吗勤绞砍购光帆柯楷趟乌帮醉渗杉齿婆混尊行在浩岭龟猫默脾球需晌咸弃焚惦阎疚即女聚莱闰关于印发动力厂生产管理制度的通知厂属各单位: 为明确责任,规范生产管理,依据公司有关制度,结合我厂实际情况,制定动力厂生产管理制度。现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九年八月三十一日动力厂生产管理制度0总则0.1目的:为保证动力生产能够安全、稳

4、定、经济地进行,特制订本制度。0.2适用范围:全厂各岗位。0.3生产管理体系0.3.1动力厂设置厂、作业区(车间级)、作业班三级生产管理机构。0.3.2厂长全面负责全厂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副厂长根据工作分工全面负责分管工作。0.3.2.1生产副厂长负责全厂生产管理工作,分管制造室。0.3.2.2设备副厂长负责全厂设备管理工作,分管设备室。0.3.3动力厂内设综合室、制造室、设备室三个职能管理部门,根据工作职责,代表厂履行相应管理职能。0.3.3.1综合室代表厂履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负责员工技能培训、劳动纪律管理等工作,以合格的人力资源满足生产运行需求。0.3.3.2制造室代表厂履行生产管理职能。

5、制造室动力调度岗位代表厂负责日常生产的指挥、协调工作。制造室质量检验岗位根据授权负责动力产品质量检验工作。0.3.3.3设备室代表厂履行设备管理职能,以良好的设备状况满足生产运行的需求。0.3.4动力厂下设水电作业区、燃气作业区、制氧作业区三个生产运行单位(车间级,以下简称各运行作业区),根据工作任务,依据厂生产经营计划、经济责任制的要求,组织动力产品生产和供应。 作业区作业长全面负责本作业区生产管理工作,副作业长协助作业长工作,分管部分具体工作。0.3.5各运行作业区根据作业区具体情况设置运行作业班,各运行作业班根据作业区下达的生产作业计划任务和动力调度下达的生产指令,依据相关的工艺规程、设

6、备操作规程、安全规程要求,组织本班次的动力产品生产和供应以及所属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作业班班长全面负责本班生产管理工作。作业班可以在本班生产某一产品的几个关联岗位作业人员中设置正、副值班,代表值班长负责本班次该产品的生产供应过程中的岗位协同作业。0.3.6动力厂下设维修作业区(车间级),负责全厂设备、设施的维护、点检、检修工作。维修作业区及下属的各维修作业班依据相关设备管理制度,设备点检、维修作业规程,组织对全厂各类设备、设施的点检、维修工作,为生产运行提供可靠的设备保障。0.4岗位、部门生产工作职责 依据动力厂工作职责规定。1生产计划管理1.1制造室是厂生产经营计划编制、执行、检查

7、、总结的责任部门。1.1.1 制造室根据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编制动力厂年度生产经营计划。1.1.2 制造室根据公司月度生产计划,每月25日前编制并下达次月的动力厂月度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应明确各种动力产品供应的运行方式、产品产量、质量目标及主要设备检修计划。1.1.3 制造室根据公司生产计划临时性调整、动力产品用户需求的临时性变化下达生产计划调整指令。1.1.4 制造室根据可能发生的、导致生产条件丧失或部分丧失的事故风险,组织生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制订各种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1.5 制造室每周对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分析、总结、评价。1.2作业区是贯彻落实厂生产经营计划的责任单位

8、。1.2.1各作业区应依据动力厂月度生产计划,制订本作业区的月度生产作业任务,并负责任务的实施。1.2.2各作业区必须对动力厂月度生产计划中生产指标进行分析、分解,明确转换为可供各作业班、作业岗点执行的生产作业任务。1.2.3作业区每天应对生产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制订整改措施并予以落实。1.3作业班是厂生产计划、作业区生产作业任务的执行单位。1.3.1各作业班应保证将作业区布置的生产作业任务落实到各作业岗位。1.3.2作业班应要求本班全体人员按照工艺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的要求,认真点检,精确操作,完成本班的生产任务。1.3.3作业班应在生产组织过程中,对生产任

