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实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8986606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4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湖北省实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湖北省实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湖北省实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实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实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湖北省实施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制度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印发的通知精神,全面掌握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的实际状况,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工作水平,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统计工作职责分工全省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工作在省机关事务局统一部署下,由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按照“统一要求、分级负责、全面调查、定期填报”的总体要求组织实施。(一)省机关事务局负责全省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工作。包括制定统计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开展统计培训、组织经验交流、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等。(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

2、工作的机构,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信息统计工作。包括制定统计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开展统计培训、组织经验交流、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并报送上级机关事务管理部门等。(三)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省人大机关,省政协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以下简称“省直机关”)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工作由省机关事务局负责。二、统计报表的填报主体(一)基层表(共四种表式)基层表包括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状况、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机房能源消费状况和公共机构采暖能源资源消费状况四种,由各公共机构填写、直接报送同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部门所辖(属)的公

3、共机构的基层表由各部门汇总后,报同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二)综合表(共四种表式)综合表包括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分级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机房能源消费统计汇总情况和公共机构采暖资源消费统计汇总情况四种,由各市州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汇总本级及县区级的综合表后,再上报给上一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或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省直机关(包括科、教、文、卫、体等系统)和派驻机构的综合表,由各部门汇总后直接上报给省机关事务局。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分级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分类汇总情况汇总的能源消费范围相同,统计数据汇总结果也应

4、相同。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和省直机关各部门及各公共机构要严格按照统计制度目录中关于总说明、主要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和部分常用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计算要求,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各公共机构(基层表、综合表)的填报、汇总和上报工作。三、报送周期与时限要求(一)省直机关除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状况和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机房能源消费状况(2种报表)实行月报外,其他报表实行半年报及年报。由各公共机构具体填写,并上报给本级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再由本级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汇总后上报给省机关事务局省直节能办公室。(见附件报表目录)(二)省直机关的半年报汇总情况请于当年7月10日前报省机关事务局;年度汇

5、总情况请于次年2月25日前报省机关事务局。各市、州的半年报、年报报表时限要求与上述相同。(三)地方各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的周期和报表报送时限等统计工作要求,应在符合上级相关要求的基础上,自行确定。(四)为了提升数据统计质量,推动能耗统计信息化建设,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省直机关统一使用“湖北省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系统”(网址:四、统计数据填写、审核(一)各公共机构应指定专门统计人员(以下称“统计员”)负责能源资源消费数据的采集、报表的填写和报送。统计员应当具备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各公共机构主管节能工作的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数据进行严格审核后,

6、加盖单位公章报送。(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应当对本级和本地区公共机构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复核,并定期抽查,确保上报的能源资源种类、计量单位、消费量及费用等内容符合统计制度规定。实施网络填写报送的公共机构参照上述程序严格进行数据审核和复核。五、数据分析各公共机构应结合本单位、本系统建筑面积、用能人数、用能设备运行等情况,按月(季度)对煤、燃气、燃油、电、热力和水等能源资源消费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各市、州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和省直机关各部门应定期对本级和本地区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状况进行分析,根据各项能源资源消费水平降低(升高)原因及变化趋势,提出改进措施,并形成公共机构能源

7、资源消费统计分析报告,与统计数据同步报送省机关事务局省直节能办公室。六、数据安全管理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数据通报和公示,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开和公布。对保密有特殊要求的国家安全等部门根据本制度要求,自行组织本系统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工作,相关能源资源消费信息在符合保密要求的情况下按时报送同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七、工作要求(一)各公共机构要加强能源计量管理,按照规定配备和使用经依法指定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区分用能种类用能系统实行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并对能源消耗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纠正能源浪费现象。(二)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管理范围内的公共

8、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台帐和统计数据进行检查和抽查,每年抽查数量不少于5%。所辖(属)公共机构50家以上的节能管理部门每年要组织上年度能耗数据会审,并对本地区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数据进行会审分析,形成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分析报告,及时报送上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或上一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三)省机关事务局将每年开展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数据质量会审,建立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情况通报制度。各市、州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至少每半年开展一次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情况通报。(四)各级、各部门和各公共机构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业务培训和监督检查,切实把统计制度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进一步提高

