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

上传人:r****d 文档编号:69149864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114 大小:1.9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资源描述: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报告(1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土地整理工程规划设计报告目录工程平面位置概况图工程特性表1.综合说明4绪言4设计的依据5主要设计内容的论证过程及结论72.工程区概况9自然条件9自然资源9自然灾害10社会经济条件103.土地利用潜力分析11工程区现状核实11工程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13工程区土地利用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144.规划目标与方针16工程区土地整理的方针16工程区土地整理的总目标165.工程设计标准17耕地标准17防洪标准17排涝水标准17灌溉标准17道路标准17建筑物级别176.水文、水利分析计算18水文根底资料18防洪21灌溉23排水流量模数367.工程设计37总平面布置37农业工程设计44防洪工程设计62排水工程

2、设计63灌溉工程设计69交通道路设计82防护林设计858.工程施工86施工条件86施工技术86施工进度方案879.拆迁补偿8810.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89投资概算89资金筹措10211.效益分析103概述103投资、费用计算103效益计算103经济评价10512.水土保持和环境影响评价107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107环境保护措施10713.工程实施的措施108土地管理方案108开发整理意见与综合规划108权属调整108施工管理110质量管理112工程管理112附件1. 综合说明1.1 绪言1工程地理位置工程区位于某县某乡东北部,行政上属于高升村,工程区座于H-50-6-14图幅。2工程任务工

3、程区主要工程任务是:完善工程区内排灌工程,修建道路工程和护岸工程、进行土地平整等建设任务,为农业生产提供完善的灌溉、排涝、机械耕作、防洪抗灾等保障体系,将工程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区。3工程规模工程区建设总规模为亩,其中耕地公顷亩。4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区土壤类型为乌泥田,但除局部耕地属高产田外,大局部耕地属于中产田,作物产量不高、不稳,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耕地不规整,相当局部田块地形复杂,田面上下不平,田块小而不规整;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田间原有排灌沟渠不配套,灌溉渠系既窄又弯,久淤变浅,流量减少,流速变慢,灌溉受到严重限制;现有渠道大局部为土渠,沿途水渗漏严重,水利用率低。因此,十分

4、必要对工程区土地进行整理。整理工程区对促进某乡农村经济开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进行农用地整理是贯彻和实施“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根本国策和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客观要求。可解除工程区农业生产的制约条件,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形成现代化农业生产区,又可有效缓解耕地占补平衡的局部压力。对某乡土地整理起示范性作用,带动某乡农业生产上一个新台阶,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开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可加强根本农田保护和管理。工程区大局部耕地属于根本农田保护区,通过工程区土地整理,必将对根本农田保护和管理起到促进作用。为缓解建设与保护的矛盾,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结合工程区自

5、然、社会经济条件,本工程已申报2004年合肥市土地整理工程立项。1.2 设计的依据1国家地方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根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家投资土地整理工程资金管理暂行方法?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资金管理暂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国土资发【1998】16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管理工作的通知?;土资发【1999】50号?关于设立土地整理工程区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58号?关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有关问题的通知?;皖国土资【2001】294号?关于建立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备选库的通知?;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某县土地利用总体

6、规划?某县某乡农田水利规划?3有关规划理论和方法?土地利用规划学?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年1月?土地利用规划?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年6月4相关部门的技术要求?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规划设计标准?TD/T102-2000?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验收规程?TD/T1013-20005其它有关技术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502881999?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标准?SL731995?堤防工程设计标准?GB50286199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988?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

7、1992?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1:5001:10001:10000?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标准、小型蓄排水工程?GBT16453.4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财200141号文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工程预算编制暂行方法?的通知。6相关根底资料专项气象情报效劳表:包括分月、分日气温、日照、降水量统计表、风向、风速统计表;?某县土壤?;某县公路网现状分布图;某县农业综合开发“十五规划;工程区1:1万土地利用现状图;某乡1999-2002年国民经济统计年鉴;某乡村镇规划;某乡林业规划图;工程建议书;工程区1:1000实测地形图。1.3 主要设计内容的论证过程及结论1设计过程根据省

