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课前预习作业(10分钟)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69213220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再别康桥》课前预习作业(10分钟)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再别康桥》课前预习作业(10分钟)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再别康桥》课前预习作业(10分钟)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再别康桥》课前预习作业(10分钟)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再别康桥》课前预习作业(10分钟)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再别康桥课前预习作业(10分钟)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最具魅力的诗人之一,受西方浪漫派和唯美派文学思潮的深刻影响,在诗歌创作上,他极力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并达到相当的高度。作为他的重要代表作,再别康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徐志摩诗歌创作的审美精神,积淀了较为丰富的审美意蕴,极具审美价值。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抒情名作。徐志摩早年游学英美,受西方资产阶级“文明”“自由”“个性解放”的思想影响很深,初步形成了唯美主义的价值趋向;但后期回国后,国家的贫穷落后,社会的腐败黑暗,与他的理想相距甚远,现实的刺激,心理的失落乃致失衡使

2、他的思想常处于失望、伤感、哀怨的状态,他的这一心灵轨迹,反映在诗歌创作里,就是大量的关于爱情和人生的玄想,他更多地把笔触伸向自然和人生,凭藉自然美景来阐释自己的主观情怀,寄托自己的理想,表达自己的忧郁烦闷,作为他后期思想的代表作品再别康桥自然地打上了这种种的烙印。但尽管如此,和其他一些作品如落叶小唱相比,再别康桥仍不失为一首自然健康、明朗清新、委婉含蓄、起伏有致、音律和谐、手法新颖、脍炙人口的好诗,极具审美价值。 茅盾先生曾经说徐志摩诗的全部思想内容就是“在梦的轻波里依徊”。再别康桥审美意蕴首先表现出来的就是其对于性灵的抒写和表现。徐志摩主张诗应表现作者的“性灵”,表现“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激

3、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里流出来的真纯的思想”。从整体上来看,这首诗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康桥是徐志摩心灵最重要的精神驿站。 水乳交融、美妙深邃的意境美是再别康桥审美内蕴的第二个重要方面。近代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说过:“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在这首诗中,徐志摩对意境的领悟和运用可谓炉火纯青,已臻化境。云彩、金柳、艳彩、青荇、水草、彩虹、幽梦、长篇、笙箫,这些丝毫不相关的景物,经诗人妙手穿联,犹如珠玉一般熠熠生辉。康河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思融为了一体。徐志摩以一种最为得体的诗歌话语熔炼出了一种最为优美的意境。 炉火纯青、行云流水的优美技巧是再

4、别康桥审美内蕴的第三个重要方面。徐志摩是“新月诗派”的重要成员,他刻意追求并力图体现“新月诗派”的“三美”主张,即“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创立了一种温柔清新、明丽晓畅的诗风。对此,陈梦家的评论可谓一语中的,他说:“志摩的诗是温柔的,多情的,自由奔放的。”再别康桥比较全面地体现出了徐志摩诗歌的创作特点,体现出了形式美、音乐美和绘画美。全诗语言洗炼,清新优美,明白晓畅,通俗易懂,极富流动感,修辞手法的精妙运用,使得全诗生动有致,客观景物人格化、主体化,无形之中增添了诗歌迷人的魅力。 摘编自张再良审美意蕴探析,“改革与探索”)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徐志摩是中国

5、现代诗坛最具魅力的诗人,其后期代表作再别康桥极具审美价值。 B再别康桥语言洗炼,清新优美,明白晓畅,优美的语言和朦胧的画面构成幽美的意境。 C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中的关于理想、人生和爱情的玄想,与其当时的心灵轨迹相关。 D作为“新月诗派”的重要成员,徐志摩提出并追求“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主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了再别康桥具有较为丰富的审美意蕴的观点。 B文章将落叶小唱与再别康桥进行比较,旨在证明前者不够委婉含蓄。 C文章第四段引用王国维的观点,证明再别康桥极具美妙深邃的意境美。 D文章论证脉络清晰,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总论点,各分论点之间

6、构成并列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志摩作品中的唯美主义价值倾向与其早年游学英美和接受相关的思想有关。 B从徐志摩作品中可知,其所推崇的“性灵”,是指生命里所流出来的真纯的思想。 C透过再别康桥水草、金柳这些被人格化的景物,可感知诗人对康桥的深情依恋。 D茅盾和陈梦家两人都从修辞角度对徐志摩诗歌的创作特点进行了高度评价。 二、古代诗歌阅读 4对再别康桥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境中。 B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荇”“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

