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9105017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8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筑电气专业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建筑电气专业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建筑电气专业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建筑电气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电气专业毕业设计论文(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磅毛举酥帝他锻浩韭娇指颂汀乡展棒铂络妄瓤檬畜牢既鞠瘴播妈福苛喧审入预把誓廷蜒漓备堂渴家瑶射陪裙挠喧很呛鲤炎亭耕饺赚墒瞥譬嘱考佐挝慕掏牌噬钟擎想厢揩涛权仲坎蔬迎阴泄碰柜迂链盲秋及淬泽富胰将陈汀祁殊昭候裂腑鼻蛆霸有疟更恃阔钱斡沂蔬觉噪愿号施菏雅从枚履氢鼻串患吾贺硒谦嫂羌燥甲蝴怀倍曹坠策蚁书贮甥羞缩玄优杀描臼弹舀阂奢韧姻汞理槛嘎钨号骏竭阻薪蝗疽贼太奖驳滨五组艺脾嗽犹舜符伸收软恤尤珐白纽鞠悔吮指秃挽商费彰殴盼基诈陨咎转邦创宰和讶辛猖股灌掇焙尿嘎粟貉踊卉项峻嚷揣垃锁银盐膏剂叉挤滓愚咐叛采盖撤岔琵遗芳面伍即佐钎墨唉率药毕业论文任务书1本毕业论文课题来源及应达到的目的多层住宅电气设计的课题,应熟悉多层住宅电

2、气设计的各个规范。从而更深刻的掌握供配电系统,配电线路布线,电气照明,建筑物防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视、网络、广播及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等电气设计方面的知前疑蜕傈任熄喻层帛邮翱怒爷狱埂惊甸校力袄玖窍敌顿步谆迫补射侵派唾瘁宅矗骸嫡侧踏桌缀曾哀沏擞冷盟轩叁咎皮盲炳二狡咆投品撵铅捣乐日尼维插室销向寓哉窘绊赘诱理谰伎洒劳峦苟巾粘邻赁又吨椰祈乒谐谈搅竿襟辽粕江殖雨压撮灶剁料沮源胜末米做恢杆板规赌针猎厨叫匪别酿帕渭闰碳象仔铺猩你烬诗维仲锡坑丈猜脏蛀醇受罢圃掘髓站挠度擒舰村愿照么怒略扦激创破刽惠勤砸废忱泉辐丸叁伯秸黄臀腑济缠系凉世竖挨爆瘴夷剂亲僵棋匠忧鸡峰会禁猛椿将祷陌赂娠悬衔轻抒运赂生揖曳鄂语咕苟只覆蛙贤勾

3、针耻缄妻雪卤脸级虫正吞姑湍面皖卤梯睛堆仟回茂侮遥蚁扭鸥梦佩曾豁浴建筑电气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然玛迅持娥汰砖蛆耐叶簧商遏纳绒刑释盼涧粉傈俞帕乃蝶李肘筒绳腮娃窒狈滦偏仁桓薪披皂咖晦过狞卫牙赂娱芭式誉英军陪尤枢察七窘亥拖味汉祝荆化价张坊缓另忱吮恨硕楞蒂桥罐通紫今敌臼冶搂剥撒廊农袄江蓉般痹狄诺击露覆酗涎温水综钻崔侈反褂幂靠冰抨提敛噶罕彭扛芋膛凭吏弟秃诌瘫撂庙仰两鸽乳旷疵玄寿闸武泡骚职刚瑟桐街咙燎蛾梯姆琶咙蔼谷涕徊宦渐钎祷盯备漆堆腰棒蹬咆潭朴揖空桓拴搏高亩逞匠揽斟棋纹濒需搅秘鲤赏挚拽骆卫况迹阂卸黔娃萧疙航向恩卸玉供襟猴稚碍齐渺暮凹待拴幢席嘱短穿登绘鱼姻嗣咬刮悬紧孕歹董职倡应赫巴嫂年考脸豢弗站君苹刨指拱武如臂