8、国土资源厅的部署,工程规划设计承当单位从2004年5月底至9月中旬,共近三个月时间完成了规划设计工作。工程规划设计论证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现场踏勘调查:工程规划设计单位到现场进行踏勘调查,包括:工程区周围水系水文、水利设施、交通道路调查等等,并征求当地对规划设计的要求和设想。根底资料收集:收集的根底资料涉及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林业、水利、环保、相关规划、社会经济状况等方面的各种报告与图件资料。初步方案 在现场踏勘调查和根底资料收集的根底上,根据业主单位提交的测量成果编制工程区规划设计初步方案,并征求业主意见。方案审查:规划设计承当单位组织专家,对初步规划方案进行了审查讨论,提出

9、了规划设计修改意见,并进行复审。规划方案修改:根据规划方案修改意见,在充分考虑工程区自然条件、工程投资、工程造价等各项因素的根底上,确定了工程区规划方案。工程设计与报告 根据总体规划方案,对各项工程设施进行了具体技术设计,于9月下旬上报规划设计成果并审查。2主要设计内容经屡次实地踏勘,课题组讨论、论证,专家审查论证,工程区主要设计内容论证结论如下:工程区土地利用潜力主要来自以下二个方面:一是将工程区内现有耕地田坎和紊乱沟渠、局部田间小路整理为耕地,二是将荒草地和少量园地整理为耕地。以上整理的耕地,扣除路、林、渠、沟等建设用地后,可增加耕地50.84亩。工程区规划目标为一等水田,并建设为现代化的

10、农业生产区。工程区规划设计标准为: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完;防洪标准为十年一遇;灌溉保证率为90%。农业工程设计主要通过对不同田块大小和不同田面高程的土地平整方案比较,将工程区平整为514个格田,挖方m3,填方m3,表土剥离回填m3,新增耕地表土回填 m3。农田水利工程:从淠河总干渠进行引水,设干渠、支渠、农渠三级渠道。渠道总长度包括区外;为区外排涝需要,工程区共有6条排洪沟,其中两条为现有排洪沟,新建4条排洪沟,新建4条排洪沟总长为。工程区设斗、农两级排水沟,用干砌块石衬砌,排水沟总长度;受地形条件影响,局部田块设灌排两用沟沟渠,总长度;为防止河道冲刷,在河道冲刷严重处修建

11、护岸,护岸总长度。田间道路工程设计时充分利用现有道路,并整修现有道路;新修田间道2条,总长度,田间道路面宽4m,干砌石路肩,泥结石路面;新修生产路21条,总长度,生产路路面宽2m,高出地面,因现有机耕路大局部为水泥路,道路标准高,为与区外配套和通行拖拉机需要,新修生产路路面设计为泥结石路面,但不修建路肩。该工程总投资245.12万元,平均每亩2096元。2. 工程区概况2.1 自然条件工程区位于某县某乡境内,涉及某乡高升村,介于北纬315730至316600、东经1164845至1165230之间。工程区柳条湾水库下游,紧贴柳条湾水库自然排水沟,四至为:北临唐圩子居民点,南毗某乡公路,西靠周西

12、郢居民点,东接高升林场。工程区局部地形平坦,但有局部地形复杂,田面上下不平,田块小而不规整;地面高程位于m m(黄海高程)之间,南北长约2500米,东西宽约330米。工程区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和,夏长冬短,日照充足,雨量充分。多年平均气温18.5,平均年无霜期276天,光热资源较为丰富,为蔬菜、水稻、油菜等粮食和经济作物高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2 自然资源(1) 土地资源根据成土条件、土壤剖面形态和土壤理化性状,工程区内的土壤均属于水稻土土类、潴育型水稻土亚类中的乌泥田土属,土壤肥力高。工程区内成土母质包括河流冲积物和坡积物、局部地区兼有洪积物和坡积物,靠近河床的土壤母质以冲积物为

13、主,分布在坡麓的土壤的母质那么以坡积物为主。亩亩%,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11%,交通用地面积35.63亩%亩%,未利用地面积104.74亩%。(2) 水资源工程区灌溉水源主要来自淠河总干。工程区年供水量2178万m3,其中水库供水量208万m3,当家塘供水量322万m3,淠史杭供水量1648万m3,保证了工程区的供需平衡。(3) 生物资源及其它资源工程区主要种植水稻、棉花、菜籽、大豆等,无特殊保护动植物资源。2.3 自然灾害工程区内沟渠淤积,排水不畅,易产生涝灾。2.4 社会经济条件工程所在地某乡,位于某县西北,距县城28公里,西与官亭区王集乡接壤,南临淠河总干,东倚高刘,北与寿县余集接壤,