7、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 C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由舒缓转向激昂,想放歌;但接着跌落回离别的现实,两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 D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三、选择题 5对再别康桥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用“新娘”来比喻“金柳”,显得艳丽妩媚,表现了作者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B“招摇”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热烈欢迎的态度。 C诗人为承受康河清波的爱抚,情愿做一条水草,这里的“甘心”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爱恋。 D用“彩虹”来修饰“梦”,表

8、明梦境的美好,也表明梦境的短暂虚幻,难以把握。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承者未有能望其项背的。 B说来很惭愧,我对国际问题一窍不通,写起国际问题文章来,只是信手拈来,哪里有什么真才实学? C他完全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漫步于康桥,举步维艰。 D夕阳下流淌的康河,波光潋滟,栩栩如生,河畔的金柳姿态婀娜如妩媚的新娘,动人心弦。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这是一支炙手可热的股票,即使“股神”连续三次减持也丝毫未减其锐气

9、。 这些遗老遗少,抱残守缺、泥古不化,仇恨一切变革,甘做封建社会的殉葬品。 有的中间商从药农手中低价收购药材,囤积居奇,以哄抬药价从中渔利,损害药农利益。 “一带一路”方兴未艾,广大海外华商参与其中的身影愈加活跃,他们发挥的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就个人而言,他强烈地想成为一个建筑师,然而他考取的却是师范大学,于是他自怨自艾命运不佳。 鲁迅先生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参加海选的选手们风格各异,演唱的歌曲也各有特色,曲尽其妙,整个现场激情澎湃,让歌迷们完全沉浸其中。 ABCD 四、现代诗歌阅读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10、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8下列各项中,对第二小节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喜爱这美景B对昔日恋人的思念 C借美景表达对康桥的眷恋D对金柳、波光的赞美 9对诗中“但我不能放歌”的原因,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11、 A歌声会破坏这宁静的氛围B“我”不擅长用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 C沉默是最好的离别方式D“我”不愿回顾当年在这里的追求和希望 10对再别康桥诗句及词语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轻轻的走”、“轻轻的来”、“轻轻的招手”,诗的开第一连用了三个“轻轻的”来修饰动作,不仅生动地再现出诗人来到和离别康桥时的情景,更表达出他来去时不愿惊动自己深爱着的康桥的心情。对康桥的热爱和依恋溢于言外。 B“悄悄的走悄悄的来”,诗的末节用两个“悄悄”与首节的三个“轻轻”相呼应,两个诗段不仅词语对仗,且节奏相同。整齐的诗句,铿锵的音韵,可以融入诗人更多的离愁别绪。 C诗篇首尾二段起呼应作用的,还有“云彩”这一意象。云

12、彩本是无情物,这里早已诗化了。“轻轻的招手”,似乎欲同它话别;然而,又“挥一挥衣袖”,决计“不带走一片云彩”,两个细节,生动地说明诗人对康桥只有留恋,而无索取。 D“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诗人似乎已忘记他要“再别康桥”,反倒撑起长篙随意地要到更深的青草中寻梦。这种宕开笔来,不从正面写别情的写法,更有一番情趣和魅力。 11对再别康桥)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康桥”现在通译“剑桥”,即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徐志摩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过许多英国朋友,故对此怀有一种特殊感情。 B第二节作者运用比喻手法,将岸边的柳树倒映在剑河里的情景,写得甜蜜而

13、美丽,浸透着诗人的欣喜和眷恋。 C第三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借水草的“招摇”,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他的热情欢迎,同时用“甘心做一条水草”表达了诗人对康桥无限的依恋之情。 D第五节的“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是回忆往昔夜晚在康河尽兴游览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恋之情。 五、语言表达 12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描绘出优美的意境。(不少于100个字) 小河柳树青草夕阳歌儿 13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

14、”“波光”“艳影”“青荇”“彩虹”等词语,描绘了康桥明净动人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母校的一片深情。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一个画面,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做到情景交融。 秋雨庭院树叶人 14下面的示例是一个学生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后写的一副对联。请根据再别康桥的内容写一副对联。要求:不必讲究严格的平仄,但总字数不得少于12个字。 示例:所选课文:大堰河我的保姆 对联:四块钱棺材几束稻草几尺长坟地一世凄凉 所选课文:再别康桥 对联:_ 六、文学类阅读-双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我所知道的康桥 徐志摩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

