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村庄规划用地分类的指南

上传人:feng****ing 文档编号:68983072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村庄规划用地分类的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村庄规划用地分类的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村庄规划用地分类的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最新村庄规划用地分类的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村庄规划用地分类的指南(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附件: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中华人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目次.2.2.1 总则2 用地分类 .2.1 一般规定2.2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 附录 A 村庄规划用地统计表统一格式1 总则1.0.1 依据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为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加强村庄建设 管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制定本指南。1.0.2 本指南适用于村庄的规划编制、用地统计和用地管理工作。1.0.3 编制村庄规划,除应符合本指南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用地分类2.1 一般规定2.1.1 用地分类应考虑村庄土地实际使用情况,按土地使用主要性质进行划分。2.1.2 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 3 级分类体系。大类采用英文字

2、母表示, 中类和小类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组合表示。2.1.3 使用本分类时,一般采用中类,也可根据各地区工作性质、工作容及工 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2.2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2.2.1 村庄规划用地共分为 3 大类、 10中类、 15 小类。2.2.2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表 2.2.2 的规定。表222村庄规划用地分类和代码类别代码类别名称容大类中类小类V村庄建设用地村庄各类集体建设用地,包括村民住宅用地、村庄公共服务用 地、村庄产业用地、村庄基础设施用地及村庄其他建设用地等V1村民住宅用地50村民住宅及其附属用地V11住宅用地只用于居住的村民住宅用地V12

3、混合式住宅用地兼具小卖部、小超市、农家乐等功能的村民住宅用地V2村庄公共服务用地用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各类集体建设用地,包括公共服务设 施用地、公共场地V21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210包括公共管理、文体、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文物古 迹等设施用地以及兽医站、农机站等农业生产服务设施用地V22村庄公共场地绿用于村民活动的公共开放空间用地,包括小广场、小绿地等V3村庄产业用地红用于生产经营的各类集体建设用地,包括村庄商业服务业设施 用地、村庄生产仓储用地V31村庄商业服务业设 施用地包括小超市、小卖部、小饭馆等配套商业、集贸市场以及村集 体用于旅游接待的设施用地等V32村庄生产仓储用地用于工业

4、生产、物资中转、专业收购和存储的各类集体建设用 地,包括手工业、食品加工、仓库、堆场等用地V4村庄基础设施用地村庄道路、交通和公用设施等用地V41村庄道路用地254村庄的各类道路用地V42村庄交通设施用地194包括村庄停车场、公交站点等交通设施用地V43村庄公用设施用地200包括村庄给排水、供电、供气、供热和能源等工程设施用地; 公厕、垃圾站、粪便和垃圾处理设施等用地;消防、防洪等防 灾设施用地V9村庄其他建设用地未利用及其他需进一步研究的村庄集体建设用地N非村庄建设用地除村庄集体用地之外的建设用地N1对外交通设施用地254包括村庄对外联系道路、过境公路和铁路等交通设施用地N2国有建设用地21

5、包括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以及边境口岸、风景 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的管理和服务设施用地等E非建设用地水域、农林用地及其他非建设用地E1水域141河流、湖泊、水库、坑塘、沟渠、滩涂、冰川及永久积雪E11自然水域河流、湖泊、滩涂、冰川及永久积雪E12水库人工拦截汇集而成具有水利调蓄功能的水库正常蓄水位岸线所 围成的水面E13坑塘沟渠人工开挖或天然形成的坑塘水面以及人工修建用于引、排、灌 的渠道E2农林用地82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设施农用地、田坎、农用道路等 用地E21设施农用地直接用于经营性养殖的畜禽舍、工厂化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的 生产设施用地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农村宅基地以外的晾晒

6、 场等农业设施用地E22农用道路田间道路(含机耕道)、林道等E23其他农林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田坎等土地E9其他非建设用地空闲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不用于畜牧业的草地 等用地附录A村庄规划用地统计表统一格式村庄规划用地应按表 进行汇总表A.0.1村庄规划用地汇总表用地 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 m2)现状规划V村庄建设用地其中村民住宅用地村庄公共服务用地村庄产业用地村庄基础设施用地村庄其他建设用地N非村庄建设用地其中对外交通设施用地国有建设用地E非建设用地其中水域农林用地其他非建设用地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条文说明编写说明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以下简称本指南)编制过程中参考了