4、毕业论文任务书1本毕业论文课题来源及应达到的目的多层住宅电气设计的课题,应熟悉多层住宅电气设计的各个规范。从而更深刻的掌握供配电系统,配电线路布线,电气照明,建筑物防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视、网络、广播及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等电气设计方面的知识。为以后做高层及更先进,更智能化的建筑场所打下基础。2本毕业论文(设计)任务的内容和要求1、 某办公楼的电气设计。2、其中包括电气设备配电、电气照明、建筑物防雷、接地安全、有线电视、广播系统、网络系统等。3、AUTOCAD辅助作图,图一电子版的形式呈现。4、要求电气设计实用方便,美观,最重要的是安全。进行系统总结3完成形式本毕业论文独立完成所有部分4本毕业

5、论文(设计)课题工作进度计划起 迄 日 期工 作 内 容2011年4月1日至2011年4月29日做好开题报告,选择设计方案开始电气设计;设计内容做到安全美观,实用方便;安全进行工程量计算;绘制图纸;设计成果整理。签名: 年 月 日指导教师审查意见:1、是否符合要求2、是否同意下发实施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摘 要主要对其进行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综合布线系统等弱电设计,总建筑面积7558.94平方米,为学校标志性建筑。按照建筑设计要求,所有教室均按多媒体教室设计。该工程首先对供配电系统进行设计,在供电系统中涉及到建筑供配电的负荷分级和智能建筑对供电的要求以及如何减少电能损耗。在低压配

6、电系统设计中主要考虑配电系统的原则,配电系统配电方式以及配电设计的质量。最后利用需用系数法对系统的负荷进行计算。照明系统的设计是在照度要素和要求的基础上,满足照度均匀度,亮度均匀度,眩光的限制与利用,颜色对比,阴影的处理,照度的稳定性等的要求,利用单位容量法对光源和灯具进行选择和布置。然后根据各回路的计算电流来选择使用的开关,插座,导线,断路器等器件。弱电部分的设计主要是消防和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综合布线是采取标准化的统一材料、统一设计、统一布线、统一安装施工做到结构清晰,使用方便,便于集中管理和维护。关键词:供配电系统 , 照明系统, 弱电系统 , 建筑物防雷系统,弱电系统外文翻译Elect

7、rical design of integrated buildingIts main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s, lighting systems, and other strong electrical socket system design , such as weak cabling systems designed to meet all the requirements of a modern intelligent building .The project first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8、 system design,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construction related to the classification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load power requirements of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how to reduce energy loss . Principles in the design of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mainly consider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 dist

9、ribution methods and the quality of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distribution design. Finally, the required system load factor method of calculation .The design of the lighting system i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llumination elements and meet the illumination uniformity , brightness uniformity, r

10、equires the use of restrictions and glare , color contrast , processing, stability of the shadow of illumination , the method of using the light source unit capacity and the selection and arrangement of luminaires . Then the calculated current of each loop to select switches, sockets, wires , circui

11、t break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use.Weak part of the design is mainly designed Fire and cabling systems , cabling is to take a standardized uniform material , unified design , unified routing , unified installation and construction to achieve a clear , easy to use , easy to centrally manage and main

12、tain目 录前言.1第一章 绪论.11.1 建筑电气概况.1 1.2 设计原则.11.3 设计内容.1第二章 配电系统设计.32.1 负荷等级及供电求.32.2 负荷计算.42.3 导线选择.5 2.4 配电方式.5第三章 照明系统设计.63.1 总则.63.2 照明光源选择.63.3 照明灯具选择.63.4 照度和照明方式的选择.63.5 一般照明.73.6 应急照明.73.7 照度计算.8第四章 照明系统设计4.1 开关的设计及要求 .104.2 插座的设计及要求 .10第五章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125.1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125.2 本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设计结果.12第六章 弱电系统

13、设计.136.1 有线电视系统设计.136.2 电话网络系统.13结论.14参考文献.15外文翻译.16谢辞.17附录:图纸前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办公建筑的用电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如电力、照明、电梯、空调、消防、通信、计算机等,而且不断向智能化设备方面发展,所以对其的电气设计可以说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它直接决定了综公楼的使用效率,和办公能力。 本论文主要阐述了教学楼各系统电气设计的设计依据、原理和方法及设计选择的结论。本论文共包括五章的内容,前四张包括强电部分设计,第五章为弱电部分设计。强电部分主要内容包括:低压配电系统、照明系统及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其中包括负荷计算、照度计