14、土地总面积49.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300亩。全乡下辖9个行政村,总人口19764人。某乡经济开展迅速,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全镇目前社会总产值达2.91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6亿元,财政收入390万元,人均纯收入2996元,粮食总产量达13727吨。某乡交通较兴旺,全镇已实现村村通公路。某乡及工程区周围农村电网已全面改造,开展、生活及农业灌溉用电都能满足。区内已实现村村通程控 ,无线寻呼、移动 ,具备了良好的通讯条件,信息联络极为方便。工程区所涉及的村:临唐圩子,周西郢,高升林场。梧田村、塘丰村、梧岗村,位于某乡东南部,总户数1132户,总人口4343人,有村民小组47个,耕地总面积为36

15、15.5亩,人均耕地0.83亩,2002年塘丰村、梧田村、梧岗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130元、3060元、3170元,三个村主要经济开展以食用菌、烤烟、生猪、蕃鸭等种养为主。3. 土地利用潜力分析3.1 工程区现状核实1整理区范围线核实工程区范围线的核实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省国土资源厅工程区踏勘资料。2、根据工程区实测地形图,分析工程区坡度,剔除难以开发的用地。3、收集工程区所在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留足工程区周围村庄的开展用地。4、结合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的整理规模,在剔除难以开发的用地,留足工程区周围村庄的开展用地的前提下,确定工程区整理范围线。工程区最终确定的规模为974.4亩。

16、2现状地类核实亩亩%,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11%,交通用地面积35.63亩%亩%,未利用地面积104.74亩%。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见工程区土地利用现状表。工程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单位:亩、%地 类 土地总面积公顷比例合计100耕地51.14 园地0 林地0.00 0交通用地0 水域0 未利用地2.35 3现状设施调查核实工程区主要水源工程为主要来自淠河总干。上游水库引水渠已到工程区边缘。工程区内的灌渠、排水沟大局部沟渠淤积、坍塌,毁损严重,且配套不完善,使得灌溉、排涝工程发挥不理想,局部农田易受旱受涝,对工程区进行渠系配套、节水灌溉和排涝工程配套是当务之急。工程区对外交通方便,某乡公路穿过工程区

17、。工程区电力设施完善,可保证工程区的施工、管理及生产用电。3.2 工程区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工程区土壤为水稻土土类、潴育型水稻土亚类中的乌泥田土属。土壤耕作层深厚,有4个剖面的耕作层厚度20cm,其余1个也等于17cm。剖面构型的发育比较典型,5个剖面中有4个剖面的犁底层发育良好,仅1个剖面未见明显的犁底层。所有剖面均有发育良好的潴育层,锈纹锈斑发育良好。工程区耕作层土壤的pH变化在4.59-5.69之间,大局部属于强酸性,个别属于酸性。心土层变化在4.86-5.40之间,属强酸性。底土层变化在4.88-5.52之间,属强酸性。12.33Cmol(+)/kg之间,普遍较高,说明这些土壤具有较强的

18、保肥和供肥能力。心土和底土的有机质含量和CEC普遍较表土层低。24.36mg/kg之间,速效钾变化在153.5-331.1mg/kg之间,说明土壤的钾储量十分丰富,供K能力极强。上述性状说明,工程区土壤的耕作层比较深厚,质地均为壤质,物理性状总体较好,土壤酸性较强,有机质储量较高,保肥持水能力强,氮、磷、钾的储量丰富,供给能力很强,其中磷和钾的供给能力极强,适合农作物生产。土壤化验结果见附件:土壤质量调查分析与评价报告。3.3 工程区土地利用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1工程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影响工程区土地利用的不利因素主要是相当局部田块小而土地不平整,沟渠,田埂弯曲,排灌困难,此工程实施将解

