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2苏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69225486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2苏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2苏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2苏教版九年级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2苏教版九年级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2苏教版九年级总复习(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2 苏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12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22 古诗词阅读课外 1、(2012浙江衢州)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上林:即上林苑,汉代宫苑,这里代指长安。 1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象。(2分) 16.诗人想象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2分) 2(2012浙江丽水)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4分) 过湖 俞桂 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 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 18.诗中有画。(2分) 发

2、挥想象,完成过湖由诗句到画面的转换: 初春时节,诗人乘一小舟离开湖岸,水面荡起波纹;和风携来花香,梅花悄然飘落。抬头望去, 19.景中有情。(2分) 古人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诗中所绘之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8、(2分)远处群山若隐若现,像画轴般横在天地间;忽有白鸥翩翩飞来,给人带来吟诗的雅兴。 19、(2分)愉悦、快乐。(大意写出即可) 3、(2012浙江嘉兴)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523题。 (野池(4分)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15。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

3、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植物的景象。(2分) 16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5。满溢(满)丰茂(茂盛、果实丰硕)(意思符合即可) 16。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之情。(意思符合即可) 4、(2012山东滨州) 三、阅读(共37分) (一)古诗词鉴赏。(3分) 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到四川赴贬地。行至白帝城,忽闲赦免书讯,旋即放舟下江陵,并作此诗。 7.诗的前两句郦道元在三峡中写的“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三峡水流的特点。

4、(1分) 8.“轻舟已过万重山”中“轻”字用得极妙,请做简要赏析。(2分) (一)3分 7.湍急评分:共1分。意思对即可。 8.“轻”字既写出了船的轻快,也写出了诗人的轻松和喜悦。评分:共2分。答案含“船的轻快”“内心的轻松、喜悦”两点内容,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5、(2012浙江台州) 三、古诗文阅读(26分) (一)秋夜山居(4分)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素机:织布机。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4诗歌首句“”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2分) 15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古诗文阅读(26分)

5、(一)(4分) 14(2分)去雁(仅答“雁”不给分) 15(2分)示例:一个“衔”字把空中一轮明月被松梢遮掩的情形,描绘得活灵活现。(意对即可) 6、(2012浙江温州) 三、古诗文阅读(27分) (一)(4分) 田家 郑獬 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 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注释】浑:这里是满的意思。残照:夕阳。 15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分) 16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一)(4分) 15(2分)明 16(2分)蕴含着诗人对夕阳的喜爱(留恋、眷恋)之情。 7

6、、(2012四川成都)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2分) 答: 2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2分) 一、(4分) 1(2分)不畏严寒,傲然独立(清丽脱俗,素雅高洁)。(一点1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 2(2分)将“数枝”改为“一枝”,照应题目,突出其开放之“早”(1分),显示出“早梅”的不 同寻常,更突出它傲然独立的个性(

7、1分)。(语意相近即可) 8、(2012湖南株洲) 三、 (三)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27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1分) 28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2分) (三)27春风、柳条、藤蔓、黄莺(至少三个,1分)。 28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移情于物(1分),表达了诗人依依惜别之情。(1分) 9、(2012江西)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第78题。(4分) 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 何人半夜推山去?四面浮云猜是汝。常时相对两三峰,走遍溪头无觅处。

8、西风瞥起云横度,忽见东南天一柱。老僧拍手笑相夸,且喜青山依旧住。 7、下面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政区的一项是()(2分) A、词的上片是写青山为浮云所遮盖,下片写重睹青山。 B、上片后两句式写执着寻觅“常时青山”的青山终有结果。 C、下片的前两句写浮云散尽青山重见的自然景观。 D、这首词描写了自然景物的变化过程。 8、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的前两句使用拟人手法,很容易使人想到词人喃喃自语的情态。 B、词的上片透露出了词人遗憾的心情,而下片则反映了词人喜悦之情。 C、词的最后两句式以老僧之喜衬托词人之喜。 D、这首词格调雄浑粗犷,清新活泼,反映了词人积极乐观的一面。 二、(一