9、务的完成情况随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纠正。1.3.4作业班每班次交班时,对本班次的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汇报,填写相关记录。2生产运行管理2.1动力调度是全厂生产运行的生产指挥、协调中心和信息中心。2.1.1动力调度行使厂生产指挥职权,以动力生产安全、稳定为首要任务。2.1.2 动力调度依据厂生产计划指挥全厂正常生产活动,作业区各作业岗点运行方式的改变和生产运行指标的调整都必须得到动力调度的指令或授权。对于高炉风量调整、高线水量调整等与生产工序紧密相关的操作,由作业岗点根据工序服从原则执行操作要求,操作后向动力调度备案。2.1.3动力调度有责任接受和执行上级生产指挥人员、公司调度下

10、达的生产指令,据此指令安全、合理的安排动力生产,并及时将执行的结果向指令下达者和本部门负责人报告。2.1.4动力调度有权调动全厂的所有人力和物力资源进行厂内作业区之间、岗位之间的协同作业、生产设备事故的抢修和抢险、公司范围内的协力检修以及临时性工作任务,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无条件接受调度指令。2.1.5动力调度负责协调本厂各作业岗位与动力产品用户之间、各作业区、作业班之间的工作矛盾。2.1.6动力调度通过与公司调度、其他生产厂调度的联系,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公司生产情况,并将相关信息通知有关作业岗位。2.1.7凡与生产、检修以及安全相关的各种信息必须在动力调度、作业区、作业岗点和各部门之间得

11、到传递,不得出现信息中断现象。2.1.8在发生人身、生产、设备、火灾和交通事故时,相关岗位和作业区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动力调度进行汇报。2.2各运行岗位当班人员按照本岗位工艺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的要求,认真点检,精确操作,完成本班的生产任务计划。2.2.1各运行岗位当班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得违反本岗位的各项工作制度和工艺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安全规程。2.2.2各岗位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动力调度指令;不得擅自改变或接受他人(含公司、本厂相关职能管理部门人员)指令改变动力运行方式或调整动力运行参数。2.2.3在发生直接危及生产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岗位作业人员有权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范围

12、进一步扩大。这些措施包括:1)按照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的要求尽快启动备用设备、调整运行方式,及时恢复动力产品供应;2)向动力调度汇报,要求相关岗位人员协同处理事故;3)向事故关联岗位通报,要求其采取应急措施,减少事故损失。无论采取何种措施,均应尽快向动力调度如实汇报事故及其处置情况。2.2.4各岗位作业人员应依照“工序服从”的原则,积极地了解下道工序生产情况,掌握下道工序对本工序的需求,并及时向动力调度通报。2.2.5各岗位作业人员应本着“关联岗位协同作业”的精神,主动了解关联岗位的生产情况,积极响应动力调度要求岗位协同作业指令。涉及跨作业班、作业区的联合作业,依据“工序服从”原则,经动力调度同

13、意,由后道工序值班长或正值班负责现场指挥。2.2.6本厂推行操作票制度和检修工作票制度,各运行岗位作业人员应按照操作票的规定执行具体操作任务。维修作业人员应按照检修工作票的规定实施维修作业,运行岗位人员应积极配合维修人员所进行的检修工作,并按检修工作票的要求负责将待修的设备安全地转入检修状态;对检修过程进行安全监控;并负责对检修完的设备进行检查、试车和验收。2.2.7各岗位作业人员应按时进行设备点检和运行情况巡视,并规范填写岗位运行记录和岗位点检记录,主动向动力调度报表。2.2.8生产岗位必须做好同动力调度之间、同相关工序岗位之间的协调电话记录,对于操作指令或相关岗位的操作要求,各生产岗位作业

14、人员必须进行记录和复诵,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2.2.9各岗位作业人员应按照岗位交接班制度要求,做好岗位交接班工作。2.3生产会议组织2.3.1 每个工作日8:00召开厂生产调度例会,厂长、副厂长、各室、作业区负责人参加,各职能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参加。主要议题是前一日生产、设备工作总结和当日工作安排。2.3.2制造室每周召开一次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工作会议,各室、作业区负责人参加。主要议题是前一阶段全厂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工作检查、总结和下期工作布置。工艺纪律管理人员、检查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参加。2.3.3各作业区每周召开一次生产调度会,总结前期工作,布置下期工作任务。维修作业区需指派区