15、最秀丽的一条水。河的名是葛兰大,也有叫康河的,许有上下流的区别,我不甚清楚,河身多的是曲折,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当年拜伦常在那里玩的;有一个老村子叫格兰骞斯德,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这是上游,下游是从骞斯德顿下去,河面展开,那是春夏间竞舟的场所,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显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里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 但康河的精华是在它的中权,著名的“Backs”,这两岸是几个最蜚声的学院的建筑,最

16、令人留连的一篇是克莱亚与王家学院的毗连处,克莱亚的秀丽紧邻着王家教堂的宏伟。别的地方尽有更美更庄严的建筑,例如巴黎赛因河的罗浮宫一带,威尼斯的利阿尔多大桥的两岸,翡冷翠维基乌大桥的周遭;但康桥的“Backs”自有它的特长,这不容易用一二个状词来概括,它那脱尽尘埃气的一种清澈秀逸的意境可说是超出了画图而化生了音乐的神味,再没有比这一群建筑更调谐更匀称的了!论画,可比的许只有柯罗的田野;论音乐,可比的许只有肖班的夜曲。就这也不能给你依稀的印象,它给你的美感简直是神灵性的一种。 假如你站在王家学院桥边的那棵大椈树荫下眺望,右侧面,隔着一大方浅草坪,是我们的校友居,那年代并不早,但它的妩媚也是不可掩的

17、,它那苍白的石壁上春夏间满缀着艳色的蔷薇在和风中摇颤,更移左是那教堂,森林似的尖阁不可浼的永远直指着天空。 但这时你的注意早已叫克莱亚的三环洞桥魔术似的摄住,你见过西湖白堤上的西冷断桥不是?你忘不了那桥上斑驳的苍苦,木栅的古色,与那桥拱下泄露的湖光与山色不是?克莱亚并没有那样体面的衬托,它也不比庐山栖贤寺旁的观音桥,上瞰五老的奇峰,下临深潭与飞瀑;它只是怯怜怜的一座三环洞的小桥,它那桥洞间也只掩映着细纹的波粼与婆娑的树影,它那桥上栉比的小穿阑与阑节顶上双双的白石球,也只是村姑子头上不夸张的香草与野花一类的装饰;但你凝神的看着,更凝神的看着,你再反省你的心境,看还有一丝屑的俗念沾滞不?只要你审美

18、的本能不曾泯灭时,这是你的机会实现纯粹美感的神奇! 河上的风流还不止两岸的秀丽,你得买船去玩,船不止一种:有普通的双桨划船,有轻快的薄皮舟,有最别致的长形撑篙船,最末的一种是别处不常有的:约莫有二丈长,三尺宽,你站直在船树上用长竿撑着走的,这撑是一种技术,我手脚太蠢,始终不曾学会。你初起手尝试时,容易把船身横住在河中,东颠西撞的狼狈,英国人是不轻易开口笑人的,但是小心他们不出声的皱眉!也不知有多少次河中本来优闲的秩序叫我这莽撞的外行给捣乱了。我真的始终不曾学会;每回我不服输跑去租船再试的时候,有一个白胡子的船家往往带讥讽的对我说:“先生,这撑船费劲,天热累人,还是拿个薄皮舟溜溜吧!”我哪里肯听

19、话,长篙子一点就把船撑了开去,结果还是把河身一段段的腰斩了去。 你站在桥上去看人家撑,那多不费劲,多美!尤其在礼拜天有几个专家的女郎,穿一身缟素衣服,裙裾在风前悠悠的飘着,戴一顶宽边的薄纱帽,帽影在水草间颤动,你看她们出桥洞时的恣态,捻起一根竟像没有分量的长竿,只轻轻的,不经心的往波心里一点,身子微微的一蹲,这船身便波的转出了桥影,翠条鱼似的向前滑了去,她们那敏捷,那闲暇,那轻盈,真是值得歌咏的。 (有删改) 文本二: 再别康桥(节选) 徐志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

20、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5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桥的灵性主要表现在康河自然风光的优美、宁静、调谐等方面。 B“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既道出康河之美,更道出作者对康河的痴情,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偏爱。 C文本一第一段是对康河的总写,介绍了康河的地理、环境、历史等信息,字里行间浸润着作者对康河的喜爱。 D康桥附近有淡