9、)7、B;8、D。 10、(2012山东济宁无答案) 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9题。 (一)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6.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 6.答案:绘行绘色,诗中有画(突出色彩的描写),动静结合、情景交融、闲适恬静。(3分) (评分:共3分.前一问2分,后一问1分。意思对即可。) 11、(2012上海) 一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7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2

10、分)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本曲前后两组景物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是,。(2分) 一、 (二)7.B(诗歌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8.迟暮萧瑟,明朗绚丽 12、(2012江苏南京) 二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8-12题。(15分) 【古诗阅读】 8.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4分) 阙题 (唐)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每:每当。 (1)白云深处,清

11、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1分)。 (2)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为例分析。(3分) 8.(4分)(1)(1分)幽 (2)(3分)示例:这一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缤纷的落花,清澈的流水;从嗅觉的角度描写流水(花)的芳香,表现出环境的清静(优美宜人)。 13、(2012江苏无锡) 二、 (二)(4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 11阅读上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4分) (1)诗歌第二句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2分) (2)用自己

12、的话概括诗歌最后两句所写景色的特点,并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1(4分)(1)(2分)用“红”对“青”,色彩鲜艳(1分),红叶与青山相映成趣(1分)。(或静的山 与急湍的水对比,动静结合,充满情趣。) (2)(2分)写了凄黯(凄清)之景(1分),表达了诗人伤感、惆怅的情感(1分)。 14、(2012浙江湖州)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5-16题。(4分) 湖上寓居杂咏十四首(其二)姜夔 湖上风恬月淡时,卧看云影入玻璃。 轻舟忽向窗边过,摇动青芦一两枝。 【注释】姜夔(ku):宋朝著名诗人。玻璃:形容西湖湖面如镜子一般。 15.第二句诗中“卧看”二字体

13、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2分) 16.三、四句诗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2分) 15.向往自然,追求宁静(或“闲适”“愉悦”“沉静”等)。(2分,意思对即可。) 16.展现了静谧怡人的湖上夜景:一叶扁舟窗外过,轻快迅捷,微波轻漾,芦苇随之摇曳。(2分,意思对即可。) 15、(2012山东德州) 二、阅读(共4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28题。 (一)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0.这首词从字数上看,属于;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派。(2分) 11.“好梦频惊”是全词的点睛之

14、笔,在下阙中,“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2分) 1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0.答案:小令婉约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11.答案示例:西风吹寒、梧桐叶落、淡月胧月、高楼雁鸣。 评分:两点1分,共2分。 12.答案示例:叹流年、悲迟暮、伤离别、苦思恋。 评分:2分,答出两点即可。 16、(2012甘肃兰州) 二、古诗文阅读(23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3分)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注】亡:此处读作“w”。 8.“最喜小儿亡赖”一句中“亡赖

15、,的意思是_。(1分) 9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 B词的上片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片描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全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8.(1分)顽皮,可爱9.(2分)B 17、(2012江苏泰州) 二、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李白的塞下曲(其一)一诗,完成第7题。(6分)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注】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7.(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的特点。(1

16、分) (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2分) (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3分) 7.(1)单调、清冷(1分) (2)答:“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表现了将士们心寄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3)答:a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b边塞生活的艰苦c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化用典故,虚实结合,衬托,举一反三。 18、(2012四川凉山) 六、诗歌鉴赏(6分) 20.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

17、,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羁旅:犹漂泊。寥落:冷落。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九秋:秋天。 (1)请指出诗歌的颈联有哪些意象?(2分) (2)“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诗句除了运用对偶,还运用了比喻,请结合全诗对该句比喻修辞的作用作具体分析。(4分) 六、诗歌鉴赏(6分) 20.6分(1)2分,影、雁、根、蓬(答对二、三个意象只给1分,答对