19、决这些问题。只要解决了上述工程区土地利用的障碍因子,完全可以把工程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区。2工程区土地利用的前景新增耕地面积潜力分析工程区土地利用潜力主要来自以下二个方面:一是将工程区内现有耕地田坎和紊乱沟渠、局部田间小路整理为耕地,二是将荒草地和少量园地整理为耕地,以上整理的耕地,扣除路、林、渠、沟等建设用地后,可增加耕地52.09亩。耕地增加潜力表单位: 亩、%土地整理前土地整理后地 类面积比例面积比例合计100100耕地51.14居民点00林地00交通用地0水域01未利用地2.3500提高耕地质量潜力分析工程区土壤管理上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保持地力、改酸、防土壤污染,以保证工程区土

20、壤的持续利用。而通过整理,工程区农业生产条件、耕地质量将得到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通过土地整理,建成了相应的排灌体系,保证涝时能排、旱时能灌。二是对河岸进行整治,可防止溪流对河岸的破坏,提高工程区的防洪、防冲刷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三是对田块进行平整,并进行表土剥离回填,促进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四是为工程区今后土壤保持地力、改酸、防土壤污染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4. 规划目标与方针4.1 工程区土地整理的方针1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根本国策。2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3坚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因地制宜,统筹安排耕作区、灌排

21、系统、道路系统。5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4.2 工程区土地整理的总目标1对工程区进行整理,建设为一等水田,新增耕地面积52.09亩。2完成工程区田间排灌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护岸工程等建设任务,为农业生产提供完善的灌溉、排涝、机械耕作、防洪抗灾等保障体系,将工程区建成现代化农业生产区。3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整理,工程区土地利用率由91.04%提高到100%,土地利用率提高了8.96%。5. 工程设计标准5.1 耕地标准1健全排灌系统,建成旱能灌、涝能排的旱涝保收田2修建和完善田间道路系统,并与区外道路衔接,方便机械化耕作和农产品运输。3按照一等水田的标准进行土壤改进,到达适宜种植水稻、油菜等多

22、种作物。4根据?安徽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标准?,工程区田块布置按格田宽度20-40m,长度50-100m;到达一等水田标准。(5)田面设计高程以灌排顺畅,平整土方工程量最小为原那么,并控制田坎高差在以下;田面平整,高差控制在+-3厘米。5.2 防洪标准防洪标准为十年一遇。5.3 排涝水标准排水标准设计为5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完。5.4 灌溉标准根据国家标准?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GB50288-99)规定,设计灌溉保证率采用90%。5.5 道路标准田间道路面宽4m,泥结石路面,干砌石路肩;为通行拖拉机,生产路路面宽2m,铺泥结石路面,农田道路通达率95%以上。5.6 建筑物级别根据S

23、L252-200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规定,本工程为等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6. 水文、水利分析计算6.1 水文根底资料工程区内无水文测站,设计采用距工程区较近、水文下垫面条件相似、面积比较接近的雁石溪龙门水文站作参证站。龙门水文站位于雁石溪上游,控制集雨面积191.5km2,设立于1958年五月一日,具有1964年至2000年的实测流量资料,其多年平均径流特征值为:y=1070mm5,Cs=2Cv,经降雨修正,根据灌溉分析求得工程区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020mm,P=90%干旱年径流深为580mm,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190万m3, P=90%枯水年份的径流量为4090万m3

24、,设计干旱代表年为1971年,其典型年日流量参照龙门水文站1971年逐日平均流量表。龙门水文站逐日平均流量表集雨面积km2,流量以m3/s计日期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1 1.91 2.16 3.57 1.00 2.98 5.04 4.04 3.46 1.40 1.66 1.96 1.18 2 1.91 2.16 2.80 1.32 1.68 4.28 3.57 16.90 1.66 1.66 1.80 1.18 3 1.91 1.91 2.46 1.49 1.31 3.57 3.16 7.07 1.40 1.66 1.80 1.18 4 1.79 1.91 2.1