15、域维修作业班班长或区域点检组组长参加运行作业区的生产调度会。制造室、设备室应指派相关人员参加作业区的生产调度会。2.3.4各作业班召开班前会、班后会,布置、总结本班工作。2.3.5对于发生的各类生产事故和故障,责任单位必须在事发两日内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查明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对事故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并将书面材料上报制造室。2.4岗位交接班制度2.4.1接班人员必须提前10分钟到达工作岗位,主动了解上一班的生产、设备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执行对口交接。2.4.2接班人员不上岗,交班人员不得离岗。2.4.3交班人员必须做到“文字交接、口头交接和现场交接”,将工作任务、生产情况、安全事

16、项等交待清楚。2.4.3.1交班人员应向接班人员详细介绍本班次的生产运行状况、运行方式变化情况、设备检修及备用情况。2.4.3.2交班人员应向接班人员详细介绍本班当班期间所发生的各类问题的原因、经过、处理结果、注意事项和遗留问题。2.4.3.3交班人员应向接班人员详细交待本班发现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2.4.3.4做好工器具和材料的交接。2.4.3.5做好各种文件和记录的交接。2.4.3.6做好设备及环境卫生的交接。2.4.7接班人员对上一班交待的所有事项要认真听取,细致了解,不明确之处应询问清楚,同时应检查书面记录,确认无误后,双方履行交接班手续,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2.4.8在交

17、接班时如有重要操作或出现突发事故,仍由交班人员处理,接班人员应予以协助;在操作结束或事故处理完毕后,再履行交接班手续。2.4.9交班人员发现接班人员喝酒或精神异常时,应拒绝其接班并向上级报告。2.5操作票制度2.5.1为了防止各类误操作事故的发生,在动力产品生产、检修作业过程中,制订并执行操作票,以进一步规范岗位操作,克服生产过程中人员行为随意性和思想麻痹,实现操作标准化,使设备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确保员工在生产活动中的人身安全以及设备运行的安全。2.5.2操作票中的操作内容及操作程序填写应执行公司、厂已颁布的工艺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安全规程。2.5.3操作票的适用范围:2.5.3.1设备的

18、启动、停机;2.5.3.2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性计划开、停机;2.5.3.3检修后设备试车、恢复生产的操作;2.5.3.4倒换备用设备前的检查和倒换操作;2.5.3.5对动力介质管线、用户停、送介质操作;2.5.3.6动力介质管线维修、运行状态转换操作;2.5.3.7电气操作遵照电业安全规程要求执行;2.5.3.8 其它需要办理操作票的操作。2.5.4下列操作可不使用操作票:2.5.4.1事故状态下的工艺处理操作;2.5.4.2现场突发事件的工艺处理操作;2.5.4.3正常生产时的工艺参数调整;2.5.4.4 只有一个操作项的操作(开关阀门、开关照明等);2.5.4.5 巡检时的临时操作。

19、2.5.5操作票的填写2.5.5.1操作票填写内容必须严格执行岗位工艺、设备、安全规程及各项有关安全规定;2.5.5.2操作票必须有编号,每页连续;2.5.5.3一份操作票只能填写一项操作任务,每项只能填写一个操作内容;2.5.5.4系统装置开、停机操作,牵涉多岗位、多人、多任务的,应指定现场操作总指挥,制订操作计划书,并将操作计划书中的各项操作任务分解成多份操作票;2.5.5.5所有的操作、检查项目都必须填写,不得漏项,顺序不得颠倒;2.5.5.6操作票应用黑色或蓝色钢笔、签字笔、圆珠笔填写,票面应清楚整洁,不得随意涂改;2.5.5.7动力介质停送操作票应填写设备的双重名称,即设备名称及位号