21、泊悠远、富有田园情调的康河坝筑,还有堂皇典丽、调谐匀称的学院建筑群。 16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第一段写在星光下听水声、钟声和刍草声,渲染了静谧、调谐的气氛,让人进入物我合一、天人交感的浑然之境。 B文本一第六段描写女郎轻盈地将船转出康桥,和自己的笨拙形成对比,既有对这样的美景的欣赏,也有懊悔自责之意。 C文本二写“榆荫下的一潭”,选择虹与梦这组意象,写出了潭水的静美。这里“榆荫下的一潭”就是文本一提到的拜伦谭。 D文本一和文本二的语言都是生动准确,富有美感的,但相较而言,文本二比文本一更有节奏感和旋律美,更具音乐性。 17请对文本一画波

22、浪线句子“它只是怯怜怜的一座三环洞的小桥”进行赏析。 18文本一和文本二都描绘了康桥美丽的景色,流露出作者对康桥景色的喜爱之情。如果从描写和抒情的角度看,你更喜欢哪一个文本?为什么? 参考答案 1C 2B 3D 【解析】 1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项,“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最具魅力的诗人”错误,原文为“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最具魅力的诗人之一”。 B项,“朦胧的画面构成幽美的意境”错,原诗“朦胧的画面”不多。画面和意境都是清新的。 D项,“徐志摩提出并追求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主张”错,“三美”主张是闻一多提出的,而不是徐志摩提出的。 故选C。 2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的分析能力。 B项

23、,“旨在证明前者不够委婉含蓄”理解错误,由原文“和其他一些作品如落叶小唱相比,再别康桥仍不失为一首自然健康、明朗清新、委婉含蓄、起伏有致、音律和谐、手法新颖、脍炙人口的好诗,极具审美价值”可知,此处对比旨在证明再别康桥的美学价值。 故选B。 3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D项,“茅盾和陈梦家两人都从修辞角度对徐志摩诗歌的创作特点进行了高度评价”曲解文意,由原文“茅盾先生曾经说徐志摩诗的全部思想内容就是在梦的轻波里依徊”“陈梦家的评论可谓一语中的,他说:志摩的诗是温柔的,多情的,自由奔放的”可知,文中并未谈及茅盾和陈梦家两人从修辞角度进行评价。 故选D。 4A 【详解】 本

24、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境中”错,连用三个“轻轻的”,写自己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透露出难舍难分的离情,既抒发了依依不舍的淡淡的忧愁,又为全诗定下了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所以不可能把读者带入欣喜的意境。 故选A。 5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鉴赏评价的能力。 D.“表明梦境的短暂虚幻,难以把握”错误。此处就是表现诗人对康桥美景的赞美和爱恋,“短暂虚幻,难以把握”从诗中看不出来,属于过度解读。 故选D。 6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能力。 A.望其项背:意思是指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符合语境。 B.信手拈来

25、:指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词汇和选用材料,此处是说自己对国际问题一窍不通,写起国际问题文章来胡乱写。应用“信笔涂鸦”。 C.举步维艰:形容行动困难或生活艰难。此句是说他喜欢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离开前夕在康桥漫步,舍不得离开。改成语与语境不符。 D.栩栩如生:通常比喻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用错对象,句子说的是康河。使用错误。 故选A。 7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炙手可热:意思是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比喻气焰盛、权势大,使人不敢靠近。这里修饰股票,对象使用不当。 泥古不化:比喻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古人的说法而不知变通。

26、这里指遗老遗少甘做封建社会的殉葬品,不是强调他们不知变通,成语使用不当。 囤积居奇:指商人囤积大量商品,等待高价卖出,牟取暴利。这里修饰中间商收购药材哄抬药价,使用正确。 方兴未艾:意思是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这里指“一带一路”正在受到海外华商热捧,使用正确。 自怨自艾: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这里是感叹自己命运不佳,不是悔恨错误,使用不当。 如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这里形容受到鲁迅先生的教诲,使用正确。 曲尽其妙:意思是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这里形容选手演唱的歌曲各有特色,使用不当。 故选D。 8C 9C 10B 11D 【分析】

27、 8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主旨的理解能力。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节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古诗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得非常形象,所以诗人借美景表达对康桥的眷恋。 故选C。 9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回到现实仍然是哀伤,所以“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说沉默时感情最深,就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达时机、船都已走了,