25、6 1.14 1.69 3.57 2.80 3.91 1.28 1.66 1.66 1.07 5 1.79 1.79 2.16 1.00 9.17 5.68 2.62 8.53 2.48 1.66 1.66 1.07 6 1.79 1.91 2.46 1.00 4.08 24.00 2.31 28.50 2.66 1.66 1.52 1.18 7 1.68 1.91 2.46 1.00 1.91 18.40 2.16 37.30 2.56 1.66 1.52 1.07 8 1.68 1.91 3.16 0.76 1.59 20.60 2.31 29.00 2.30 1.66 1.66 1.52

26、 9 1.68 1.91 2.98 1.14 1.31 25.20 2.16 10.40 2.86 1.66 1.52 1.40 10 1.68 1.91 2.46 1.00 2.18 14.30 2.16 6.19 3.51 1.66 1.40 1.18 11 1.68 2.03 2.16 0.76 16.20 9.58 2.03 7.26 2.74 1.52 1.52 1.18 12 1.59 2.03 2.03 0.65 15.60 7.63 1.79 6.55 7.07 1.40 1.40 1.18 13 1.68 2.46 2.03 0.61 6.92 5.63 1.91 5.15

27、20.50 1.40 1.40 1.18 14 1.59 2.16 1.91 0.61 4.28 4.51 1.91 3.74 15.00 1.28 1.40 1.18 15 1.59 1.79 1.68 0.61 3.16 3.57 1.91 4.96 5.15 1.28 1.40 1.07 16 1.59 1.79 1.68 0.61 2.98 2.98 1.68 5.73 3.28 1.40 1.28 1.07 17 1.49 1.68 1.40 3.39 9.18 5.93 2.38 2.86 2.48 1.18 1.18 1.07 18 1.59 1.68 1.14 7.04 9.9

28、8 46.80 2.46 2.48 2.11 1.40 1.18 10.60 19 1.59 1.59 0.87 1.91 16.00 20.10 1.91 2.48 2.36 1.18 1.18 10.50 20 1.79 1.49 0.76 1.00 8.55 13.00 2.03 1.80 7.80 1.18 1.18 3.28 21 1.91 1.40 0.76 1.00 5.34 11.70 1.68 2.11 16.20 1.40 1.18 2.30 22 1.79 1.40 0.76 0.81 4.28 20.90 2.33 1.66 6.55 1.52 1.18 7.12 23

29、 1.68 1.40 1.22 0.65 4.28 11.30 3.81 1.66 4.23 1.66 1.18 4.53 24 2.62 1.40 0.93 0.67 4.04 9.98 2.03 1.28 3.98 1.66 1.18 2.30 25 2.46 1.59 0.87 0.71 3.57 7.63 1.59 1.28 2.86 1.80 1.07 1.96 26 2.16 2.03 0.81 6.82 2.98 5.93 2.95 1.18 2.48 1.96 1.18 2.86 27 1.91 11.30 0.81 3.12 2.62 5.63 27.50 1.40 2.30

30、 1.96 1.07 3.06 28 3.17 9.49 0.81 9.13 2.03 6.55 1.28 2.11 1.66 1.07 2.11 29 7.93 0.93 2.87 19.90 4.28 3.98 0.96 1.96 5.99 1.18 1.80 30 3.57 1.00 1.59 32.30 4.51 2.11 1.66 1.96 3.06 1.18 1.66 31 2.62 1.00 7.63 1.80 1.40 2.30 1.66 6.2 防洪(1) 防洪要求按照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设计标准,工程区设计防洪标准为十年一遇。(2) 河道、堤防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河长,总集水

31、面积 70.5km2。本流域洪水具有山溪性河流洪水暴涨暴落的特征,一般洪水历时不超过24小时。工程区内局部河岸被冲刷,需要加强护岸建设。(3) 设计洪水根据资料分析,龙门水文站10年一遇洪峰流量QP=10%=541 m3/s。工程区河道设计洪水根据龙门水文站洪水采用面积比较法推求,根据公式:QS=(Fs/Fo)nQo,其中:。10年一遇洪峰流量 QP=10%=270 m3/s。工程区洪水计算成果见表。工程区洪水计算成果表断面名称频率P=10%1#断面洪峰流量270m3/s(4) 水面线推算起始断面及起始水位本次水面线推算共在工程区1:1000实测地形图上布设14个断面,由于在工程区下游河道没有