9、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附件:1.总说明2.报表目录3.调查表式3.1基层表式(1)公共机构基本信息(2)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状况(3)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机房能源消费状况(4)公共机构采暖能源资源消费状况3.2综合表式(1)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分级汇总情况(2)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分类汇总情况(3)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机房能源消费统计汇总情况(4)公共机构采暖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汇总情况4.主要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5.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6.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报表关系示意图7.湖北省各市、州行政区域代码附件1 总 说 明(一)修订说明。1.删除原统计制度中“

10、 邮政编码”“传真号码”“电子信箱”“煤炭热值”等4个指标;2.增设了“液化石油气”“充电桩数量”指标和“采暖面积”其中项指标;3.将“组织机构代码”指标调整为“组织机构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4.将“用地面积”指标从基1表调整到基2表;5.将“编制人数”调整为单独指标。(二)为全面掌握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的实际状况,规范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工作,加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促进公共机构节能科学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及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三)本制度统计调查对象为全省范围内的公共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四十七条、公

11、共机构节能条例第二条规定公共机构是指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四)统计调查内容: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和使用的煤、燃气、燃油、电、热力和水、土地等各种能源资源消费信息。(五)统计调查方法: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信息统计采取全面调查方法。(六)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工作在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的统一部署下,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组织实施。公共机构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组织开展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工作。1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全省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工作。包括制定统计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编制并发放统计软件和报表、开展统计培训、组织交流统计工作经验、审核汇总统计数

12、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等。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负责组织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信息统计工作。包括制定统计实施方案、部署统计工作、发放统计软件和报表、开展统计培训、组织交流统计工作经验、审核汇总统计数据、编制统计工作报告并报送上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等。3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省人大机关,省政协机关,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工作由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负责所属公共机构(包括派驻地方的公共机构)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工作。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省人大机关、省政协机关、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

13、体机关组织所属公共机构(包括派驻地方的公共机构)和地方各级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的周期和报表报送时限等统计工作要求,应在符合上级相关要求的基础上,自行确定。各地方和有关单位特殊需要的统计资料应通过地方统计调查收集,并避免与国家已有的统计调查相重复。(七)本制度中,除综合表中用地面积、建筑面积、能源资源消费量及费用指标需保留两位小数外,其余均不保留小数。具体填报方法为:1公共机构定期填写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状况,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报送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使用数据中心机房和实施采暖的公共机构还应按要求填报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机房能源

14、消费状况和公共机构采暖能源资源消费状况。2各级系统、行政主管部门定期汇总填写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分级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分类汇总情况,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报送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所属公共机构使用数据中心机房和实施采暖的还应定期填报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机房能源消费统计汇总情况和公共机构采暖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汇总情况。3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定期汇总填写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分级汇总情况、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分类汇总情况,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报送上一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所辖公共机构使用

15、数据中心机房和实施采暖的还应按要求填报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机房能源消费统计汇总情况和公共机构采暖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汇总情况。(八)公共机构公开自身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数据应符合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以及各级系统、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以内部文件方式或在官网上发布统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资料。数据资料可以与同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住建、统计等部门共享。(九)对保密有特殊要求的国家安全等部门根据本制度要求,自行组织本系统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工作,相关能源资源消费信息在符合保密要求的情况下报送同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十)本制度实行全国统一分类标准和编码,各级公共机构及相关

16、部门必须严格执行。各地区可根据需要,在本制度中增加个别指标,但不得改变本制度指标的排列顺序和统一编码。附件2报 表 目 录表 号表 名报告期别报送单位报送方式报送日期国管节能基1表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年报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省人大机关、省政协机关、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纸质邮寄、传真或网络报送每年1月20日前国管节能基2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状况月报同上同上次月20日前 国管节能基3表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机房能源消费状况月报使用数据中心机房的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 各单位,省人大机关、省政协机关、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同上同上国管节能基4表公共机构采暖能源资源消费状况年报实施采暖的省级国家机关各

17、部门、各单位,省人大机关、省政协机关、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同上次年1月20日前国管节能综1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分级汇总情况半年报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省人大机关、省政协机关、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纸质邮寄、传真或网络报送每年7月10日前年报同上同上次年2月25日前半年报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同上每年7月10日前年报同上同上次年2月25日前国管节能综2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分类汇总情况半年报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省人大机关、省政协机关、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纸质邮寄、传真或网络报送每年7月10日前年报同上同上次年2月25日前半年报各市、