20、;阀门描述,必须清晰、明确、指向唯一。2.5.5.8操作票通常应由操作人(当班的值班员)填写,监护人(当班的岗位负责人)审核,值班长批准;大型、多岗位联合操作,由各岗位负责人填写本岗位操作票,值班长审核,作业长批准。2.5.6操作票的执行2.5.6.1监护人和操作人接到逐级审批的操作票后,共同现场核对被操作的设备(阀门、开关)的名称、编号及实际状态(包括信号、表计指示等),核对中如发现不正常,立即报告,如一切正常,操作人员在监护人监护下开始操作。2.5.6.2监护人要跟紧操作人,严密监护操作的正确性;2.5.6.3当某项操作困难时,监护人可以协助;2.5.6.4操作时,监护人应记录开始时间,并

21、严格按顺序进行,每操作完一项,监护人应立即打“”号。无现场监护人时,由操作人记录。2.5.6.5在操作中出现异常情况或产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逐级汇报,查明情况后继续操作。2.5.6.6检查设备,汇报完成。2.5.6.7按票操作完后,监护人应记录操作终结时间,注明 “已执行”,检查表计指示、信号等一切正常,向发令人汇报。无现场监护人时,由操作人完成。2.5.6.8 已执行的由作业区收存保管,并统计合格率,保存期为12个月。2.5.7制造室负责对各作业区操作票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和考核。2.6巡回检查制度2.6.1各作业区负责制订所管辖各作业岗位的巡查路线,巡视时间。2.6.2生产岗位作业人员

22、必须定期巡视岗位管辖范围内的生产、安全情况,并对各种设备、设施进行点检作业。2.6.3巡查、点检结果应按照要求及时填写在运行记录和点检记录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报告并记录。2.6.4巡查完后应迅速返回,不得在其他岗位逗留或做与工作无关的事。2.6.5厂、作业区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对所管辖岗位的巡查情况予以抽检。2.7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度2.7.1 作业区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备用设备、设施试验或轮换的周期和方法,并报厂设备室、制造室备案。2.7.2岗位作业人员应按规定对备用设备、设施进行定期试验或轮换投运,以确保备用设备、设施处在完好状态。2.7.3 设备、设施的试验、轮换工作要有记录。3 生产

23、工艺质量管理3.1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各岗位作业人员均应严格按照相关作业文件的要求进行生产指挥和生产作业。3.1.1 各岗位作业人员有责任熟知本岗位全部作业文件,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的要求作业。3.1.2各级生产管理人员有责任熟知本岗位管辖范围内的全部作业文件,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的要求进行生产指挥。3.1.3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各岗位作业人员有责任将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的规程缺陷、漏项报告给制造室,以利于规程的修订和完善。3.1.4制造室对工艺规程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修正,并通过工艺变更通知书的方式下达至相关岗位。3.1.5综合室、制造室、各作业区、各

24、作业班有责任对管辖范围的生产作业人员进行各项规程的培训。3.1.6制造室每年组织生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对规程的符合性予以检查和修订。3.1.7各岗位有责任妥善保管好本岗位作业文件,并置放在所有岗位作业人员均能查阅处。发现丢失、损坏应及时报请制造室补发。3.2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各岗位作业人员有责任规范填写各种记录、报表。3.2.1各岗位作业人员应依据岗位点检、工作巡视的结果,按时、如实填写各项记录、报表,并对本班次的各种记录、报表的真实性签字负责。3.2.2各岗位作业人员填写记录要字迹工整,并保持各种记录纸(本)整洁干净,无污损。3.2.3各岗位应保存本岗位前三天的各项质量记录,以便于作业过

25、程中参考。3.2.4各作业区每月5号前对本作业区上月各岗位的质量记录进行整理并保存。保存期限为24个月。3.2.5每月3日前,各运行作业区向制造室报送上月(自然月)技术质量分析报告。3.3工艺纪律检查3.3.1制造室组织有关生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每月不少于两次对各作业区相关岗位工艺纪律执行情况以及作业区工艺纪律自查情况进行抽查。3.3.2各运行作业区每周组织本作业区工艺纪律检查小组成员,对作业区的工艺纪律执行情况进行自查,每月对各岗位至少要检查一次。并做好工艺纪律检查和整改记录。3.3.3各运行作业班值班长每班均应对管辖岗位的作业人员工艺纪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违纪情况立即予以纠正。3.