32、水利工程坝,所以选水流控制条件较好河道顺直,断面变化小的1#断面作为起始断面,由下游往上游推求水面线,起始水位按曼宁公式推求,成果见起始水位表。14个断面具体位置见灌溉分区及溪流断面位置图。起始水位表断面名称频率P=10%1#断面起始水位(m)河道糙率n值确实定调和溪河道糙率根据河道特性确定,工程区河床为沙、卵石或砾石组成,底坡尚均匀,床面不平整;两侧岸壁由一侧土质、石质,陡坡,长有杂草,灌木等,另一侧岸壁为砂土,杂草和小树,形状较整齐;顺直段夹于两弯道之间,距离不远,断面尚规整。参照水力学河道糙率一览表综合分析,其平均糙率取0.034。水面线计算水面线采用伯努利方程的演化公式进行计算,其计算

33、公式如下:Z1+V12/(2g)=Z2+V22/(2g)+hf+hj式中:Z1、Z2-上下游断面水位(m);V1、V2 -上下游断面平均流量流速(m/s);Hf=Q 2*L/K2-沿程水头损失(m),其中L为河段长,k为流量模数;Hj=*V2/(2g)-局部水头损失m,其中为损失系数,按如下情况选定:突然扩散时:0.3-1.0;逐渐扩散时:0-0.3;顺直及收缩:0。水面线计算成果见水面线计算成果表。水面线计算成果表断面号数断面间距(米)累距(米)十年一遇洪水水位天然水位1#断面2100427.512#断面2852103#断面1084954#断面2166035#断面2408196#断面2491

34、0597#断面26113088#断面22515699#断面234179410#断面216202811#断面465224412#断面276270913#断面270298514#断面3255结果分析为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将推算十年一遇洪水位结果与洪痕调查进行比照,发现推算的十年一遇洪水位结果与洪痕调查根本接近。6.3 灌溉1灌溉要求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规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90%。2灌溉供水水源工程区供水水源主要来自调和溪、上载水库及山上溪流。工程区以上河流总集雨面积为km2,多年平均降雨量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020mm,多年平均水资源为7191万m3,P=90%枯水年份的水资源量为4

35、090万m3。上载水库集雨面积为 km2,总库容为56万m3,有效库容为48万m3,本水库为年调节水库。工程区径流由降雨形成,其年内年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4-10月,这7个月径流约占全年径流量的85%,降水径流年际变化大,最大最小之比达2倍以上。3水源开发方式工程区水源开发方式是从调和溪、上载水库及山上溪流进行引水。水利工程主要为引水工程。根据河流水系及水利工程分布情况,工程区被分成五片,即A1A5片,其中,A1,A3、A4片分别从附近的山溪引水;A2片从调河溪现有中山陂经渠道引水至工程区引水渠与工程区相隔;A5片水源为上载水库,分三条途径进入片区,即A5排洪沟、A5-1干渠、A5-2干渠

36、。各片根本情况如下:A1片:灌溉供水水源是引山上溪流,水源集水面积 km2,灌溉A1片耕地218.0亩。A2片:灌溉供水水源是从调河溪中山陂引水,中山陂集水面积km2,中山陂引水渠设计灌溉面积720 亩,其中有565亩是在工程区A2片内,A2片水量平衡计算按720亩来计算。A3片:灌溉供水水源是引山上溪流,水源集水面积 km2,水源灌溉面积120亩,其中有68亩是在工程区A3片内,A3片水量平衡算需水是按120亩来计算。A4片:灌溉供水水源是引山上溪流,水源集水面积0.43 km2,灌溉A4片耕地79.4亩。A5片:灌溉供水水源是上载水库,该水库集水面积 km2,总库容56万立方米,有效库容4

37、7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000亩,实际灌溉面积900亩,其中包括工程区A5片125.9亩,A5片水量平衡计算按灌溉耕地1000亩计算。4工程区土地分类、农业生产结构及作物构成工程区现状主要为耕地,耕地上现状主要种植早稻、晚稻和油菜。规划农业生产结构及作物构成见综合灌溉净定额成果表。(5) 灌溉制度及灌溉定额根据当地灌溉实验资料,工程区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蔬菜、地瓜等。作物复种指数为197.8% ,净灌溉定额为600.5m3/亩,规划前灌溉水利用系数0.49,规划后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72,根据工程区综合净灌溉定额除以灌溉水利用系数可得:规划前综合毛灌溉定额为 m3/亩,规划后综合毛灌溉定