18、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同上每年7月10日前年报同上同上次年2月25日前国管节能综3表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机房能源消费统计汇总情况半年报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省人大机关、省政协机关、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同上每年7月10日前年报同上同上次年2月25日前半年报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同上每年7月10日前年报同上同上次年2月25日前国管节能综4表公共机构采暖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汇总情况半年报省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省人大机关、省政协机关、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同上每年7月10日前年报同上同上次年2月25日前半年报各市、州、直管市、神农

19、架林区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同上每年7月10日前年报同上同上次年2月25日前说明:本表明确了报送省机关事务局的各类报表的报送单位和周期、时间、方式。地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相关要求,由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按照上级要求确定。附件3(一)基层表式公共机构基本信息表 号:国管节能基1表制定机关: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779号(单位盖章): 20 年 有效期至:2019年7月001 单位详细名称:002 组织机构代码: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003 机构类型:004 行业代码:005单位地址: 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区、市

20、、州) 县 (市、区、旗) 乡( 镇) 街(村) 门牌号 007 单位所在地区划代码:008 联系电话: 010 其他: 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填报日期:20 年 月 日 说明:1.组织机构代码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仅需填写其中一项。已经领取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必须填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填写时,要按照营业执照(证书)上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填写。未领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填写组织机构代码。2.单位负责人指本单位主管节能工作的领导;统计负责人指本单位负责节能工作的处(科、室)领导;填表人指本单位具体负责填写能耗统计报表的人员。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状况表 号:国管节

21、能基2表 制定机关: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779号(单位盖章): 20 年 月 有效期至:2019年7月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数量甲乙丙1用地面积平方米009建筑面积平方米101用能人数人102编制人数人1021车辆数量辆103其中:汽油车数量辆1031柴油车数量辆1032新能源汽车数量辆1033电消费量千瓦时110 费用元111水消费量立方米120费用元121煤炭消费量 吨130 费用 元131天然气消费量立方米140 费用元141汽油消费量升150 费用元151 其中:车辆用油量升1501 费用元1511 其他用油量升1502费用元1512柴油消费量

22、升160费用元161其中:车辆用油量升1601 费用元1611 其他用油量升1602 费用元1612续表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数量甲乙丙1液化石油气消费量千克104 费用元1041热力消费量吉焦170 费用元171其他能源消费量( )吨标准煤180费用元181充电桩数量个105可再生能源应用 其中:太阳能光热利用系统集热器面积平方米190 太阳能光电利用系统装机容量千瓦191 浅层地热能利用系统装机容量千瓦192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填报日期:20 年 月 日说明:单位负责人指本单位主管节能工作的领导;统计负责人指本单位负责节能工作的处(科、室)领导;填表人指本单位具体负责填写能

23、耗统计报表的人员。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机房能源消费状况表 号:国管节能基3表制定机关: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单位盖章):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779号数据中心名称: 20 年 月 有效期至:2019年7月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数量甲乙丙1机房建筑面积平方米201机柜总数量个210 其中:预留机柜数量个2101设备总功率千瓦220其中:IT设备功率千瓦2201 空气调节设备功率千瓦2202 配电及附属设备功率千瓦2203UPS装机容量 千伏安230总用电量千瓦时240其中:IT设备用电量千瓦时2401空气调节设备用电量千瓦时2402配电及附属设备用电量千瓦时2403其他能源消费量

24、( )吨标准煤250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填报日期: 20 年 月 日说明:1.本报表由使用数据中心机房的单位,逐一对每个机房的能源消费情况进行调查统计。2.单位负责人指本单位主管节能工作的领导;统计负责人指本单位负责节能工作的处(科、室)领导;填表人指本单位具体负责填写能耗统计报表的人员。公共机构采暖能源资源消费状况表 号:国管节能基4表制定机关: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779号(单位盖章): 20 年 有效期至:2019年7月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数量甲乙丙1采暖面积平方米301其中:独立供暖面积平方米3011 集中供暖面积(按面积收费

25、)平方米3012 集中供暖面积(按热量收费)平方米3013采暖天数天302独立供暖供热能力热水锅炉热功率兆瓦303蒸汽锅炉蒸发量吨/小时304水消费量立方米310费用 元311电消费量千瓦时320费用 元321煤炭消费量吨330费用元331天然气消费量立方米340费用元341柴油消费量升350 费用元351热力消费量吉焦360费用元361其他能源消费量( )吨标准煤370费用元371单位负责人: 统计负责人: 填表人: 填报日期: 20 年 月 日说明:1.本报表由实施采暖的单位对统计年度结束的采暖周期内的能源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填写。如:报2016年数据应填报2015年冬季至2016年春季采暖周