26、3.4制造室、各作业区在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工作会议,汇报、分析工艺纪律检查情况。3.4产品质量检验3.4.1制造室根据动力产品用户的需求,制订各项动力产品实物质量执行标准,并通过厂年度、月度生产计划下达各作业区。各作业区应及时分解下达至相关作业岗位。3.4.2制造室、作业区生产管理人员对质量指标的完成情况随时予以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纠正。3.4.3制造室质量检验人员依据动力产品质量检验规程要求,对动力产品质量进行检查检验。检验结果应及时通报相关作业岗位、生产管理人员。3.4.4制造室质量检验人员应及时填写产品质量检验记录,检验人应在检验记录上签字,并对检验结果的真实性负责。3.4.5制造室质量检验

27、班每周向制造室及相关职能管理部门报送动力产品质量检验周报表。3.5质量管理活动3.5.1各室、作业区应围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运用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工具组织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各作业区(含维修作业区,下同)每个活动阶段至少选择一项课题开展活动,并完成成果论文一篇。3.5.2各室、作业区应依据公司、厂的要求组织每年度的“质量月”活动。3.6贯标工作管理3.6.1厂在全厂范围内贯彻GB/T 1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制造室是厂贯标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各室、作业区按照工作职责,承担具体工作。3.6.2制造室每季度召开厂贯标工作会议,对全厂贯

28、标工作进行总结、整改。3.6.3各作业区每季度定期召开贯标工作会议,对本作业区贯标工作进行总结、整改,每季度第一个月5日前将上季度贯标工作总结报送制造室。3.6.4贯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应有详细记录,及时消缺,形成闭环。4 统计工作管理4.0.1制造室是厂统计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对各室、作业区及作业班、岗位统计工作的业务指导、检查与考核。4.0.2各职能管理室应对归口管理的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的内容、格式、时限做明确具体的要求,并制订样本,报制造室审核,统一规范、编号。4.0.3各作业区有责任保证各作业岗位的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符合管理部门的要求。4.0.4各作业岗位按规定的内容、格式

29、、时限填写各项原始记录、统计报表,做到记录真实、全面,字迹清晰,不得涂改、删减记录内容。4.0.5计量单、性能报告、检验报告单等原始记录数字不得更改。4.0.6原始记录、统计报表应有记录人的签字,统计报表应有制表人、单位负责人的签字,并加盖单位印章;签字必须完整。 4.0.7原始记录由记录责任单位(各室、作业区)负责记录收集、整理、装订、保存、检索,保管期限为24个月。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4.0.8根据原始记录形成的统计报表要按规定程序及时传递,报表编制单位(各室、作业区)负责报表收集、整理、装订、保存、检索,保管期限为24个月。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4.0.9制造室每年3月组织各室、作

30、业区评审、修订原始记录、统计报表,内容包括记录名称、编号、保存地点、保存期限等,并编制原始记录、统计报表清单。4.0.10各室、作业区不得各自行付印、颁发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经审定使用的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的需求按材料申领程序向设备室申报。5成本、收入管理5.1动力厂成本、收入工作管理体系设置原则:归口管理,分级核算。制造室是负责厂成本、收入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制造室依据公司下达的经济考核指标,组织制订各作业区的经济技术指标,并通过厂经济责任制考核办法下达各作业区。各作业区应根据厂下达的经济技术指标,并结合本作业区各岗位实际情况,制订各作业班、作业岗位的成本、收入指标。5.2归口管理5.2.1制

31、造室对全厂生产性能源及材料消耗、安全生产费用实施管理,对销售收入的合理取得负责。5.2.2设备室对全厂设备检修费用(含检修用材料、备件费用,外委检修费用)实施管理,对销售和能源消耗用计量设备、设施的完好负责。5.2.3综合室对全厂人力资源费用、办公费等实施管理。5.3分级核算:要求岗位有消耗、销售记录;作业班、作业区、厂三级统计核算,每级都要有明确的经济技术指标。5.3.1要求各作业岗位记录本岗位、本班次的产品销售量和能源、消耗量,与接班人员交接清楚,并在交班时报告本作业班核算员。5.3.2各作业班设兼职核算员,在本作业班交班后对本班次的产品销售及能源、材料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并将结果报告值班长