38、额为835 m3/亩。综合灌溉净定额成果见综合灌溉净定额成果表。综合灌溉净定额成果表P=90% 单位:m3/亩作物名称早稻晚稻大豆花生蔬菜地瓜油菜综合复种指数%5单项净灌溉定额综合净灌溉定额(6) 工程区总需水量和供需水量平衡需水量测算根据综合净灌溉定额、灌溉用水年内分配比、工程区灌溉分区面积、灌区水利用系数区外灌溉水利用系数采用0.49、区内灌溉水利用系数采用0.72,算出逐旬需水量和总需水量。逐旬需水量和总需水量见工程区各片P=90%枯水年份需水量表。工程区各片P=90%枯水年份需水量表 单位:万m3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合计用水分配比例%上旬0.15 0.0

39、6 0.08 3.43 3.83 4.95 7.11 3.10 4.48 1.96 0.42 0.13 29.71 中旬0.12 0.06 0.04 2.47 7.79 2.30 3.97 4.82 9.63 1.96 0.07 0.15 33.38 下旬0.13 0.48 0.68 3.70 8.68 2.15 9.82 4.48 4.48 2.18 0.11 0.02 36.91 A1片上旬0.03 0.01 0.01 0.62 0.70 0.90 1.29 0.56 0.82 0.36 0.08 0.02 5.40 中旬0.02 0.01 0.01 0.45 1.42 0.42 0.72

40、 0.88 1.75 0.36 0.01 0.03 6.08 下旬0.02 0.09 0.12 0.67 1.58 0.39 1.78 0.82 0.82 0.40 0.02 0.00 6.71 A2片上旬0.10 0.04 0.05 2.27 2.54 3.28 4.71 2.05 2.97 1.30 0.28 0.09 19.67 中旬0.08 0.04 0.03 1.64 5.16 1.52 2.63 3.19 6.38 1.30 0.05 0.10 22.10 下旬0.09 0.32 0.45 2.45 5.75 1.42 6.50 2.97 2.97 1.44 0.07 0.01 2

41、4.43 A3片上旬0.02 0.01 0.01 0.34 0.38 0.50 0.71 0.31 0.45 0.20 0.04 0.01 2.98 中旬0.01 0.01 0.00 0.25 0.78 0.23 0.40 0.48 0.96 0.20 0.01 0.02 3.35 下旬0.01 0.05 0.07 0.37 0.87 0.21 0.98 0.45 0.45 0.22 0.01 0.00 3.69 A4片上旬0.01 0.00 0.01 0.23 0.25 0.33 0.47 0.20 0.30 0.13 0.03 0.01 1.97 中旬0.01 0.00 0.00 0.16

42、 0.51 1.52 0.26 0.32 0.64 0.13 0.00 0.01 3.56 下旬0.01 0.03 0.04 0.24 0.57 1.42 0.65 0.30 0.30 0.14 0.01 0.00 3.71 A5片上旬0.18 0.07 0.09 4.04 4.51 5.83 8.37 3.65 5.27 2.31 0.49 0.15 34.97 中旬0.14 0.07 0.05 2.91 9.17 2.71 4.67 5.67 11.33 2.31 0.08 0.18 39.29 下旬0.15 0.56 0.80 4.35 10.22 2.53 11.56 5.27 5.2

43、7 2.57 0.13 0.02 43.44 供水量估算 根据龙门水文站1971年逐日平均流量、工程区与龙门水文站集雨面积之比以及径流深之比,求出工程区各水源的日平均流量,然后根据各水源引水工程的过水能力,求出各水源的可供水量。小二型蓄水工程可供水量按库容调节计算求得。工程区各片P=90%枯水年份可供水量见工程区各片P=90%枯水年份可供水量表。工程区各片P=90%枯水年份可供水量表 单位:万立方米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合计分配比例%上旬中旬下旬A1片上旬中旬下旬A2片上旬中旬下旬A3片上旬中旬下旬A4片上旬中旬7下旬1A5片上旬中旬下旬102供需水量平衡分析从工