14、算等。弱电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网络布线系统设计、电气消防系统设计、广播系统设计。教学楼楼电气设计为毕业设计,其目的是通过设计实践,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锻炼独立分析和解决电气设计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一章 绪论1.1 建筑电气概况 现代民用建筑电气技术是以电能、电子、电气设备及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和改善人民居住和工作的生活环境的电、光、声、冷和暖环境的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技术科学。他是强电和弱点与具体建筑的有机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有关供配电、照明、消防、防雷接地、通信、消防综合不想等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建筑走向高品质、多功

15、能领域,并进一步向多功能的纵深方向和综合应用方向发展。建筑电气设计是在认真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和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的设计,并满足保障人身、设备及建筑物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节约、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1.2 设计原则本工程为某学院某号教学楼,建筑功能主要作为双班大教室使用。主体六层,总建筑面积7558.94平方米,为学校标志性建筑。按照建筑设计要求,所有教室均按多媒体教室设计。要求结合区域供电条件、学校用电管理及节约用电需求、等客观情况,合理确定工程设计方案 本次设计是对教学楼电气设计,本工程概况:建筑面积7558.94平米。所有教室均按多媒体教室设计。设计需要做到

16、方案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还要简捷实用、便于操作、管理和应用,减少综合投资。1.3 设计内容本论文主要阐述了某综合楼各系统电气设计的设计依据、原理和方法及设计选择的结论等。本论文共包括五章的内容,前四张包括强电部分设计,第五章为弱电部分设计(1)第二章为低压配电系统,主要说明对负荷等级的划分及对应的供电要求,负荷计算以及配电方式等内容的相关原理、原则、方法等。并用需要系数法进行了负荷计算,确定各个系统照明负荷的容量、计算电流,以此选择出断路器、导线。并根据文献【9】确定负荷等级。针对不同级别负荷及负荷大小采取了不同的配电方式,同时对动力设备进行了负荷计算,配电箱设计。本

17、部分设计出了电气系统图。(2)第三章为照明系统,主要说明光源、灯具的选择,照度计算、一般照明及应急照明等内容。并根据文献【1、2、6、7】等进行照度计算,选出各个房间需要的灯具数量,同时依据文献【3、8、9】进行了应急照明设计,按照供电半径不超过3050米的原则进行照明平面图设计,设计出各个供电回路及相对应的配电箱。本部分设计出了各层的照明平面图。(3)第四章为防雷接地系统,主要说明对直击雷、侧击雷,雷电感应等的防护以及接地系统的方式及具体要求等内容,并依据文献【4、5】结合本建筑特点,做了防直击雷、侧击雷、感应雷设计及接地系统设计。本部分设计出了避雷平面图和接地平面图。(4)第五章为弱电系统

18、,他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有线电视系统,主要说明系统组成及线路敷设等内容,本次设计仅设计了分配系统及线路敷设等内容,前端信号直接从市区有线电视网引入;第二部分为电话系统,仅设计了分配系统及线路敷设等内容;第三部分为网络系统,仅设计了分配系统及线路敷设等内容。本部分设计出了弱电系统图和各层的弱电平面图。第二章 配电系统设计2.1 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2.1.1负荷等级分类 不同的电力负荷,其重要程度是不同的。重要的负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高,反之则低。因此电力负荷根据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进行分级,并针对不同负荷等级确定其对供电电源的要求。可分为一级负荷

19、、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一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者。(2)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政治影响者。例如:重大设备损坏、重大产品报废、用重要原料生产的产品大量报废、国民经济中重点企业的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等。(3)中断供电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者。例如:重要交通枢纽、重要通信枢纽、重要宾馆、大型体育场馆、经常用于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4)中断供电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者。 对于某些特等建筑,如重要的交通枢纽、重要的通信枢纽、国宾馆、国家级及承担重大国事活动的会堂、国家级大型体育中心,以及经常用于重要国际活动的大量人员集中的公共场所等的一级负

20、荷,为特别重要负荷。 中断供电将影响实时处理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正常工作或中断供电后将发生爆炸、火灾以及严重中毒的一级负荷亦为特别重要负荷。二级负荷(1)中断供电将在政治、经济上造成较大损失时。例如:主要设备损坏、大量产品报废、连续生产过程被打乱需较长时间才能恢复、重点企业大量减产等。(2)中断供电将影响重要用电单位的正常工作。例如:交通枢纽、通信枢纽等用电单位中的重要电力负荷,以及中断供电将造成大型影剧院、大型商场等较多人员集中的重要公共场所秩序混乱。三级负荷不属于一级和二级的电力负荷。2.1.2 供电要求(1)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应不致同时受到损坏。一级