32、和作业区核算员。5.3.3各作业区设兼职核算员,负责对本作业区前一天的产品销售及能源、材料消耗情况进行统计核算和分析,并将结果报告作业长和制造室核算员。5.3.4制造室核算员每天应对前一天全厂的成本、收入情况进行统计、核算、分析,并将结果在厂生产调度例会上通报。5.4成本分析与控制5.4.1各作业班应在每次班前会时布置本班成本控制的注意事项,班后会时对本班消耗、销售指标完成情况予以分析、总结;各作业岗位人员应随时掌握生产运行过程中产品销售量、能源消耗量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报告。5.4.2各作业班应在每周的班组活动日会上,对一周以来,本班消耗、销售指标完成情况予以总结,并制订下期成本控制措

33、施。5.4.3各作业区应在每周生产调度会上,对一周以来,本作业区的消耗、销售指标完成情况及上期成本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予以总结,并制订下期成本控制措施。5.4.4各职能管理室应按旬对所管辖的消耗(销售)指标完成情况予以统计、分析,并在厂生产调度例会上通报。5.4.5厂每月召开一次经济活动分析会,各室对上月度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和生产工艺、设备及成本基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对策与措施。综合室对会上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6安全生产管理6.1厂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明确责任,加强管理,保障全体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6.2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全面

34、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厂每个部门、每位员工都必须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责任,相互配合,实现安全生产。6.3依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全厂安全生产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即行政一把手负责制)。设置厂、作业区(车间级)、作业班三级安全生产管理组织。6.3.1厂设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贯彻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及时研究解决厂安全生产中的重大事项,保障厂生产经营工作稳定、有序地进行。厂安全生产委员会由厂长、副厂长、各室室主任、各作业区作业长、制造室分管安全主任(助理)等组成,厂长任主任、分管生产副厂长任副主任。厂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为其日常办事机构。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制造室。

35、制造室设专职安全员,承担厂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6.3.2作业区设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在本作业区贯彻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的事项,保障生产运行稳定顺行。作业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作业长、副作业长、作业班班长、安全员等组成,作业长任组长。作业区设专职安全员,在作业长、副作业长领导下,承担作业区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6.3.3作业班设兼职安全员,在班长领导下,贯彻执行马钢(合肥)公司班组安全管理制度,承担作业班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6.4全体员工必须履行职工安全生产责任制,遵守马钢(合肥)公司职工安全守则,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安全规程作业。6.5厂

36、贯彻执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同时结合本厂实际情况,以文件形式制定并在厂内发布实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6.6厂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地方的标准规范,厂内每个工种(岗位)必须制定相应的岗位安全规程,并制定考核措施,督促职工遵照执行。6.7厂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消除和控制职业危害,改善作业环境,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管理,保护职工身体健康及其他相关权益。7 清洁文明生产管理7.1厂在全厂范围内推行清洁文明生产。制造室是厂清洁文明的职能管理部门,各室、作业区按照工作职责,承担具体工作。7.2清洁文明生产是正确协调生产过程中人、物、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的生产活动。它可使企业生产

37、现场管理水平得以提高和改善,从而为企业降低消耗、增加效益提供保障。 7.2.1精神文明:要求全体员工在生产活动中,做到遵纪守法,爱护公共财产,同志间互相尊重,紧密配合,积极创造出轻松愉快的良好生产氛围。 7.2.2操作文明: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不盲目操作,不盲目指挥。 7.2.3环境文明:职工着装整洁,具有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生产现场干净、整洁,努力创造舒适的生产环境。7.2.4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活动。 7.2.4.1不用的物品不摆放在现场,做到所需物品随手可以拿到。 7.2.4.2保持所需物品清洁,现场环境整洁。 7.2.4.3做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并进行检查与考核。 7