26、期的相关信息。2. 单位负责人指本单位主管节能工作的领导;统计负责人指本单位负责节能工作的处(科、室)领导;填表人指本单位具体负责填写能耗统计报表的人员。(二)综合表式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分级汇总情况表 号:国管节能综1表制定机关: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综合机构名称(盖章):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779号电话号码: 20 年 有效期至:2019年7月部门名称代码公共机构数量(个)用地面积(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万平方米)用能人数(人)编制人数(人)车辆总量(辆)汽油 车数量(辆)柴油车数量(辆)新能源汽车数量(辆)甲乙123456789总计01本级公共机构02下一级公共机

27、构103下一级公共机构1本级0301 下二级公共机构10302 下二级公共机构20303下一级公共机构204 下一级公共机构2本级0401下二级公共机构10402续表1电水煤炭天然气消费量(万千瓦时)费用(万元)消费量(万立方米)费用(万元)消费量(吨)费用(万元)消费量(万立方米)费用(万元)1011121314151617续表2汽油柴油消费总量(万升)总费用(万元)车辆用油量(万升)费用(万元)其他用油量(万升)费用(万元)消费总量(万升)总费用(万元)车辆用油量(万升)费用(万元)其他用油量(万升)费用(万元)181920212223242526272829续表3液化石油气热力其他能源充

28、电桩数量(个)可再生能源应用消费量(吨)费用(万元)消费量(万吉焦)费用(万元)消费量(吨标准煤)费用(万元)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平方米)太阳能光电装机容量(千瓦)地热利用装机容量(千瓦)37383031323339343536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填报日期:20 年 月 日说明:1.各级系统、行政主管部门填写本表时,应汇总至部门所属三级单位,三级以下单位的数据由所属第三级单位统一汇总填写。2.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填写本表时,所辖乡镇级公共机构统一由县级行政主管部门汇总填写。3.单位负责人指本单位主管节能工作的领导;填表人指本单位具体负责填写能耗统计报表的人员。公共机构能

29、源资源消费统计分类汇总情况表 号:国管节能综2表制定机关: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综合机构名称(盖章):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779号电话号码: 20 年 有效期至:2019年7月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合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小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其他甲乙丙12345678910公共机构数量个100用地面积万平方米101建筑面积万平方米102用能人数人103编制人数人1031车辆总量辆104 其中: 汽油车数量辆1041柴油车数量辆1042 新能源汽车数量辆1043电消费量万千瓦时110 费用万元111水消费量万立方米120费用万元121煤炭消费量 吨130 费用 万元13

30、1天然气消费量万立方米140 费用万元141汽油消费总量万升150 总费用万元151 其中:车辆用油量万升1501 费用万元1511 其他用油量万升1502费用万元1512柴油消费总量万升160总费用万元161其中:车辆用油量万升1601 费用万元1611 其他用油量万升1602 费用万元1612续表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合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小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其他甲乙丙12345678910液化石油气消费量吨105 费用万元1051热力消费量万吉焦170 费用万元171其他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180费用万元181充电桩数量个106可再生能源应用 其中:太阳能集热器面积平方米190 太

31、阳能光电装机容量千瓦191 地热利用装机容量千瓦192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填报日期:20 年 月 日说明:1.各级系统、行政主管部门填写本表时,应汇总至部门所属三级单位,三级以下单位的数据由所属第三级单位统一汇总填写。2.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管理机关事务工作的机构填写本表时,所辖乡镇级公共机构统一由县级行政主管部门汇总填写。3.单位负责人指本单位主管节能工作的领导;填表人指本单位具体负责填写能耗统计报表的人员。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机房能源消费统计汇总情况表 号:国管节能综3表制定机关: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综合机构名称(盖章):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779号电话号码: 20

32、 年 有效期至:2019年7月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合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小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其他甲乙丙12345678910机房数量个200机房建筑面积万平方米201机柜总数量个210设备总功率万千瓦220其中:IT设备功率万千瓦2201 空气调节设备功率万千瓦2202 配电及附属设备功率万千瓦2203UPS装机容量 万千伏安230总用电量万千瓦时240其中:IT设备用电量万千瓦时2401空气调节设备用电量万千瓦时2402配电及附属设备用电万千瓦时2403其他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250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填报日期:20 年 月 日说明:单位负责人指本单位主管节能工作的领导;填表人