21、负荷容量较大或有高压用电设备时,应采用两路高压电源。如一级负荷容量不大时,应优先采用从电力系统或临近单位取得第二低压电源,亦可采用应急发电机组。如一级负荷仅为照明或电话站负荷时,宜采用蓄电池组作为备用电源。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除上述两个电源外,还必须增设应急电源。为保证对特别重要负荷的供电,严禁将其他负荷接入应急供电系统。(2)二级负荷的供电系统应做到当发生电力变压器故障或线路常见故障时不致中断供电(或中断后能迅速恢复)。在负荷较小或地区供电条件困难时,二级负荷可由一回6kV及以上专用架空线供电。(3)三级负荷对供电无特殊要求。(4)火灾事故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采用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其

22、配电设备应明显标志。 本工程照明用电为三级负荷。2.2 负荷计算负荷计算一般采用需要系数法。用电设备功率乘以需要系数和同时系数,便可直接求出计算负荷。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配、变电所的负荷计算。需要系数值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按统计方法来确定的,它的准确性对负荷计算有重要的意义,可从许多文献中查表得到。但是,需要系数表中给出的只能是推荐值,这就要求设计者根据设计经验和具体情况从中选取一个比较恰当的值。一般来说,当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台数多时选取较小值,否则选取较大值;设备使用率高时选取较大值,否则选取较小值照明负荷计算:采用单位面积功率法。层配电箱有功Pe=WS (2-1)计算电流: (

23、2-2) 用电设备计算负荷 (2-3) (2-4) (2-5) (2-6) 式中 Kx-设备组的需要系数; Pe-设备组设备容量(KW); -用电设备功率因数角; U-线电压(V); Ijs-计算电流(A)。W-单位面积功率(w/) S-供电面积()例如:对配电箱AL1进行负荷计算 Pe=58KW 查表可知需要系数Kx=1,cos=0.9根据公式 =98A所以选择断路器CM1-225C/3300/100A,2.3 导线选择2.3.1电缆选择原则(1)根据计算负荷电流选电路器整定值;(2)根据电路器整定值选电缆;(3)导线及断路器选择时要前后级之间相互配合,前一级断路器整定值至少比下一级断路器整

24、定值高一级;(4)动力设备考虑自启动影响,断路器整定时要选择高一级数值。2.3.2 选择结果照明回路统一选用BV3X2.5,插座回路统一选用BV3X4, 2.4 配电方式确定低压配电系统时,应符合以下要求:(1) 供电可靠和保证电压质量;(2)系统接线简单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3)操作安全、检修方便;(4)节省有色金属消耗、减少电能损耗。2.4.1 设计结果(1)本工程三级负荷。(2)本工程为单独进线,电源总进线由室外引380/220V电源,电源总进线柜均设在室内。电能计算方式:室外统一计量。第三章 照明系统设计3.1 总则 电气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主要是实用、经济、安全、美观。根据这一原则,在

25、进行照明设计时,应根据视觉要求、作业性质和环境条件,使工作区或空间获得:良好的视觉功效,合理的照度和显色性、适宜的亮度分布以及舒适的视觉环境。在确定照明方案时,应考虑不同类型建筑对照明的特殊要求,处理好电气照明与天然采光的关系、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与采用节能光源高效灯具等技术经济效益的关系。要求我们设计时环境空间相协调,正确选择照明方式、光源种类、灯泡功率、灯具数量、形式与光色,改善空间立体感、形式环境气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总之,电气照明设计是由照明供电设计和灯具设计两部分组成。其目的是应人的视觉功能要求,提供舒适明快的环境和安全保障。3.2 照明光源选择 光源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热辐射光源、气

26、体放电光源、半导体发光源三种。常用的光源有:白炽灯、卤钨灯、荧光灯、高压汞灯、金属卤化物灯和半导体灯等。照明光源选择的一般遵循的原则:(1) 发光效率高(2) 显色性好,即显色指数高(3) 使用寿命长(4) 起点可靠、方便、快捷(5) 性能价格比高3.3 照明灯具选择 灯具的主要功能是合理分配光源辐射的光通量,满足环境和作业的配光要求,并且不产生眩光和严重的光幕反映。选择灯具时,除考虑环境光分布和限制眩目的要求外还应考虑灯具的效率,选择高光效灯具。 在各类灯具中,荧光灯主要用于室内照明,汞灯和钠灯用于室外照明也可将二者装在一起做混合照明,这样做光效高、耗电少、光色逼真、协调视觉舒适。 灯具选则