44、程区各片P=90%枯水年份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表可以看出,工程区五个灌溉分区中m3,其具体缺水情况见供需平衡表。考虑到排水沟供水的不稳定性和弥补A1片枯水月份上的供水缺乏,从A2片区A2-2-2农渠用PVC管引水至A1-3农沟,从A2干渠引水通过A2-3支渠至A3片排洪沟,以保证A1片、A3片灌溉用水需求。总之,本工程区五个灌溉分区灌溉用水能够满足。工程区各片P=90%枯水年份水量供需平衡分析表 单位:万方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合计A1片上旬可供水量0.48 0.52 0.71 0.29 0.74 1.83 2.02 0.58 0.45 0.44 0.32 9.10

45、 用水量0.03 0.01 0.01 0.62 0.70 0.90 1.29 0.56 0.82 0.36 0.08 0.02 5.40 缺水量0.00 0.00 0.00 -0.33 0.00 0.00 -0.57 0.00 -0.24 0.00 0.00 0.00 -1.14 中旬可供水量0.42 0.49 0.41 0.45 1.94 0.54 1.15 1.82 0.35 0.34 0.86 10.57 用水量0.02 0.01 0.01 0.45 1.42 0.42 0.72 0.88 1.75 0.36 0.01 0.03 6.08 缺水量0.00 0.00 0.00 0.00 0

46、.00 0.00 -0.18 0.00 0.00 -0.01 0.00 0.00 -0.19 下旬可供水量0.85 0.75 0.26 0.73 1.88 1.49 0.42 1.18 0.67 0.30 0.83 11.72 用水量0.02 0.09 0.12 0.67 1.58 0.39 1.78 0.82 0.82 0.40 0.02 0.00 6.71 缺水量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29 -0.40 0.00 0.00 0.00 0.00 -0.69 A2片上旬可供水量6.48 6.48 6.48 6.48 6.48 6.48 6.48 6.4

47、8 6.48 6.48 6.48 6.48 77.60 用水量0.10 0.04 0.05 2.27 2.54 3.28 4.71 2.05 2.97 1.30 0.28 0.09 19.67 缺水量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中旬可供水量6.48 6.48 8 6.48 6.48 6.48 6.48 6.48 6.48 6.48 6.48 6.48 77.60 用水量0.08 0.04 0.03 1.64 5.16 1.52 2.63 3.19 6.38 1.30 0.05 0.10 22.

48、10 缺水量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下旬可供水量7.10 5.18 7.10 6.48 7.10 6.48 7.10 7.10 6.48 7.10 6.48 7.10 80.80 用水量0.09 0.32 0.45 2.45 5.75 1.42 6.50 2.97 2.97 1.44 0.07 0.01 24.43 缺水量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A3片上旬可供水量 0.60 0.60

49、0.60 0.60 0.60 0.95 0.60 0.60 0.60 0.60 0.60 7.55 用水量0.02 0.01 0.01 0.34 0.38 0.50 0.71 0.31 0.45 0.20 0.04 0.01 2.98 缺水量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中旬可供水量0.60 0.66 0.54 0.60 3.26 4.20 0.71 1.52 2.41 0.46 0.45 1.14 16.55 用水量0.01 0.01 0.00 0.25 0.78 0.23 0.40 0.48

50、 0.96 0.20 0.01 0.02 3.35 缺水量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下旬可供水量0.60 1.06 0.35 0.96 3.13 3.04 1.98 0.56 1.56 0.88 0.39 1.10 15.61 用水量0.01 0.05 0.07 0.37 0.87 0.21 0.98 0.45 0.45 0.22 0.01 0.00 3.69 缺水量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

51、0 A4片上旬可供水量0.32 0.35 0.35 0.23 0.35 2.21 0.48 0.36 0.39 0.30 0.30 0.21 5.85 用水量0.01 0.00 0.01 0.23 0.25 0.33 0.47 0.20 0.30 0.13 0.03 0.01 1.97 缺水量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中旬可供水量0.28 0.33 0.27 0.30 1.65 2.12 0.36 0.77 1.22 0.23 0.23 0.58 8.34 用水量0.01 0.00 0.00 0.16 0.51 1.52 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