33、指本单位具体负责填写能耗统计报表的人员。公共机构采暖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汇总情况表 号:国管节能综4表制定机关: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综合机构名称(盖章):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779号电话号码: 20 年 有效期至:2019年7月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合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小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其他甲乙丙12345678910采暖面积万平方米301其中:独立采暖面积万平方米3011 集中供暖面积(按面积收费)万平方米3012 集中供暖面积(按热量收费)万平方米3013采暖天数天302独立供暖供热能力热水锅炉热功率兆瓦303蒸汽锅炉蒸发量吨/小时304水消费量万立方米310

34、 费用万元311电消费量万千瓦时320费用 万元321煤炭消费量吨330费用万元331天然气消费量万立方米340费用万元341柴油消费量万升350 费用万元351热力消费量万吉焦360费用万元361其他能源消费量吨标准煤370费用万元371 单位负责人: 填表人: 填报日期:20 年 月 日说明:单位负责人指本单位主管节能工作的领导;填表人指本单位具体负责填写能耗统计报表的人员。附件4主要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公共机构基本情况单位详细名称 填写本单位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使用的单位全称。组织机构代码 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

35、管部门给每个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等单位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组织机构代码共9位,无论是法人单位还是产业活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均由8位无属性的数字和1位校验码组成。1.法定代码填写规定已经领取了法定代码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必须使用法定代码,不得使用临时代码。在填写时,要按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代码填写(也可参照税务部门颁发的税务登记证书上的税务登记号的后九位填写)。产业活动单位是本部的,如果没有法定代码,使用法人单位法定代码的前八位,第九位校验码填“B”。2.临时代码使用规定尚未领到法定代码或不属于法定代码赋码范围的

36、单位,一律由各级统计部门从临时码段中赋予代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指按照国务院关于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发201533号)规定,由赋码主管部门给每一个法人单位和其他组织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终身不变的法定身份识别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由十八位的阿拉伯数字或大写英文字母(不使用I、O、Z、S、V)组成,其中:第1位:登记管理部门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分为1机构编制;5民政;9工商;Y其他。 第2位:机构类别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为:机构编制:1机关,2事业单位,3中央编办直接管理机构编制的群众团体;民政:1社会团体,2民办

37、非企业单位,3基金会;工商:1企业,2个体工商户,3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他:不再具体划分机构类别,统一用1表示。第38位: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区划码,使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02007)。第917位:主体标识码(组织机构代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参照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 117141997)第18位:校验码,使用阿拉伯数字或英文字母表示。已经领取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必须填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填写时,要按照营业执照(证书)上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填写。机构类型 填写公共机构分类代码。其中,国家机关和团体组织填写2位代

38、码,第1个不予填写;事业单位填写3位代码。具体分类代码如下:01国家机关,02事业单位(其中:021教育事业、022科技事业、023文化事业、024卫生事业、025体育事业、026其他),03团体组织。行业代码 根据本单位填写的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名称),对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填写行业小类代码。详见公共机构节能网()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资料”栏目。单位地址 本单位所在地的详细地址要求写明单位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区、地、州、盟)、县(区、市、旗)、乡(镇)以及具体街(村)的名称和详细的门牌号码。单位所在地区划代码 按照单位所在地区的行政区划最

39、新代码进行填写。详见公共机构节能网()的“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资料”栏目。联系电话 填写本单位负责节能工作的处(科、室)的联系电话。其他 填写租用、合用办公建筑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其中合署办公的单位写明办公区管理单位的名称。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状况用地面积 填写本单位经土地和规划许可用于办公的房屋建筑及各类配套、道路、绿化等在内的全部建设用地面积。建筑面积 填写本单位办公使用的所有建筑面积,职工住宅除外。用能人数 填写本单位统计周期内的日平均用能人数,包括在岗在编(注册)人员以和各类编外工作人员。计算方法:用能人数=本单位办公区域统计周期内的用能人数总量/统计周期的天数。编制人数 填写本

40、单位经有关部门批准的编制人员数量。车辆数量 填写本单位统计周期内保障公务活动使用的所有公务用车数量。汽油车数量 填写本单位使用车辆中消费汽油的车辆数量。柴油车数量 填写本单位使用车辆中消费柴油的车辆数量。新能源汽车数量 填写本单位使用车辆中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和燃料电池汽车的车辆数量。电消费数据 填写本单位办公区统计周期内消费的总电量及费用数据。采集方式有两种:一是从电力供应部门获取数据;二是逐户调查各用户和统计公用电耗,然后累加获得总消费数据。水消费数据 填写本单位办公区统计周期内的实际用水量及费用数据。水消费量主要包括自来水、自备井供水、桶装水等。煤炭消费数据 填写本单位办公