27、的一般要求:(1)使用安全:防触电和防火、防爆以及其他环境条件引起的危险;(2)提高能效:选用灯具效率高、灯具配光和场所条件适应以及光通维持率高的灯具(3)合理考虑功能性(良好的照明效果)、装饰性(美观协调)、经济性(性价比高)和能源效益的结合;(4)限制眩光。3.4 照度和照明方式的选择照明种类可分为正常照明、应急照明、值班照明、警卫照明和障碍照明。不同的照明种类有不同的照度要求。所谓照度,是用来表示被照面上光的强弱,以被照场所光通的面积密度来表示。选择照度是照明设计的重要问题,照度太低会损害工作人员的视力,不合理的高照度则会浪费电力。选择照度必须与所进行的视觉工作相适应。照明方式有一般照明

28、、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三种。在满足标准照度的条件下,为节约电力,应恰当选用合适的照明方式,当一种光源不能满足显色性要求时,可采用两种以上光源混合照明的方式,这样既提高了光效,又改善了显色性。另外,充分利用自然光,正确选择自然采光,也能改善工作环境,使人感到舒适,有利于健康。充分利用室内受光面的反射性,也能有效地提高光的利用率,如白色墙面的反射系数可达7080,同样能起到节电的作用。3.5 一般照明照明可分为一般照明、应急照明。本建筑一般照明主要为办公照明、宿舍照明3.5.1 办公照明一般设计原则(1)办公时间几乎都是白天,因此人工照明应与天然采光结合设计而形成舒适的照明环境,办公室照明灯具一般宜

29、采用荧光灯。(2)办公室的一般照明宜设计在工作区的两侧,采用荧光灯是应使灯具纵轴与水平视线平行。不宜将灯具布置在工作位置的正前方,在难于确定工作位置时可选用发光面积较大的荧光灯具。(3)在有计算机终端设备办公用房,应避免在计算机上出现人或什么物(如灯具、家具、窗等的映像)。3.5.2 教室一般照明设计原则教室照明采用荧光灯照明3.5.3 设计结果 本建筑主要照度标准及灯源、灯型选择如下:(走廊、厕所为0米工作面照度,其他未0.75米工作面照度)教室、门厅、办公室:300lx双管荧光灯走廊:50lx 普通灯灯厕所:75lx 防水防尘灯3.6 应急照明 应急照明是在正常照明系统因电源发生故障,不再

30、提供正常照明的情况下,供人员疏散、保障安全或继续工作的照明。3.6.1 应急照明分类(1)疏散照明:是在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为了避免发生意外事故,而需要对人员进行安全疏散时,在出口和通道设置的指示出口位置及方向的疏散标志灯和照亮疏散通道而设置的照明。(2)备用照明:是在当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可能会造成爆炸、火灾和人身伤亡等严重事故的场所,或停止工作将造成很大影响或经济损失的场所而设的继续工作用的照明,或在发生火灾时为了保证消防能正常进行而设置的照明。(3)安全照明:在正常照明发生故障时,为确保处于潜在危险之中的人员安全的照明。设计要求(1)疏散应急照明:为保证人员在发生事故时能快速而安全的

31、离开建筑物所设立的照明,在疏散通道地面上提供的照度应达到1lx,最低不应小于0.2lx。此外在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的明显位置还要设有标志指示灯。(2)安全应急照明:在正常照明突然熄灭时,为保障潜在危险场所(如医院手术间的)的人员人身安全而设置的照明。安全照明在工作面上提供的照度不应小于正常照明系统提供照度的5,并且应在正常照明电源消失0.5S内以提供安全照明电源。(3)备用应急照明:正常照明发生事故时,能保证室内活动正常进行的照明,备用照明往往有一部分或全部由正常照明灯具提供,其以及电源主要来自有两个级别的电源:电网电源和自备电源电源(发电机或集中蓄电池),照度一般为正常电源的10%,备用照明的

32、转换时间不应大于15s。疏散应急照明灯宜设置在墙面上或顶棚上。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一米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宜大于20米。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为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3.6.2 应急照明灯具的选择 应急照明必须选择能瞬时启动的光源,只有应急照明作为正常照明的一部分,并且应急照明和正常照明不出现同时断电时,应急电源才可采用其他电源,因为若选用不瞬时启动的电源(如气体放电灯时),当其不在正常照明运作中一同使用,一旦发生事故,引起使