7、大量国外 已有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根据编制需要展开实地调研,征求了专家和相关 部门对于用地分类的意见,并与相关国家标准相衔接。为便于广大规划编制、管理、科研、教学等有关单位人员在使用本指南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指南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供使目次1 总 则 82 用地分类 . 99.2.1 一般规定2.2 村庄规划地分类 9.3 村庄建设用地 . 104 非村庄建设用地 . 135 非建设用地 . 141 总则1.0.1 村镇规划标准( GB 50188-93)于 2007 年废止,现有的镇规划标 准(GB

8、50188-2007)、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 50137-2011) 等相关标准对村庄规划用地类别没有细分,目前缺乏用地分类标准。为贯彻落 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 强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导,编制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1.0.2 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用于指导各地村庄的规划编制、用地统计和 用地管理等工作,在实施一段时间后,总结问题和经验,修改编制村庄规划用 地分类标准。2用地分类2.1 般规定本指南的用地分类以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为主,同时考虑土地权属等 实际情况,如位于村庄居民点用地以外占用集体用地的工厂,其用地应属于“村庄产业用

9、地(V3)”;位于村庄居民点用地以未占用集体用地的工厂,其用地应 属于“国有建设用地(N2)”。本指南用地分类体系为保证分类良好的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采用大、中、小3级分类,在图纸中同一地类的大、中、小类代码不能同时出现使用。2.2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本指南将用地划分为村庄建设用地”、“非村庄建设用地”、“非建设 用地”三大类,主要基于对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两类土地的考虑,有利于分 类管理,实现全域覆盖。“村庄规划用地分类”在同等含义的用地分类上尽量与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衔接。表1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与

10、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三大类”对照表本指南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V村庄建设用地H14村庄建设用地N非村庄建设用地H1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H11城市建设用地H12镇建设用地H13乡建设用地H2区域交通设施用地H3区域公用设施用地H4特殊用地H5采矿用地H9其他建设用地E非建设用地E非建设用地2.2.2 本指南村庄规划用地分类代码自成体系。为体现村庄特色,村庄建设用地代码为“V”,代指村庄的英文表达“Village ” ;非村庄建设用地代码为“ N”;非建设用地代码为“ E”,代指“ Water area and others,与城市用地分类与 规划建设

11、用地标准(GB50137-2011)相一致。3 村庄建设用地村庄建设用地(V)分为五中类,主要包括村民住宅用地(V1)、村庄公 共服务用地(V2)、村庄产业用地(V3)、村庄基础设施用地(V4)和村庄其 他建设用地( V9) ,涵盖 2008年 1 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中 所涉及的村庄规划用地类型。( 1)村民住宅用地 ( V1)“村民住宅用地”是指村民住宅及其附属用地。考虑到城市居住用地有居住区 级、居住小区级和组团级等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而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层级单一, 且一般不在村民住宅。因此,区别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提出的“居住用地”为住宅

12、和相应服务设施用地的说明,本 指南中提出“村民住宅用地”仅指村民住宅及其附属用地,包括住宅用地、混 合式住宅用地。住宅用地”(V11)是指只用于居住的村民住宅用地;混合式住宅用地”(V12 )是指兼具小卖部、小超市、农家乐等功能的村民住宅用地。( 2)村庄公共服务用地 ( V2)村庄公共服务用地”(V2)是指用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各类集体建设用 地,包括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场地。“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V21 )应为独立占地的公共管理、文体、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文物古迹等设施用地以及兽医站、农机站等农业生产服 务设施用地。考虑到多数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通常集中设置,为了强调其综合性, 将

13、其统一归为“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不再细分。“村庄公共场地” (V22)是指用于村民活动的公共开放空间用地,应包含 为村民提供公共活动的小广场、小绿地等,不包括“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的附属开敞空间。如村委会院的小广场,属“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V21), 而非“村庄公共场地” (V22)。(3)村庄产业用地”(V3)“村庄产业用地”(V3)应为独立占地的用于生产经营的各类集体建设用地。考虑到不同类型产业发展对用地条件的选择和建设管理要求存在很大区别,有 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划分,因此,将村庄产业用地细分为两小类。分别为“村 庄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V31 )和“村庄生产仓储用地”(

