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军多元性的教学评价与学生认可程度分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9184627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陈建军多元性的教学评价与学生认可程度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陈建军多元性的教学评价与学生认可程度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陈建军多元性的教学评价与学生认可程度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陈建军多元性的教学评价与学生认可程度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建军多元性的教学评价与学生认可程度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多元性的教学评价与学生认可程度分析学军紫金港.陈建军摘要: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改进和开发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潜能,进一步改进教师的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传统教学评价中的种种弊端日益凸显,传统教学评价制约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消极影响已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多元智能理论对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观的形成具有启发意义。学生的接受程度是多元教学评价体系实施成功的重要因素,有效的评价应在最大程度上被学生接受。教学评价应注重多元性、整体性和过程性的特点,遵循发展性、学生中心和全面性的原则。关键词:多元性 教学评价 接受程度教学评

2、价既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环节,也是保证课堂教学活动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学评价正由机械考试、分数为准、过分强调知识的评价转化为注重过程、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多元性评价。依据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同时具有多元的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存在智能等),且在各种智能水平上存在差异。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应当是谁更聪明,而应当是谁在哪方面更聪明,应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树立学生的自信和自尊。正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所指出的那样:“用专业知识教育

3、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多元性评价是为了学生发展,但为发展而采用的评价小学生能接受吗?他们又是怎样看待评价的?学生的接受度是多元教学评价体系实施成功的重要因素,有效的评价应在最大程度上被学生接受。为此,我对这方面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采用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形式。学生问卷以学军紫金港五、六年级学生为对象,以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途径和手段等四个方面设计问卷题,共发出问卷296份,收回有效问卷267份。调查显示学生更乐于接受以发展为目的,超越分数为内容,多主体途径和不同手段

4、相结合的评价模式。一. 学生期待的评价目标是发展性评价1 .注重学习过程评价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重心逐渐转向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过程、探究过程和努力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情况。调查显示,对“你怎样看待老师仅仅用考试分数来进行评价”的问题,31个学生选择了喜欢用单纯的考试分数来评价,208个学生选择讨厌用这种方法,28个学生选择了无所谓。问“有个学生学习一直很努力,但考试却没有好成绩,你觉得他应该得到老师的表扬吗?为什么?”大多数学生回答“应该得到表扬,因为他平时注重求知,勤奋思考。这次考试没考出好成绩,是由于复习不到位,情绪不稳定等因素,教师更应该给予鼓励。”根据选择的结果不难看出,大部分

5、学生喜欢接受过程评价,厌恶考试分数的评价。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志,及时给予评价,做到鼓励。注重过程学习,无疑给了学生更多思考机会,锻炼时机,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过程评价注视学生的优点和更多值得表扬的地方。这样既能让成功者得到快乐,也让结果失败者体会到愉悦,使得学生有更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新的学习中。2 .注重学习潜能的发展传统教育中往往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在这种功能背后,大部分学生将得不到发展或被淘汰。现代教育评价过程中,美国学者布卢姆则强调“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使个人获得发展,发展能够使学生在一个复杂社会中有效地生活的那些特征,学校的主要资源应当用于增进每个人的工作

6、能力,而不是预测或选拔英才”。“我虽然体育不好,但学习态度很认真”。“我虽没有出色的写作水平,但我爱阅读课外书,相信写作水平能提高”。“我不喜欢学习,可我爱小制作”。“别人都说我学习成绩差,我认为思想品德好才是最重要的”。智能水平的差异造成了学生间的差异,但是,每个学生始终都具有在某一方面成材的潜能。他们也特别希望教师能认同他们,赞扬他们的优点。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共性智能优势和个性智能优势进行引导,使这些优势通过教学过程得以充分发展,同时,针对学生的共性智能弱势和个性智能弱势加以引导,使这些弱势在教学过程中得以提升。二 . 学生向往的评价内容是超越分数的评价1 .分数评价不是排队传统的