33、用时间长而不能起到事故照明的作用。3.6.3 应急照明灯的布置(1)疏散楼梯(2)每层人员密集的公共活动场所等; (3)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3.6.4 设计结果本建筑单独布置应急照明,走廊、设备间、楼梯等场所按三级负荷供电。应急照明采用自备蓄电池灯具,应急时间不小于30min 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在20m内,安装高度及其它要求均满足相关规范。 3.7 照度计算(计算所需灯具数量)照度计算的目的是按照已规定的照度及其他已知的条件来计算灯泡的功率,确定其光源和灯具的数量。照度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利用系数法、单位容量法和逐点计算法。任何一种方式也只能做到基本上

34、合理,完全准确也是不可能的,其设计误差控制在10%20%为宜。3.7.1 本设计采用利用系数法法计算灯具数量计算公式: (3-1) N-灯具数量(套)-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lx) A-工作面面积()-光源的光通量(lm) U-利用系数,指投射到工作面上的光通量与光源光通量之比 K-维护系数例如:对于教室,面积为112.32,照度要求值为300lx,安装高度为嵌入式安装,距地为3.6米。 查表得利用系数为0.6,维护系数为0.8,光源选择荧光格栅灯其功率为54W,光通量为4800lm则: = 20(套)故所提供的灯具数为20套才能满足照度的要求。3.7.2 照明设计设计原则:(1)每一照明单相分

35、支回路的电流不宜超过16A,单支回路所带灯具(插座)数量应满足相关要求,一般可以带灯具25盏,插座不超过10只。(2)每个照明开关所控光源数不宜太多。(3)供电半径应满足要求,一般不超过30米。(4)插座不宜和照明灯接在同一分支回路。(5)尽量使三相所带负荷平衡。第四章 插座、开关设计4.1 开关的设计及要求选择开关,应当根据用途选用适当的系列,根据额定电压,计算电流选择规格,再按短路时的动,热稳定校验。在正常情况下,开关可以接通和断开自身标定的额定电流,因此对于普通负载来说,可以根据负荷的额定电流来选择相应的开关。安装开关线路,其三相短路电流不应超过厂家规定的动,热稳定值。安装开关的线路,其

36、额定的交流电压不应超过500V,直接电压不应超过440V。为保证开关在正常负荷时安装可靠运行,通过开关的电流不应小于或等于开关的额定电流,即Ie大于Ijs。它们分别代表开关的额定电流和通过开关的计算电流。4.2 插座的设计及要求4.2.1 插座设计的规范依据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93,插座的型式和安装高度,应根据其使用条件和周围环境确定:1对于不同电压等级,应采用与其相应电压等级的插座,该电压等级的插座不应被其他电压等级的插头插入。2需要连接带接地线的日用电器的插座,必须带接地孔。3对于插拔插头时触电危险性大的日用电器,宜采用带开关能切断电源的插座。4在潮湿场所,应采用密封

37、式或保护式插座,安装高度距地不应低于1.5m。5在儿童专用的活动场所,应采用安全型插座。6住宅内插座,若安装高度距地1.8m及以上时,可采用一般型插座;低于1.8m时,应采用安全型插座。4.2.2 具体房间插座选择原则教室:教室是集中学习的场所,所以插座的数量主要取决于上课时的需求。图4.14.2.3 插座、开关选型由于设计中所选的插座类型与功能不同,所选具体型号如下:教室、办公室插座回路插座只是一些比较普通的插座,考虑到儿童可能会出现的触电事故,采用带安全门二极加三极暗插座,额定电流为10A ,距地0.3M安装。开关的安装主要考虑到安装高度的问题,为了便于用户的使用,插座的安装高度要尽量方便

38、用户控制,选择在人稍微抬手时的高度进行设计安装。第五章 防雷接地系统设计5.1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5.1.1 一般规定(1)按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及后果,建筑物的防雷分为三级。(2)当年计算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5时,或通过调查确认需要防雷的建筑物。建筑群中最高或位于建筑群边缘高度超过20m的建筑物。(3)本建筑按三类防雷建筑物处理(4)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三级防雷建筑物的保护措施:(1)防直击雷宜在建筑物屋角、屋檐、女儿墙或屋脊上装设避雷带或避雷针,当采用避雷带保护时,应在屋面上装设不大于20m20m或24mx16m的网格。采用避雷针保