18、四个意象2分,只答对一个意象不给分)(2)“千里雁”一喻,将与亲人分离后孤单的自己比作在千里迁徙中落单的孤雁(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孤独感,有形影相吊之意。(1分)“九秋蓬”一喻,将在荒年、战乱中离散的兄弟姐妹比作散飞的蓬草(1分),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相思之情。深化了骨肉分离而自伤孤寂的感情(1分)。 19、(2012江苏连云港) 二、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67题。(6分)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6结合诗句,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3分) 7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一句的妙处。 6.从“采莲”看出勤劳,从

19、“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看出美丽,从“乱入池中”“闻歌”看出活泼。 7.用衬托的手法,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描绘出一群采莲女拨开满池荷花划船前行的情景。 20、(2012湖北恩施) 四、诗歌欣赏(8分) 22欣赏下面一首现代诗,回答问题(4分) 瀑布 洪源 要下山!要出各! 一声呐喊, 从云崖上扑下, 哪怕它粉身碎骨! 向往着滔滔江河,茫茫大海, 思念着展翼的凤帆、击浪的挠橹, 啊,奎凭一腔燃烧的信念, 脚下才开辟出一素奔腾的生命之路。 (选自中国当代名诗一百首) (1)诗歌开头两个“要”字用得十分精妙传神,试简要分析。 (2)诗歌塑造“瀑布”这一形象,请你谈谈它背后的深层意

20、蕴。 23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 青山独归远。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 (1)用自己的语言把这首诗前两句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2)这首诗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四、诗歌欣赏(8分) 22(4分)(1)(2分)开头两句“要”的呐喊,写出了瀑布坚定不移、势不可挡、一泻千里的特点。(2)(2分)作者运用丰富的想像力,把无生命的瀑布当作人来写,粗看宇字在咏物,细看句句在写人,写那些有追求、有理想,用燃烧的信念为自己开辟一条奔腾的生命之路的战士。 说明: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

21、即可给分。 23(4分)(1)(2分)暮色苍茫中,青山深处,竹林寺掩映其中,袅袅钟声,从寺院飘出, 如千里跫音,若有若无。(2)(2分)“独”字写出了诗人伫立日送、友人独自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依依不舍之情,构成了一种闲淡的意境。 说明:两个小题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即可给分。 21、(2012四川泸州) 二、诗词品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答题。 行香子.树绕村庄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注】陂(bi)塘:池塘。飏(yng):飞扬,

22、飘扬。 2.填空:这首词随作者的展开景物描写,作者笔下的景色具有、的特点。(3分) 3.这首词的白描手法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5分) 答: 2.(共3分)春游(游览)顺序或游踪色彩明丽生机勃发或欣欣向荣(一空1分,意思对即可) 3.(共5分)这首词语言简洁,极少修饰;(2分)如“红、白、黄;啼、舞、忙”,有静有动(1分),有色有声(1分);描绘出一幅百花盛开,莺歌燕舞的美好图画。(1分)(切合题意,举出实例,分析具体即可) 22、(2012江苏宿迁) 二、诗歌赏析(6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晚春 韩愈 苹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3、【注】杨花,诗中指柳絮。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3分) (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3分) 6.(1)(3分)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拟人1分,写出效果2分。) (2)(3分)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写出“漫天”“作雪”基本意思得2分,语言生动流畅得1分。) 23、(2012山东菏泽无答案) 一、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45题。(4分) 雨后池上 (宋)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 淡磨明镜照薝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释

24、:薝楹:薝廊。更:又。 4、诗题为雨后池上,那么,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2分) 5、请简要赏析第二段加点词语的妙处。(2分) 24、(2012浙江义乌无答案) 四、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522题。 (一)(4分) 1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4分) 少年行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注释】河湟:湟水流域及其与黄河合流的一带,这里是指被吐蕃统治者所侵占的河西、陇右之地。 (1)诗的前两句塑造了一个英武勇敢的少年形象。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述。(2分) (2)诗的后两句中“未收”与“不拟”有怎样