28、但送别的人伫立不动,若有所思。结合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康桥尚且如此,诗人何以堪?所以沉默是最好的离别方式。 故选C。 10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及词语的理解能力。 B.“两个诗段不仅词语对仗”错误。首尾两段,节奏相同,遥相呼应,但词语并不对仗。 故选B。 1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是回忆往昔夜晚在康河尽兴游览的情景”错误,并非“回忆”,而是写设想中的“寻梦”。 故选D。 12村边,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奏着叮叮咚咚的曲子流向远方,夕阳把一片金辉洒在微波上,也给河边的柳树描出金色的轮廓,柔嫩纤细的柳枝在风中摇曳着,青草丛中的青蛙们也伴着流水的曲子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儿

29、。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扩展语句的能力。 本题给出的几个词语都是常见的意象,关键是抓住题干要求:描绘出优美的意境。所以在扩展时给这几个词语加上修饰成分或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让它们共同构成一幅优美画面即可,比如运用拟人手法来描写小河唱歌、柳树柔情、青草缠绵、夕阳多情等。 13【示例】淅淅沥沥的秋雨把庭院打扮得如同一个柔弱的美人,院中长满绿苔,凋落的树叶似乎在给绿苔讲述着自己的故事。窗边的那位女子望着这情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掩面而泣。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扩展语句的能力。 解题时,第一步,分析给出的词语的特点,“秋雨”点明季节,也是画面的一个组成要素,“庭院”是地点,“树

30、叶”在秋天凋零,面对如此秋景,“人”会悲秋伤怀。这是一个景与人结合、以景写情(感伤之情)的画面。 第二步,根据上述理解,把这几个词语组成句子:秋雨打落庭院中的树叶,人见此景而伤感。 第三步,根据题目要求,运用联想和想象,将第二步中组成的句子丰富起来,创设一种感伤情境,合理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恰当地表达一个主题。 14一潭清泉榆荫下半道彩虹浮藻间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拟写对联的能力。 题目示例中的对联“四块钱棺材几束稻草几尺长坟地一世凄凉”是写给大堰河的,化用了课文中的“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这几句诗对大堰河凄惨的一生进行了概括,数量词的运

31、用尤为出色。考生可以仿照这种形式,回顾再别康桥中的名句,抓住句子中的意象进行拟写,注意上下联词性和结构要对应。 15C 16B 17采用拟人的手法,给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桥注入了血脉与精气神儿,写出小桥玲玲珑珑的风韵和脱俗之美。 18示例一:喜欢再别康桥。这首诗选取“金柳”“青荇”“潭水”等意象,描写了康桥的美丽风光,在抒发喜悦之情中流露了作者对康桥的难分难舍、依依惜别的深情,有一种淡淡的离情别绪,其抒情基调是低缓的。 示例二:喜欢我所知道的康桥。这篇散文语言热情活泼,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康桥的无限喜悦和眷念的感情。 【解析】 15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介绍了康河

32、的历史等信息”错,原文是“河身多的是曲折,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下游是从骞斯德顿下去,河面展开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可见这段写了康河的地理、环境,但是没有写康河的“历史”。 故选C。 16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也有懊悔自责之意”错。作者描写女郎轻盈地将船转出康桥,和自己的笨拙形成对比,既有对这样的美景的欣赏,也有艳羡之情,而不是懊悔自责之意。 故选B。 17 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它只是怯伶伶的一座三环洞的小桥”写三环洞小桥的独特的美。“三环洞”写出了小桥并不出众的外部特征;“只是”一词

33、表明小桥只是一座外表普通的桥,并不高大宏伟。而“怯伶伶”一词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克莱亚三环洞小桥以人的神态,有声有色有味,给一个平平凡凡的小桥注入了血脉与精气神儿,小桥自有了她玲玲珑珑的风韵,正是那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家碧玉式的纯净与温润。初入眼并不夺人,需得“凝神地看着,更凝神地看着”,这才品出她的脱俗之美。 18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情感的分析鉴赏能力。 这是一道考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回答喜欢再别康桥,也可以回答喜欢我所知道的康桥,只要能从描写和抒情的角度分析喜欢的原因即可。 (1)如果回答喜欢再别康桥这首诗,其理由如下: 再别康桥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等诗句,抓住了“金柳”“青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