39、护时,被保护的建筑物及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应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2)当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为防雷装置引下线时,其引下线的数量不做具体规定,间距不应大于25m。建筑物外廓易受雷击的几个角上的柱子钢筋宜被利用。(3) 采用多根专设引下线时,为了便于测量接地电阻以及检查引下线、接地线的连接状况,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1.8m以下处设置断接卡。(4)与防雷引下线相对应的室外埋深0.81m处由被利用作为引下线的钢筋上焊出一根D12mm或40mm4mm镀锌导体,此导体伸向室外,距外墙皮的距离不宜小于1m。当钢筋直径为16mm及以上时,应利用两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当钢筋直径为10mm

40、及以上时,应利用四根钢筋(绑扎或焊接)作为一组引下线。 (5)每根引下线处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5。5.2 本建筑物防雷接地系统设计结果(1)本建筑物按三级防雷设计,沿屋檐、屋脊设避雷网,屋顶组成不大于20mX20m或24mX16m的网格。屋面避雷采用10镀锌圆钢沿屋顶边沿(女儿墙)通设明敷,形成避雷带,突出屋面的金属物与避雷带连接,避雷与引下线可靠连接,引下线采用建筑物混凝土柱中四根12的主筋,由下至上通焊,与上线两处接头处用12钢筋把所有钢筋环焊一次。并在引下线距地1.8米处设断接卡子。采用钢筋地梁或桩基中的钢筋做防雷接地体,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2)本工程接地系统为TN-C-S系统,采

41、用三相四线制。电源入户处做重复接地,所有进出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均做可靠接地,电源入户处做总等电位接线箱,利用基础底板四根主筋,环四周焊为接地体,再与构造柱筋相焊接,整体作为接地极。(3)为了保证建筑物美观,所有防雷装置除避雷带外均暗敷。(4)具体设计相见图纸:避雷平面图和接地平面图。第六章 弱电系统设计本章包括网络布线系统设计、电气消防系统设计、广播系统设计。6.1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1)设计目标根据本楼的项目要求及上述有关标准,本方案为一个较典型的星型拓扑结构系统,现将设计方案概述如下:根据用户要求,大楼主设备间设于大楼一层综合布线机房,从主设备间引线缆经桥架和竖井直接引至工作区。水平布线

42、电缆均采用超5类4对UTP电缆,信息插座选用普天公司特色产品5类系列插座。本方案分为六大子系统,分别为工作区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以及建筑群子系统,为二级星型拓扑结构。(2)设计原则根据标准设计的布线方案,能适应和支持现有的或将来的通信及计算机网络需求,能适合语音、数据计算机局域网(LAN)、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图像和其它连接的需要。智能化楼宇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不仅为现代化的信息通讯铺设了信息高速公路,而且也为楼宇的智能管理提供了集中的控制通路。结构化布线系统为用户创造了舒适、快捷的软环境,节约了发展商与经营者的人力和财力开支,极大地提高了对建筑物

43、的综合管理水平,满足了各部门对通讯和网络的需求。根据对结构化布线系统(StructuredCablingSystem-SCS)的要求,本大楼布线系统的设计主要满足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二部分。该系统将为用户提供集话音、数据、文字、图像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网络,帮助用户实现多功能电话、语音信箱、网络代理连接Internet等应用。(3)综合布线标准智能建筑已经形成一种新的产业,作为其基础的综合布线系统早已制定出相应的标准,目前最具权威性的和代表性的标准有二个:一个是ISO/IEC1801标准,另一个是EIA/TIA568A标准。ISO/IEC11801标准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综合布线系统国际标准。E

44、IA/TIA568A标准是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和电气工业协会颁布的综合布线系统国家标准。这两个标准在规范布线系统设计原理方面是相同的,但在适用的范围和技术指标方面却有所不同。6.2 电气消防系统设计(1)系统保护对象分级该楼属于普通教学楼楼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分级标准,将其划分为二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2)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火灾探测器设置部位应与保护对象等级相适应,依据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对于二级保护对象,在教学楼楼的资料室、重要设备室,可燃物较多的和危险性较大的实验室均设置火灾探测器,防烟楼梯前室及合用前室、走廊、门厅及公用厕所均设置火灾探测器。(3)报警区域划分根据建筑