14、V32)。(4)村庄基础设施用地”(V4)“村庄基础设施用地”是指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基本保障的村庄道路、 交通和 公用设施等用地。包括“村庄道路用地(V41)”、“村庄交通设施用地(V42)”、“村庄公用设施用地( V43)”。“村庄道路用地(V41)”在村庄基础设施用地中占地较大,村道路质量对 于村庄整体人居环境很重要,为体现此类用地与其他村庄基础设施用地的不同 管理需求,本指南将此类用地单列。包括村庄建设用地的主要交通性道路、入 户道路等。“村庄交通设施用地(V42)”是指村民服务独立占地的村庄交通设施用地, 包括公交站点、停车场等用地。本指南将此类用地单列主要为了与“村村通公 交”等工程

15、衔接,满足村农用车、家用轿车的停放需求。同时考虑到我国部分 地区村庄有码头、渡口等特殊的交通出行方式,可将码头、渡口等特殊交通设 施的地面部分用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计入“村庄交通设施用地” 。“村庄公用设施用地(V43)”包括村庄给排水、供电、供气、供热和能源 等独立占地供应设施用地;公厕、垃圾站、粪便和垃圾处理等环境设施用地; 消防、防洪等安全设施用地。(5)村庄其他建设用地”(V9)“村庄其他建设用地”是指未利用及其他需进一步研究的村庄集体建设用 地,包括村庄集体建设用地的未利用地、边角地、宅前屋后的牲畜棚、菜园, 以及需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定位的用地。4 非村庄建设用地按照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

16、规定,村庄用地既包括农民集体所有,也 包括“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用地,在实际操作中两种类型用地的管理机 制、建设主体不同。为区别非村庄建设用地与村庄集体建设用地实际管理和使 用的差异,将“非村庄建设用地”作为一个大类单列。非村庄建设用地包括对外交通设施用地和国有建设用地两类。对外交通设 施用地包括村庄对外联系道路、过境公路和铁路等交通设施用地。国有建设用 地包括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以及边境口岸、风景名胜区和森林 公园的管理和服务设施用地等,本指南在用地分类中用“国有建设用地”对其 界定。考虑到此类用地不是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重点,所以不对其进行细分。5 非建设用地基于与土地利用现

17、状分类(GB/T21010-2007)和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三大类”衔接的要求,借鉴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 2011),本指南将“非建设用地”划分为“水域”(E1)、“农林用地” (E2)和“其他非建设用地” (E9)三中类。(1)“水域”( E1)“ 水 域 ”( E1 ) 的 界 定 与 城 市 用 地 分 类 与 规 划 建 设 用 地 标准 (GB5013 2011)中的相关容基本一致,包括“自然水域” (E11)、“水库” (E12)和“坑塘沟渠”(E13)三小类,分别属于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 中“三大类”的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农用地,意在突出水域本身在规划中

18、所 起到的生态、生产以及防灾方面的作用。考虑到水库蓄水量无论大小其承担的水利调蓄功能是一样的,且各地水利 部门对水库的认定不尽一致,因此,区别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 准(GB5013 201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中对“水库” 与“坑塘沟渠”的定义包含了有关蓄水量的要求,本指南确定只要是水利部门 确定的水库,均归为“水库” (E12),而“人工开挖或天然形成的坑塘水面以 及人工修建用于引、排、灌的渠道”即为“坑塘沟渠”(E13)。在“坑塘沟渠”(E13)用地中,包含提水闸、水井等农业水利设施。(2)“农林用地 ”(E2)“农林用地” (E2)的界定与城市用

19、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 2011)中的相关容一致,但进行适当细分,包括“设施农用地”(E21)、 “农用道路” (E22)、“其他农林用地” (E23)三小类。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引导和相关建设行为的 管控,本指南将“设施农用地” (E21)、“农用道路” (E22)用地单列。除 此以外的农林用地如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田坎等统一归为“其他农林 用地” (E23) 。“设施农用地”(E21)的界定与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 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 2010155号)相关容一致。“农用道路” (E22)指田间道路(含机耕道)和林道等。( 3) “其他非建设用地” ( E9)其他非建设用地”(E9)的界定与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 2011)的相关容一致,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一级地类“其他土地”用地中的空闲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和一级 地类“草地”中的其他草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