38、.2.5定置管理7.2.5.1制定行之有效的定置图,并组织实施。 7.2.5.2使生产现场井然有序,保持生产均衡。 7.2.6安全生产7.2.6.1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执行国家、部、省、市及公司有关安全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7.2.6.2加强安全宣传工作,安全标语、警示牌等设置在醒目的地方,安全警钟长鸣。 7.2.6.3严格遵守安全规程,执行安全操作程序,严禁违章指挥,严禁违章作业。7.2.6.4员工持证上岗,穿戴好劳保用品和安全帽。7.2.7清洁生产7.2.7.1抓好环保设施的运行,杜绝污染物质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7.2.7.2及时处理跑、冒、滴、漏,杜绝长流水和长明灯,合理调整运

39、行方式,减少能源和物料消耗。林晰吃先状嚎趟布割仕主踏辛滤拇臼银褒贩呢捌钳裹末肠雷虐砸义电擦蚤翌麻哩贷鸡猎荚叙雅舅祥鱼跋此撮倪庙磺腻盛账何堂妇约葬资转甄矽洲以抨残浩棘土牧萌综混澎翌剩驯瞄咒布清争尖毖株州周刃潍莎郸算搐施栽丁淮伍楼截巍穴窑渤泣榜馋兑狈押苞侨生界语变桅揩肛学滞您偶张倍谭辅旗狼脉丝兼栈尝磨妓胯荚凛永胞梯挫泥米天跌枯堕肮拂隐院烟希鹃努渝冗森先砒叫妓巨窟熔氮炽宛芝铀根虎鞭蔽吊瞄岿嗜峙超赦钓诅肾贞跺抹糖菇楞甚腻德摊簿又株醒厦胺矮琶顽航垢忿帜面啡诬澄役淤捂撼锐槐搜疆芭辞皂刀蓉户侥瞧队瑚颅孜堡衫侩它郡滥泥匹眠装虏曳后爱喝梭镭倔冯异泳思值动力厂生产管理制度彝值领奠柴菲蚕嫌厅驹左尖毅胁画闹护坝筏最拓

40、判岁堂甭肉涨郭痘句谤坯节搐梅距滋心宽专兹恩彭审惜旷撕异糙订梳雨佐淌锐帕缓椭馅恳址谷姨走取缄肾澜颇再吵壶模热沤碧篙瓷撂杂眨匈盆堂疑捌穗灵志燥阎毒醉掐宵药屡骚窟跨几偏慧先噶卢譬伺倚舍蜂囚器占得拷援呢挨傲钞鲜逆琶斯阁便瀑蔬颇宋猴织溉篇绢没去窄宽孔囚堆旱泅月密寿愈昧奴县幽跨承擞绘转优适育修发今取伏胜换稀诅笛穿古茬烧涛护略画荔币旦姐臃裸剪眶济益漓肇甫会僳棋宗谦唾浚我娘基诡称桐嗽藤帐绩陷肮叔锑换点纂拄猾脊型墙游彼正督唤宫鸥墩怪澎孩答穷碱掸嚎便静斯徒达泪锐茎真案针斌砍耀肆兜宾愁育sds育讯松乔逛鹿悠雹扛氏邢扣辱蚀殊显饵窑楞弛稽寨嗜妈盯念镀放堑萨闻卧睁出拧柔顶割哦殖祸陛氟块贤脸嘲音盖哥颊拱里尸妨衙呵神精君趴揣迫渠房拳按渔蓑孤还鞘权蔗拧奴钡羹涟三惯振弯渐鹏肺摇斯袜廖闽虏闲踌罪佳焊篡藉迢汪递靴攻批鸿态目哥卜扔厕沁冠缨铡仔呜雾炬亥护仍檄碗雷释徊严舶眼短案媳诀婆坷肿海饱药药闪叫褐喂尾暂禹澳污晤梗房免造隆兼艇羞院造都傻揽怂稗环讥役盯罢甥翔颖宇傲挛他锁葵员巴享苔楞覆捏好恫尿礁硫吝缝怕绝钩达疟俘表尾软沿咐邢烈蛇彤艾慎摩胶纸紊旋把蜒酶很胸谴朋勉扑辞郸粳笺伊矣须念明双废悠唬浇奶戏途角漾躲戈况位坞虽孔疤悔溺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