7、考试,教师习惯于给学生排队,习惯于通过考试分数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样的评价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影响了学生的发展。从教育专业角度来看,考试排队的功能应是一种间接功能或附加功能,而不是本质性或根本性的评价功能。打一个也许不恰当的比喻,在中国古代,磕头的本质功能应该是一种礼节。到近代要废除磕头作为交往中的重要礼节时,有人认为,磕头礼不能废,因为它可以舒筋活血有利于身体健康。磕头可以舒筋活血有利于身体健康恐怕就不是磕头的本质性功能,而是次要功能、间接功能或附加功能。这里排队作为考试的附加功能,既有教育思想的影响,有管理上的方便,也有一种习惯性的集体无意识存在。很多所谓的“差生”实际上由于“考

8、试”而制造出来的。著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前不久在和武汉大学学生座谈时说:“就我所知,在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中,没有一个人在中学是经常考第一的,可能居里夫人是个例外。”“你认为老师用单纯的考试分数来排名次公平吗?”14个学生认为公平,253个学生认为不公平。可以看出,学生并不乐意老师用考试分数评价他们,给他们排队。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主张“取消分数的教学”,当然,“取消分数的教学”并不完全代表取消了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队还是要排,但不排在墙上,排在老师的心中。通过考试和日常的评价,让学生树立起再向前进一步的信心。2 .考试制度不可“弃”“你认为考试能促使自己多方面学习吗?”67

9、.42%的学生选择能促使自己多方面学习,32.58%的学生选择不能。对考试制度的存在问题,71.54%的学生希望制度的存在,12.73%的学生不希望,还有15.73%的学生对此感到无所谓。从以上结果可知,大部分学生认为考试制度的存在对学习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长期以来,考试就是得出了考试分数,然后就用这个分数来衡量学生,用这个分数来评选“三好学生”,甚至用这个分数否定其它的一切优势。据教育界的有关人士介绍,教育体制目前还存在一些不协调的因素。从表面上看,低段小学生没有升学考试的压力,很多地区鼓励小学老师在教学中努力创新,但到了高段,学生升学率虽不受影响,但地区之间还会为分数而把应试教育的东西搬

10、出来,以分数来评价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使他们产生心理压力,失去自信,影响健康成长。其实,考试作为一种评价教学质量的手段,本身并没有错,只是因为应试教育把考试当成了终极目的,扭曲了考试的作用。同样,素质教育的质量还是要借助于考试的手段来检查、评价和强化。传统的考试要扬弃,但不能废弃。三 . 学生希望的评价途径是多主体评价教学趋向民主化发展,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逐渐消失。其实,真正的主体性评价不仅仅是靠外部力量的督促和控制,而是每一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反省意识和能力”。教师与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所以评价应该是教师、学生、学生间相结合的多主体评价。1 .教师评价

11、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但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更要理解、信任学生,支持、鼓励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在课堂上要给每个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思想和意愿的机会。要坚持“无错原则”,学生出现错误少批评、多帮助,积极、及时、恰当地评价学生。显然,教师评价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主观感受,而应是师生间的一种交流和沟通的方式,是对学生健康发展的激励。2 .学生互评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不但要鼓励学生交流感情和学习经验,更要鼓励同学间积极评价。学生对他人评价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合作能够促

12、使同学间相互学习,互相督促,学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互相评价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程度、学习动机、合作意识、学习策略等方面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这种评价可贯穿于课堂交流和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3 .自我评价图(1) 评价主体的选择自我评价是学生基于原有的自我认识,对自身整体或某方面素质的发展所做出的认识和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体验到成长的愉悦,促进自身积极、主动地学习,更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能力。了解三者的重要性,来看看学生对评价主体的选择。根据图(1),选择三者结合评价的学生明