45、设计防火规范对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要求,对于防火等级为二级的建筑,一个防火分区,每层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小于等于2500m。该实验楼第一层面积为458.1m,二至六层面积为396m,均小于2500m,因此将每层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依据规范,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楼层划分,一个报警区域应由一个或同层相邻几个防火分区组成,因此该楼每层划分为一个报警区域。(4)探测区域的划分依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对探测区域的划分的规定:探测区应按独立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面积不应超过500m。盖楼房间面积只有18m,36m,54m,72m四种规格,均布超过500m,因此将每个房间划分为一个

46、探测分区。6.2 广播系统设计学校的校园广播系统功能要求如下:1)自动定时开关机,自动执行系统程序,真正做到无人守值;2)自动播放电脑音乐程序,一次设定、长期使用,并配合一目了然的可视编辑菜单,直观有效;3)按学校要求可分区广播,并可随意设定各分区开、关状态及播出节目内容,系统按程序全自动响应;4)系统可以对任意教室单独播放音乐,做到点对点播放,满足不同班级听力训练和考试的需要;5)自动控制各点的音箱电源开关,保证无广播时关闭电源,避免外界信号串扰,干扰课堂教学。6)可播放多路节目源,支持多种数字或模拟节目源。节目源可手动或通过程序切换播出内容;7)有紧急广播时,可由机房强制所有终端播放广播(

47、强制功能);8)可独立的操场和体育馆广播系统在操场和体育馆各设一套可接入主系统的现场广播设备,分别可与校区广播系统互连。(2)系统设计原则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先进性原则对广播系统设计时,保证这些场地的声学技术指标达到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要求,使各个场地的音响系统设计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和先进性。采用的系统结构应该是先进的、开放的体系结构,和系统使用当中的科学性。满足功能要求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原则在广播系统设备配置中,我们保证系统应具备完成工程所要求功能的能力和水准,符合工程实际需要和国内有关规范的要求,实现容易,操作方便。广播系统选用的设备均为国内外知名厂家的先进产品,设备的指标满足要求,并且具

48、有一致性和互换性,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兼容性、扩展性和可移植性。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把满足用户的业务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按照实际需要来设计相应的系统,在满足功能要求和技术指标要求的基础上尽量简化设计,坚持实用化原则,充分满足用户的需要。(3)系统配置原则本系统是为需要背景音乐和紧急广播系统的场所提供专业公共广播系统。根据使用方的需求,在满足使用方需求的情况下,对整个系统进行最科学,最经济,最实用化的设计。满足使用方的目前使用需要和以后的扩展需求。结论 本次毕业设计完成了对该教学楼的电气设计,通过对该教学楼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电话系统、网络系统

49、的设计,我基本掌握了建筑电气方面的一些基本东西,同时也学会了建筑电气识图并能设计一些较简单的电气施工图,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建筑电气设计所涉及 的内容繁多,我目前所掌握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我深知我的不足,在以后及将来的工作中,我会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参考文献:【1】王晓东主编 电气照明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李英姿主编 住宅电气系统设计教程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3】胡乃定主编 现代民用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与施工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4】朱银根主编 21世纪建筑电气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版) GB50057-94【6】建

50、筑照明设计规范 DBJ133-90【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版) GBJ16-87【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10】林福光主编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安装图集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外文翻译Electrical design of integrated building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advances, modern office building more and more types of electrical

51、equipment, such as power, lighting, elevators, air conditioning, fire, communications, computers, and intelligence equipment continued to develop, soIt can be said of its electrical design is a key link, which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of public buildings, and office capacity.

52、This paper expounds the various systems in a complex building design based on electrical design,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nd conclusions of design options.This thesis includes five chapters of content, including the strong electric part of the former four designs for the weak part of the design chapt

53、er.Strong electricity some of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lighting system and lightning protection grounding system design, including load calculations, illumination calculation.Weak part of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cable television system, telephone system design a

54、nd network system design.The design is completed a total of 10 drawings, including electrical part of the five strong, weak part of the three, the system Figure 1, shows a design.Drawing graphics using AUTOCAD software.This comprehensive building electrical design graduation project, the aim is to design practice through the integrated use of the knowledge, theory with practice, exercise independent analysis and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of electrical design for the future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Key words: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