25、的表达效果?(2分) 25、(2012浙江杭州) 三 23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送人之松江 宋.俞桂 西风萧瑟入船窗,送客离愁酒满缸。 要记此时分袂处,暮烟微雨过松江。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袂:袖子。诗中“分袂”是分别的意思。 (1)送人之松江所写送别的季节是,别董大所写送别的季节是。 (2)请赏析这两首送别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3.(1)秋季、冬季 (2)前诗通过写西风烟雨等环境和借酒消愁,来表现诗人离别时沉重、悲伤的情绪,后诗通过劝勉朋友天下到处有知己,来表现诗人离别时乐观旷达的胸襟。 26

26、、(2012山东潍坊) 四、(17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1-12题。(5分)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注:张仲素,中唐诗人。其诗多为乐府歌词。漏水:漏壶(古代计时工具)滴水。 11.请描述诗歌前三句所描绘的景象。(3分) 12.“征衣未寄莫飞霜”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情感?(2分) (一)(5分) 11.漏壶滴水,“丁丁”作响,秋野何其漫长;无边的轻云缓慢移动,月光时隐时现;深秋时节,天气寒冷,暗处的秋虫通宵鸣响。(3分,每点1分) 12.表达了主人公对丈夫深深的思念和无限的关心之情。(2分,“思念”“关心”各1分) 27、(

27、2012山东东营) 二、阅读(共50分) (一)(4分) 咏路 宋邹浩 赤路如龙蛇,不知几千丈。 出没山水间,一下复一上。 伊予独何为,与之同俯仰? 注释:邹浩,宋代学者、诗人。诤臣,敢直谏。遭佞臣诋毁屡被贬谪而无愧悔。本诗便写于被朝廷逐放岭南期间。赤路:炎荒之路。伊:句首语气助词。 8诗中所咏之“路”具有什么特征和含义?(2分) 9本诗最后的问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8答案:特征,曲折漫长、荒凉险恶、隐现俯仰。含义,实指诗人远谪行走的路,寓指诗人的仕途之路(或人生之路、进谏之路等)。 评分:特点1分,含义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示例: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忠直遭忌、无罪被贬的痛

28、楚、愤恨之情;表达了诗人面对仕途俯仰、人生起伏而无悔无愧的感情。 评分:共2分,答出其中一种即可。意思对即可。 28、(2012辽宁无答案) 二、 (三) 谢公亭 李白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仿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注释】谢公亭:谢曾在此处送别友人。 15.请描绘诗中画线句所呈现的景象,并说说这两句透露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分)。 29、(2012广东肇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按要求回答78小题。(5分)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注】刘攽(bn),庆历六年进士,曾助司马光修(资

29、治通鉴。 7诗的前两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2分) 8三四句描写了作者在雨后池上所见的具体景物有哪些?诗中所写景物勾勒的是哪个季 节的图画?(3分) 72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后池水平静、明净(清澈)的状态(答山1点给1分)。 83垂杨、荷叶,春季(答对1点给1分)。 30、(2012湖南岳阳) 二、 (二)咸阳值雨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11.诗中“悬”、“隔”两字都用得极妙,请任选其一略作分析。(2分) 。 1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分) 。 11.(2分)示例一:“悬”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咸阳雨景的雨脚如麻,连绵不绝的特

30、点。 示例二:“隔”是隔开,写出了“钓船”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景致,营造了一种烟雨空濛的意境。 12.(2分)示例一:诗人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诗中一、二句实写眼前的咸阳雨景,三、四句虚写心中境。全诗用“还似”一词将一北一南、一实一虚两幅图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虚实结合”即可得满分) 示例二:诗人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诗人由眼前的咸阳雨景联想到洞庭春水色,描绘出了空濛飘渺的雨景。(答出“联想”即可得满分) 31、(2012广东广州无答案) 三、 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31、。 (1)“更深”“阑干”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 (1)“更深”是夜深的意思。(“阑干”是横斜的样子。) (2)诗句描写了蛰虫涌动,春天来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喜悦(惊奇、喜爱)的心情。 32、(2012山东枣庄) 一、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6.此诗中,诗人流露出哪种情思?(2分) A送别之情B思归之心C喜悦之意D愤怒之思 7“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意境与下面哪一项相近?(2分)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B(2分) 7A(2分) 33、(2012广西桂林、防城港无答案) 二、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7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