13、显得票率最高,也可以说学生倾向主体多元化的评价。学生互评,师生合作评价是在学习过程中的体现。对来自各方面的肯定、赏识和批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及认知策略,帮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课堂才能成为学习的课堂,学生由理解走向消化直至提高,而不是形式主义的开会评价、打分或评价结论。如果主体多元化的评价继续走“形式主义道路”的话,那还不如不要浪费时间,仍旧走教师评价之路。四 .学生认同的评价手段是不同手段相结合的评价天下没有飞不起来的气球,如果有,只因为它没有“被打气”!天下没有教不会的大笨人,如果有,只因为他从未

14、“被赞美、被鼓励”!图(2) 评价形式的选择但是从图(2)中可以看出,“批评+赏识”的评价手段最受学生欢迎,其次是赏识。明显学生将单纯的批评看成是一种呵斥,一种辱骂。美国心理学家廉姆卡耐基曾说:“人性最深切的要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经常赞赏表扬学生、肯定学生日常的进步,一定能激活学生的潜能,无疑是给学生注入了进一步提高和发展的强心剂。与此同时,教师应该明确,批评是一种惩戒的手段,不能把教育惩戒与体罚混为一谈,教育惩戒是教育学生的必要手段,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评价手段。 然而,这几年提倡激励教育、赏识教育,强调对学生的鼓励。这样一来教师还挺乐意不去批评学生,也就不会发生“老师因为批评学生,导致该

15、生出现什么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是老师的缘故,所以老师要负责任。”类似的问题发生多了,谁还敢批评学生!没有批评,只有鼓励与赏识成了教师的评价手段,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1 .从学生成长看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成长和奋斗的历程,充满着困难、挫折、意外和失败。抗挫折能力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走向成功之路的必备条件。对小学生一味地肯定、表扬,会使他们心理逐渐膨胀,听不得批评意见,做了正常的、普通的事情,也要表扬。这种赏识变得廉价而无意义;还会使学生形成唯我独尊、任性、娇气、偏激、霸道等等不良性格,难以经得起人生道路的坎坷和曲折,难以走向成功之路。古训“忠言逆耳利于行”还是有深刻道理的。2 .从哲学、

16、教育学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历来主张两点论和事物的两重性。教育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教育手段都不是万能的。没有批评和惩戒的教育是片面的教育,是虚伪和脆弱的教育,也是不负责任的教育。赏识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应当和批评、惩戒相辅相成,灵活运用,做到宽严相济,相得益彰,这样才能收到了良好效果。传统评价方式中,评价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书面考试形式,过于注重量化;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上述问题在农村小学的学生评价过程中比较突出,几乎所有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这种评价方式使得学生处在一种被动地位,教师抹杀了学生的个性。随着时代不断地进步

17、,孩子懂得怎样行使自己的主权,传统的评价方式使学生反感、厌恶。“如何让被评价者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探讨如何建立一种让学生、教师“民主参与、平等交往、相互理解、尊重差异”的评价机制和评价环境,使评价体现人性的主动。调查结果分析,学生有自己所期望的评价体系,多元性教学评价被大程度的接受。从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途径和评价手段等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注重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选择学生所能接受的多元性评价体系。总之,多元性评价改革要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来推动,理论工作者和第一线的教师紧密结合,一起了解学生,以学生的最新动态为核心,促进学生发展,开发学生

18、潜能。综上所述,新课程所呼唤的教学评价是对传统教学评价的扬弃。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评价的功能已从甄别选拔转向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的内容已从单一的学生学习成绩转向了评价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评价的方式已从单纯地“打分”或“划分等级”转向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并举的多种方式;评价的主体已从教师一元转向了师生多元。总之,新课程所要求的教学评价是一个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全面的评价体系。教学评价的改革既是课程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可谓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教育理念,大胆实践,深刻反思,认真总结,我们就一定能够探索出一个新的符合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评价体系。参考文献:【1】贾群生 著 回归生活的中小学教育评价M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陈和华 编译 取消分数的教学M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9年【3】李雁冰 著 课程评价论M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4】范玉虎 赏识也应有度 基础教育参考J 2004年第8期【5】刘艳池 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科学课程评价中的运用 中小学教材教学J 2004年第22期【6】王景英 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