41、区统计周期内的煤炭实际消费量及费用数据。天然气消费数据 填写本单位办公区统计周期内的天然气实际消费量及费用数据。数据采集有两种方式:一是集中供应和使用的,由燃气公司提供能耗数据;二是分户购买、使用的,逐户调查和累加各用户消费量和费用。汽油消费数据 填写本单位统计周期内办公使用的汽油实际消费量和费用。“其他用油”应填写车辆用油外所需的汽油消费量和费用。柴油消费数据 填写本单位统计周期内办公使用的柴油实际消费量和费用。“其他用油”应填写因冬季供暖、日常烧制饮用开水等所需的柴油消费量和费用。液化石油气消费数据 填写本单位统计周期内办公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实际消费量和费用。热力消费数据 填写本单位办公区统

42、计周期内的外购热力消费量和费用。热力消费量数据从热量计量装置上获取。未安装热量计量装置的只填写费用。充电桩数量 填写本单位办公区安装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可再生能源应用的相关数据 填写本单位办公区统计周期内太阳能光热利用系统、太阳能光电利用系统、浅层地热能利用系统等相关数据。其他能源数据 填写本单位办公区统计周期内使用的其他能源数据,消费量参照相应折算系数折算成吨标准煤,并在“( )”中填写本制度中未列出的能源的类型。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机房能源消费状况数据中心机房 指本单位专门用于放置数据处理、数据存储、网络传输等IT设备,并有不间断电源、空气调节等保障设备的独立建筑区域。机房建筑面积 填写本单

43、位数据中心机房使用及其配套用房的建筑面积。设备总功率 填写数据中心机房各类IT设备总功率、空气调节设备功率、机房配电及附属设备功率的和。公共机构采暖能源资源消费状况采暖面积 填写本单位办公场所中实施冬季采暖的建筑面积。独立供暖面积 填写本单位办公场所中由本单位独立供暖的建筑面积。集中采暖面积(按面积收费) 填写本单位办公场所中按面积缴纳采暖费用的建筑面积。集中采暖面积(按热量收费) 已安装热计量装置,按热消费量收费的单位,填写热计量收费的建筑面积。独立供暖供热能力:填写本单位独立供暖的锅炉设备的额定供暖能力。附件5部分常用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能 源 名 称平均低位发热量参考折标准煤系数煤炭约4

44、500-5500千卡/千克0.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天然气约9300千卡/立方米1.3300千克标准煤/立方米汽油约10300千卡/千克1.4714千克标准煤/千克柴油约10200千卡/千克1.4571千克标准煤/千克燃料油约10000千卡/千克1.4286千克标准煤/千克液化石油气约12000千卡/千克1.7143千克标准煤/千克润滑油约9900千卡/千克1.4143 千克标准煤/千克热力(当量)0.0341千克标准煤/百万焦耳电力(当量)860千卡/千瓦时0.1229千克标准煤/千瓦时注:1、此表平均低位发热量用千卡表示,如需换算成焦耳,乘上4.1816; 2、能源消费总量。应对各公共机

45、构消费的所有类型能源折算为标准煤消费量进行累计所得(水在公共机构通常不作为能源类型,原则上列为资源消费);3、人均能源消费量。应按标准煤进行计算,其公式为:人均能源消费量=能源消费总量/总用能人数;4、人均用电量=电消费总量/总用能人数;5、单位建筑面积用电量=电消费总量/总建筑面积;6、车辆单车油耗量=车辆油耗消费总量/车辆数量;7、人均用水量=水消费总量/总用能人数。附件6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报表关系示意图基层表:基1表(公共机构基本信息);基2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状况);基3表(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机房能源消费状况);基4表(公共机构采暖能源资源消费状况)。综合表:综1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分级汇总情况);综2表(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分类汇总情况);综3表(公共机构数据中心机房能源消费统计汇总情况);综4表(公共机构采暖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汇总情况)各乡镇综合表县(市、区)级各部门、各单位基层表本级基层表综合表本级基层表综合表省级各部门、各单位所属下一级公共机构省级各部门、各单位所属下二级公共机构省级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